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时机盆底康复结合围术期呼吸功能锻炼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盆底康复结合围术期呼吸功能锻炼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年6 月至2023 年6 月因良性肿瘤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12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围术期均予以呼吸功能锻炼,观察组术后第7 天开始进行盆底康复训练,对照组术后第14 天开始进行盆底康复训练.统计两组疗效、术后下尿路与肠道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两组盆底功能影响调查评分、尿动力学、盆底肌电值、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评分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 12 周尿失禁、尿急发生率及术后 24 周尿失禁、尿潴留、尿急、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周、24 周,两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较训练前升高,排尿时间、残余尿量较训练前降低(P<0.05);观察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高于对照组,排尿时间、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快肌收缩最大值、10s与60s慢肌收缩平均值较训练前升高(P<0.05),观察组盆底肌电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盆底功能影响调查评分较训练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评分较训练前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早期进行盆底康复训练与围术期呼吸功能锻炼可促进盆底功能、膀胱功能的恢复,减少下尿路与肠道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产后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腹直肌分离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产后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腹直肌分离的疗效。方法:选取单胎足月顺产24 h内发生腹直肌分离的产妇117例,将其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不给予特殊干预,治疗组于产后第1天至第5天使用低频神经肌肉治疗仪进行电刺激治疗。于入组时及产后6~8周时测量腹直肌间距、腹围。产后6~8周接受妇科检查,对其进行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POP-Q)。采用Phenix U2进行盆底肌肌力、阴道动态压力的检测。结果:2组产妇产后第1天腹围、6~8周腹围缩小幅度、产后第1天腹直肌间距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6~8周腹直肌间距缩小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产妇盆腔脱垂情况、盆底肌肌力及阴道动态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产后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可促进腹直肌分离的恢复,且未对盆腔器官,盆底肌肌力及阴道动态压力产生不良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改良经腹膜外腹腔镜全筋膜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改良经腹膜外腹腔镜全筋膜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20年1月宁波市泌尿肾病医院收治的107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均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改良全筋膜内切除组(改良组)59例和常规筋膜间保留血管神经束组(常规组)48例。改良组和常规组的年龄[(61.8±8.9)岁与(62.2±8.1)岁, P=0.71]、体质指数(BMI)[(24.8±1.3) kg/m 2与(24.3±1.4)kg/m 2, P=0.89]、术前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 [(6.8±0.9)ng/ml与(7.2±1.1)ng/ml, P=0.44]、前列腺体积[(47.9±18.4)ml与(48.3±17.9)ml, P=0.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临床分期均为cT 1~T 2aN 0M 0期,术前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均≤7分( P=0.76)。两组术前国际勃起功能评分(IIEF5)均≥22分。改良组术中不打开双侧盆底筋膜、不缝扎背深静脉复合体(DVC),保持Denonvillier筋膜完整,采用筋膜内技术游离前列腺,完整保留双侧血管神经束,并且在吻合尿道和膀胱颈后,将两侧前列腺筋膜、耻骨膀胱/前列腺韧带以及DVC与膀胱颈前壁用3-0倒刺线连续缝合,以解剖性重建前悬吊系统。比较两组的术中情况、术后病理分期、切缘阳性率以及术后6个月内控尿、勃起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中转开放手术,术中术后均无输血。改良组和常规组手术时间[(121.8±41.3)min与(106.7±33.8)min, P>0.05]、术中出血量[(105.34±34.1)ml与(90.6±26.4)ml, 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病理分期pT 2a、pT 2b、pT 2c、pT 3a期分别为14例(23.7%)和11例(22.9%)、25例(42.4%)和18例(37.5%)、17例(28.8%)和5例(31.3%)、3例(5.1%)和4例(8.3%),切缘阳性分别为7例(11.9%)和6例(1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改良组和常规组术后6周tPSA分别为(0.09±0.07)ng/ml和(0.08±0.06)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常规组术后出现1例吻合口漏尿,留置尿管2周后顺利拔管,其余患者均于术后12 d拔除尿管。改良组和常规组拔管后1周、1个月、3个月尿控率分别为52.5%(31/59)和16.7%(8/48)、64.4%(38/59)和29.2%(14/48)、52.1%(25/48)和77.9%(4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3个月勃起功能恢复率分别为23.7%(14/59)和8.3%(4/48),49.2%(29/59)和27.1%(1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6个月的尿控率和勃起功能恢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改良全筋膜内切除在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完全重建了尿道周围解剖结构,减少了对盆底肌肉、筋膜及血管神经束的损伤,术后早期尿失禁和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相对更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自妊娠28周开始进行Kegel运动对妊娠晚期、分娩及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自妊娠28周开始进行Kegel运动对妊娠晚期、分娩及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该院门诊检查的36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1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检查,观察组由专人指导自妊娠28周开始进行Kegel运动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后妊娠晚期、分娩结局及产后盆底功能指标。结果:两组在妊娠28周尿失禁程度比较无差异( P>0.05),两组在妊娠36周尿失禁程度比较,观察组中、重度尿失禁比例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及产后尿潴留等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会阴撕裂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 P>0.05);观察组会阴侧切和会阴完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产后浅层和深层盆底肌肉的Ⅰ类和Ⅱ类纤维张力评分均显著大于对照组( P<0.05)。 结论:Kegel运动训练能够显著减轻妊娠期及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症状,提高会阴完整率和分娩结局,促进产后盆底肌纤维肌力的恢复,增强产妇产后盆底动态压力,显著降低盘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气囊仿生无创助产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气囊仿生无创助产与单一无创及传统助产三种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后3、6个月盆底功能。方法:选取资源县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经阴道分娩初产妇107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气囊仿生无创助产48例、单一无创助产25例、传统助产阴道34例。孕28周检测盆底肌力,产后3、6个月再检测盆底肌力。结果:产后3个月,三组不同分娩方式的Ⅱ类收缩次数(次)、Ⅱ类平均阴道压(cmH 2O)明显不同,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978, P=0.022; F=3.926, P=0.02),其中气囊仿生无创助产、单一无创助产法明显高于传统助产分娩法。三组不同分娩方式产后6个月盆底功能,在Ⅰ类持续时间( s)、Ⅰ类平均阴道压(cmH 2O)、Ⅱ类平均阴道压(cmH 2O)方面,传统助产分娩法(C组)依次为(3.05±1.14)s、(54.82±11.87)cmH2O和(47.21±5.64)cmH 2O,单一无创助产法(B组)依次为(3.98±1.37)s、(56.17±15.49))cmH 2O和(53.78±13.47),气囊仿生无创助产法(A组)依次为(4.15±1.41)s、(57.60±15.05)cmH2O和(55.98±12.98)cmH 2O,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7.354, P=0.001; F=4.711, P=0.011; F=6.129, P=0.003)。 结论:采用气囊仿生无创助产在分娩后3、6个月盆底功能恢复理想,保障了产妇产后健康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孕期体质量管理联合角色代入式健康教育对初产妇盆底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经孕期体质量管理联合角色代入式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程、盆底功能恢复、心理状态改变以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从2019年3月开始实施孕期体质量管理联合角色代入式健康教育护理,在此理论基础上制订初产妇孕期体质量管理联合角色代入式健康教育护理方案,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随机选择120例分娩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随机选择12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产程时间、产后盆底肌肌力、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评分及分娩结局。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剖宫产率为20.83%(25/120),低于对照组的32.50%(39/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4.176, 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二、三产程结束所用的时间分别为(517.27 ± 8.95)、(48.33 ± 5.62)、(10.26 ± 1.63)min,均低于对照组的(537.31 ± 7.92)、(57.29 ± 5.58)、(18.28 ± 1.6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18.369、12.393、38.347, P<0.001);护理后,观察组盆底肌肌力正常率为68.33%(82/120),高于对照组54.17%(65/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5.074, P<0.05);观察组护理后HAMD、HAMA评分分别为(4.43 ± 1.02)、(5.56 ± 0.8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09 ± 1.15)、(6.88 ± 0.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11.830、11.354, 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新生儿不良结局率分别为3.33%(4/120)、5.83%(7/120),低于对照组10.00%(12/120)、15.83%(19/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4.286、6.211, P<0.05)。 结论:孕期体质量管理联合角色代入式健康教育护理有助于缩短初产妇产程,提高产后盆底肌肌力,改善其不良情绪,从而减少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椎管内阻滞镇痛对初产妇分娩质量、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椎管内阻滞镇痛对初产妇分娩质量、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娩的99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54例采用椎管内阻滞镇痛(研究组),45例采用常规镇痛,未接受椎管内阻滞(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质量,产后6~8周应用盆底康复治疗仪、盆底超声评价盆底功能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顺利阴道分娩,研究组总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8.03 ± 2.94)h比(6.89 ± 3.4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产后6~8周盆底快速收缩阶段最大值、快速收缩阶段上升时间、持续收缩阶段平均值均大于对照组[(32.85 ± 10.13)μV比(14.73 ± 3.25)μV、(0.28 ± 0.06)s比(0.22 ± 0.05)s、(30.26 ± 5.24)μV比(16.74 ± 4.00)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前静息阶段、快速收缩阶段恢复时间、后静息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产后6~8周盆底Ⅰ、Ⅱ类肌异常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产后最大Valsalva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最大Valsalva状态下膀胱尿道后角、静息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颈移动度均小于对照组[(19.09 ± 4.82)cm 2比(23.00 ± 5.34)cm 2、(138.59 ± 23.14)°比(148.47 ± 20.38)°、(9.96 ± 2.63)cm 2比(11.60 ± 2.75)cm 2、(20.13 ± 4.37)mm比(28.05 ± 6.5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椎管内阻滞镇痛虽会延长初产妇总产程时间,但可减轻对盆底功能的损伤,可能是通过增多收缩阶段以保护盆底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ESPCS干预模式联合早期盆底功能训练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ESPCS(Explain-Simulate-Practice-Communication-Support,即讲解、模拟、练习、沟通、支持五方面)干预模式联合早期盆底功能训练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住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120例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健康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ESPCS干预模式联合早期盆底功能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训练依从性、盆底肌力恢复情况、排尿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训练依从性差患者显著低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4 w,两组阴道静息压(Vaginal Resting Pressure,VRP)、阴道收缩压(Vaginal Squeezing Pressure,VSP)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Persistent Time,PT)均较术后1 w有所上升,且试验组术后4 w VRP、VSP、PT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术后4 w最大逼尿肌压力、最大尿道压较术后1 w有所升高,且试验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4 w两组患者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ncontinenc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IQOL)较术后1 w有所升高,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评分较术后1 w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4 w试验组IQOL评分高于对照组且PFIQ-7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ESPCS干预模式联合早期盆底功能训练可增加患者依从性,帮助加速盆底肌力、排尿功能的恢复,有效促进患者盆底功能恢复进而对改善术后生活质量有所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HBM模式下早期康复训练对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训练依从性和功能恢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HBM)模式下早期康复训练对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训练依从性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宝山院区妇产科实施经阴道分娩的98例产妇,采用简单随机法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HBM模式下早期康复训练,均持续干预2个月。记录两组产妇康复训练依从性;于干预前后,比较两组产妇盆底肌力水平;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PFDI-20)和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评估两组产妇盆底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产妇的抑郁和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遵医行为、日常生活管理行为和运动行为等康复训练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盆底肌力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PFDI-20、PFIQ-7评分及HAMD 、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HBM模式下早期康复训练可提高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训练依从性,促进产妇盆底功能恢复正常,消除不良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管理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头位异常产妇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基于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管理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头位异常产妇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进行建档分娩的头位异常产妇152例,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产妇或胎儿的基本情况、产妇的分娩方式和结局、盆底功能锻炼依从性、盆底肌力、尿失禁情况和性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阴道分娩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子痫、产后出血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产妇生产后3个月后盆底功能锻炼依从性、盆底肌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随着时间的迁移,盆底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盆底肌力呈现显著好转趋势。生产后3个月比较,试验组的盆底功能锻炼依从性、盆底肌力显著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生产后3个月的尿失禁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性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PDCA循环管理护理较常规护理对盆底功能的恢复更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