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分阶段诊疗思路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本文认为,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近期复发患者多以"瘀结正虚"为特点,术后远期复发患者多以"瘀与邪结"为特点.故治疗时应重视辨析术后病机的动态演变,抓病机本质,针对术后近期与远期的病机特点,分阶段辨证论治.在术后近期应化瘀与补虚并重,予益气活血、养心安神之法;术后远期应重点关注瘀血与气滞、痰浊、火邪、水饮等实性病邪,将活血化瘀贯穿治疗全程,分别予以理气、豁痰、降火和化饮之法,并关注患者的基础疾病、生活方式和精神心理,从多方位防治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唐蜀华教授基于"阳化气,阴成形"辨证论治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绞痛经验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临床死亡率,但术后再发心绞痛已成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不容忽视.本文总结唐蜀华教授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治疗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的经验.唐教授总结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的基本病机为"阳化气"不足,"阴成形"有余,为本虚标实证,基本治法为温补、活血、理气为主.临证时,需结合患者病程长短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辨证论治,临床获效显著,其诊疗经验可为临床拓宽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分析刘鑫教授治疗肺结节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分析刘鑫教授治疗肺结节处方用药规律及核心药物组合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刘鑫教授门诊的肺结节患者198例处方,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挖掘四气、五味、归经、核心药物组合、潜在新药物组合及新方等用药规律.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核心药物组合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和通路等作用机制.结果 198例处方中涉及163味中药,药性以温、平、寒居多,药味以甘、辛、苦居多,归经以肺经、肝经、脾经和心经为主.高频药物组合为甘草-桔梗、甘草-石上柏等,核心药物为柴胡、生地黄、川牛膝、当归、红花、桃仁、赤芍、桔梗、枳壳、川芎、甘草、浙贝母、桑白皮、石见穿和石上柏,得到潜在新药物组合10个、新处方5个.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核心药物组合治疗肺结节有效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等,通过作用TP53、Akt1、JUN等靶点,调控AGE-RAGE、TNF、IL-17、HIF-1、PI3K-Akt、FoxO等信号通路起作用.结论 刘鑫教授治疗肺结节以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和温肺化饮为主,兼以健脾益肾,体现其基于"龙虎回环"理论、"从肝论治"肺结节的学术特点,得出潜在新的药物组合及新方,为临床治疗肺结节提供新的思路,其核心药物组合治疗肺结节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主要参与炎症反应、血管生成、细胞增殖与凋亡等生物学过程,为进一步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谢作钢教授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组方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探究谢作钢教授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5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谢作钢教授门诊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病历资料,建立相关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熵聚类分析等方法统计药物的使用频率、四气五味、归经的分布情况,探究药物配伍的规律和特点.结果:共纳入350首符合标准的处方,涉及药物110味,其中频次>80次的中药23味,药性以温、平、寒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多归肝、脾、肾经;获取常用药物组合18对,出现频次最高的是黄精-炙甘草,出现频次为141次;从熵聚类获取核心组合药物5组.结论:谢作钢教授治疗少弱精子症以"补肾强精""益气补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为主,具有温寒并用、攻补兼施、灵活多变的用药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谭新华运用子类中药治疗男性不育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介绍谭新华教授运用子类中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临证经验.认为部分子类中药与男性生殖相通,适用于精液质量异常或性功能障碍所导致的男性不育:具益肾生精种子、健脾和胃运湿、疏肝理气活血功效的子类中药能有效改善精液质量;具温运肾阳、密固肾气功效的子类中药能有效提升性功能.并附验案1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曹永清治疗便秘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挖掘曹永清治疗便秘的组方特点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0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曹永清教授治疗便秘的中药内服方,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对用药频次、性味归经、药物组合及药物关联等分析处理,利用熵聚类规则分析核心组合,运用聚类规则挖掘新组合处方。结果:共纳入处方561首,涉及中药113味,按频次高低排序前5位依次为枳实、厚朴、党参、茯苓、川楝子;归经以脾、胃、肝经为主;高频药物组合25组,按置信度高低排序,前3位依次为枳实-莱菔子-厚朴、枳实-厚朴-川楝子、枳实-莱菔子-厚朴-川楝子;核心组合18个,新处方9个,其中,行气方4个(44.4%),如青皮-全瓜蒌-陈皮-厚朴-莱菔子-升麻-枳实-川楝子;健脾化湿方2个(22.2%),如茯苓-生地黄-佛手-金银花-党参-白术;活血化瘀方2个(22.2%),如丹参-广藿香-没药-当归;养阴益气方1个(11.1%),即石斛-首乌藤-黄芪-茯苓-佛手。结论:调治脾胃、理气化湿、活血通络是曹永清教授治疗便秘的主要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健脾调肝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探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慢性萎缩性胃炎核心病机以脾胃虚弱为本,兼有气滞、湿阻、痰浊、血瘀、热毒等标实,病位在脾胃,与肝亦相关,应治以健脾益气、调肝理气为主,兼以祛湿化痰、活血化瘀、解毒散结等,可灵活运用岭南道地药材及防癌抗癌中药,随症加减,并强调情志、饮食、起居等日常调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核心证型、病机演变及中药配伍数据挖掘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有效数据,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缓解期核心证型,探索其病机演变规律,并挖掘中药配伍规律。方法:收集2018年8月1日-2021年10月31日江苏省中医院经中药口服干预的UC缓解期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Medcase V3.2数据记录挖掘系统,运用强化FPGrowth算法构建加强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模型,使用Xminer Operation Tool运算工具进行挖掘处理和逻辑分析,运用Medcase Chart对计量性趋势数据进行解构分析与图形表达,探索UC缓解期核心证型、病机演变规律及核心中草药配伍规律。结果:共收集UC缓解期患者302例;以黏液血便、易腹泻、易疲劳、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阵发性腹部隐痛、肠镜检查发现肠息肉为临床核心证候群;脾气亏虚证、脾虚湿困证、脾虚毒蕴证为核心证型;病机演化可分为3个环节:脾气亏虚为UC发病之基;湿热蕴结、气血痰瘀凝滞,为UC加剧之源;病程日久,湿热痰瘀分别形成湿毒、热毒、痰毒、瘀毒,导致内生癌毒,为UC恶化之本。药物配伍方面,脾气亏虚证常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木香、砂仁、当归、白芍;脾虚湿困证常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木香、黄连、砂仁、防风;脾虚毒蕴证常用党参、黄芪、白术、陈皮、乌梅、槐花、黄连、防风。结论:UC缓解期以脾虚为本,健脾益气为治疗根本,佐以理气、和胃、活血、止血、祛湿、清热、解郁之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国医大师段富津治疗肝硬化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研究国医大师段富津治疗肝硬化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整理段富津教授肝硬化患者病历,进行常用药物频次统计和关联规则分析,对高频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并得到新处方。结果:共收集段富津教授处方162首,涉及中药115味,药物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辛、甘居多,归经多归肝、脾、心、胃经。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为柴胡、郁金、茯苓、鳖甲、炙甘草等;高频药物组合为柴胡-郁金、柴胡-茯苓、郁金-茯苓、郁金-鳖甲、柴胡-鳖甲、郁金-茯苓-柴胡、郁金-鳖甲-柴胡、郁金-炙甘草-柴胡、柴胡-川芎-郁金、郁金-鳖甲-茯苓、柴胡-鳖甲-茯苓。聚类分析得出新处方2个,第1类为健脾祛湿、理气化痰方,由半夏、陈皮、炙甘草、砂仁、枳壳、茯苓、白术、人参、厚朴、大腹皮、炒麦芽、山楂组成;第2类为行气活血、软坚散结方,由当归、黄芪、鳖甲、牡蛎、郁金、延胡索、桃仁、川楝子、赤芍、丹参、莪术、牡丹皮、白花蛇舌草组成。结论:段富津教授治疗肝硬化以疏肝行气、软坚散结为主,重视活血化瘀、健脾祛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骨伤用药特点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藏族医药骨伤科用药规律,为完善少数民族医药骨伤用药特色及理论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华本草?藏药卷》《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中治疗骨伤科疾病的藏医验方,采用Office Excel 2019、IBM SPSS Statistics 26.0、IBM SPSS Modeler 14.1分别对药物进行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获得藏医骨伤科验方202条,涉及338味药物,使用频次排名前3位的中药为诃子、藏木香、红花;药物药性以寒、温、凉为主,药味以辛、苦、甘居多,归经主要归肝、肺、胃、脾经;涉及病种有创伤、关节类痹证、腰骶部筋伤、胸背部筋伤4种。获得4类用药聚类组合,核心药物有诃子、毛诃子、余甘子、决明子、乳香、黄葵,常见药对组合有诃子-毛诃子、黄葵-决明子、乳香-黄葵等。结论:藏医治疗骨伤疾病以清热药为主干黄水,其次为活血药、理气药、祛风湿药,以藏医经方三果汤、三黄水药为药物核心,常配伍其他清热凉血、续筋接骨药,注重干黄水理论运用,体现了藏医的清泻法、黄水学说核心理论在骨伤疾病诊疗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