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观察鲁拉西酮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认知功能恢复及安全性.方法 将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给予鲁拉西酮初始剂量40 mg·d-1,1周内逐渐调整为40~80 mg·d-1维持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口服利培酮片4~6 mg·d-1,分2次服用;2组患者均治疗6周.于用药前和用药第1、2、4、6周后分别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2例和41例纳入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95%和80.49%,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试验组和对照组PANSS总分分别为(88.12±8.99)和(88.68±9.29)分,MoCA 评分分别为(20.48±2.65)和(20.24±2.85)分;用药6 周后,PANSS 总分分别为(55.90±11.14)和(54.68±13.34)分,MoCA 评分分别为(26.74±1.99)和(25.22±2.46)分.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2组PANSS总分和MoC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用药后试验组MoC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95%和56.10%,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鲁拉西酮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利培酮相当,能更好地改善认知功能,且鲁拉西酮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耐受性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细节护理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 2020年 1月—2022年 1月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安定医院收治的 6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随机匹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细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噎食和跌倒事件的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噎食、跌倒事件的发生率为 16.67%,低于对照组的 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给予细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噎食、跌倒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额顶网络功能改变与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于fMRI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额顶网络中背外侧前额叶(DLPFC)和顶下小叶(IPL)功能改变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方法:于2015年—2020年前瞻性招募在本院就诊的1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年龄、性别、民族和利手相匹配的60例健康对照者.采集每个受试者的静息态fMRI图像和高分辨率T1WI图像,在MATLAB软件中将双侧DLPFC、IPL作为种子点进行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同期由临床医师采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评估每例受试者的认知功能,包括数字广度顺背、倒背粗分和数字符号得分.根据认知功能评分将患者分为认知正常组(患者得分低于健康对照组平均得分的0.5个标准差以下即为认知正常)及认知损害组(患者得分低于健康对照组得分的1个标准差以上即为认知损害).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对认知功能评分与ReHo值进行分析.此外,将双侧DLPFC、IPL作为种子点进行有效功能连接分析,并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数字顺背粗分与右侧DLPFC的ReHo值呈正相关性(r=0.446,校正后P=0.0012);在左侧IPL的相关性分析中,对照组和认知正常组的数字倒背粗分与ReHo值均呈正相关(r=0.374,校正后P=0.0117;r=0.548,校正后P=0.0372),而认知损害组认知评分与fM-RI指标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有效连接分析结果显示从右侧到左侧DLPFC的有效连接在对照组与认知损害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LPFC和IPL的功能改变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提示可以将DLPFC和IPL作为无创性神经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的靶点进行研究,从而有助于探索优化目前的临床治疗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GABA、INH、Ach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齐拉西酮、利培酮治疗后其认知功能、γ-氨基丁酸(GABA)、抑制素(INH)、乙酰胆碱(Ach)等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于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从河北省唐山市第五医院精神科选取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口服盐酸齐拉西酮片、利培酮片,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疗效(治疗2个月后)、精神症状评分、认知功能、神经递质水平(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及安全性(治疗期间).结果 试验组治疗2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62,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较治疗前比较,阳性、阴性、精神病理症状评分及总分和血清INH、Ach水平降低,试验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49、5.243、20.206、17.310、15.229、7.345,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较治疗前比较,即刻、延迟、视觉、延迟视觉记忆评分及总分和血清GABA水平升高,试验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57、4.413、3.655、6.451、25.120、11.356,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6.00%(x2=4.336,P<0.05).结论 相比利培酮,齐拉西酮可明显升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GABA水平,降低其血清INH、Ach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同时可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提高疗效,但二者安全性相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腹型肥胖对认知障碍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以认知障碍为核心症状之一.腹型肥胖等代谢并发症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广泛存在,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同时也与认知障碍,尤其是注意力、记忆力和执行功能的损害相关.精神分裂症合并腹型肥胖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共同影响患者认知功能,如激发慢性炎性反应、胰岛素抵抗以及影响肠道菌群的构成,从而进一步加剧认知障碍.本文综述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腹型肥胖的危险因素以及影响认知障碍的潜在机制和治疗策略,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腹型肥胖和认知障碍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肠道菌群与叶酸的关联对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叶酸及两者的关联性对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SCZ)患者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发未用药SCZ患者100例(SCZ组)和健康对照者90名(健康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叶酸水平,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SCZ组精神症状,采用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评估认知功能。采集粪便样本提取细菌DNA,进行16S rRNA测序。探索SCZ患者肠道菌群和叶酸对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SCZ组纳入男41例,女59例,年龄(22.6±8.2)岁;健康对照组纳入男32名,女58名,年龄(23.0±3.0)岁。SCZ组血清叶酸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 M( Q1, Q3)][6.92(4.98,8.49)μg/L比8.93(7.13,13.37)μg/L]( P<0.001)。SCZ组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属[0.005(0.003,0.013)比0.014(0.004,0.031)]和拟杆菌属相对丰度[0.015(0.001,0.091)比0.083(0.029,0.193)]低于健康对照组(均 P<0.00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CZ组在认知功能的七大维度的评分下降明显(均 P<0.05)。SCZ组血清叶酸水平与PANSS中阴性症状分呈负相关( r=-0.378, P<0.001),与信息处理速度( r=0.310, P=0.011)呈正相关。SCZ组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与血清叶酸水平呈正相关( r=0.374, P<0.001),与一般精神病理分呈负相关( r=-0.326, P=0.001),与信息处理速度呈正相关( r=0.330, P=0.003)。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CZ患者叶酸×双歧杆菌属交互项与一般精神病理分相关( F=8.655, P=0.007),回归系数为-29.240。叶酸×双歧杆菌交互项与认知功能无相关性(均 P>0.05)。 结论:首发未用药SCZ患者中血清叶酸水平和双歧杆菌相对丰度下降,并且与其精神症状相关,提示菌群相对丰度和叶酸水平可作为精神症状的潜在客观评估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依从性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依从性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护理部实施依从性干预后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及其照料者纳入观察组,将2016年1~12月该院实施依从性干预前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及其照料者纳入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接受依从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治疗依从性评分、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项目(WHO DASⅡ)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以及家庭照顾者负担量表(ZB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出院后3个月治疗依从性评分和ITAQ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WHO DAS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家庭照顾者出院后3个月ZB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依从性干预能够有效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其自知力与治疗态度,提升预后效果,减轻家庭照顾者的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接纳承诺疗法在精神障碍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接纳承诺疗法近年来已被应用于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中。本文对接纳承诺疗法的起源及定义、理论背景、核心方法,接纳承诺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等精神障碍患者护理中的相关应用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住院和门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患者组)和社区健康对照63例(对照组)。采用童年创伤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注意网络功能测验(attention network test,ANT)、言语流畅性测验(verbal fluency test,VFT)和数字广度测验(digit span test,DST)对所有被试进行评估。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CTQ分与认知功能分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 结果:患者组CTQ总分、情绪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绪忽视和躯体忽视因子分[48.50(37.75,57.00)分,9.00(6.00,12.25)分,7.00(5.00,9.25)分,5.50(5.00,7.25)分,13.00 (9.00,16.25)分,11.00(8.00,13.00)分]均高于对照组[34.00(30.00,37.00)分,6.00 (5.00,7.00)分,5.00(5.00,5.00)分,5.00(5.00,5.00)分,9.00(6.00,11.00)分,7.00(6.00,10.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4.781~-6.724,均 P<0.01)。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WCST完成分类数减低,而错误应答数、持续应答数和持续性错误数升高( Z=-5.655~-6.060,均 P<0.01);ANT正确率降低,而反应时增长( Z=-5.796,-6.094,均 P<0.01); VFT和DST分均降低( Z=-3.492~-8.499,均 P<0.01)。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CTQ性虐待分与WCST完成分类数( r=-0.384)呈负相关,与错误应答数( r=0.360)、持续应答数( r=0.394)及持续性错误数( r=0.381)间呈正相关(均 P<0.01);CTQ躯体忽视分与ANT正确率( r=-0.400)和执行控制分( r=-0.417)间呈负相关,情绪忽视分与VFT分间呈负相关( r=-0.345)(均 P<0.01),控制年龄、受教育年限和PANSS总分后,这种相关性仍存在。 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早年经历创伤性事件较多,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缺陷,童年创伤对患者认知灵活性、注意、记忆和言语功能具有负性影响,但患者童年创伤与注意网络执行控制间的正性关联尚需进一步验证和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精神分裂症MK-801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且常见的精神疾病,致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地卓西平马来酸盐(MK-801)模型是被广泛应用的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能覆盖精神分裂症的主要内表型。本文围绕MK-801动物模型的发病机制、造模方法、行为学特点等内容展开综述,以期为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