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头翁皂苷B4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白头翁皂苷B4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对照组及糖尿病+白头翁皂苷B4处理组,每组20只。模型对照组、糖尿病+白头翁皂苷B4处理组大鼠腹腔注射60 mg/kg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建模成功3 d后,糖尿病+白头翁皂苷B4处理组以5 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白头翁皂苷B4,2次/d,持续腹腔注射8周,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于糖尿病+白头翁皂苷B4处理组腹腔注射8周后,获取视网膜组织,行视网膜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视网膜组织结构及形态改变;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cl-2及Bax蛋白表达水平;行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视网膜组织中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显示,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结构完整,形态清晰;模型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结构紊乱,各层变薄,细胞排列紊乱、稀疏;而白头翁皂苷B4治疗后的大鼠视网膜结构与形态好转;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视网膜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减弱( t=57.81, P<0.01),Bax表达增强( t=10.47, P<0.01),Bcl-2/Bax比值下降( t=23.98, 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白头翁皂苷B4处理组大鼠视网膜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强( t=41.07, P<0.01),Bax表达减弱( t=6.811, P<0.01),Bcl-2/Bax比值上升( t=14.70, 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模型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组织Caspase-3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高( t=7.916, P<0.01),而糖尿病+白头翁皂苷B4处理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aspase-3 mRNA表达较模型对照组降低( t=6.221, 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白头翁皂苷B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Bcl-2表达及下调Bax、Caspase-3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白头翁皂苷B4对高脂饮食诱导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研究白头翁皂苷B4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雄性的C57小鼠设为对照组,共6只,给予正常饮食;给予ApoE-/-小鼠高脂饮食喂养9周后,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辛伐他汀(阳性对照,5mg·kg-1)组及白头翁皂苷B4低、高剂量(5、20 mg·kg-1)组,每组7只.ig给药9周,C57对照组和ApoE-/-模型组给予等量的0.9%的氯化钠溶液.给药的同时造模小鼠仍给予高脂饮食,每周统计1次体质量,给药9周后进行取材.通过兽用血常规分析仪检测全血中血小板(PLT)、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及淋巴细胞(Lym)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试剂盒法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F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通过全长主动脉油红染色检测主动脉中脂质积累情况;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Masson染色法和油红O染色法检测主动脉窦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在白头翁皂苷B4及辛伐他汀给药后,体质量呈降低趋势;PLT、WBC、Neu、Lym、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0.01、0.001);血清TC、FC、TG、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01),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01);全长主动脉被染红区域显著缩小(P<0.001);主动脉窦油红染色区域面积明显减少,小鼠主动脉窦斑块减少,可见少量泡沫细胞,炎症细胞浸润减少,中膜层平滑肌及弹性纤维排列增厚不明显,胶原含量多且分布规律,胶原间的腔隙减少,油红染色区域面积明显减少.结论 白头翁皂苷B4对高脂饮食诱导的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减少脂质浸润和炎症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白头翁皂苷B5及其衍生物对脂多糖诱导急性肾损伤小鼠药效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酶水解法制备白头翁皂苷B5的C-28位脱糖衍生物,探究白头翁皂苷B5及其衍生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小鼠的药效学作用.方法 通过α-L鼠李糖苷酶水解白头翁皂苷B5,分离纯化后得到其衍生物,采用ip LPS致雄性BALB/c小鼠急性肾损伤模型.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DEX,阳性药,5mg·kg-1)和白头翁皂苷B5低、高剂量(20、40mg·kg-1)组及白头翁皂苷B5衍生物低、高剂量(20、40 mg·kg-1)组,每组10只,造模前2h和造模后6 h给药.末次给药后6 h摘眼球取血,全自动生化仪计数血液中的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Neu);试剂盒法测定血清中肌酐(CRE)和尿素氮(BUN)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和肾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苏木素-伊红(HE)检测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白头翁皂苷B5组及其衍生物组小鼠的血清WBC、Neu、CRE、BUN水平及血清和肾组织中TNF-α、IL-6、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0.01、0.001),肾组织损伤明显减轻.与白头翁皂苷B5组相比,相同剂量下,白头翁皂苷B5衍生物组可显著降低WBC、Neu和BUN的数量(P<0.05、0.01、0.001);在低剂量下可明显抑制小鼠血清中CRE的水平(P<0.001)和肾组织中IL-6、IL-1β的释放(P<0.001);在高剂量下显著改善肾脏病理损伤程度.结论 白头翁皂苷B5及其衍生物可以减轻由LPS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小鼠的肾脏组织损伤程度,相同剂量下,白头翁皂苷B5的C-28位脱糖衍生物药效优于白头翁皂苷B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白头翁皂苷组合物对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改善作用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白头翁皂苷B4和常春藤皂苷C(HSC,又名白头翁皂苷B5)质量比为4∶1的组合物对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取6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抽取10只作为对照组,剩余50只小鼠ip 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帕金森病(PD)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左旋多巴胺片(阳性对照,30mg·kg-1)组和白头翁皂苷B4+HSC高、中、低剂量(20、10、5mg·kg-1)组,每组10只,ig给药14d,每天1次,对照、模型组小鼠ig等量0.9%的氯化钠溶液.每2天观察动物震颤行为出现与消失的时间,于给药第7、14天展开行为学实验并记录评分;HE染色法观察脑组织黑质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α-突触核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小鼠脑组织多巴胺转运体(DAT)、酪氨酸羟化酶(TH)mRNA表达.将50只APP/PS1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阳性药,1.5 mg·kg-1)组和白头翁皂苷B4+HSC高、中、低剂量(20、10、5mg·kg-1)组,取10只同背景APP/PS1转基因阴性小鼠作为对照组,每天1次,连续ig给药28d,模型组和对照组ig等量0.9%的氯化钠溶液.给药结束后进行行为学实验并记录评分;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环氧化酶2(COX-2)和氧化应激因子活性氧(ROS),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 在PD模型小鼠中,与模型组比较,白头翁皂苷B4+HSC显著降低震颤麻痹评分(P<0.01、0.001),显著降低旷场实验评分(P<0.01、0.001),显著降低爬杆实验评分(P<0.01、0.001),显著降低悬挂实验评分(P<0.01、0.001),显著降低游泳实验评分(P<0.01、0.001),显著降低行为学实验综合评分(P<0.001),明显改善黑质体结构损伤,明显降低α-突触核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小鼠脑组织DAT和THmRNA水平(P<0.05、0.01、0.001).在AD模型小鼠中,与模型组比较,白头翁皂苷B4+HSC显著缩短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逃避潜伏期(P<0.001),明显延长在目标象限的累计停留时间(P<0.05、0.01、0.001),显著增加准确穿越平台所在位置的次数(P<0.05、0.01),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P<0.05、0.01、0.001),显著降低ROS水平、升高SOD和GSH-Px的水平(P<0.05、0.01、0.001).结论 白头翁皂苷+HSC对PD和AD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发挥抗炎、抗氧化,改善脑组织和神经元损伤等来实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白头翁皂苷B4治疗大鼠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基于大鼠体内实验以及网络药理学探讨白头翁皂苷B4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米非司酮(阳性药,1.25 mg·kg-1)组和白头翁皂苷B4低、中、高剂量(5、10、20 mg·kg-1)组,每组8只.采用雌激素负荷法制备子宫肌瘤模型,于造模成功后ip给药,对照组及模型组每天ip等量0.9%氯化钠溶液.通过对大鼠一般行为学的观察、子宫组织的明场以及病理HE染色切片观察、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与子宫组织中雌二醇、孕酮、雌激素受体的表达水平,明确白头翁皂苷B4对大鼠子宫肌瘤是否有治疗作用;通过网络药理学收集白头翁皂苷B4与子宫肌瘤的交互靶点,并对其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信息的构建以及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并将靶点以及药物进行AutoDock Vina分子对接分析,确定作用靶点;最终对组织进行相关靶点Bcl-2、Bax、Caspase-3蛋白水平的Western blotting检测进行验证.结果 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白头翁皂苷B4组大鼠子宫形态明显好转,子宫指数显著降低(P<0.001);HE染色显示,白头翁皂苷B4组大鼠子宫平滑细胞排列整齐,形态正常,色泽均一,肌层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血清及子宫组织中雌二醇、孕酮、雌激素受体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0.001).通过Pubchem数据库筛选得到白头翁皂苷B4相关作用靶点23个,与子宫肌瘤共同作用靶点8个,富集得到69条KEGG信号通路,主要包括细胞凋亡、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IL-17、NF-κB、小细胞肺癌、MAPK等相关信号通路.AutoDock Vina结果显示白头翁皂苷B4与关键靶点BCL2、BAX、Caspase3结合良好.与模型组比较,白头翁皂苷B4中、高剂量组Bax、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01),Bcl-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01).结论 白头翁皂苷B4可能通过BCL2、BAX、Caspase-3等关键靶点诱导凋亡,同时降低雌二醇、孕酮、雌激素受体的表达,从而治疗子宫肌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评价白蒲黄胶囊质量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建立评价白蒲黄胶囊质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和化学模式识别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BEH C18 柱(15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 0.3 mL/min,柱温为 35℃,切换检测波长 210 nm及 323 nm,进样量为 2μL.建立 2 个厂家 10 批样品的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筛选不同批次样品的差异性标志物.结果 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 2.0%.10 批样品共标定了 19 个共有峰;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指认 7 个成分,分别为盐酸黄柏碱(4 号峰)、绿原酸(6 号峰)、咖啡酸(10 号峰)、菊苣酸(11 号峰)、黄芩苷(13 号峰)、盐酸小檗碱(17 号峰)、白头翁皂苷B4(19 号峰).10 批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不低于 0.978.10 批样品按厂家聚为 2 类;在OPLS-DA模型下,以变量重要性投影值大于 1 筛选出 4 个差异性标志物,分别为白头翁皂苷B4(19号峰)、5号峰、菊苣酸(11号峰)、绿原酸(6号峰).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客观评价白蒲黄胶囊的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HPLC-MS/MS法同时测定白头翁汤中13种成分及其配伍前后含量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同时测定白头翁汤中白头翁皂苷B4、白头翁皂苷B5、黑海常春藤皂苷A1、白头翁皂苷D、白头翁皂苷A3、α-常春藤皂苷、秦皮素、秦皮甲素、秦皮乙素、黄柏碱、巴马汀、黄连碱、小檗碱的含量,并考察配伍前后其变化.方法 白头翁、白头翁汤、缺白头翁阴性汤5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 BEH C18色谱柱(2.1 mmx50 mm,1.7 μm);流动相甲醇-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mL/min;柱温24.5℃;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 13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0 0),平均加样回收率94.4%~106.2%,RSD 1.1%~4.2%.在白头翁汤中,双糖类皂苷(白头翁皂苷B4、白头翁皂苷B5)、单糖类皂苷(白头翁皂苷A3、α-常春藤皂苷、黑海常春藤皂苷A1、白头翁皂苷D)含量低于白头翁中,香豆素(秦皮素、秦皮甲素、秦皮乙素)含量高于缺白头翁阴性汤中,生物碱(小檗碱、黄柏碱)含量低于缺白头翁阴性汤中.结论 白头翁汤中生物碱可能与皂苷结合而形成其他化合物,导致两者含量降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基于Notch信号通路研究白头翁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液屏障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目的 探讨白头翁汤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肠黏液屏障的保护作用以及对Notch通路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50mg/kg)组和白头翁汤低、高剂量(7.4、14.8 g/kg)组,对照组小鼠自由饮用纯净水,其余各组连续8 d自由饮用2.5%DSS溶液诱导UC模型,造模同时各给药组ig相应药物.每日记录小鼠体质量、粪便稠度以及血便情况;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采用AB-PAS染色观察结肠组织黏蛋白2(mucin2,MUC2)的分泌情况;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及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抗炎因子IL-10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Ki67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测定结肠组织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 G 蛋白偶联受体 5(leucine-rich repeat-containing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5,Lgr5+)肠道干细胞(intestinal stem cells,ISCs)阳性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 测定结肠组织 Notch-1、Atoh1、Hes1 和 MUC2 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白头翁汤能够缓解DSS诱导的UC小鼠体质量降低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升高(P<0.05、0.01、0.001),缓解结肠组织的缩短、水肿以及病理学损伤(P<0.01、0.001),减少炎性细胞浸润、隐窝的破坏与杯状细胞的丢失,降低结肠组织MPO活性和IL-1β、TNF-α水平(P<0.05、0.01),升高IL-10水平(P<0.05),增加结肠组织Ki67阳性细胞数(P<0.01),促进MUC2的分泌和Lgr5+ISCs的阳性细胞数,并下调Notch和Hes-1蛋白表达水平(P<0.05、0.001),上调Atoh1和MUC2蛋白表达水平(P<0.05、0.01).结论 白头翁汤能够降低UC小鼠结肠组织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增加Lgr5+ISCs的增殖和分化,保护隐窝和杯状细胞结构,促进MUC-2分泌,其作用可能与调控Notch-1/Atoh1/Hes1通路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
白头翁皂苷B4对肝癌细胞Huh-7及其荷瘤裸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白头翁皂苷B4(AB4)对肝癌细胞Huh-7及其荷瘤裸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将Huh-7细胞分为AB4给药组、阴性对照组(等体积培养液)、阳性对照组(5-氟尿嘧啶50μmol/L),运用MTT法检测0、3、6、12、25、50、100、200、400、800、1600μmol/L AB4作用Huh-7细胞12、24、36、48 h的增殖抑制率,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克隆形成试验评估50μmol/L AB4作用Huh-7细胞24 h的克隆细胞数;膜联蛋白Ⅴ-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Ⅴ-FITC/PI)染色检测50μmol/L AB4作用Huh-7细胞24 h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50μmol/L AB4作用Huh-7细胞24 h后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活化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活化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Cleaved PARP)等凋亡蛋白的表达.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5-氟尿嘧啶50 mg/kg)和AB4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mg/kg),每组3只,每天腹腔注射相应药物1次,连续19 d,观察裸鼠肿瘤生长情况,计算抑瘤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细胞形态变化.结果:AB4对Huh-7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随给药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50μmol/L后增加不明显,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作用24 h后增加不明显,AB4的IC50为(56.76±1.756)μmol/L.与阴性对照组比较,50μmol/L AB4作用Huh-7细胞24 h的克隆细胞数明显减少、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5),细胞凋亡率和Bax、Caspase-3、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且与阳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阴性对照组比较,AB4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荷瘤裸鼠的瘤体积明显减小(P<0.05),肿瘤细胞轮廓逐渐模糊,出现核固缩、核质不清晰、核碎裂现象,其抑瘤率分别为25.93%、39.15%、46.26%、42.83%.结论:AB4对Huh-7细胞及其荷瘤裸鼠均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Bcl-2比例、活化Caspase-3、裂解PARP、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白头翁皂苷B4对实验性急性肾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探讨白头翁皂苷B4对急性肾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 以及对其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评价.方法:通过体外细胞实验, 以LPS诱导人胚肾细胞HEK293损伤模型, 用白头翁皂苷B4进行干预24、48 h, 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及炎性因子的表达, 观察白头翁皂苷B4对肾细胞损伤的作用.整体动物实验, 分别以甘油、顺铂和脂多糖 (LPS) 造成大鼠或小鼠急性肾功能损伤, 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白头翁皂苷B4, 给药一定时间后行眼眶采血, 分离血清, 检测反映肾功能指标的尿素氮 (BUN) 、肌酐 (Cre) 、总蛋白 (TP) 及尿液中蛋白含量, 来观察白头翁皂苷B4对急性肾功能损伤的作用;给小鼠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白头翁皂苷B4, 连续观察2周, 根据死亡率计算半数致死量 (LD50), 初步评价白头翁皂苷B4的用药安全性.结果:白头翁皂苷B4能提高损伤的肾细胞活性, 下调炎性因子TNF-α的表达.白头翁皂苷B4静脉给药对甘油, 顺铂和LPS所导致的血清BUN, Cre升高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同时白头翁皂苷B4高剂量 (2. 5 mg·kg-1) 还可以明显降低甘油致急性肾损伤大鼠的尿蛋白浓度, 其在大鼠有效剂量为1. 25~2. 5 mg·kg-1, 小鼠有效剂量为5~10 mg·kg-1.白头翁皂苷B4对小鼠静脉给药的LD50为3. 36 g·kg-1, 95%可信限为3. 34~3. 37 g·kg-1, 根据小鼠最大给药剂量20 mg·kg-1, 计算出其临床安全指数为168 (3. 36/0. 02), 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范围.结论:白头翁皂苷B4对于实验性急性动物肾功能损伤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 同时以其较大的临床安全指数提示该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新药开发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