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痉挛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短期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性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on constipation,OOC)的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宝山分院普外科接受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的9例痉挛性OOC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并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排粪梗阻综合征评分的评估内容(每周排粪次数、排粪时间、是否需要手法辅助排粪、是否使用泻药、是否灌肠或使用开塞露、排粪不尽感、排粪是否费力、粪便性状)及患者自觉排粪不适感的严重程度的VAS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有3例患者(病例1、病例2、病例3)治疗后1个月,症状均未有明显改善,VAS评分稍低于治疗前;有1例患者(病例5)治疗后3个月,虽未停止使用开塞露或灌肠来辅助排粪,但排粪不尽感的症状较治疗前有改善,VAS评分也低于治疗前;有2例患者(病例4、病例7)治疗后6个月,不需要再使用泻药或开塞露以及灌肠来辅助排粪,排粪不尽感、排粪费力的症状有明显改善,且VAS评分低于治疗前;有2例患者(病例6、病例8)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所有症状及VAS评分均未有明显改善.结论 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痉挛性OOC可在短期内改善患者排粪不尽感、排粪费力的症状,减少使用泻药或开塞露以及灌肠来辅助排粪的次数,减轻排粪不适感,但疗效持续时间不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经会阴超声与MRI排粪造影诊断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11/4
目的:以X线排粪造影为金标准,探讨经会阴超声、MRI排粪造影两种影像学技术对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就诊,临床诊断为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女性患者41例,同时进行X线排粪造影、经会阴超声、MRI排粪造影三种影像学检查。以X线排粪造影为参考标准,评价经会阴超声和MRI排粪造影对直肠前突、会阴下降、直肠黏膜内套叠、肠疝、盆底痉挛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对三种影像学的诊断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以X线排粪造影为参考标准,经会阴超声诊断直肠黏膜内套叠、直肠前突、会阴下降、肠疝、盆底痉挛的敏感性分别为94.12%、87.5%、55.56%、80%、100%,特异性为100%、88.89%、100%、100%、93.33%;MRI排粪造影敏感性分别为70.59%、81.25%、55.56%、60%、63.64%,特异性分别为100%、77.78%、75%、100%、96.67%。经会阴超声在诊断直肠前突、会阴下降方面与X线一致性较高,Kappa系数分别为0.682、0.661;在诊断直肠黏膜内套叠、肠疝、盆底痉挛方面与X线一致性很好,Kappa系数分别为0.845、0.875、0.883。MRI排粪造影在诊断肠疝、盆底痉挛方面与X线一致性较高,Kappa系数分别为0.725、0.660。结论:经会阴超声可以作为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初步评估技术;MRI排粪造影可以作为此类患者病因诊断的有效补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4
-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出口梗阻型便秘的难点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临床上需要手术治疗的便秘类型最常见为出口梗阻型便秘(obstructed defecation syndrome,ODS)[1].ODS分为痉挛型和松弛型两大类,松弛型ODS主要与盆腔脏器的松弛和脱垂相关,直肠黏膜内脱垂和(或)直肠前突属于该范畴.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uborec-talis syndrome)是痉挛型ODS的主要表现类型,它是因耻骨直肠肌痉挛、肥厚,造成出口梗阻,进而导致排便困难的一种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2. 9% ~10.8%[2].近年来临床上观察到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呈现上升的趋势,这可能与人们工作压力加大,生活负担加重等社会因素以及易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有关.精神紧张可能导致参与排便的耻骨直肠肌痉挛、矛盾收缩(失弛缓).需要注意的是,松弛型ODS常可合并痉挛型同时存在,同时还可能伴有其他隐匿的因素如精神心理因素、慢传输、直肠孤立性溃疡等,因此,大大增加了便秘诊疗的复杂性,这可能是造成慢性便秘难治的主要原因[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动态直肠排粪造影在出口梗阻型便秘中的应用价值(附1055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主要病因及其直肠排粪造影表现,探讨动态直肠排粪造影对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价值.方法 1174例便秘患者行直肠排粪造影检查,透视下动态观察并摄片;其中阳性1055例(男性170例,女性885例).结果 出口梗阻型便秘男性患者的主要病因为盆底痉挛综合征,而女性患者的主要病因为直肠前突、直肠粘膜脱垂.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常多种病因共存.结论 动态直肠排粪造影能显示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直接原因,为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盆腔多重造影在成人出口梗阻型便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盆腔多重造影在成人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O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至2017年4月之间135例[女性126例,男性9例,年龄为(58.2±11.5)岁]经罗马Ⅲ标准初诊为OOC且行盆腔多重造影病人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77例病人同时行盆腔造影、膀胱造影、阴道造影、排粪造影检查,39例病人行盆腔造影、阴道造影、排粪造影,19例病人行盆腔造影与排粪造影.结果 135例OOC病人均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盆底功能异常,其中盆底腹膜疝98例(直肠型80例,间隔型18例),膀胱脱垂59例,阴道脱垂46例,直肠前突伴黏膜脱垂101例(轻度29例,中度61例,重度11例),伴内套叠49例,直肠外脱垂8例,乙状结肠下垂62例,会阴下降106例,骶直分离6例和盆底痉挛综合征13例.结论 盆腔多重造影较全面地反映盆底器官的动态变化,是全面、形象、客观、可靠的诊断OOC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小针刀治疗耻骨直肠肌痉挛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耻骨直肠肌痉挛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医肛肠科和北京马应龙长青肛肠医院的耻骨直肠肌痉挛性便秘患者共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治疗组37例,对照组采用挂线法,治疗组采用小针刀切开缝合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进行Wexner评分,术后1、3、6、12个月随访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12个月Wexner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12个月复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针刀治疗耻骨直肠痉挛性便秘,临床效果显著,为临床治疗耻骨直肠痉挛性便秘,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MRI在出口梗阻型便秘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8/5
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OC)是功能性便秘的亚型之一,其发病被认为与盆底解剖结构异常、功能障碍有关[1-2],比如直肠前突、直肠黏膜脱垂、盆底疝、会阴下降综合征及耻骨直肠肌痉挛综合征等[3-4].全球约有17%的人遭受慢性便秘的困扰,OOC约占其中的50%[5].美国一项关于便秘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成年人便秘的患病率约为14.7%,OOC约占其中的4.6%[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李国栋教授以微创手术及"除湿祛瘀"为法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便秘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型便秘属于出口梗阻型便秘,主因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大导致,中医归为"便秘"范畴.李国栋教授认为,该病的治疗核心第一是缓解痉挛,第二是解除粘连,第三是离断部分增生肥厚肌肉.手术可以部分缓解本病的症状,但仍有患者术后不久就逐渐形成新的粘连.李国栋教授从中医经典理论出发,认为"湿热不攘,大筋緛短,緛短为拘"是耻骨直肠肌痉挛的核心病机之一,湿热不攘是其反复出现无菌性炎症的核心病因病机,故术后从攘除湿热为入手点,配合活血化瘀、养血柔筋之剂,打破因局部无菌性炎症引起局部粘连进而导致耻骨直肠肌痉挛肥厚的病理链,采取中医微创手术与中药口服相结合的治疗方式,达到攘除湿热、活血祛瘀、润肠通便之效.本法以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理论为依托,将手术与内服中药相结合,获效确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