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西獐牙菜抑菌活性部位的制备及其谱效关系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制备川西獐牙菜的抑菌活性部位并建立其HPLC谱效关系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三相萃取法制备川西獐牙菜的活性部位,体系1用乙腈-二氯甲烷-石油醚-水(5∶1∶5∶5)、体系2用乙腈-乙酸乙酯-石油醚-水(1∶1∶2∶1)萃取;通过牛津杯法测定各部位的抑菌活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与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研究HPLC指纹图谱的谱效关系.结果 川西獐牙菜抑菌活性成分主要富集于体系1、2的中相,6个不同部位共有峰20个,其中,7、12、15、16、19、20号峰与抑菌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所用方法可有效富集川西獐牙菜的活性成分,可为川西獐牙菜抑菌活性成分的制备及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稻田CH4排放及相关微生物过程影响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稻田是甲烷(CH4)的重要排放源之一,其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大气CO2浓度升高(e[CO2])对稻田生态系统碳循环具有重要作用,阐明e[CO2]对稻田CH4排放及相关微生物过程的影响对稻田生态系统的固碳和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 e[CO2]对稻田CH4排放及碳循环相关功能微生物活性、丰度、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梳理了 e[CO2]背景下不同微生物过程在稻田CH4减排中的作用及其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总体而言,不同e[CO2]平台类型、熏蒸年限、浓度梯度以及增加方式均对稻田CH4排放有着一定影响.e[CO2]促进了稻田CH4排放,但会随着CO2熏蒸年限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这说明稻田CH4排放相关微生物对e[CO2]具有一定适应性;e[CO2]对稻田CH4排放的促进作用呈先减弱后增强的趋势;骤增处理可能会高估稻田CH4排放.e[CO2]对相关微生物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e[CO2]提高了产甲烷菌、甲烷好氧氧化菌和厌氧氧化菌活性及主要功能微生物丰度;e[CO2]使甲烷氧化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发生显著改变,但对产甲烷菌和甲烷厌氧氧化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影响不大.最后,本文对未来相关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1)可综合探究e[CO2]对稻田CH4排放及产甲烷过程、甲烷好氧和厌氧氧化过程的影响,以更好地揭示气候变化对稻田CH4排放的机理;2)应在长期条件下探究e[CO2]对稻田CH4排放及相关微生物过程的影响机制,结果将更为真实、准确;3)需进行多尺度(时间和空间)、多要素(CO2浓度、温度、大气氮沉降和水分管理措施)以及多方法(观测、数据与模型相结合)等综合研究,以有效降低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稻田CH4排放及相关微生物过程对e[CO2]响应评估的不确定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长期维持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对老年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长期维持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可能增加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风险,极少有研究关注老年人按需和长期维持PPI治疗对SIBO的影响。应用甲烷氢乳果糖呼气试验(LBT)研究老年人SIBO的患病率,探讨按需和长期维持PPI治疗对老年人罹患SIBO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9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消化内科门诊的200例老年人,分为长期维持PPI治疗组、按需PPI治疗组和对照组,应用LBT检测SIBO的患病率,分析比较三组的SIBO患病率。结果:200例老年LBT受试者,SIBO患病率为71.5%(143/200)。PPI治疗和糖尿病(DM)是SIBO的独立危险因素。接受PPI治疗的老年人SIBO患病率为77.1%(108/140),未接受PPI治疗的老年人SIBO患病率为58.3%(3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长期维持PPI治疗组SIBO患病率显著高于按需PPI治疗组和对照组(88.6%、65.7%和58.3%, P值均<0.01)。按需PPI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SIBO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长期PPI治疗的老年人,PPI治疗时间>61个月者SIBO患病率明显升高。 结论:老年人长期维持PPI治疗增加SIBO患病风险,而按需PPI治疗则不会增加其风险。因此如果老年人必须接受长期PPI治疗,在原发病许可的前提下,尽量按需服用,而不是每日持续服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胆总管结石患者小肠动力障碍和局部微环境变化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患者小肠动力、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和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就诊的21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观察组,抽取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21例受试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氢甲烷呼气试验检测SIBO发生率,采用钡餐检测小肠动力,采用16S rRNA检测粪便菌群变化。结果:观察组每个样本的物种丰富度低于使用相同序列的对照组,观察组Shanon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3.04±0.32 vs 3.41±0.25, P=0.008)。β多样性分析显示两组患者肠道微生物种和进化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患者门水平以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为主,观察组厚壁菌门丰度低于对照组( P<0.05);属水平两组患者拟杆菌属丰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普氏菌属、另枝菌属、栖粪杆菌属、考拉杆菌属、真杆菌属丰度低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毛螺菌属丰度高于对照组( P<0.05)。各个时间点观察组氢气浓度值和甲烷浓度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SIBO阳性患者17例,阳性率80.95%;对照组SIBO阳性患者6例,阳性率28.57%,两组患者SIBO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连续校正χ 2=9.611, P=0.002)。观察组小肠运行时间长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胆总管结石患者存在小肠动力障碍、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肠道菌群结构丰度变化,进一步深入研究肠动力和肠道菌群在胆结石发病中的机制,对胆结石的防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根除治疗对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 H. pylori)感染和根除治疗对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影响。 方法:连续纳入因消化道症状于2021年9至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接受 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且既往未接受根除治疗的患者,根据 13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是否感染 H. pylori,分为 H. pylori阳性组和阴性组,乳果糖氢甲烷呼气试验诊断SIBO。 H. pylori阳性患者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方案治疗。停药6周复查 13C尿素呼气试验和乳果糖氢甲烷呼气试验。 结果:共纳入102例患者,男49例,女53例,年龄(42.1±9.9)岁。其中 H. pylori阴性49例, H. pylori阳性53例;SIBO阳性47例,阴性55例。 H. pylori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腹部症状及萎缩性胃炎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H. pylori感染者SIBO阳性率高于非感染者(60.4%比30.6%, P=0.003);SIBO阳性者腹胀(36.2%比10.9%, P=0.002)和便秘(27.7%比1.8%, P<0.001)症状发生率高于SIBO阴性者。 H. pylori根除后SIBO检出率较治疗前下降(20.8%比60.4%, P<0.001),根除后SIBO缓解率为66.7%(20/30),患者便秘症状较前改善(6.0%比18.9%, P=0.008),其余胃肠道症状包括腹泻、腹痛、腹胀、纳差发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H. pylori感染增加SIBO风险,含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的四联方案对 H. pylori感染合并SIBO有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玫瑰痤疮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情况调查及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玫瑰痤疮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患病情况,分析不同呼气试验结果与玫瑰痤疮发病的关系。方法:纳入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诊就诊的玫瑰痤疮患者,采用甲烷氢呼气试验检测受试者肠道产甲烷及产氢情况,以评估SIBO患病情况。收集患者基本信息、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生活质量评分、胃肠道症状及既往病史等资料。使用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探讨SIBO与玫瑰痤疮发病的关系。结果:116例玫瑰痤疮患者完成了甲烷氢呼气试验,年龄18 ~ 56[25(22,33)]岁,男7例(6.0%),女109例(94.0%);红斑型玫瑰痤疮43例(37.1%),丘疹脓疱型73例(62.9%)。其中,SIBO 94例(81.0%,95% CI:72.7% ~ 87.7%),氢气呼气试验阳性84例(72.4%,95% CI:63.3% ~ 80.3%),甲烷阳性47例(40.5%,95% CI:31.5% ~ 50%)。中重度红斑患者67例中,甲烷呼气试验阳性33例(49.3%),轻度者49例中甲烷阳性14例(28.6%),两组甲烷阳性率差20.7%( P = 0.025,95% CI:13.9% ~ 27.5%),SIBO及氢气阳性率在中重度红斑与轻度红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年龄、性别、分型及丘疹脓疱、潮红、灼热的严重程度、玫瑰痤疮生活质量等在SIBO阳性与阴性组、氢气阳性与阴性组及甲烷阳性与阴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甲烷阳性与玫瑰痤疮红斑严重程度相关( OR = 2.495,95% CI:1.102 ~ 5.649, P<0.05)。 结论:玫瑰痤疮患者中SIBO阳性率高,但仅甲烷阳性率与对照人群有差异,且甲烷阳性与玫瑰痤疮红斑严重程度增加存在一定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胎膜早破孕妇阴道微生物组特征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胎膜早破孕妇阴道菌群特征,找出相关细菌种类,通过功能预测探索细菌与胎膜早破交联的相关功能通路,并建立以阴道菌群特征为基础的预测模型。方法:基于孕妇队列,纳入35例未足月胎膜早破、180例足月胎膜早破和255例胎膜未早破足月分娩(对照组)孕妇。使用16S rRNA基因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孕妇在妊娠16~28周时的阴道样本V3~V4高变区序列。分析并比较3组孕妇之间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识别物种属性和代谢功能预测的差异。随后采用随机森林模型纳入阴道菌群物种以及危险因素,建立胎膜早破发生的预测模型。结果:未足月胎膜早破组与对照组相比,Alpha多样性更高(Observed features, P=0.022;Faith_pd指数, P=0.024),Beta多样性也有显著差异(Unweighted-UniFrac, P=0.010;Jaccard指数, P=0.008)。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中,巨型球菌Ⅰ型转化菌种显著增多( P=0.017),穆氏乳杆菌显著减少( P=0.003)。而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中,巨型球菌属显著增多( P=0.009),穆氏乳杆菌显著减少( P=0.002)。功能预测方面,嗜酸菌的硫氧化途径( P=0.021)、乙酸产甲烷途径( P=0.036)、L-组氨酸合成途径( P=0.009)、腺苷钴胺素合成途径( P=0.041)和海藻糖代谢途径( P=0.001)这5种功能在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中显著增加,而L-组氨酸合成途径( P<0.001)和海藻糖代谢途径( P=0.030)在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中显著增加。通过随机森林模型纳入阴道菌群物种以及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未足月胎膜早破预测模型的表现较好[AUC值为0.739(95%CI:0.609~0.869),灵敏度0.928,特异度0.659,阳性预测值0.750,阴性预测值0.906],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结论:阴道菌群特征可能与胎膜早破的发生发展有关,阴道细菌差异的研究可能成为防治胎膜早破的新思路,功能预测为胎膜早破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参考借鉴,预测模型可以预防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生,促进母婴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载万古霉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涂层多孔镁合金支架的抗菌和成骨性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制备载万古霉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多孔镁合金支架,并在体外评价其理化性质、降解及药物释放行为、细胞相容性和抗菌性能等。方法:利用模板复制技术制备多孔镁合金(Mg-2Zn-0.3Ca)支架,通过高温氟化处理后获得MgF 2表层,再将其浸没于含有盐酸万古霉素/PLGA的二氯甲烷溶液后匀速提拉,获得载万古霉素/PLGA的多孔镁合金载药支架。根据制备过程中各阶段产物(镁合金、氟化镁合金、PLGA涂层氟化镁合金、载万古霉素/PLGA氟化镁合金支架)分组,分别为Mg组、MgF 2组、PLGA组、万古霉素/PLGA组。将各组支架制备完成后立即测定并评价其材料学表征、降解速率、药物释放速率、抑菌性能、血液相容性及促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等。 结果:成功制备出载万古霉素/PLGA镁合金支架,其孔隙率平均为66.39%,降解速率[(0.540±0.102) mm/年]显著低于镁合金支架[(10.048±0.297) mm/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载万古霉素/PLGA在Hank平衡盐溶液中降解的pH值接近生理酸碱度;万古霉素在前48 h释放速度较快,48 h后逐渐变缓,11 d时累积药物浓度达最大值(43 mg/L),11 d后仍缓慢释放。万古霉素/PLGA组支架的抗菌率(97.89%±0.28%)显著高于Mg组(74.92%±2.20%)、MgF 2组(78.46%±2.59%)、PLGA组支架(61.08%±4.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溶血率为0.55%,远低于ISO 10993-4标准要求(5%);其浸提液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3、7 d,促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04.80%±5.13%、112.36%±2.07%、127.79%±4.61%;培养14 d时钙结节明显增多,吸光度OD值为1.189±0.020,显著高于Mg组(0.803±0.020)、MgF 2组(0.878±0.028)、PLGA组支架(0.887±0.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载万古霉素/PLGA的多孔镁合金支架在体外表现出良好的材料学性能、抗菌性能、生物相容性及促成骨性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单次法氢-甲烷呼气试验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初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单次法氢-甲烷呼气试验(SHMBT)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横断面研究。招募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三家医疗中心消化科门诊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162例作为病例组,同期招募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69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均进行问卷调查及SHMBT,比较两组人群SHMBT结果的差异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消化科门诊患者行SHMBT检查时甲烷(CH 4)和氢气(H 2)的截断值,并应用上述医疗机构内2 655例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的SHMBT存档数据(验证集)评估SHMBT在SIBO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卡方检验、Mann-Whitney U 检验、Spearman 相关性分析和 Z检验。 结果:按照SIBO国际推荐诊断标准(空腹CH 4≥10 ppm或H 2≥20 ppm),SHMBT阳性率病例组(35.2%,57/162)和对照组(21.7%,1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08, P=0.043)。病例组CH 4和H 2产生量高于对照组[CH 4:3(2,7)比3(1,3)ppm;H 2:11(4,22)ppm比 10(5,15)ppm],CH 4产生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6.22, P=0.001)。以受试者是否有消化道症状为判断标准绘制 ROC 曲线,单独CH 4、单独H 2和CH 4联合H 2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3、0.531和0.620,截断值分别为空腹CH 4≥4 ppm、空腹H 2≥13 ppm和空腹CH 4≥5 ppm(或CH 4≥4 ppm且H 2≥24 ppm);单独CH 4或CH 4联合H 2均可以有效区分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和无症状人群( P<0.05)。单独CH 4与CH 4联合H 2作为诊断SIBO的指标时,验证集SHMBT阳性率分别为34.2%(907/2 655)和30.4%(806/2 655),与国际推荐诊断标准条件下所得SIBO阳性率(32.0%,849/2 655)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单独CH 4与CH 4联合H 2作为 SIBO 阳性判断值时的特异度分别为79.9%和85.0%,准确率分别为68.8%和 71.7%。 结论:空腹一次测定呼出气中CH 4和H 2含量可能成为诊断SIBO的方法之一,单次法氢-甲烷呼气试验中将CH 4联合H 2 [即空腹CH 4≥5 ppm(或CH 4≥4 ppm且H 2≥24 ppm)]作为SIBO诊断截断值可能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少年期与成年期患者唾液菌群差异的探索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近年来菌群成为研究热点,而口腔菌群的一些背景状况,如年龄的差异化表现尚有待澄清。本研究拟对少年期与成年期的唾液菌群差异开展前瞻性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入来自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52例门诊患者,在平衡了性别、民族、地区、症状、压力、口腔伴随疾病等因素后,组成少年组26例,年龄的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距)为14(1)岁,男性比例26.9%;成年组26例,年龄的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距)为35(7)岁,男性比例15.4%。两组研究对象均除外深龋、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重度牙周炎、严重牙列拥挤、明显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口腔黏膜疾病,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诊断情况、关节调查Fonseca记忆指数(Fonseca anamnestic index, FAI)、压力状态水平、睡眠质量即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在清晨非刺激条件下采集口腔唾液,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对两个年龄组的结果分析比较。结果:少年组和成年组的唾液菌群 α多样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然而 β多样性呈现明显区别(Bray-Curtis距离 F值=3.044, P=0.001;Jaccard距离 F值=1.670, P=0.001),菌群构成上的丰度差异比较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属水平的显著富集菌群,在少年组是普雷沃菌属、放线菌属、奇异菌属、乏养菌属、乳杆菌属,在成年组是嗜血杆菌属、卟啉单胞菌属、隐蔽菌_(SR1)_[G-1]、密螺旋体属、小单胞菌属、土地杆菌属、坦纳菌属、毛螺菌科_[G-8]、厌氧球形菌属、毛螺菌科_[G-3]。功能预测在两组间亦有区别,少年组涉及半胱氨酸与蛋氨酸代谢、半乳糖代谢、磷酸肌醇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以及光合作用通路,成年组涉及生物素代谢、丁酸代谢、硫辛酸代谢、甲烷代谢、蛋白质外排、RNA降解以及霍乱肠毒素致病循环。 结论:少年组的特异菌群含有常驻菌、益生菌,成年组与感染相关致病菌的种类增加。今后在进行口腔菌群分析时须区分少年与成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