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循证理论与"知识-行动"模型的电子护理交接单在ICU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知识-行动(KTA)框架和循证的电子护理交接单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22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在KTA框架的指导下,设计基于ISBAR沟通标准工具的电子化护理交接单。将122例ICU患者分为对照组( n=62)和干预组( n=60),对照组采取传统交接形式,干预组采用电子护理交接单,比较两组责任护士交接班质量和满意度。 结果:干预组患者交接时间为(2.78±1.12)min,对照组为(6.52±1.4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交接班漏项发生率3.33%(2/60),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0,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交接班质量总分(69.75±12.86)分,对照组为(58.68±9.8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知识到行动"框架和循证的电子护理交接单应用于ICU患者,可改善护理交接质量,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知识-行动模型的电子护理交接单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知识-行动模型的电子护理交接单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12月住院的患者设为对照组,2020年1—12月住院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床旁口头交接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知识-行动模型的电子护理交接单进行交接,采用中文版护士交接班评估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分别评价护士交接班质量及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士交接班评估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GQOL-74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知识-行动模型的电子护理交接单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后,可改善护士交接班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自制P-VITAL护理交接单用于急诊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提升效应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在急诊危重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对其实行自制P-VITAL电子护理交接单对提升临床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如东人民医院急诊科在职护士28名为主要研究对象,将该院急诊抢救室2020年1~6月收治的急诊危重症患者114例和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55例分别作为自制P-VITAL护理交接单应用前和应用后的护理对象。对比自制P-VITAL护理交接单应用前后护士交接完成后相关交接指标水平、护士交接满意度及患者床边交接满意度。结果:自制P-VITAL护理交接单应用后,护士床边交接班评分部分指标高于应用前;且应用后护士交接满意度评分及患者床边交接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自制P-VITAL护理交接单的应用,能够明显改善相关护理工作人员的交接工作质量,进而大幅度提高临床护理水平,且在此基础上,有效增强护士交接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急诊手术患者电子转交接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急诊手术患者电子转交接系统在急诊手术患者转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构建急诊手术患者电子转交接系统,将2017年1—12月使用电子转交接系统从急诊转入手术室的98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2016年1—12月使用口头和纸质转交接单交接班从急诊转入手术室的88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交接顺利率、护士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使用急诊手术患者电子转交接系统后交接顺利率为95.92%,对照组交接顺利率为7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43,P<0.05).患者满意度从对照组的59.09%提高至观察组的9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743,P<0.05).护士满意度从对照组的87.50%提高到观察组的95.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2,P<0.05).结论? 急诊手术患者电子转交接系统的构建,进一步明确了交接内容,强化了护士责任心,缩短了交接时间,在急诊手术患者风险管理及安全管理中起到了预防和控制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空运医疗后送护理信息体系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在依据新型医疗救护飞机"伤病员信息综合管理"系统中现有护理文书内容的基础上,构建新型医疗救护飞机空运医疗后送护理信息系统内容构架,并根据该体系编制表格式电子护理文书模板,为建立全流域空运医疗后送信息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邀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并确保专家的权威性、代表性和广泛性,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空运医疗后送护理信息系统关键要素构架.根据构建的体系、专家意见及小组讨论,并依据后送文书简便、快速记录原则,将文书体系进行删减、整合,编制空运医疗后送护理信息系统文书模板.结果 初步构建了空运医疗后送护理信息体系.编制8张空运医疗后送护理文书模板,包括:登机交接单、临时医嘱单、护理记录单、体温单、手术清点记录单、手术安全核查单、离机交接单、药品耗材消耗单.结论 采用文献检索、专家咨询、小组讨论法和德尔菲法构建的空运医疗后送护理信息系统内容构架体系,科学可靠.构建完善的空运医疗后送护理信息体系可以为设计空运医疗后送护理信息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电子化交接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基于标准化"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模式下精神科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电子化交接记录单的设计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随机提取2021年在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MECT的患者信息,以传统护理交接方法的MECT患者为对照组(100例),以MECT电子化交接记录单采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进行交接的MECT患者为观察组(100例).比较两组护理交接单书写时间、交接问题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交接单书写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交接问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和护士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MECT电子化交接记录单可提高交接工作效率和规范化程度,缩短护理交接单书写时间,降低交接问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