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燕从"脾虚气滞"论治儿童功能性便秘经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杨燕教授认为"脾虚气滞"是功能性便秘的基本病机,治疗上以运脾治本为基石,注重气血同调,肝肺同治,调畅气机.其在名医王鹏飞治疗便秘经验方的基础上,结合"运脾学说",以"运脾理气,养血润肠"为治则,自拟"运脾润通汤",该方由茯苓、化橘红、伏龙肝、钩藤、黄芪、山药、当归、燀桃仁、炒苦杏仁、升麻、甘草11味药物组成,全方用药平和、轻灵柔润,却每获良效,使大便得"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神农本草经》与经方应用之苦杏仁篇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神农本草经》载苦杏仁功效为"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以《神农本草经》为纲、《伤寒杂病论》之经方为目,探讨苦杏仁的不同功效与配伍.苦杏仁主咳逆上气,常配伍桂枝、麻黄、厚朴,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麻黄汤为代表方;主雷鸣,常配伍干姜、细辛、五味子,以厚朴麻黄汤为代表方;主喉痹,常配伍当归、桂枝,以续命汤为代表方;主下气,常配伍石膏、甘草,以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为代表方;主产乳,乳汁不下,苦杏仁能通之;主金疮,金伤成疮,苦杏仁能敛之;主寒心奔豚,苦杏仁主通肺气,水为金之子,金母可训子逆.除《神农本草经》记载的功效外,张仲景运用杏仁配伍不同药物亦有新的发挥,如配伍白术、薏苡仁、赤小豆以祛湿行水,代表方为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配伍火麻仁、枳实以润肠通便,代表方为麻子仁丸;配伍大黄、?虫、矾石以润燥养血,代表方为大黄?虫丸、矾石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中医扩肛加激素注射术联合中药口服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探讨中医扩肛加激素注射术联合中药口服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2020 年3月至 2022年 6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收治的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 60 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微创手术,观察组为中医扩肛加激素注射术式,对照组为耻骨直肠肌部分切断术式,两组术后均给予养血润肠颗粒剂口服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术中指标、住院天数、Wexner便秘量化评分主要症状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排粪造影肛直角度数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长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发现:不完全排空感、每次排便时间积分的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术后、随访时的不完全排空感、每次排便时间积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随访时的不完全排空感、每次排便时间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发现:视觉模拟评分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术后第 3、7天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术后第 1 天,两组术后第7天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术后第 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术后第 3、7 天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静息时、力排时肛直角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两组静息时、力排时肛直角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两组力排时肛直角度数均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随访时的静息时肛直角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肛门失禁、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中医扩肛加激素注射术联合中药口服能改善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导致的便秘症状,增大肛直角度数,较耻骨直肠肌部分切断术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长和住院天数短、术后痛苦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李华山调治便秘型肛肠病用药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李华山教授诊治便秘型肛肠病的用药规律.方法:筛选李华山教授肛肠病兼夹便秘症状的门诊病历资料,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组建便秘兼症门诊病历数据库,归纳患者年龄、西医诊断、中医证型、中药性味归经、核心药物及高频配伍组合.结果:共筛选出217位患者病历信息,年龄呈正态分布,以41~60岁最为多见;调治的肛肠病以混合痔最多,结直肠肿瘤、肠道息肉等频数较高;中医证型以湿热下注证、气滞血瘀证、肝郁脾虚证为主,使用中药47味,频数≥80的中药有17味,用药频数排在前5位的药物为白术、黄芪、生地黄、麦冬、玄参,支持度为140,置信度>90%时有17对关联规则,常用药物组合有麦冬-生地黄-玄参、黄芪-白术、枳壳-白术等,四气以温、寒为主,五味以甘、苦为主.归纳得到黄芪、白术、枳壳等9味核心药物为主,高频药物以补益药、清热药、理气药、泻下药为主,功效以健脾益气养阴、行气活血、润肠通便为主.结论:李华山教授对于便秘型肛肠病的用药重在理气健中,滋阴养血,缓泻润肠.核心药物在治疗伴随便秘症状的混合痔、结直肠肿瘤、结肠息肉等肛肠病中发挥作用,为临床防治常见肛肠病及并发症提供了数据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国家中药复方专利治疗帕金森病的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 's disease,PD)的中药复方配伍规律进行研究,为PD的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思路.方法 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建库至2022 年5 月 1 日治疗PD的中药复方专利数据,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对筛选出的中药复方进行药物频次统计、性味归经统计、功效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数据挖掘.结果 通过检索与筛选,共纳入符合标准的中药复方93 首,涉及342 味中药,药物总频次 1111 次.药物使用频次居前 10 位分别是天麻、白芍、黄芪、钩藤、当归、丹参、熟地黄、川芎、肉苁蓉、全蝎.药物性味归经上,药性以温性为主,其次为平性、微寒等,药味以甘味为主,其次为苦味、辛味等,归经以肝经为主,其次为脾经、肺经、肾经等.药物功效以润肠通便、平抑肝阳、息风止痉等使用频次较高.药物关联中高频药物组合有"钩藤-天麻""当归-天麻"等.药物聚类可将使用频次≥10 次的23 味高频中药聚类成6 类.复杂网络分析筛选出治疗PD的核心组方为:天麻、钩藤、熟地黄、白芍、当归、丹参、川芎、生地黄、黄芪、地龙、全蝎、僵蚕.结论 中药复方治疗PD多以"风、瘀、虚"病机着手,注重从肝论治,运动症状与非运动症状同调,常用息风止痉、平抑肝阳、滋阴养血、活血化瘀、润肠通便、扶正固本之品,可为PD的临床治疗与新药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加味六磨汤联合针灸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加味六磨汤联合针灸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的症状改善情况及中医症候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中医门诊102例患者,经患者同意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比沙可啶肠溶片(口服,每次5 mg,每晚1次);观察组患者用加味六磨汤,1剂/d,取汤汁500 mL,分2次早晚温服,联合针灸,取大肠腧、天枢、支沟、上巨虚4穴,毫针刺,平补平泻法,得气留针20 min,1次/d.2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4.1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2.5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排便间隔、粪质性质、排便困难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观察组腹部胀满、神志、舌苔积分、中医症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六磨汤能够养血滋阴,行气润肠,结合针灸通导肠腑之功,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的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排便情况,且有助于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李耀谦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撷粹
编辑人员丨2023/8/6
李耀谦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丰富,他认为便秘的病位在大肠,但与五脏有关.气机郁滞便秘治以顺气导滞,方用六磨汤加减;脾胃阴虚便秘治以滋阴润肠,方用五仁丸化裁;气血亏虚便秘治以益气养血润燥,方用黄芪汤化裁;阳虚便秘治以温阳通便,方用济川煎化裁.不可滥用苦寒大黄、芒硝、番泻叶图一时之快,从而戕伐正气.附验案4则以说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浅析老年危重患者"热结旁流"证的辨证及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8/6
老年危重患者"热结旁流"证虚者居其八九,"热结"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实为"屎结旁流".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诸多因素是导致燥屎内结、粪水旁流的主要病因,其治疗方法则是在急下结滞的同时,或益气润肠、或养血润燥、或养阴增液、或温阳通便,以图根本.且老年危重患者"热结旁流"证与普通人不同,临证时更需详细询问病史,四诊合参,明辨标本虚实、轻重缓急,不可肆意攻伐,当治病求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杨倩基于浊毒理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杨倩教授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与情志不疏或饮食不节密切相关,肝郁脾虚为病之本,浊毒内蕴为病之标,其发病部位在大肠,涉及脾胃、肝胆、肺肾等多个脏腑,治宜疏肝健脾、化解浊毒,临证采用疏肝理脾化浊方加减治疗,大便秘结者,加用麻子仁、枳实等润肠通便、行滞通闭;大便溏泄、黏滞不爽者,重用茯苓,加仙鹤草、薏苡仁等清热祛湿、健脾补虚;若口干、心烦、肛门灼热等,加栀子、石膏、知母等清热滋阴、宁心补津;若伴有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者,加酒萸肉、黄精等滋肾填精、补气养血.杨倩教授主张“一病一方”,辨证要精细,用药需灵活,不可固守验方而一成不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苗华为教授治疗痰瘀互结型原发性高血压的经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苗华为教授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与情志不舒和饮食失宜密切相关,痰瘀互结为基本病机,其病位在清窍,与肝、 脾、 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治宜化痰祛瘀,活血通窍,临床采用自拟眩晕3号方加减治疗.失眠多梦者,加用炒酸枣仁、 柏子仁、 合欢花、 合欢皮等养心开郁、 安神定志;若伴有腰膝痠耎,头晕耳鸣者,加酒山茱萸、 菟丝子、 麸炒山药等滋肾填精、 补气养血;若伴有胃脘胀闷,食欲不振者,加砂仁、 木香等化湿行气开胃;若伴有大便秘结者,加肉苁蓉、 生白术等润肠通便.苗华为教授认为:"一病一方",应注意辨证论治、用药灵活,不应拘泥于一方,保持不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