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服中成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合理应用与药学监护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在中医治疗中推荐了6个品种的口服中成药,包括藿香正气方(胶囊、丸、水、口服液)、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方(胶囊、颗粒)、疏风解毒方(胶囊、颗粒)、苏合香丸和安宫牛黄丸。其中藿香正气方、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方和疏风解毒方仅推荐在医学观察期使用,但也有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和普通型患者的报道;而苏合香丸和安宫牛黄丸则仅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这6种口服中成药的安全性较好,很少有不良反应发生,但临床应用时应注意中医辨证、禁忌证、配伍禁忌,避免主治证型相似的药物叠加使用,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西医联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中西医联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等2020年1月至6月发表的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队列研究。单纯西医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主要结局指标为治疗总有效率;次要结局指标为患者退热率、胸部CT恢复率、淋巴细胞计数(LYM)、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安全性。使用Cochrane手册和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评估文献的质量;使用RevMan 5.3软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并绘制漏斗图评价总有效率的发表偏倚。结果:最终纳入13篇文献,共包括1 039例新冠肺炎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组559例,单纯西医治疗组48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西医治疗组比较,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中药清肺排毒汤类、连花清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血必净注射液或热炎宁合剂等治疗可明显提高总有效率、退热率、胸部CT恢复率〔总有效率:优势比( OR)=2.95,95%可信区间(95% CI)为2.10~4.14, P<0.000 01;退热率: OR=3.01,95% CI为1.64~5.53, P=0.000 4;胸部CT恢复率: OR=2.53,95% CI为1.83~3.51, P<0.000 1〕,增加LYM水平〔均数差( MD)=0.26,95% CI为0.02~0.50, P=0.03〕,降低CRP含量( MD=-17.68,95% CI为-33.14~-2.22, P=0.02)。对报告总有效率的12篇文献进行漏斗图分析,结果显示,漏斗图分布不完全对称,说明可能存在发表偏倚。 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联合治疗能明显提高新冠肺炎的总有效率,改善患者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症状;相比单纯西医常规治疗,中西医联合在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面均更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Meta分析及药物经济学评价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系统评价疏风解毒胶囊(SFJDC)联合西医常规与西医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性.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EM-base数据库,检索日期截至2023年6月,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通过Meta分析与成本效果分析法对2种方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和经济性进行评价.结果:临床疗效:疏风解毒胶囊联合方案与常规方案治疗AECOPD总有效率分别为88.43%和73.69%,且安全性无显著差异.经济性:疏风解毒胶囊联合方案与常规方案治疗AECOPD住院与非住院患者总有效率的成本效果分析发现,疏风解毒胶囊联合方案组成本效果比(CER)小于常规方案组,表明疏风解毒联合方案更具有经济性.敏感性分析结果较为稳健.结论: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常规方案在治疗AECOPD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性方面,都优于常规治疗方案,为优势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探讨疏风解毒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在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检索疏风解毒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时间截止到2023年3月.由2名研究者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资料提取,再使用Stata16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出86篇文献,最终纳入16篇文献,共包括患者1 754例,纳人文献总体质量高.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疏风解毒胶囊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和复发率优于西药(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药(P<0.05),临床症状消退时间除发热外均优于西药(P<0.05).结论:疏风解毒胶囊联合西药的疗效和安全性较好,但由于受到纳人文献质量和发表偏倚的影响,本研究结果需要更多的高质量临床研究去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成药的临床证据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评价18种中成药在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意见。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网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等6个中英文文献数据库,收集了截至2023年3月16日所有中成药治疗COVID-19相关的临床研究。对比分析了18种中成药的基本特征、研究样本量、干预措施及主要结局,采用GRADE分级方法对其证据质量进行了评估。结果:清肺排毒汤、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血必净注射液、疏风解毒胶囊等18种中成药均能有效缓解COVID-19患者的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核酸转阴时间,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康复率,降低患者的转重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的肺部影像学表现,降低患者的炎症水平,改善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结论:18种中成药对于COVID-19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和良好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疏风解毒胶囊预防给药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模型TLR4介导肺组织炎性损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究疏风解毒胶囊预防给药对甲型流感病毒肺炎小鼠的影响及可能的干预机制.方法 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株)滴鼻感染ICR小鼠,构建病毒性肺炎模型.每日固定时间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态,计算各组小鼠肺指数、抑制率和病毒载量;采用Micro-CT、苏木精-伊红染色(HE)法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TLR4、MyD88蛋白的表达含量.结果 预防性给予疏风解毒胶囊可降低小鼠的肺指数,降低肺组织中病毒载量,修复流感小鼠肺部损伤,减轻肺部病变,降低肺组织中TNF-α和IL-6 含量.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疏风解毒胶囊可下调肺组织TLR4、MyD88蛋白的表达.结论 疏风解毒胶囊预防性给药对甲型流感病毒肺炎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肺组织病变、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和下调肺组织中TLR4、MyD88蛋白的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急性肺损伤的活性成分与潜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生信分析及分子对接手段筛选疏风解毒胶囊的有效活性成分并探索其治疗急性肺损伤(ALI)的潜在机制.方法 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取疏风解毒胶囊活性成分;TCMSP联合Swiss Target Prediction网站获取药物靶点信息;通过DisGeNET、GeneCard、人类孟德尔遗传病数据库(OMIM)、药物靶点数据库(TTD)及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5 个数据库获取疾病相关靶点信息.以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交集作为疏风解毒胶囊改善ALI的潜在治疗靶点.分析药物、活性成分与潜在治疗靶点之间的调控网络,使用Cytoscape 2.6.1 软件对数据进行可视化,通过计算拓扑参数推算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治疗靶点.针对潜在治疗靶点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 Vina 1.1.2 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采用PyMol软件将对接结果可视化.结果 从TCMSP数据库中查找到 170 种药物活性成分,获得 104 个ALI的潜在治疗靶点.共有 160 种活性成分与潜在靶点之间存在调控关系.药物-活性成分-潜在治疗靶点网络图及拓扑参数分析提示,槲皮素、木犀草素、汉黄芩素、山奈酚和刺槐素是疏风解毒胶囊的主要活性成分,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酶2(PTGS2)、一氧化氮合酶 2(NOS2)、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PIM1 激酶和过氧化酶增殖因子活化受体基因(PPARG)是疏风解毒胶囊治疗ALI的核心靶点.针对潜在治疗靶点的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低氧诱导因子-1(HIF-1)等为核心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之间对接良好,提示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结论 疏风解毒胶囊治疗ALI的机制涉及多个活性成分、治疗靶标及信号通路,可为ALI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流行性感冒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系统评价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疗效及安全性.系统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8 个中、英文数据库,搜索疏风解毒胶囊单独或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流行性感冒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检索ClinicalTrails.gov.使用RevMan 5.4.1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使用GRADEpro GDT软件进行证据质量评估.最终纳入11 篇RCTs,1 836 例患者.与常规西药相比,疏风解毒胶囊或疏风解毒胶囊+常规西药可提高有效率(RR= 1.09,95%CI[1.03,1.15],P=0.002),缩短咳嗽缓解时间,提高 3 d咽痛缓解率,但在退热时间、咽痛缓解时间、3 d咳嗽缓解率、3 d流涕缓解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西药相比,疏风解毒胶囊+常规西药可以提高有效率(RR=1.11,95%CI[1.08,1.15],P<0.000 01),缩短咳嗽缓解时间,提高 3 d咳嗽缓解率、3 d咽痛缓解率、3 d流涕缓解率,但在退热时间、咽痛缓解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用疏风解毒胶囊未能提高有效率(RR=0.97,95%CI[0.93,1.02],P=0.19).此外,疏风解毒胶囊或疏风解毒胶囊+常规西药与常规西药相比,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8,95%CI[0.57,1.69],P=0.95).结果表明,疏风解毒胶囊在治疗流行性感冒方面是有效的,且联合常规西药使用可加快症状的缓解,而且安全性较好.但由于纳入文献数量少、质量较低,上述结论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的RCT进一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孟鲁司特钠和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痰热郁结型腺样体肥大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观察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孟鲁司特钠和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痰热郁结型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2 年 5 月—2023 年 3 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70 例痰热郁结型腺样体肥大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患儿口服孟鲁司特钠颗粒,4 mg/次,1次/d,以及喷鼻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每侧鼻孔50 μg/次,2 次/d.治疗组患儿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口服疏风解毒胶囊,0.52 g/次,3 次/d.两组患儿均治疗 6 周.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中医证候主症和次症单项积分,腺样体厚度/鼻咽腔宽度比值(A/N)积分,OSA-18 积分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 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主症和次症单项积分,及A/N值和OSA-18 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各项积分下调水平更加显著(P<0.05).治疗 1 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23%vs 20.83%,P<0.05).结论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孟鲁司特钠和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痰热郁结型腺样体肥大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症状,缩小腺样体指数,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预后近期复发率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疏风解毒胶囊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探讨疏风解毒胶囊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4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 =42)和试验组(n =42).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对症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风解毒胶囊.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相关症状恢复时间、炎症因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治疗5d后,试验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症状总积分、体温恢复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咽喉红肿缓解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血清白细胞(WBC)、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SA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疏风解毒胶囊辅助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临床症状恢复时间,降低机体炎症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