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智慧财务系统的公立医院电子会计档案管理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财务系统已逐渐成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作为智慧财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会计档案管理对于顺应"绿色无碳"经济发展趋势、提高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效率、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以河南省人民医院为例,深度解读国家政策,挖掘电子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中的痛难点,结合医院具体情况,在医院总体战略目标指导下,从顶层设计一体化出发,打造一套可复制推广的电子会计凭证电子化报销、入账和归档的流程.为公立医院电子档案管理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为我国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发展和改革提供转型新模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区域医疗大数据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贫血患病及治疗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贫血患病率、影响因素及治疗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2012-2018年宁波市鄞州区域健康信息平台中CKD患者贫血患病情况及贫血患病后12个月内接受治疗的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KD患者贫血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52 619例新发CKD患者,有15 639例(29.72%)CKD患者存在贫血,其中女性贫血患者10 178例(31.87%),男性贫血患者5 461例(26.41%),女性CKD患者贫血患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贫血患病率随着CKD分期的进展而增加(趋势检验 P<0.001),由1期的24.77%增长至5期的69.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KD贫血患病主要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女性:a OR=1.57,95% CI:1.50~1.63)、CKD分期(2期:a OR=1.10,95% CI:1.04~1.16;3期:a OR=2.28,95% CI:2.12~2.44;4期:a OR=4.49,95% CI:3.79~5.32;5期:a OR=6.31,95% CI:4.74~8.39)、年龄(18~30岁:a OR=2.40,95% CI:2.24~2.57;61~75岁:a OR=1.35,95% CI:1.28~1.42;≥76岁:a OR=2.37,95% CI:2.20~2.55)、BMI(<18.5 kg/m 2:a OR=1.29,95% CI:1.18~1.41;23.0~24.9 kg/m 2:a OR=0.79,95% CI:0.75~0.83;≥25.0 kg/m 2:a OR=0.70,95% CI:0.66~0.74)、腹型肥胖(a OR=0.91,95% CI:0.86~0.9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 OR=1.15,95% CI:1.09~1.22)、恶性肿瘤(a OR=3.03,95% CI:2.84~3.23)、心力衰竭(a OR=1.44,95% CI:1.35~1.54)及心肌梗死(a OR=1.54,95% CI:1.16~2.04)。有12.03%的3~5期CKD贫血患者在12个月内接受了铁剂治疗,4.78%的患者接受了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治疗。 结论:宁波市鄞州区CKD患者贫血患病率较高,铁剂及ESA治疗率偏低,应加强CKD患者的贫血管理与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我国电子健康档案研究进展与挑战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检索我国电子健康档案研究相关文献,分析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挑战。方法:以"电子健康档案""电子健康记录""电子病历"为检索词,采用主题检索法,对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2019年12月31日之前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用SATI、Netdraw、VOSviewer、UCINET、CiteSpace等软件进行计量分析和知识图谱绘制,从整体视角分析并可视化展现我国电子健康档案研究的力量分布、热点主题与演化趋势。结果:检索共获得2 146篇文献。研究发现,我国电子健康档案研究领域基本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但尚未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权威机构,良好研究生态正在逐步形成;现有研究凝聚出7个热点主题,并呈现明显的技术化倾向。结论: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安全保护、全国一体化系统整合、应用绩效提升机制以及健康档案数据产业化等问题,既是未来发展机遇,也是面临的重大挑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一年集中监测的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致急性肝损伤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致急性肝损伤(AHI)的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方法:研究设计为集中监测,监测对象为2018年3月1日至2019年2月28日在山西白求恩医院住院并使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的所有患者,但在进行该药致AHI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时,排除患有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原发性肝癌或恶性肿瘤肝转移以及用药前肝功能异常者。对用药后出现肝功能异常并经主诊医师和临床药师共同判定为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所致AHI者,由专人另行建立临床档案,并每个月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对当月应用该药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记录进行复核。监测期结束后,检索医院信息系统收集监测对象的电子病历,记录纳入分析患者的基本信息,基础疾病,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用药总剂量,联合用药情况,应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前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检测结果,用药至发生AHI的时间,以及AHI的临床表现、治疗和转归情况。将患者分为AHI组和无AHI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将组间比较 P<0.2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 OR及其95 %CI。 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271例,其中发生AHI者34例,AHI发生率为12.5%。AHI组与无AHI组(237例)患者的性别分布、年龄、身高、体重、静脉用药总剂量、联用其他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抗凝血药物、激素类药物和抗肿瘤药物等)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AHI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占比高于非AHI组[58.8%(20/34)比30.8%(73/237), χ 2=10.358, P=0.001]。2组患者应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前ALT、AST、TBi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用药后AHI组患者ALT、AST和TBil水平均明显高于用药前[341(176,1 175)U/L比25(16,31)U/L, P=0.014;439(167,1 586)U/L比36(24,56)U/L, P=0.029;36.0(15.31,42.1)μmol/L比18.6(14.8,22.1)μmol/L, P<0.001],且均明显高于用药后非AHI组( P=0.006, P=0.026, P<0.001)。34例AHI患者中,用药第2、3和5天出现肝功能异常者分别为19、14和1例,均无明显临床体征和症状。诊断AHI后,29例患者停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3例改用利多卡因,2例分别继续用药1和3 d后停药。34例患者均接受保肝对症治疗,32例(94.1%)好转,至出院时25例(78.1%)肝功能指标均在参考值范围内,7例(21.4%)ALT、AST水平恢复至参考值上限2倍以内,TBil水平在参考值范围内;2例(5.9%)患者进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救治后1例肝功能恢复正常,1例死亡。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合并≥3种基础疾病、联用≥3种药物是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致AHI的独立危险因素( OR=3.209,95 %CI:1.537~6.704, P=0.002; OR=2.437,95 %CI:1.083~5.486, P=0.031; OR=3.172,95 %CI:1.507~6.677, P=0.002)。 结论: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致AHI多发生在用药3 d内,起病急,临床体征和症状均不明显,诊断主要依据肝功能检查;冠心病、合并≥3种基础疾病、联用≥3种药物是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致AHI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人工智能在病理学研究与应用的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在医疗行业介入最多的部门当属医学影像/图像较为集中的科室,包括放射科、病理科、超声科和内窥镜相关科室。随着医疗实践中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尤其是最近10年医学检查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电子化医疗档案与数字化医学影像呈暴发式增长,丰富的医疗大数据成为人工智能研究的宝贵资源。病理科是依赖于医疗图像诊断疾病、特别是诊断肿瘤的部门,但传统的病理学图像载体是玻璃切片,使得人工智能介入病理学图像诊疗过程有别于放射科影像、超声科影像和内窥镜图像(这些影像学科室在检查过程中形成的图像即是数字化图像)。该文面向病理学与医疗影像研究的人工智能研发人员,介绍病理学图像的特点以及人工智能研究的相关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站式”综合管理多重代谢紊乱患者代谢指标治疗效果的变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门诊“一站式”综合管理前后多重代谢紊乱患者药物治疗方案及治疗达标率的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4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一站式”综合管理门诊建立档案并规律就诊的合并多重代谢紊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有332例。通过门诊电子病历系统采集患者的一般信息、既往史、家族史、药物治疗方案、血压及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等,同时对患者进行“一站式”综合管理随访。分析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并对比门诊“一站式”综合管理前后患者代谢指标变化及不同代谢紊乱患者的治疗方案及达标情况。结果:332例患者首次就诊至末次就诊的时间间隔为44(26,60)周,年龄为(57.2±13.2)岁,其中男219例(66.0%)。经心血管门诊“一站式”综合管理后,患者空腹血糖(FBG)由6.6(5.6,7.9)mmol/L降至6.3(5.6,6.9)mmol/L,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由(7.2±1.5)%降至(6.6±0.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由2.70(1.97,3.55)mmol/L降至2.04(1.66,2.63)mmol/L,血尿酸(UA)由(383.7±107.1)μmol/L降至(341.2±90.6)μmol/L(均 P<0.05)。高血压[19.8%(50例)提升至28.2%(71例)]、糖尿病[45.2%(85例)提升至66.5%(125例)]、高脂血症[54.9%(151例)提升至87.6%(241例)]、高尿酸血症[16.7%(16例)提升至49.0%(47例)]的治疗达标率均提升(均 P<0.05)。 结论:心血管门诊“一站式”综合管理可改善患者代谢紊乱情况,提高代谢紊乱性疾病治疗的达标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肿瘤放疗质量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面向肿瘤放疗质控管理需求,设计并实现肿瘤放疗质量管理系统。方法:该系统采用B/S架构的三层结构,即应用层、系统服务层、数据层,使用Nutz作为开发框架,采用MySQL作为系统数据库,使用Java作为后端处理开发语言,Tomcat作为系统应用服务器进行项目发布,使用IE、Google等主流浏览器实现客户端访问服务器功能。结果:系统支持省、市、县不同等级的质控机构的一体化的信息管理和服务,主要包括规程管理、病例管理、质控管理、通知公告、数据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并已在合作单位完成系统搭建和试用,系统运行和功能使用情况良好。结论:系统支持在线质控情况的审核,有利于信息分析和共享,促进质控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并提高工作效率;病例管理跟踪患者诊疗过程,建立持续的电子档案,合理设计治疗及康复指导方案,对于放疗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平台构建及其应用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社区综合防治管理平台,评估其在COPD综合防治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基于信息化网络建立COPD社区综合防治管理平台,内容主要包括对COPD的筛查、建立社区 COPD 患者电子健康档案、对COPD患者进行分级管理等,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为2个环境相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符合COPD入选标准的患者,每组1 000例,对照组社区未建立COPD社区综合防治管理平台,仅给予诊断与传统治疗;研究组社区建立COPD社区综合防治管理平台,筛查COPD、建立社区 COPD 患者电子健康档案、对COPD患者进行分级管理等。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COPD急性加重次数、治疗费用、肺功能改善情况、呼吸困难程度及生活质量,分析平台建立对COPD的防治效果。结果:随访1年,对照组发生COPD急性加重事件578例,研究组发生COPD急性加重事件326例。研究组发生COPD急性加重事件的比例[32.60%(326/1 000)]、急性加重次数[(1.52±0.58)次]、治疗费用[(2 014.21±122.29)元]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7.80%(578/1 000)、(2.28±2.15)次、(4 201.34±210.25)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2.34、3.19、21.24,均 P<0.05);管理平台建立前,两组患者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mMRC)分级及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随访1年,对照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呼气量(FEV 1/FVC)[(60.32±12.31)%]、FEV 1预测值[(63.65±9.37)%]、mMRC分级(1.89±1.01)、CAT评分[(18.82±5.35)分]与1年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t=0.79、0.87、1.05、0.83,均 P>0.05)。研究组FEV 1/FVC[(65.27±13.59)%]、FEV 1预测值[(68.92±10.67)%]、mMRC分级(1.41±0.72)、CAT评分[(13.24±5.21)]与1年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t=3.28、3.39、4.17、5.71,均 P<0.05);管理平台建立后,两组各项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61、5.48、2.93、5.68,均 P<0.05)。 结论:COPD社区综合防治管理平台在COPD综合防治中效果显著,其可有效降低急性加重频率,减少治疗费用,在改善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程度的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50例自发性肾脏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回顾性分析自发性肾脏出血(Wünderlich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表现、病因、治疗及预后情况,旨在为自发性肾脏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10日期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病案扫描系统、介入血管外科登记系统和医学影像系统的病历档案,收集和回顾性分析自发性肾脏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案及预后。对比分析和评估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和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对肾脏出血的诊断效能和病因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共50例(51例次)自发性肾脏出血患者入选本研究,血红蛋白为(103.3±29.4)g/L。48例患者(96.0%)主诉腰腹痛,其他症状包括发热(17例,34.0%)、恶心(10例,20.0%)、呕吐(9例,18.0%)和肉眼血尿(4例,8.0%)等。9例(18.0%)患者初次就诊或病程中血压出现休克水平(收缩压<90 mmHg)。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肾脏出血的准确率为98.0%(49/50),判断出血原因的准确率为54.0%(27/50),其中腹(盆)部CT平扫诊断肾脏出血的诊断率为100.0%(25/25)。自发性肾脏出血的最常见病因为肾脏肿瘤[27例(54.0%)],其中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0例(40.0%)。其他病因包括:肾囊肿10例(20.0%)、自身免疫性疾病4例(8.0%)、出血倾向3例(6.0%)和特发性肾脏出血6例(12.0%)。12例(24.0%)患者接受保守治疗,29例(58.0%)接受了介入栓塞治疗,11例(22.0%)接受肾切除术。首次介入治疗成功率为86.2%(25/29),有13.8%(4/29)患者需要2次介入治疗或肾切除术。结论:自发性肾脏出血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不特异,容易被漏诊或误诊。CT平扫判断肾脏出血的诊断率高,病因判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和病理检查。患者经积极治疗可有效止血,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多学科协作下帕金森照护护理工作室的构建与管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帕金森照护护理工作室的构建与规范化管理,为帕金森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咨询及个体化的康复方案,提高帕金森病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性康复质量。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6月在北京天坛医院帕金森照护护理工作室就诊的1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帕金森照护护理工作室进行合理设置,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明确诊疗过程中的服务对象,确定护理工作室的工作内容。帕金森照护护理工作室团队由运动障碍性疾病科护士长领导,采取多学科协作,其团队共12名成员,对就诊的患者建立电子档案,并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功能与结构、个体完成任务或动作的能力以及参与家庭及社会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制定客观、个体化的康复训练方案。分析工作室工作量、患者满意度,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用药依从性。结果:自2018年4月帕金森照护工作室开设以来,12名成员轮流出诊,共接诊患者168例帕金森患者。帕金森患者对照护工作室的评价较高,非常满意率达95.6%。干预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高,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帕金森照护护理工作室的构建与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疾病管理意识和用药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