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味与苦味受体在气道炎症疾病中的治疗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甜味受体和苦味受体是G蛋白耦联受体超家族成员,广泛表达于口腔和口外多个组织器官中,参与人体多种生理功能。甜味和苦味受体在呼吸道中的作用是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苦味受体具有抗炎杀菌、促进支气管扩张等效应,而甜味受体通过抑制苦味受体的活化促进气道炎症发生。本文主要围绕甜味和苦味受体的基本结构、功能和传导机制进行综述,并探讨它们在气道炎症疾病中的治疗作用,以期为开发气道炎症疾病的新型治疗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脾在味为甘"理论扭转特发性肺纤维化"肺虚络瘀"病机观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由于预后极差、治疗手段有限等成为全球范围内较为重要的健康问题之一,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因此如何有效治疗IPF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IPF发病在肺,"脾""肺"互为母子关系,肺脏盛衰受脾脏影响,文章通过脾藏象理论阐释特发性肺纤维化"肺虚络瘀"病机观,明晰"脾在味为甘"科学内涵,"脾喜甘味-甘易伤脾-甘能补脾"为"脾在味为甘"生理、病理、治疗基础的关键轴,"甜味觉受体-肠道菌群-IPF"为"脾在味为甘"干预疾病进程的病理链条.通过经脉、五行、气血、痰瘀角度论述从脾治疗IPF的理论基础,依据甘味"甘补""甘和""甘缓"的特性补虚荣络、寓通于补、缓攻延效从而改善IPF患者预后,将中医理论和西医机制结合为临床特发性肺纤维化辨证施治与遣方用药开辟新思路与新方向,对延缓疾病进程有着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参苓白术散对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甜味觉受体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6
目的 探讨参苓白术散对于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甜味觉受体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SPF级5周龄的瘦型对照Lean Zucker(LZ)雄性大鼠4只作为对照组,将自发型2型糖尿病肥胖Zucker(Zucker Diabetic Fatty,ZDF)大鼠雄性大鼠1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低、中、高剂量参苓白术散治疗组.低、中、高剂量参苓白术散治疗组分别给予生药浓度为6、12、24 g·kg-1·d-1.对照组和模型组每日予同中药给药剂量超纯水灌胃,连续灌胃给药28d.定期测量大鼠的体质量、摄食量、随机血糖,实验末期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运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WB)技术检测舌组织、空肠组织及回肠组织样本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cose transporter 2,GLUT2)以及甜味觉受体1型成员2和3(Taste receptor 2 and 3,T1R2、T1 R3)、α-gustducin的蛋白表达.结果 2型糖尿病模型组Zucker大鼠的体质量增长、随机血糖值、食物摄入量水平明显高于瘦型对照组,葡萄糖耐量显著低于瘦型对照组.经治疗后,参苓白术散3个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的血糖、体质量增长及食物摄入量,并改善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葡萄糖耐量.干预4周后,参苓白术散3个剂量组均可以使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舌、回肠、空肠的GLUT2、T1R2、T1R3、α-gustducin蛋白表达水平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参苓白术散剂量依赖性地降低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血糖,其作用可能与调控舌和肠道甜味感知和葡萄糖代谢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甜味觉受体在2型糖尿病发病及中医药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2/3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以胰岛素和葡萄糖失调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作为一种与日常饮食密切相关的疾病,其发病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甜味觉受体是一类7次跨膜的G蛋白偶联受体,虽然对T2DM发病机理的研究逐渐深入,但是目前疾病状态下甜味觉损伤机制研究较少,因此,深入研究T2DM甜味觉受体损伤病理机制,对了解甜味觉受体分子特征、探索中医药治疗T2DM新靶点均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本文就甜味觉受体的生物学特征、甜味觉受体的信号传导机制、甜味觉受体与T2DM、甜味觉受体与"脾在味为甘"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T2DM的中医药针对性防治及相关病理机理的阐明提供最新的见解,为下一步设计新的具有良好效果的甜味觉受体激动剂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基于甜味受体信号通路探讨玉竹多糖的降血糖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基于甜味受体信号通路探讨玉竹多糖的降血糖作用.方法 高脂高糖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200 mg/kg)和玉竹多糖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 mg/kg),另取 8 只正常大鼠为正常组.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 2、4、6、8 周末,尾静脉取血测空腹血糖;给药 7 周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LP-1、胰岛素水平;给药 8 周后检测大鼠血脂水平,观察胰腺、肝脏的形态,RT-qPCR法检测回肠组织 T1R2、T1R3、α-gustducin、TRPM5、SGLT-1、GLUT-2 mRNA表达.以HuTu-80 细胞为模型,加玉竹多糖溶液处理,ELISA法检测细胞cAMP、GLP-1 水平,激光共聚焦法检测细胞Ca2+荧光强度,RT-qPCR法检测细胞甜味受体mRNA表达.结果 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玉竹多糖中、高剂量组大鼠空腹血糖、时间-血糖曲线下面积(AUC)和血清TG、TC、LDL-C水平降低(P<0.05),血清GLP-1、胰岛素水平和回肠组织T1R3、TRPM5 mRNA表达升高(P<0.05),且高剂量组血清HDL-C水平和回肠组织T1R2、α-gustducin mRNA表达升高(P<0.05).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玉竹多糖可增加细胞 cAMP、GLP-1、Ca2+水平(P<0.05),增强甜味受体T1R2、T1R3 mRNA表达(P<0.05).结论 玉竹多糖可能通过上调甜味受体信号分子的表达,从而增强甜味受体信号强度,促进GLP-1分泌,发挥降血糖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糖尿病大鼠肠道甜味受体表达及肠促胰素分泌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回肠甜味受体(STRs)表达及胃肠激素分泌的变化.方法 选取健康对照组(CON组)SD大鼠、Zucker肥胖糖尿病大鼠(ZDF组)和链脲佐菌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STZ组),每组各7只.三组大鼠均行胃内葡萄糖耐量实验,期间采集血样测量血糖,分离血浆检测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浓度.1周后,处死大鼠取回肠组织采用RT-PCR检测STRs的表达.结果 与CON组和STZ组比较,ZDF组回肠T1R3及α-味转导素表达均下调(P<0.05).在0、15、30、60、120 min时,STZ组血糖水平高于CON组及ZDF组(P<0.01).在0、15、30、60、120 min时,ZDF组血清胰岛素和GLP-1水平高于CON组及STZ组大鼠(P< 0.05,P<0.01).结论 ZDF大鼠回肠T1R3及其下游信号分子表达失调,肠道STRs表达可能与葡萄糖代谢有关,其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灵长类苦味受体基因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鲜味、甜味、苦味、咸味和酸味5种味觉形式中,苦味能避免动物摄入有毒有害物质,在动物的生存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苦味味觉的产生依赖于苦味物质与苦味受体的相互作用.苦味受体由苦味受体基因Tas2rs编码,此类基因在不同物种中数量变化较大以适应不同的需求.目前的研究在灵长类中鉴别出了若干苦味受体的配体,并发现有的苦味受体基因所经受的选择压在类群之间、基因之间甚至同一基因不同功能区之间都存在着变化.本文从苦味受体作用的多样性特点,受体与配体的对应关系、受体基因进化模式与食性之间的关系、苦味受体基因的适应性进化方面对灵长类苦味受体基因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苦味受体基因在灵长类中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甜味受体在糖尿病肾病NLRP3炎症信号活化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甜味受体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活性氧簇(ROS)-NLRP3炎症信号活化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DKD小鼠模型,培养正常小鼠肾系膜细胞,在高糖条件下观察甜味受体T1R2和T1R3及下游信号蛋白和NLRP3炎症信号分子表达;使用甜味受体抑制剂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Lactisole)作为干预手段,检测细胞ROS水平并探索甜味受体在NLRP3炎症信号活化中的作用.结果 在高糖条件下,肾脏组织及肾系膜细胞T1R2、T1R3、α-味导素(Gα-gustducin)、磷脂酶C-β2、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5(TRPM5)表达下调(均P<0.05),ROS-NLRP3炎症信号活化(均P<0.05);甜味受体抑制剂降低高糖诱导的肾系膜细胞ROS产生(均P<0.05)和NLRP3炎症信号的活化(均P<0.05).结论 甜味受体T1R2/T1R3介导的信号通路可能参与ROS-NLRP3炎症信号的调控,是DKD的潜在防治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黄芪多糖对高糖高脂饮食模型大鼠肠道甜味受体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高糖高脂饮食模型大鼠肠道甜味受体味觉受体第一家族成员2(T1R2)/味觉受体第一家族成员3(T1R3)通路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糖高脂组和黄芪多糖组.高糖高脂饲料组和黄芪多糖组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16周,期间黄芪多糖组大鼠每日给予0.7 g·kg-1的APS灌胃8周.采集大鼠血清测定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采集大鼠肠道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甜味受体通路T1 R2,T1 R3,α-味导素(Gα gust)和顺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5(TRPM5)以及胰高血糖素原(PG)mRNA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1 R2,Gα gust和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糖高脂组大鼠血清TC,TG和LDL-C含量明显升高,HDL-C含量明显降低(P<0.05);肠道甜味受体通路中的T1 R2,Gα gust和PG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高糖高脂组比较,黄芪多糖组大鼠血清TC,TG,LDL-C含量明显降低,HDL-C含量明显升高(P<0.05),肠道甜味受体通路分子T1R2,T1R3,Gα gust,TRPM5以及PG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T1 R2,Gα gust和GLP-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多糖组T1 R3 mRNA表达及T1 R2,Gα gust,GLP-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黄芪多糖可改善高糖高脂饮食模型大鼠脂代谢紊乱和肠道甜味受体通路的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笑气”滥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笑气(laughing gas)是一氧化二氮即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的别称,为无色有甜味的气体,是一种氧化剂,化学式为N2O.1799年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发现吸入N2O可使人丧失痛觉、感到欣快、致人发笑,但同时仍能有清醒的意识,故称为笑气,其致笑机制与其刺激内啡肽释放的作用有关,而其麻醉机制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阻断有关[1].本文就N2O滥用的危害机制、滥用情况,以及管理和控制现状作一综述,以期对N2O的滥用引起重视并加强管理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