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育信息支持在育龄期女性甲状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评价以育龄期女性甲状腺癌患者需求为导向的生育信息支持对患者生育忧虑、生育知识水平和满意度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6月北京协和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有生育意愿的36例育龄期女性甲状腺癌患者为对照组,2023年7月至12月收治的有生育意愿的36例育龄期女性甲状腺癌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生育信息支持,干预3周.比较两组癌症后生育忧虑量表(RCAC)评分、生育知识问卷评分及满意度评分.结果 对照组35例,试验组34例完成研究.干预后,试验组自身健康、子女健康、配偶知情、生育能力、备孕及总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自身健康、子女健康、生育能力、备孕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生育知识问卷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育龄期女性甲状腺癌患者给予生育信息支持可以降低患者的生育忧虑,提高生育知识水平和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残角子宫妊娠12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选择及手术治疗后生育力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诊治的12例残角子宫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所有残角子宫妊娠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诊治经过及手术后妊娠情况。结果:12例残角子宫妊娠患者的年龄中位数为29岁(范围:24~37岁);8例残角子宫妊娠发生于Ⅰ型残角子宫,4例残角子宫发生于Ⅱ型残角子宫;其中5例术前超声检查误诊。所有患者均行残角子宫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9例患者有妊娠需求,5例成功受孕。5例再次妊娠者中,3例自然妊娠,2例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成功妊娠;4例剖宫产术活产分娩,1例孕早期自然流产;均未发生子宫破裂或异位妊娠。结论:残角子宫妊娠患者可通过超声检查进行早期诊断,但超声检查存在一定的误诊率,临床医师需根据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综合判断并决策,一旦确诊积极手术治疗,必要时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探查。对手术后不孕的患者可积极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并警惕子宫破裂等妊娠并发症的发生,选择剖宫产术终止妊娠较为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卵巢组织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策略
编辑人员丨3天前
2015年中国新发恶性肿瘤数据统计表明,30岁以下女性患者为3.88万,这些恶性肿瘤患者急需得到医生关于生育力保护和保存的建议,而卵巢组织冷冻方法是保存内分泌功能和生育能力的最佳方法。目前影响卵巢组织存活的关键是解决卵巢组织移植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问题,本文将从卵巢组织移植后缺血再灌注的机制,以及抗氧化剂、促血管生成和远处缺血预处理等干预方法进行系统地文献梳理,有助于结合生物技术与医疗技术开发更有效、安全和可操作的解决方案,以改善卵巢移植后缺血状态,解决日益增长的女性生育力保护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的全流程管理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总结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全流程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2年9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生育力保存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全流程管理。生育力保存患者管理要点包括初诊决策支持、就诊专人接待、保护隐私,检查全程陪同,促排卵阶段人性化管理,预防感染,心理评估及疏导,提供专业的健康教育等。结果:经过全流程精心治疗和护理,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生育力保存,且均未发生感染、取卵后出血等并发症。结论:为生育力保存患者进行护理时,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心理情况,为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以满足患者的需求,达到最佳的临床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显微外科技术在外伤性睾丸破裂中的临床应用(附18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技术在外伤性睾丸破裂修复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8例因外伤性睾丸破裂行显微镜下睾丸破裂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实施阴囊探查术+显微镜下睾丸破裂修复术。术后3个月复查阴囊彩超、VAS评分、精液分析、血清睾酮、国际勃起功能问卷(IIEF-5)、生育随访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显微镜下睾丸破裂修复术,术后均未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随访期内均未出现睾丸附睾炎、睾丸坏死、鞘膜积液等并发症,随访期内有2例育龄期患者的配偶自然受孕并顺利妊娠。结论:显微外科技术用于外伤性睾丸破裂修复术安全有效,特别是对于有生育需求的青年男性患者,能够最大限度保留正常睾丸组织,保存男性生育力,推荐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达雷妥尤单抗120 min快速输注方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以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为特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1],好发于中老年人,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MM发病率逐年上升 [2]。达雷妥尤单抗作为第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MM患者的人源化CD38单克隆抗体药物 [3],目前已被国内外多个权威指南推荐用于复发或难治性MM(RRMM)及新诊断MM(NDMM) [4]。达雷妥尤单抗于2015年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2019年在中国获批上市,随着2021年正式被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年)》,患者的用药需求激增。与其他单克隆抗体类似,输液相关不良反应(IRR)是接受达雷妥尤单抗治疗患者最常见的不良事件(AE),包括上呼吸道症状(咳嗽、咽喉部不适、鼻塞、喘息或呼吸急促)、寒战、皮疹和胃肠道症状等。SIRIUS和GEN501数据的综合分析表明,大多数(95.8%)IRR发生在第1次输液期间,第2次(7%)及以后(7%)IRR发生率较低 [5]。目前临床中多按药品说明书的推荐输注速度进行缓慢输注,即首次输注中位时间为7 h,第二次输注中位时间为4.3 h,所有后续输注中位时间为3.5 h [3]。由于当前达雷妥尤单抗输注时间较长且输注频率较高,现有住院资源已不能满足用药需求,亟需验证更短时间输注方案的安全性,探索门诊或日间病房输注的可行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40岁及以上女性避孕指导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3天前
40岁及以上女性在完成生育后仍需长期避孕,其妇科内分泌功能及生育能力逐渐下降,且患全身系统性疾病的风险逐渐增加,避孕方法的选择与生育旺盛期女性有所不同,原则为既满足高效避孕需求,又兼顾防治月经相关疾病及缓解绝经综合征症状等额外获益。根据使用者的自身健康状况,无论新的使用者还是正在使用者,均首要推荐长效可逆避孕方法,包括含铜宫内节育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皮下埋植剂、醋酸甲羟孕酮注射液。单纯孕激素避孕方法对围绝经期月经异常、激素补充治疗、痛经等有额外获益。次要推荐避孕套,但需强调坚持和正确使用。不常规推荐复方甾体激素避孕方法、自然避孕法、外用避孕药。紧急避孕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淋巴瘤患者生育力保护的现状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前我国淋巴瘤患者生育力的保护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患者经治疗之后生育力下降甚至不育。在保证肿瘤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安全且行之有效的生育力保护方案不仅是肿瘤患者的需求,也是肿瘤科和生殖科医生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将从淋巴瘤治疗对患者生育力的影响、国内外生育力保护现状和生育力保护的主要方法方面对淋巴瘤患者生育力保护现状进行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冻融胚胎移植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是胚胎种植前产生的一种信号因子。近年来hCG在辅助生殖领域的胚胎发育、种植及维持妊娠状态过程中的作用,得到了深入的研究与应用。由于新鲜周期形成胚胎数增加、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的应用及生育力保存等技术的需求,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已成为人类辅助生殖中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当前hCG在FET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包括hCG在不同FET方案中的应用时机、剂量、给药方式及妊娠结局,还探讨了其在薄型子宫内膜及反复胚胎种植失败女性中的应用。不同给药途径、不同药物来源hCG的作用效果是否有区别,本文一并予以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新时期、新形势下的计划生育学专业领域应涵盖避孕节育、优生优育、不孕不育三大方面,旨在面向育龄人群的健康生育需求,通过研发新型避孕药具、优化终止妊娠技术、开展遗传优生筛查,并结合妇科相关疾病慢病管理,为育龄女性提供贯穿全生育周期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通过避免非意愿妊娠、保护生育力、形成合理的生育间隔,促进生殖健康水平的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