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临沂某校小学一年级学生近视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分析山东省临沂市某校小学一年级学生近视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小学阶段的近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临沂市某校小学一年级的995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问卷由家长协助填写,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运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在参与调查对象中,男生523名,女生472名,总体近视率为8.2%;少数民族占2.1%(21/99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近视与不近视的学生幼儿园时电子产品的使用、躺着看书或电子产品、眼保健操、学习过预防近视知识及预防近视宣传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知道散瞳药物对眼睛无损害的学生发生近视的风险更低,不知晓良好的用眼习惯和分年龄管控其使用电子产品时间的学生发生近视的风险更高.结论:山东省临沂市研究地区小学生近视比例相对较低.应重点关注用眼习惯不良和幼儿园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过长的小学生视力情况,进一步加强预防近视知识宣传教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学龄期近视儿童用眼卫生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究分析学龄期近视儿童用眼卫生的相关因素,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2023年6月至9月在我院检查的146例学龄期儿童,根据医学验光检测结果分为近视组(26例)与无近视组(120例),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患儿及其家长展开调查.应用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学龄期儿童发生近视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我院参与检验的146名学龄期儿童,其中近视儿童26例,儿童近视率为17.8%(26/14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挑食、看电子产品时间、走路/躺着看书、近距离/昏暗环境下看书写字,无做眼保健操习惯等均属于影响学龄期儿童近视眼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挑食、电子产品观看时长、走路/躺着看书、近距离看书写字及昏暗环境看书写字均是导致儿童眼睛近视的高危因素,父母及老师均需对以上因素给予重视,并纠正儿童不良用眼习惯,指导并监督其养成每天做眼保健操的习惯,提高儿童视力保护意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手机等电子产品暴露与儿童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手机等电子产品暴露与儿童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对前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健中心接受发育检查的0.5~6.0岁218名儿童(排除神经系统、精神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及早产儿童)进行发展测评,并收集儿童手机等电子产品暴露相关信息。采用 χ2检验和 Fisher′ s精确概率法分析儿童各领域发展与手机等电子产品暴露之间关系,采用二分类 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各领域发育的影响因素。 结果:0.5~0.9岁儿童精细动作异常与接触最晚时间有关( P<0.05)。1.0~2.9岁儿童的适应性、语言、社交自理异常及3.0~5.9岁儿童语言异常均与接触时长有关(均 P<0.05);1.0~2.9岁儿童的语言、社交自理异常及3.0~5.9岁儿童适应性、语言、社交自理异常均与接触用途有关(均 P<0.05)。二分类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运动受到接触时长的影响( OR=1.868, P<0.05);精细动作受到母亲文化程度、接触最晚时间的影响( OR=1.722、2.355,均 P<0.05);适应性受到母亲文化程度、儿童看护者、接触时长、接触最晚时间的影响( OR=1.711、2.866、1.895、1.650,均 P<0.05);语言受到接触时长、接触最晚时间、接触用途(电话或视频电话、早教或学习)的影响( OR=2.348、1.806、0.328/0.350,均 P<0.05);社交自理受到母亲文化程度、接触时长、接触用途(电话或视频电话、早教或学习)的影响( OR=1.647、2.678、0.307/0.363,均 P<0.05)。 结论:手机等电子产品暴露对儿童发展的不利影响应引起社会关注,应严格控制低龄儿童电子产品暴露时长、预防手机等电子产品对儿童神经系统和发育的不良影响;对于已经受到影响的儿童,应及时纠正相关习惯和行为,以免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游戏与赌博的融合:行为成瘾领域中的公共卫生新挑战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成瘾行为(addictive behaviour)指可导致大脑相关区域出现显著奖赏效应、具有显著成瘾潜力的重复性行为。成瘾行为可导致个体形成病理性的行为模式,继而引起多方面的损害。ICD-11中将该行为模式称为“成瘾行为所致障碍”,将游戏和赌博列为主要的成瘾行为。籍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游戏和赌博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明显的融合趋势,给成瘾医学领域内的公共精神卫生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游戏和赌博的定义、两者的融合趋势和该趋势带来的公共卫生影响及对策进行介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8F-FINH-Me检测阿尔茨海默病模型鼠脑内β-淀粉样斑块沉积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制备新型β-淀粉样蛋白(Aβ)显像剂(2-((2-6-[ 18F]氟-5-(甲氨基)吡啶-2-基)苯并噻唑-6-基)硫代)乙醇( 18F-FINH-Me),评价其生物学分布及其与Aβ的亲和性。 方法:使用GE FN自动化模块合成 18F-FINH-Me,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产品进行质量控制及稳定性检测。研究 18F-FINH-Me在正常C57BL/6小鼠( n=25)体内的生物学分布;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鼠( n=5)和与其年龄及背景匹配的正常C57BL/6小鼠( n=5)进行microPET/CT显像。取小鼠脑组织进行A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取AD患者(女,69岁)和健康志愿者(女,66岁)死后的人脑切片进行 18F-FINH-Me放射自显影。 结果:18F-FINH-Me衰减校正后的产率为(53±4)%( n>20);放射性纯度>98%( n>20);比活度达79.90~122.00 GBq/μmol ( n=10);室温下在磷酸盐缓冲液(PBS)中温育4 h无脱氟现象,稳定性好。生物学分布表明, 18F-FINH-Me主要经过肝肾排泄。MicroPET/CT显像示AD小鼠脑内 18F-FINH-Me有明显放射性摄取,注射后1~2 min达到峰值,且洗脱速度快(全脑标准摄取值:注射后1 min 0.73±0.17,注射后30 min 0.31±0.06)。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AD模型鼠脑内有丰富的Aβ斑块沉积,而正常C57BL/6小鼠脑内无斑块沉积。放射性自显影结果表明 18F-FINH-Me对AD患者脑内沉积的Aβ斑块高标记,而在健康志愿者的脑切片中未出现特异性标记。 结论:18F-FINH-Me可能是一种有效检测脑内Aβ斑块的PET显像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冠心病心脾两虚失眠症患者症状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冠心病心脾两虚患者进行访谈,以期为医护人员全面掌握冠心病心脾两虚失眠症患者的症状提供依据,并对患者进行科学性的症状管理,促进患者心脏康复。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18例冠心病心脾两虚失眠症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分别从冠心病心脾两虚失眠症患者症状感知、症状评估、症状反应3方面分析。症状感知(perception)包括3个主题:躯体症状感知(神疲乏力;冠心病相关症状包括胸闷心慌,气促气短,心悸健忘,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头身困重,腰膝酸软,耳鸣,畏寒肢冷;疼痛,胸痛;以及夜尿频繁)、心理症状感知(紧张焦虑抑郁,情绪遗留现象)、社会适应改变。症状评估(evaluation):包括2个主题:分为主观、客观两方面。客观原因(包括疾病因素,工作性质、生活环境、突发生活事件等)。主观原因(包括性格因素、电子产品使用、睡眠认知)。症状反应(response):包括3个主题:身体与行为(身体与用药行为、身体与饮食行为、身体与运动、身体与中医护理技术);心理与行为;社会文化与行为。结果:冠心病心脾两虚失眠症患者在症状体验方面有多种表现及诸多影响因素,但多数患者担心西药的不良反应,不愿意采取西药治疗失眠,在中药汤剂的服用上存在难坚持性,愿意尝试中医中药以及中医护理技术等方式促进睡眠。结论:医护人员可以进行中医护理技术方案,并对冠心病心脾两虚患者症状进行有效的干预,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双心健康,并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电子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吸烟危害健康是不争的医学事实,但是新型烟草制品特别是电子烟对健康的危害尚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特别是自2019年不断有媒体报道因电子烟使用所导致的肺部损伤、甚至死亡的案例,更凸显出目前客观、全面的评估电子烟对健康危害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对此本文从电子烟流行情况,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因电子烟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健康危害、以及电子烟对青少年的危害等方面进行综述,呼吁尽快建立适于我国的电子烟研究、评价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工结合的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思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生命科学、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生物材料、人工器官、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方法、医学成像和图像处理方法、机械工程设计等。生物医学工程是医疗器械产品设计、制造以及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基础学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肺结节 18F-FDG PET-CT数据采集与标注质量控制专家共识(2024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18F-FDG PET-CT对肺结节检出、诊断及肺癌的疗效评价和预后评估具有灵敏度高、特异度强、定量精准等特点,其临床价值已得到国内外认可。随着影像组学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 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领域的逐渐开展,数据标注和质量控制对深度学习模型准确性和鲁棒性起着重要作用。该共识旨在为肺结节 18F-FDG PET-CT的数据采集、标注以及质量控制提出初步指导意见,以促进肺结节 18F-FDG PET-CT数据集标准化,为人工智能算法和产品研发、调优、验证等提供重要依据,推动细分领域产品的快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某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职业危害暴露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分析防护对策与措施。方法:于2017年6~10月,选择某省的7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这7家企业均含有冰箱拆解线、洗衣机拆解线、空调拆解线、电视机/电脑拆解线、CRT切割线,部分企业还设有线路板线、湿式贵金属回收线、塑料破碎线、塑料造粒线等进行废线路板的贵金属回收、废塑料的破碎及再生处理等深加工作业。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与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资料,并结合采取的职业卫生工程防护设施效果,对作业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重金属、阻燃剂、汞、氟化物、氰化物、氢氧化钠、盐酸和硝酸等,重金属采样共获得有效样品145份,其中个体采样样品102份,定点长时间采样样品43份。其中,8份样品(个体采样样品6份,长时间定点采样样品2份)铅超标,均发生在电视机拆解线。采集5份冰箱破碎和塑料粉碎时的空气样品,利用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高通量定性分析,除阻燃剂外,另可检出塑化剂、杀虫剂及其他成分。个体噪声检测最终获得有效8 h等效声级(L EX,8h)数值123份,其中86份超标,超标率69.9%。 结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在拆解处理过程中存在职业危害因素超标,有潜在的职业危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