-
川金解郁汤对慢性应激诱导抑郁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川金解郁汤对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UMS)诱导的抑郁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48只成年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选取12只为对照组,其余大鼠建立CUMS抑郁模型。将建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成3组:CUMS组、氟西汀组和川金解郁汤组;分别给予0.9%氯化钠溶液氟西汀、川金解郁汤干预4周。造模后、干预后通过旷场实验、糖水偏爱实验,测定大鼠抑郁水平;干预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rkB)、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mRNA在海马齿状回的表达量,免疫荧光检测BDNF与神经元核心抗原(NeuN)的表达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结果:造模后,CUMS组、氟西汀组、川金解郁汤组的糖水消耗、糖水偏爱、垂直运动及水平运动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0.01);干预后,CUMS组以上指标低于对照组(均 P<0.01),氟西汀组与川金解郁汤组以上指标均高于CUMS组( P<0.01或 P<0.05),但低于对照组( P<0.01或 P<0.05)。qRT-PCR结果显示,CUMS组、氟西汀组、川金解郁汤组的BDNF、TrkB、CREB 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0.01);氟西汀组与川金解郁汤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CUMS组(均 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UMS组的BDNF、NeuN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1);氟西汀组、川金解郁汤组以上指标均高于CUMS组( P<0.01或 P<0.05),且川金解郁汤组所有指标及氟西汀组NeuN表达量低于对照组( P<0.01或 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UMS组的GFAP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 P<0.01);氟西汀组GFAP蛋白表达高于CUMS组( P<0.05)。 结论:川金解郁汤可改善大鼠抑郁行为学指标,提高海马齿状回BDNF、TrkB、CREB及NeuN表达,提示川金解郁汤可能通过BDNF/TrkB/CREB通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腧穴"解郁方"对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抑郁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及BDNF/TrkB/CREB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观察腧穴"解郁方"对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CUMS)抑郁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 B受体(TrkB)/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40 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prague Danley(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10只)、西药组(10只)、针刺组(10 只),除空白组外,其余 3 组连续28d构建CUMS抑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西药组连续 14d灌胃盐酸帕罗西汀混悬液,每日 1次;针刺组针刺百会、太冲、神门,每日 1次,每次 20 min,连续针刺 14 d.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水平;免疫组化(IHC)检测海马 BDNF、TrkB表达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测定海马BDNF、TrkB、CREB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 CRH、ACTH和 CORT含量上升(P<0.01),海马病理损伤严重,海马BDNF、TrkB 平均光密度降低(P<0.01),BDNF、TrkB、CREB蛋白及 mRNA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血清 CRH、ACTH、CORT含量下降(P<0.05),海马病理损害明显减轻,BDNF、TrkB平均光密度明显增加(P<0.05),BDNF、CREB、TrkB蛋白及 mRNA表达水平上升(P<0.05).结论:腧穴"解郁方"可能通过调节 HPA轴和调控 BDNF/TrkB/CREB信号通路,改善 CUMS诱导的大鼠抑郁样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奥氮平介导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通路对精神分裂模型大鼠的神经修复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1/13
目的 探讨奥氮平通过对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rkB)通路的影响对精神分裂模型大鼠的神经修复作用.方法 将60只大鼠纳入对照组、模型组、奥氮平低、中、高剂量组,各组均10只.模型组、奥氮平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进行MK-801腹腔注射0.2mg/(kg·d),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建立成功24 h后,奥氮平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0.5、1.0、1.5mg/(kg·d)奥氮平溶液灌胃,对照组、模型组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按照共济失调和刻板行为标准对大鼠行为学进行评分;Morris水迷宫实验评定大鼠认知功能及学习能力;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海马区细胞凋亡及CREB/BDNF/Trk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共济失调、刻板行为评分、TNF-α、IL-6表达、细胞凋亡率极显著增加(P<0.01),奥氮平低、中剂量组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跨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CREB、磷酸化CREB(p-CREB)、磷酸化TrkB(p-TrkB)、TrkB、BDNF蛋白相对表达极显著减少(P<0.01),奥氮平低、中剂量组显著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奥氮平低、中剂量组跨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著增加(P<0.05),奥氮平高剂量组极显著增加(P<0.01).模型组以及奥氮平低剂量组中海马细胞肿大明显、细胞核破碎分裂、固缩,组织排列杂乱;奥氮平中、高剂量组大鼠海马细胞中少见破碎分裂以及核固缩现象,整体组织与对照组大鼠相似.结论 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的神经修复作用机制涉及到改善大鼠认知功能受损、保护大鼠海马神经细胞以及激活CREB/BDNF/TrkB信号通路的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肿瘤后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DNF/TrkB/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9/30
目的 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CLM)对肿瘤后抑郁模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BDNF/TrkB/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接种腹水癌细胞系S180 细胞建立肿瘤大鼠模型,再通过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UMS)诱导肿瘤后抑郁大鼠模型.将 12 只模型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CLM组(每 10g体质量给药 0.1mL),各 6 只;另设正常对照组(6 只).采用旷场实验(OFT)、悬尾实验(TST)、强迫游泳实验(FST)检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以及海马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IL-10 的水平,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BDNF,TrkB,CREB及磷酸化环腺苷酸应答元件结合蛋白(p-CREB)的水平.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CLM组大鼠OFT距离、时间及TST,FST静止时间均显著减少(P<0.01),血清SOD和GSH-Px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海马组织中IL-1β和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IL-10 水平显著降低(P<0.01),BDNF和TrkB蛋白表达及p-CREB/CREB均显著上调(P<0.01).结论 CLM可显著改善肿瘤后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抑制海马神经炎性反应,可能与上调BDNF/TrkB/CREB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耳穴电刺激配合声音掩蔽对耳鸣大鼠听觉皮层的CREB蛋白、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耳穴电刺激配合声音掩蔽对耳鸣大鼠听觉皮层的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rk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7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及治疗组大鼠采取腹腔注射水杨酸钠诱导制作耳鸣模型;对照组注射0.9%NaCl溶液.造模成功后,治疗组采用耳穴“神门”“胰胆”电刺激配合声音掩蔽法治疗,每天1次,治疗15 d.采用声音惊吓反应监测系统监测各组大鼠的停顿声音预刺激抑制惊吓反应(GPIAS)及预刺激抑制反应(PPI),以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听觉皮层的BDNF及其受体TrkB,CREB和磷酸化CREB(p-CREB)蛋白表达.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12、16、20、28 kHz高频背景声音的GPIAS比值均下降(均P< 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在12、16、20、28 kHz高频背景声音的GPIAS比值均升高(均P< 0.05).②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DNF蛋白表达、p-CREB蛋白表达均升高(均P< 0.01),TrkB表达升高(P< 0.05);治疗组与模型组BDNF和TrkB表达、CREB及p-CREB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耳穴电刺激配合声音掩蔽法能改善耳鸣大鼠高频背景声音的GPIAS比值变化,此作用可能与抑制耳鸣大鼠听觉皮层的BDNF/TrkB/CRE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下调,进而逆转不良可塑性改变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从BDNF/TrkB信号通路探讨乌头汤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小鼠脑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信号通路研究乌头汤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小鼠的神经元保护作用.方法:4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SNL模型组,乌头汤组(126 mg· kg-),ANA-12+乌头汤组.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L5脊神经结扎(SNL)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灌胃给药10 d,脑立体定位注射BDNF/TrkB受体拮抗剂ANA-12(50 nmol·L-)7d,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海马BDNF,蛋白激酶B(Akt),环磷酸腺苷(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法观察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神经元变化.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分离于精准孕18 d的胎鼠脑组织,分为正常组、甘氨酸处理组,ANA-12组(0.5 mmol·L-1),ANA-12+甘氨酸组,ANA-12+乌头汤组,ANA-12+乌头汤+甘氨酸组,细胞免疫荧光法观察原代神经元形态学变化;海马神经元细胞分为正常组、甘氨酸处理组(200 mmol· 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5 mg·L-1)+甘氨酸组,TNF-α+乌头汤(5 mg·L-1)+甘氨酸组,TNF-α+乌头汤+甘氨酸+BDNF-siRNA组,TNF-α+乌头汤+甘氨酸+Akt-siRNA组,TNF-α+乌头汤+甘氨酸+CREB-siRNA组,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元初、次级树突棘内外的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的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BDNF,Akt和CREB阳性细胞数显著下降(P<0.01),Glu-GABA能神经元失衡(P<0.01);与模型组比较,乌头汤组BDNF,Akt和CREB阳性细胞数显著上升(P<0.01),Glu-GABA能神经元恢复平衡(P<0.01);与乌头汤组比较,ANA-12+乌头汤组BDNF和CREB阳性细胞数又显著下降(P<0.05)而Akt组并无显著变化,Glu-GABA能神经元失衡(P<0.01).与正常组比较,甘氨酸处理组神经元初、次级树突棘数量显著上升(P<0.01),且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表达量显著上升(P<0.01),ANA-12组,ANA-12+甘氨酸组,ANA-12+乌头汤组,ANA-12+乌头汤+甘氨酸组神经元初、次级树突棘数量均无明显变化;与甘氨酸处理组比较,TNF-α+甘氨酸组PSD95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与TNF-α+甘氨酸组比较,TNF-α+乌头汤+甘氨酸组PSD95表达量明显上升(P<0.01);与TNF-α+乌头汤+甘氨酸组比较,TNF-α+乌头汤+甘氨酸+BDNF-siRNA组,TNF-α+乌头汤+甘氨酸+ Akt-siRNA组,TNF-α+乌头汤+甘氨酸+CREB-siRNA组PSD95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乌头汤对SNL小鼠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兴奋性及可塑性损伤具有修复作用,这一作用与其对BDNF/TrkB通路的调控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补元煎通过上调BDNF/TrkB/CREB信号通路改善APP/PS1双转基因痴呆小鼠海马突触可塑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大补元煎对APP/PS1痴呆小鼠海马突触可塑性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rkB)/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的作用,并探讨其改善突触可塑性的可能机制.方法:将APP/PS1小鼠36只分为模型组、多奈哌齐组(6.5× 10-4 g·kg-1·d-1)和大补元煎组(13.2 g·kg-1·d-1),野生鼠12只设为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连续灌胃30 d.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应用尼氏染色和高尔基染色观察海马区神经元和突触的病理形态变化,应用免疫荧光(IF)观察海马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及突触素(SYN)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中BDNF,TrkB,CREB及磷酸化CREB (p-CRE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平台潜伏期和游泳总路程增加(P<0.01),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减少(P<0.01),小鼠海马CA3区神经元胞内尼氏体减少或消失,小鼠海马CA3区神经元及树突分支数量、树突棘密度减少(P<0.01),小鼠海马SYN,PSD95,BDNF,TrkB及p-CREB的蛋白表达水平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和大补元煎组小鼠平台潜伏期和游泳总路程减少(P<0.05,P<0.01),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增加(P<0.05,P<0.01),小鼠海马CA3区神经元胞内尼氏体数量增多,小鼠海马CA3区神经元及树突分支数量,树突棘密度增加(P<0.05,P<0.01),小鼠海马SYN,PSD95,BDNF,TrkB及p-CREB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P<0.01).结论:大补元煎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突触可塑性的机制可能与其上调小鼠海马中BDNF/TrkB/CREB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丙戊酸钠对精神分裂大鼠CREB/BDNF/TrkB通路及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对精神分裂大鼠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通路及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丙戊酸钠低剂量组、丙戊酸钠高剂量组和氯氮平组,每组10只.模型组、丙戊酸钠低剂量组、丙戊酸钠高剂量组和氯氮平组腹腔注射地卓西平(MK-801)制备精神分裂症模型.造模结束后24 h,丙戊酸钠低剂量组和丙戊酸钠高剂量组同时分别灌胃150 mg/kg和300 mg/kg的丙戊酸钠;氯氮平组灌胃20 mg/kg的氯氮平;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予14 d.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学情况,检测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组织中CREB、磷酸化-CREB(p-CREB)、BDNF、TrkB和磷酸化-TrkB(p-Trk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多且排列紧密,层次清晰;模型组和丙戊酸钠低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排列紊乱,细胞明显肿胀、细胞核固缩、核碎裂;丙戊酸钠高剂量组和氯氮平组大鼠海马组织趋于正常,但见少量核固缩和核碎裂的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目标象限游泳时间、穿越平台次数、海马组织中CREB、p-CREB、BD-NF、TrkB和p-Trk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丙戊酸钠剂量组和氯氮平组大鼠目标象限游泳时间、穿越平台次数、海马组织中CREB、p-CREB、BDNF、TrkB和p-TrkB蛋白表达水平增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且丙戊酸钠高剂量组大鼠目标象限游泳时间、穿越平台次数、海马组织中CREB、p-CREB、BDNF、TrkB和p-TrkB蛋白表达水平高于丙戊酸钠低剂量组,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低于丙戊酸钠低剂量组(P<0.05);但作用没有氯氮平组显著(P<0.05).结论 丙戊酸钠可以缓解精神分裂症大鼠神经元损伤,抑制海马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REB/BDNF/TrkB通路激活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