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磁场联合A 2A腺苷受体激动剂CGS-21680对大鼠椎间盘退变髓核细胞凋亡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脉冲电磁场(PEMF)联合A 2A腺苷受体激动剂CGS-21680对大鼠椎间盘退变髓核细胞凋亡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A 2A腺苷受体激动剂CGS-21680治疗组(简称激动剂组)和PEMF联合CGS-21680治疗组(简称观察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制成椎间盘退行性病变(IDD)大鼠模型。制模后激动剂组向L 5-6椎间盘注射100 μl CGS-21680(100 μg/kg),观察组注射CGS-21680后再给予PEMF干预,磁场强度1.5 mT,磁场频率75 Hz,脉宽150 μs,暴磁30 min/次/d,连续干预14 d,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同期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实验进行8周后采用HE染色观察椎间盘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Ⅱ型胶原(Col-Ⅱ)蛋白表达,采用ELISA及RT-PCR法检测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及RT-PCR法检测A 2AR、NLRP3、Caspses-3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 结果:模型组髓核及纤维环退变明显,观察组髓核细胞皱缩、坏死及纤维环断裂情况显著缓解。干预后观察组椎间盘髓核Col Ⅱ阳性表达、A 2AR蛋白含量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模型组、激动剂组明显增加( P<0.05);而促炎因子IL-6、TNF-α水平及mRNA表达量均较模型组、激动剂组显著降低( P<0.05);另外观察组大鼠椎间盘组织NLRP3、Caspase-3蛋白含量及mRNA相对表达量亦较模型组、激动剂组明显降低( P<0.05)。 结论:PEMF联合A 2A腺苷受体激动剂CGS-21680能协同上调IDD模型大鼠A 2AR活性,下调促炎因子IL-6、TNF-α及NLRP3、Caspase-3表达,抑制髓核细胞凋亡,减轻炎性反应,有助于椎间盘退变病情缓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脉冲电磁场对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大鼠髓核神经肽Y、细胞凋亡及基质降解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脉冲电磁场(PEMF)对椎间盘退行性病变(IDD)大鼠髓核组织及离体髓核细胞神经肽Y(NPY)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其对髓核细胞凋亡及基质降解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IDD模型组(简称模型组)和PEMF组。将模型组及PEMF组大鼠制成IDD动物模型,PEMF组于造模后给予PEMF干预,每天曝磁1次,连续干预14 d。同期体外培养大鼠原代髓核细胞并分为对照组、TNF-α模型组(简称模型组)和TNF-α+PEMF组(简称PEMF组),分别向模型组、PEMF组细胞培养板内注入25 μL TNF-α(终浓度为50 ng/ml),PEMF组随后给予曝磁处理,每天曝磁1次,连续干预6 d,对照组则同期向细胞培养板内注入25 μL磷酸盐缓冲液(PBS)。于造模8周后采用番红固绿染色评估各组大鼠椎间盘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同时检测各组大鼠椎间盘及离体髓核细胞NPY、神经肽Y2受体(NPY2R)、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因子(Bcl-2)、Ⅱ型胶原(Col-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椎间盘纤维组织出现断裂、褶皱,且多糖、蛋白质等成分明显减少,骨纤维增多。PEMF组椎间盘纤维组织断裂较少,软骨组织增多,纤维环与髓核边界较清晰。模型组大鼠椎间盘纤维环及髓核组织中均有NPY表达,且NPY、NPY2R表达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P<0.05),PEMF组NPY、NPY2R表达量较模型组进一步升高( 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ax含量显著增加( P<0.05),Bcl-2表达明显减少( P<0.05),而PEMF组Bax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 P<0.05)。模型组Col-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MMP3蛋白表达则明显增强( P<0.05);PEMF组Col-Ⅱ 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升高( P<0.05),MMP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 P<0.05)。各组离体髓核细胞上述指标检测结果与在体实验观察结果基本一致。 结论:PEMF干预可能通过上调NPY表达,阻滞Bax/Bcl-2信号通路抑制髓核细胞凋亡,并通过增加Col-Ⅱ含量,减少MMP3表达以逆转ECM代谢失衡,有助于延缓IDD退变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物理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关节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其物理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运动治疗和物理因子治疗。物理治疗是康复医学科常见的一种康复治疗手段,而目前国内外对其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尚存一定的争议。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结合各大骨关节炎诊疗指南,系统综述了KOA的最新物理治疗方法。结果发现运动治疗对KOA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然而仍缺乏有关运动处方的研究;脉冲电磁场、干扰电疗法、高频电疗以及低强度脉冲超声是作用较为肯定且可以用于KOA治疗的物理因子,而其它物理因子的治疗作用尚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脉冲电磁场对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大鼠A2A腺苷受体及p38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脉冲电磁场(PEMF)对椎间盘退行性病变(IDD)大鼠A2A腺苷受体(A2AR)及p38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IDD模型组(简称模型组)、PEMF组和PEMF联合CGS-21680治疗组(简称观察组)。将模型组、PEMF组及观察组大鼠制成IDD动物模型,PEMF组于制模后给予PEMF干预,观察组则给予PEMF干预并注射A2AR激动剂CGS-21680。于造模8周后采用番红O-快绿染色评估各组大鼠椎间盘病理改变,同时检测各组大鼠椎间盘A2AR、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Ⅱ型胶原(Col-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髓核组织皱缩,纤维成分及软骨细胞增多,观察组大鼠髓核形态基本趋于正常,纤维环完整无破裂。模型组椎间盘组织A2AR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A2AR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0.05)。PEMF组和观察组椎间盘cAMP含量及PKA 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增高,且观察组与模型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模型组大鼠椎间盘p38 MAPK、p-p38 MAPK含量及p-p38 MAPK/p38 MAPK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PEMF组和观察组p38 MAPK、p-p38 MAPK蛋白含量及p-p38 MAPK/p38 MAPK比值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数值均显著低于模型组( P<0.05),p-p38 MAPK蛋白含量及p-p38 MAPK/p38 MAPK比值亦显著低于PEMF组( P<0.05)。模型组大鼠Caspase-3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EMF组及观察组上述指标含量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 P<0.05)。模型组大鼠MMP3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Col-Ⅱ含量则明显下降;PEMF组、观察组MMP3含量均较模型组降低,Col-Ⅱ表达均较模型组增高,并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含量与模型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炎性因子刺激能活化p38 MAPK信号通路并诱导细胞凋亡,这也是促进IDD大鼠病变的重要原因之一。PEMF联合A2AR激动剂干预能激活A2AR/cAMP/PKA信号通路,进而抑制p38 MAPK磷酸化,减少髓核细胞凋亡,缓解IDD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电磁疗法对常见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电磁疗法作为一种物理疗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部分人类疾病的临床治疗。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 Med、Europe PMC等数据库中,检索电磁疗法的临床应用相关文献共123篇,并对其做出分析和评价,共筛选出有效文章58篇。综述了电磁疗法对常见几种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失眠症、抑郁症、骨质疏松等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并且对常用电磁疗法的类别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主要包括穴位贴磁、脉冲电磁场、旋磁、重复经颅磁刺激以及穿戴磁性物品等。结果表明,电磁疗法对部分人类内科疾病、神经性疾病、骨科疾病均有显著疗效,其适用范围广且副作用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加速正畸牙齿移动的生物学方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正畸治疗的平均疗程在两年以上,较长的正畸治疗周期可能增加牙周、牙体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此科学有效地加速牙齿移动,缩短正畸周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加速牙齿移动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外科手术法,包括截骨术、皮质切开术、压电皮质切开术、微骨手术等;另一类是非手术理化刺激法,包括低能激光辐照疗法、低强度脉冲超声、共振震动、脉冲电磁场、低频脉冲疗法、化学物质局部注射等。本文对以上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选择加速牙齿移动的方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脉冲电磁场对大鼠椎间盘退变及A2A腺苷受体介导的活性氧/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脉冲电磁场(PEMF)对椎间盘退行性病变(IDD)大鼠髓核A2A腺苷受体(A2AR)的调控效应,并探讨其对A2AR介导的活性氧(ROS)/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组(简称模型组)、A2AR激动剂CGS-21680治疗组(简称激动剂组)、PEMF组和PEMF联合CGS-21680治疗组(简称观察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制成IDD动物模型。制模后激动剂组向L 5-6椎间盘组织注射100 μl CGS-21680,PEMF组给予PEMF干预,观察组注射CGS-21680后再给予PEMF干预,PEMF干预时间为14 d。培养大鼠原代髓核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IL-1β模型组(简称IL-1β组)、激动剂组、PEMF组和观察组,各组细胞干预方法同上。于制模8周后采用HE染色评估各组大鼠椎间盘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采用TUNEL染色评估髓核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法测定8-OHDG表达,采用ELISA试剂盒等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ROS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A2AR、PI3K、AKT及p-AKT蛋白水平。 结果:模型组大鼠髓核细胞明显皱缩、坏死,纤维环断裂;观察组纤维环完整,髓核结构基本趋于正常。激动剂组、PEMF组及观察组SOD水平及A2AR、PI3K、p-AKT、AKT蛋白含量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MDA、ROS及8-OHDG表达均显著降低( P<0.05);并且观察组ROS水平亦显著低于激动剂组及PEMF组( P<0.05),p-AKT磷酸化水平则显著高于激动剂组及PEMF组( P<0.05)。细胞实验结果显示,激动剂组、PEMF组及观察组髓核细胞SOD水平、A2AR、PI3K、p-AKT、AKT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IL-1β组,MDA、ROS及8-OHDG水平均明显降低( P<0.05);并且观察组ROS表达亦显著低于激动剂组和PEMF组( P<0.05),A2AR蛋白含量及p-AKT磷酸化水平则明显高于激动剂组及PEMF组( P<0.05)。激动剂组、PEMF组及观察组髓核细胞Bax水平均较IL-1β组显著降低,Bcl-2表达则明显升高( P<0.05),并且观察组细胞凋亡率亦显著低于激动剂组和PEMF组,Bcl-2表达则显著高于激动剂组及PEMF组( P<0.05)。 结论:PEMF可通过上调A2AR活性,减少ROS生成,从而发挥抗氧化应激作用;联合A2AR激动剂能进一步激活PI3K/Akt磷酸化,下调促凋亡蛋白Bax水平,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从而抑制髓核细胞凋亡,减缓IDD恶性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电磁场干预对异位骨化大鼠模型的抗异位骨化效应及机制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电磁场干预对异位骨化(HO)大鼠模型的抗异位骨化效应并探讨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观察组。采用钳夹、切断跟腱等方式将模型组、观察组大鼠制成HO动物模型,对照组术中仅暴露跟腱组织,未给予钳夹、切断处理。观察组大鼠于制模后每天给予2次50 Hz、1 mT正弦交变电磁场暴露干预,每次持续2 h。于术后3 d、14 d、1个月及3个月时每组各取6只大鼠,提取跟腱组织进行大体、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采用Western blot或RT-PCR方法检测标本中母亲DPP同源物7(Smad7)、母亲DPP同源物3(Smad3)、磷酸化母亲DPP同源物3(p-Smad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等蛋白或基因表达情况;于术后1个月、3个月时对各组大鼠患肢跟腱部位进行X线检查以了解异位骨化形成情况。结果:术后各时间点对照组大鼠各项检测指标(包括跟腱大体外观、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以及X线检查等)均无明显变化;与模型组比较,观察组异位骨化形成被明显抑制。模型组及观察组MMP-9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且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TIMP-1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且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与模型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MMP-9表达量均明显降低( P<0.05),TIMP-1表达量均明显升高( P<0.05)。与模型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Smad7蛋白含量均明显增加,p-Smad3蛋白含量均明显减少。 结论:50 Hz、1 mT正弦交变电磁场干预对HO大鼠模型具有明确的抗异位骨化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Smad7表达,阻止Smad3磷酸化,从而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促进MMP-9/TIMP-1重新恢复动态平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 650 MHz射频辐射对小鼠行为学和海马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2 650 MHz射频暴露对小鼠行为学和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成年雄性C57BL/6N小鼠分为健康对照组(CON)和射频辐射组(RFR);采用2 650 MHz射频电磁场对小鼠进行全身均匀暴露,时间为单次3 h。采用电磁辐射分析仪检测射频辐射平台有效工作区的场强分布;光纤测温仪监测射频暴露过程中小鼠肛温的变化;采用新物体识别、社交偏好和旷场实验检测小鼠认知、社交和情绪的改变;微透析采样和质谱法检测小鼠海马神经递质释放水平的变化;显微镜观察海马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本实验条件下射频辐射引起小鼠肛温升高最大为0.61℃,在热安全的范围之内。在新物体识别实验中,射频辐射组小鼠探索新物体的次数占比和时间占比( t=4.50、2.53, P<0.05)均显著下降;社交实验射频辐射组小鼠探索同类的次数( t =0.08, P<0.01)和时间( t =0.03, P<0.05)显著下降;旷场实验射频辐射组小鼠探索中央区域的次数、时间未见明显改变( 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射频辐射组小鼠海马5-羟色胺释放增加( t =-2.56, P<0.05),乙酰胆碱释放减少( t =2.21, P<0.05),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的释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射频辐射组小鼠海马组织结构和突触超微结构未见明显损伤。 结论:2 650 MHz射频辐射引起小鼠认知功能损伤和社交偏好异常,上述变化与射频暴露导致的神经元功能异常和递质释放紊乱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极低频电磁场辐射干扰后小鼠成纤维细胞转录组测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极低频电磁场(ELF-EMFs)辐射干扰小鼠成纤维细胞后转录组的变化情况,并筛选出可能参与ELF-EMFs调控成纤维细胞生长的相关通路及基因。方法:将小鼠NIH/3T3细胞分为电磁辐射组和正常对照组,电磁辐射组细胞置于0.2 mT、50 Hz的电磁辐射系统中,正常对照组置于同等条件未通电的相同线圈系统中,于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提取RNA。采用第2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个组进行转录组测序,对筛选的差异基因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及信号通路数据库分析。筛选出部分高表达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本次转录组测序共鉴定出17 980个基因,筛选出140个有显著差异的基因,其中上调120个,下调20个。差异基因富集在酶的催化活性、细胞代谢过程、生物调控、生物合成等方面。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主要涉及55条通路,富集显著的10条通路集中于氨酰基-tRNA的生物合成、血小板活化、神经营养蛋白信号通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与细胞的生物合成密切相关,进一步从中筛选出可能参与细胞辐射后应激的差异基因,包括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12( MAPK12)、神经营养性酪氨酸激酶受体3型( NTRK3)、2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AGT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等。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电磁辐射组MAPK12、NTRK3、AGTR2、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389±0.003、2.481±0.350、2.354±0.081和1.559±0.11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011±0.190、1.011±0.180、1.007±0.150、1.008±0.1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2.540、6.309、13.710、3.078,均 P<0.05)。 结论:ELF-EMFs干扰小鼠成纤维细胞后, MAPK12、 NTRK3、 AGTR2、 VEGF等基因表达明显上调,主要涉及神经营养蛋白信号通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通路,这部分基因及通路可能是ELF-EMFs影响成纤维细胞的主要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