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康复管理路径在3D打印辅助手术治疗骨盆或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管理路径在3D打印辅助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的98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是否采用快速康复管理路径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男29例,女20例;年龄为(38.9±10.2)岁,采用快速康复管理路径实施围手术期管理。对照组49例,男33例,女16例;年龄为(37.9±9.9)岁,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末次随访时患髋功能及满意度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2%,4/49)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46.9%,2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术后36 h疼痛VAS评分[(4.1±1.2)、(3.4±1.1)、(1.6±0.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6.4±1.1)、(5.2±1.2)、(3.6±1.2)分],住院时间[(15.9±2.2)d]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23.0±2.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患髋功能:观察组优30例,良12例,可7例,优良率为85.7%;对照组优29例,良14例,可6例,优良率为8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9.7%,635/637)高于对照组患者(84.6%,539/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快速康复管理路径应用于3D打印辅助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可取得良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技巧性沟通配合路径化疼痛管理在内镜下内痔硬化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技巧性沟通配合路径化疼痛管理在内镜下内痔硬化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8月于安阳市人民医院接受内镜下内痔硬化治疗的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干预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技巧性沟通配合路径化疼痛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24、48、72 h的疼痛程度(VAS),以及干预前后患者负面情绪[焦虑(SAS)、抑郁(SDS)]、心理弹性(CD-RISC)、生活质量(WHOQOL-BREF)评分。结果:与术前比较,干预组术后12、24、48、72 h的VAS评分降低,且干预组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CD-RISC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干预后的CD-RISC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干预后的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技巧性沟通配合路径化疼痛管理能降低内镜下内痔硬化治疗患者的疼痛程度,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其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多学科疼痛管理护理路径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多学科疼痛管理护理路径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南通妇幼保健院2019年1月—2021年3月行UAE的140例CS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多学科疼痛管理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的应激反应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疼痛控制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布氏舒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57%(6/70),低于对照组21.43%(1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疼痛控制总满意度为91.43%(64/70),高于对照组75.71%(5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多学科疼痛管理护理路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应激反应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疼痛控制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疼痛管理路径对断指再植患者夜间疼痛程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路径对断指再植患者夜间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2016年10月-2017年12月,选取断指再植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应用疼痛管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分别比较术后当日、术后1、2、3 d患者的夜间疼痛程度、再植指血液循环状态、疼痛控制总体满意度。两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和 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当日和术后1、2、3 d,观察组夜间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再植指血液循环状态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的经历、疼痛控制总体满意度和疼痛教育满意度评分也分别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应用疼痛管理路径对断指再植患者进行疼痛管理能显著减轻患者的夜间疼痛程度,促进再植指血液循环,提高患者疼痛控制总体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Stetler研究应用模式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加速康复护理循证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将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加速康复护理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实践效果。方法:遵循Stetler研究应用模式的5个步骤开展循证实践,通过文献检索、质量评价、证据综合和专家小组会议修订形成循证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7月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6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1—4月入院的患者设为对照组( n=80),进行基线审查,2021年5—7月入院的患者设为干预组( n=80),应用循证方案。 结果:最终纳入1篇指南、7篇共识,循证方案内容涵盖术前护理评估、营养管理、饮食准备、健康教育,术后饮食管理、功能锻炼、管道管理、疼痛管理、静脉血栓管理和症状管理10个模块,共22条推荐意见。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日下床活动完成度、首次下床疼痛评分、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无并发症及静脉血栓发生。 结论:该循证实践项目的开展有益于加速肺癌患者术后康复,并有利于规范护理路径,进而促进护理质量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疼痛管理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临床护理路径(CNP)干预运用于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于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58例股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9例。予以对照组骨折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结合基于CNP的疼痛管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心理应激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VAS疼痛评分、PSQI睡眠质量评分、CD-RISC心理弹性量表评分、SAS焦虑与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第4天,观察组VAS评分、PSQI量表7个维度评分与总分、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CD-RISC量表3个维度评分与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以CNP为指导的疼痛管理能有效减轻骨折患者疼痛程度,缓解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分阶段健康教育联合图示工具的呼吸道管理在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围术期分阶段健康教育联合图示工具的呼吸道管理对慢性鼻窦炎(CRS)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9月诊治的91例CRS患者,均在该院接受鼻内镜手术,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给予围术期分阶段健康教育路径联合基于图示工具的呼吸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局、自我管理能力、术后疼痛程度、康复情况和嗅觉功能。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各项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两组患者各项维度评分均显著上升,且研究组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 P<0.05);手术当日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各时间点研究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研究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术前两组患者鼻部症状、鼻窦炎症状、情感障碍和睡眠障碍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研究组上述项目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术前以及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嗅觉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6个月研究组患者嗅觉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围术期分阶段健康教育联合基于图示工具的呼吸道管理应用于CRS行鼻内镜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手术结局,促进嗅觉功能恢复,进而利于整体术后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路径化疼痛管理联合积极心理暗示在机器人导航辅助治疗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路径化疼痛管理联合积极心理暗示对机器人导航辅助治疗创伤性骨折患者疼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3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00例机器人导航辅助治疗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路径化疼痛管理结合积极心理暗示。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抑郁、疼痛评分的差异。结果:术后12~72 h,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路径化疼痛管理结合积极心理暗示可减少机器人导航辅助治疗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医护患加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胸腔镜切除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8/31
目的 构建并评价以导航护士为主导的医护患加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胸腔镜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行胸腔镜切除术的肺癌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其中2022年7月-2023年1月入院的患者为对照组,2023年2-7月入院的患者为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根据科室制定的常规护理措施实施护理,观察组梳理"医-护-患"三个角色需要完成的内容,构建导航护士主导实施的加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并开展培训与实施,比较2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2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尿管拔除时间、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中度及以上疼痛发生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满意度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医护患加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保障了患者围手术期加速康复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31
-
疼痛护理管理路径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及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探究疼痛护理管理路径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及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 年 10 月—2020 年11 月我院收治的 104 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2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疼痛护理管理路径干预,2 组均持续护理 3 个月.比较 2组患者疼痛程度、心理状态、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睡眠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 组疼痛程度、心理状态、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睡眠质量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关节活动范围及肌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 96.15%高于对照组的 8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管理路径能够减轻肱骨近端骨折疼痛、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促进肩关节功能快速恢复,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