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TTL14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A2780、SKOV3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甲基转移酶样蛋白14(METTL14)在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上调和下调METTL14表达对卵巢癌细胞系A2780、SKOV3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1)组织标本检测: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20例卵巢癌患者的新鲜癌组织标本,收集同期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的15例患者的新鲜正常卵巢组织标本作为对照,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癌与正常卵巢组织中METTL14蛋白表达的差异。另收集2014年1月—2019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21例卵巢癌患者的癌组织蜡块,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癌组织中METTL14蛋白的表达,并分析METTL14蛋白表达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2)细胞实验:分别使用慢病毒载体、小分子干扰RNA(siRNA)技术,构建上调、下调METTL14表达的卵巢癌A2780、SKOV3细胞系,并采用逆转录(RT)-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分别验证其METTL14 mRNA和蛋白的表达。后续的细胞实验分为5组,LV-METTL14组(转染慢病毒载体上调METTL14表达)及其对照LV-NC组(转染阴性对照慢病毒空载体),si-METTL14组(转染si-METTL14-2下调METTL14表达)及其对照si-NC组(转染阴性对照siRNA),以及空白组(未转染)。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检测各组卵巢癌细胞中N-6甲基腺嘌呤(m6A)修饰水平的变化,分别采用活细胞计数(CCK-8)法、划痕实验以及穿膜(transwell)小室侵袭和迁移实验检测各组卵巢癌细胞增殖、愈合以及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1)20份卵巢癌组织中METTL14蛋白的免疫组化总评分为(6.2±3.7)分,显著高于15份正常卵巢组织[(3.3±2.5)分; t=-2.64, P=0.012]。121例卵巢癌患者中,METTL14蛋白高表达(免疫组化总评分≥6分)69例(57.0%,69/121),METTL14蛋白低表达(免疫组化总评分<6分)52例(43.0%,52/121);METTL14蛋白高表达与METTL14蛋白低表达患者比较,手术病理分期更晚,淋巴结转移率、腹腔转移率、腹水发生率更高,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METTL14蛋白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显著低于METTL14蛋白低表达者( P=0.009)。(2)LC-MS/MS法分析显示,LV-METTL14组A2780和SKOV3细胞中m6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213±0.024、0.181±0.018,均显著高于LV-NC组(分别为0.109±0.022、0.128±0.020; P均<0.05);而si-METTL14组A2780和SKOV3细胞中m6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063±0.012、0.069±0.015,均显著低于si-NC组(分别为0.108±0.014、0.121±0.014; P均<0.05)。CCK-8法检测显示,si-METTL14组SKOV3细胞在培养在36、48、60 h时的吸光度( A)值均显著低于si-NC组( P均<0.05);LV-METTL14组A2780和SKOV3细胞在培养48、60 h时的 A值均显著高于LV-NC组( P均<0.01)。划痕实验显示,培养24 h,si-METTL14组A2780和SKOV3细胞的迁移率低于si-NC组,LV-METTL14组A2780和SKOV3细胞的迁移率高于LV-NC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在transwell小室侵袭、迁移实验中,培养24 h,si-METTL14组A2780和SKOV3细胞的穿膜细胞数均少于si-NC组,LV-METTL14组A2780和SKOV3细胞的穿膜细胞数均多于LV-NC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 结论:METTL14蛋白高表达的卵巢癌患者的预后更差。上调METTL14表达可提高卵巢癌细胞m6A修饰水平,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反之,下调METTL14表达则降低卵巢癌细胞m6A修饰水平,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ETTL3调控Pvt-1的m6A甲基化修饰促进雪旺细胞增殖与迁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甲基转移酶METTL3和LncRNA Pvt-1在周围神经损伤后雪旺细胞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方法:体内实验qRT-PCR实验检测周围神经损伤后Pvt-1及METTL3的表达变化,meRIP-seq检测Pvt-1的6-甲基腺嘌呤(m6A)表达变化。体外实验对雪旺细胞分别转染过表达METTL3的质粒和空质粒,并依此将转染后的雪旺细胞分为对照组和METTL3过表达组。EDU染色、CCK8计数及Transwell实验分析METTL3和Pvt-1在雪旺细胞增殖和迁移中的生物学作用。结果:与正常周围神经组织相比,损伤后的远端神经组织中Pvt-1与METTL3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 P<0.05),Pvt-1的m6A修饰水平也明显升高( P<0.05),且损伤后不同时间(0、3、7、14 d)的表达水平及甲基化修饰水平的变化趋势一致。在体外实验中,METTL3过表达组细胞中的Pvt-1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0.05),同时Pvt-1的m6A修饰水平也明显升高( P<0.05)。EDU染色和CCK8结果显示,METTL3过表达组和对照组相比,雪旺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增强( P<0.05)。Transwell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ETTL3过表达组周围神经损伤后的雪旺细胞穿模数量明显增加( P<0.05)。 结论:METTL3可能通过增强Pvt-1的m6A甲基化修饰,上调Pvt-1的表达进而促进雪旺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RNA m 6A甲基转移酶促进中波紫外线辐射诱导皮肤损伤的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RNA m 6A甲基转移酶(METTL14)在中波紫外线(UVB)辐射诱导皮肤损伤中的调控作用,初步探讨靶向抑制METTL14干预UVB诱导皮肤损伤的可能性。 方法:C57BL/6J小鼠经150 mJ/cm 2 UVB暴露构建辐射皮肤损伤模型,通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皮肤损伤情况,并进行病理评分。采用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和人皮肤成纤维细胞WS1分别暴露于10和30 mJ/cm 2 UVB照射,构建UVB辐射损伤细胞模型。采用RNA m 6A甲基化比色法定量检测上述小鼠模型皮肤组织及细胞模型受照后的m 6A水平,并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照射后细胞中m 6A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过表达METTL14的HaCaT和WS1细胞系,并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过表达效果。检测上述细胞系的m 6A水平;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上述细胞UVB暴露后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采用UVB辐射皮肤损伤小鼠模型,给药组于照前和照后连续两次皮下注射METTL14抑制剂S-腺苷半胱氨酸(SAH)溶液(1、5 mg/kg),通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照射后皮肤损伤情况,进行损伤评分比较。 结果:150 mJ/cm 2 UVB照射后第4天小鼠皮肤组织发生显著损伤,主要病理改变表现为皮肤炎症浸润,组织结构紊乱,胶原纤维降解,损伤评分达到极点。在10、30 mJ/cm 2照射后24 h, HaCaT、WS1细胞存活率均显著降低( t=7.64、7.15, P<0. 05)。UVB照射后第4天,小鼠皮肤组织中m 6A水平下调( t=3.07, P<0.05)。受照后24 h,在HaCaT和WS1细胞中检测到m 6A水平下调( t=4.78、4.36, P<0.05),METTL14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表达下调( t=6.39、4.76, P<0.05)。成功构建过表达METTL14的HaCaT和WS1细胞系,过表达METTL14上调m 6A水平( t =7.66、3.67, P<0.05),抑制细胞UVB照射后的克隆形成能力( t=6.29、3.84、5.37、5.44, P<0.05),显著增加细胞凋亡发生率( t = 3.48、9.54, P<0.05)。在UVB辐射皮肤损伤小鼠模型中,与生理盐水组相比,给药组(5 mg/kg SAH)的小鼠皮肤损伤病理评分明显减轻( t=3.21、4.27、5.81, P<0.05),皮肤炎症浸润减少,组织结构有序,胶原纤维降解减少。 结论:METTL14促进皮肤细胞对UVB辐射敏感性,靶向抑制METTL14可有效缓解UVB辐射引起的皮肤损伤,有可能成为UVB辐射皮肤损伤的潜在治疗新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H3 G34突变型弥漫性半球胶质瘤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H3 G34突变型弥漫性半球胶质瘤(DHG-G34)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例DHG-G34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术前均行头颅MRI增强扫描,其中4例行肿瘤切除术,另2例行立体定向活组织检查术。行肿瘤切除术的4例患者术后复查头颅MRI,判断肿瘤的切除程度。对所有患者行电话随访,询问患者术后治疗情况和生存状态。对肿瘤组织标本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基因检测。结果:6例患者中位年龄为18岁(14~34岁),男性占优势(5/6);病变均位于大脑半球,呈单灶性(3/6)或多灶性(3/6);增强扫描显示无明显强化(2/6)或轻度不均匀强化(4/6)。行肿瘤切除术的4例患者术后复查头颅MRI,均为次全切除。5例(5/6)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1个月(16~30个月);术后均同步行放、化疗。至末次随访,3例死亡,2例存活。HE染色的组织学诊断结果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3例(3/6),胶质母细胞瘤3例(3/6);其中表现单一高级别胶质瘤形态的4例(4/6),混有原始神经元成分的2例(2/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6例患者的肿瘤细胞均弥漫表达突变型H3 G34R、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H3K27me3,过表达p53,均不表达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Olig2)和α地中海贫血伴智力低下综合征X连锁(ATRX),而突触素(Syn)局灶性中等强度表达(2/6)。4例行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基因检查结果显示,均无异柠檬酸脱氢酶(IDH)1/2、端粒酶反转录酶启动子(TERT)C228T/C250T及BRAF-V600E基因突变,其中2例(2/4)存在O 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启动子(MGMT)甲基化。 结论:DHG-G34多见于大脑半球,可呈多灶性生长,MRI强化不明显;组织病理学具有异质性,但分子病理学改变一致;患者预后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N6-甲基腺苷修饰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N6-甲基腺苷(m6A)修饰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NSCLC患者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共包含1 037例原发肺癌组织样本和108例癌旁组织样本。分析参与m6A修饰过程的调控蛋白在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样本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分析(WGCNA)算法识别与m6A调控因子存在共表达关系的信使RNA(mRNA)和非编码RNA(ncRNA)并根据RNA的表达模式对NSCLC患者进行共识聚类。采用 t检验比较聚类亚组间m6A甲基化丰度的差异,采用 χ2检验比较组间淋巴结转移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共纳入20个m6A调控因子,肿瘤组织中15个调控因子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METTL3)、YTH结构域蛋白1(YTHDC1)、YTH结构域结合蛋白1-3(YTHDF1-3)、异质核核糖蛋白A2B1(HNRNPA2B1)和HNRNPC、ALK B同源物5(ALKBH5)等],3个调控因子显著下调[M0ETTL14、含锌指CCCH结构域蛋白13(Zc3h13)、脂肪和肥胖相关蛋白(FT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YTHDC2和METTL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WGCNA算法识别出454个与调控因子存在共表达关系的mRNAs和400个ncRNAs[325个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23个微小RNAs(miRNAs)、28个核仁小RNAs(snoRNAs)、24个核内小RNAs(snRNAs)]。根据854个RNAs的表达模式进行共识聚类,将NSCLC患者分为2个聚类亚组(聚类1和聚类2)。WT1相关蛋白WTAP( t=14.322, P<0.01)和HNRNPC( t=15.424, P<0.01)等11个调控因子的表达水平在聚类1中均显著上调,其他9个调节因子在聚类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聚类1患者具有较高的m6A甲基化丰度。聚类1患者淋巴结转移发生率38.16%(292/765)明显高于聚类2组的22.27%(55/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9.487, P<0.01)。 结论:通过m6A甲基化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分析,有助于探讨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甲基化转移酶WTAP调节转录激活因子4表达加剧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甲基化转移酶Wilms肿瘤蛋白1相关蛋白(WTAP)在缺氧/复氧(H/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中的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①实验一:将H9C2心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H/R模型组。采用H/R诱导H9C2细胞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空白对照组不进行处理。采用N6-甲基腺苷(m6A)RNA甲基化测定试剂盒检测m6A水平;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甲基化转移酶〔WTAP、甲基转移酶样蛋白(METTL3、METTL14)〕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②实验二:将H9C2心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H/R+sh-NC组、H/R+sh-WTAP组。H/R+sh-WTAP组转染sh-WTAP以敲降WTAP表达,其余各组制模方法同实验一。转染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WTAP、活化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化多聚二磷酸腺苷酸核糖聚合酶(PARP)、转录激活因子4(ATF4)、蛋白激酶RNA样内质网激酶(PERK)、磷酸化PERK(p-PERK)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ATF4阳性表达情况。③实验三:将H9C2心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H/R+sh-NC组、H/R+sh-WTAP和H/R+sh-WTAP+ATF4组。H/R+sh-WTAP+ATF4组用过表达质粒ATF4转染H9C2心肌细胞,其余各组制模方法同实验二。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ATF4、CHOP、活化caspase-3和活化PARP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实验一:H/R模型组m6A甲基化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上调。RT-qPCR检测结果显示,H/R模型组METTL3、METTL14和WTAP基因表达水平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上调,以WTAP上调最显著;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呈相同趋势。提示甲基化转移酶WTAP的表达水平在H/R诱导的心肌细胞中显著上调。②实验二:H/R+sh-WTAP组细胞凋亡水平较H/R+sh-NC组明显减少〔(14.16±1.58)%比(24.51±2.38)%, 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H/R+sh-WTAP组WTAP、活化caspase-3、活化PARP、p-PERK、ATF4和CHOP的蛋白表达水平均较H/R+sh-NC组显著下调。荧光显微镜下显示,H/R+sh-WTAP组ATF4阳性信号较H/R+sh-NC组显著减弱〔(19.36±1.81)%比(32.83±2.69)%, P<0.01〕。提示敲降WTAP可抑制H/R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③实验三:H/R+sh-WTAP+ATF4组细胞凋亡水平较H/R+sh-WTAP组显著增加〔(26.61±2.76)%比(17.14±0.87)%, 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H/R+sh-WTAP+ATF4组ATF4、CHOP、活化caspase-3和活化PARP的蛋白表达水平较H/R+sh-WTAP组显著上调。提示过表达ATF4可逆转sh-WTAP对H/R诱导的心肌细胞中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结论:甲基化转移酶WTAP可调节ATF4表达,介导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促进H/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 6A甲基化与乳腺癌
编辑人员丨1天前
m 6A甲基化可以调节机体RNA的代谢,参与乳腺癌的发病过程。m 6A甲基转移酶、m 6A去甲基化酶、m 6A结合蛋白共同调节m 6A甲基化修饰的动态可逆过程。近年来研究显示甲基转移酶样蛋白(METTL)3、MELLT14、KIAA1429、去甲基化酶脂肪和肥胖相关蛋白、YTH结构域家族蛋白1~3等相关因子在乳腺癌中异常表达,可能通过调节m 6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过程影响乳腺癌的发生与发展,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甲基转移酶样蛋白14与肿瘤
编辑人员丨1天前
N 6-甲基腺嘌呤(m 6A)修饰是最常见的RNA表观遗传修饰,其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甲基转移酶样蛋白14(METTL14)是催化m 6A修饰的主要甲基化酶之一,参与调节RNA剪接、翻译及降解等生物学进程。最新研究表明METTL14不仅通过多种分子机制调控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而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患者预后及抗肿瘤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深入了解METTL14在乳腺癌、消化系统肿瘤及泌尿系统肿瘤中的作用机制,有助于为基于m 6A修饰的肿瘤防治提供新的临床标志物及药物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孕期慢性应激对子代雌性大鼠抑郁样行为及印记基因IGF-2/H19甲基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孕期慢性应激对子代雌性大鼠抑郁行为及海马组织印记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IGF-2)/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19甲基化的影响。方法:32只SPF级雌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大鼠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model,CUMS)方法建立抑郁模型,对照组正常饲养。应激刺激第7天时,雌雄鼠合笼交配。在应激刺激前1 d和应激刺激第1、7、14、21、28天对两组母鼠行内眦静脉采血,测定血浆皮质酮浓度;在雌性仔鼠出生后第28天和出生后第42天时,每组随机抽取8只,行内眦静脉采血后测定血浆皮质酮浓度;在出生后第42天时,分别通过糖水偏爱实验、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测定两组雌性仔鼠的抑郁样行为。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仔鼠海马组织中IGF-2/H19及相关转移酶表达情况。利用Methyl Target技术,对IGF-2差异性甲基化区域(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region,DMR)片段2的19个CpG位点,H19印记控制区(imprinting control region,ICR)片段1中8个CpG位点和H19-ICR片段2的15个CpG位点,同时捕获测序,计算每个CpG位点甲基化水平。采用SPSS 26.0,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母鼠血浆皮质酮的时间与组别的交互效应不显著( F=2.997, P=0.066),时间主效应显著( F=4.44, P=0.010),组别主效应显著( F=41.40, P=0.001)。组间因素的单独效应分析,在应激第14、21、28天,模型组母鼠血浆皮质酮浓度均高于对照组母鼠(均 P<0.001)。(2)在糖水偏爱实验中,模型组雌性仔鼠的液体总消耗[11.10(10.38,11.58)mL,13.55(12.00,15.77)mL, Z=-3.055, P=0.002]、1%蔗糖水消耗[(5.50±1.30)mL,(8.56±2.04)mL, t=-3.582, P=0.003]及1%蔗糖偏爱百分比[(51.35±8.69)%,(62.11±8.05)%, t=-2.576, P=0.022]均低于对照组。(3)模型组雌性仔鼠悬尾实验中静止持续时间[(126.95±39.89)s,(54.30±25.00)s, t=4.375, P=0.001]和强迫游泳实验中持续不动时间[(7.97±6.66)s,(1.85±2.12)s, t=2.478, P=0.037]均长于对照组。(4)模型组雌性仔鼠海马组织IGF-2 mRNA[(0.46±0.24),(1.00±0.00), t=3.821, P= 0.019]、H19 mRNA[(0.60±0.25),(1.00±0.00), t=3.574, P=0.007]表达均低于对照组;模型组雌性仔鼠IGF-2蛋白相对表达低于对照组[(0.77±0.04),(1.00±0.00); t=9.876, P=0.01);CCTC结合因子(CCTC-binding factor,CTCF)的mRNA[(1.29±0.12),(1.00±0.00), t=-4.850, P=0.003]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1.90±0.28),(1.00±0.00), t=-5.513, P=0.005]均高于对照组。(5)模型组雌性仔鼠海马组织IGF-2 DMR区域3个CpG位点甲基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t=-3.21,-3.00,-3.34,均 P<0.05),分别位于chr1215831028、chr1215831055和chr1215831205;IGF-2 DMR片段甲基化水平低于对照组( t=-3.453, P=0.048);模型组雌性仔鼠甲基转移酶DNMT3A mRNA( t=5.102, P=0.002)、DNMT3A( t=10.213, P<0.001)和DNMT3B( t=4.169, P=0.01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结论:孕期慢性应激致雌性仔鼠出现抑郁、绝望状态,其机制可能与甲基化转移酶表达降低引起印记基因IGF-2 DMR甲基化水平降低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GSTM5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状态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转移酶mu5(GSTM5)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MDS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潜在分子标记物。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1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初诊的40例MDS[MDS伴单系发育异常(MDS-SLD)5例,MDS伴多系发育异常(MDS-MLD)7例,MDS伴环形铁粒幼红细胞(MDS-RS)6例,MDS伴原始细胞增多Ⅰ型(RAEB1)13例,MDS伴原始细胞增多Ⅱ型(RAEB2)9例]患者、8例MDS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sAML)患者和6例对照(4例缺铁性贫血、2例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骨髓血标本。采用Agena MassARRAY核酸质谱技术对3组标本进行GSTM5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定量检测。采用Wilcoxon非参数检验比较不同组GSTM5基因甲基化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试验的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度。结果:聚类分析结果显示,MDS组GSTM5甲基化率高于对照组[0.50(0.27,0.79)比0.29(0.10,0.45), P<0.05];sAML组GSTM5甲基化率明显高于MDS组[0.67(0.36,0.86)比0.50(0.27,0.79), P<0.05]。分析各CpG位点甲基化率的差异,在CpG_1、CpG_4,5、CpG_6,7,8、CpG_11、CpG_13,14、CpG_15、CpG_16、CpG_22和CpG_24位点,MDS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CpG_6,7,8单位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861(95% CI 0.717~1.000, P<0.0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和83%。分析GSTM5甲基化与MDS疾病发展的关系,在骨髓原始细胞较高组和高危亚组(RAEB)中GSTM5基因甲基化水平较高。 结论:GSTM5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MDS中较常见,并且在MDS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诊断MDS的潜在肿瘤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