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气温阳活血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活血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7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诊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的益气温阳活血方治疗,连续用药1个月,比较观察治疗后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B型脑利钠肽(BNP)、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 1/FVC)、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等重要心肺指标的疗效指标及在肝肾功能等方面安全性评价。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LVEF比对照组升高[(58.83 ± 3.16)%比(52.80 ± 4.23)%],BNP比对照组降低[(205.60 ± 29.51)ng/L比(218.50 ± 25.64)ng/L],FEV 1/FVC比对照组升高[(89.13 ± 3.44)%比(76.90 ± 3.79)%],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分较对照组升高[(79.27 ± 5.71)分比(70.30 ± 5.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等观察组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安全性较高。 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活血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益气活血为治疗原则,从"心肺同治"角度,能安全有效地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减轻其心脏负担,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为肺源性心脏病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及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温阳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周前
慢性心力衰竭病机以心气心阳衰之脏腑虚损为本,以感受六淫邪气久病成瘀血、痰湿、瘀毒等病理产物为实.综合各家经验,慢性心力衰竭辨证多以复合证为主,阳虚类证型最为常见.临床多采用温阳养心、温阳利水、温阳益气、温阳活血(通络)、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的内治法和艾灸、穴位贴敷、奄包热熨等外治法进行治疗,疗效确切.目前,温阳法治疗本病的研究局限于名老中医经验及临床个案报道,样本量有限,中心单一,缺乏治疗后临床随访以考量长期疗效,且各个医家对运用温阳法的组方用药不尽相同,方剂内含药物的作用机制未能完全明确.温阳法与其他治法组成的复合治法在治疗本病时也未有系统归纳和统一,故今后应展开多中心、大样本的中医药临床、动物及药理实验研究,注重追踪随访,对温阳类治法进行系统归纳,制定统一标准,并挖掘温阳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从而有力发挥温阳法治疗本病的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少火生气,壮火食气"探讨肺癌病机及治疗
编辑人员丨3周前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于我国恶性肿瘤之首,其预后不佳.基于"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理论,将古代医家记载与现代医学研究结合,明确"少火""壮火"内涵,气与火两者关系,从"少火生气,壮火食气"切入到肺癌的发病机制,指出"少火衰"是其病机的本质,"少火"不行,正气渐虚,"壮火盛"是其病机的关键,痰热瘀毒内生,虚实兼夹,气火失调,"食气"为表象,贯穿病程始终.从病机探讨中得出治疗思路,"培少火,清壮火,防传变"是论治肺癌的核心,包含三方面:益气温阳,培土生金以助少火生气;泻火解毒,凉血养阴以平壮火食气;消痰散结,祛瘀生新,谨防变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稳定性冠心病病机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医药治疗现状及中医外治等方面阐述稳定性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旨在为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中医药在治疗稳定性冠心病方面历史悠久,认为本病病位以心为主,涉及到肝、肾、脾、肺等脏,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寒邪侵袭、肝虚肾亏为本病主要的病因;关于辨证分型尚未达成统一的标准,目前多以气滞血瘀、痰瘀痹阻、心血瘀阻、心肾阳虚、气虚血瘀、气阴两虚等为主;治疗多以扶正祛邪为原则,以活血化瘀、益气温阳、化浊通腑、通脉止痛等为大法;中医外治如针灸、推拿按摩、穴位贴敷等的疗效得到医师及患者的一致认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毒瘀虚"分期论治皮肌炎的临证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皮肌炎是一种累及皮肤、骨骼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皮疹、肌无力、肌痛为主.本病初期外邪入里,化热为毒,邪毒蕴阻肌肤,发为皮疹;而后热毒与湿、瘀相互胶结,可见皮疹加剧,关节肌肉灼痛;久病气血阴阳亏虚,出现肌肉酸痛、肢体痿弱无力.汤小虎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急性期以热毒为主者,治以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如热毒内陷心营,治以清营解毒,透热养阴.缓解期以瘀热偏重者,治以活血化瘀,理气健脾;以湿热偏重者,治以清热利湿,宣通经络.慢性期以气血两虚为主者,治以益气温经,养血和络;以阴虚为主者,治以滋补肝肾,益气养阴;以阳虚为主者,治以温阳通络,健脾益肾.临证之时汤小虎教授辨清病理因素,精准用药,本文以急性期热毒炽盛,内陷心营为例,选方清营汤合青蒿鳖甲汤加减进行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益气温阳补肾方加减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管内皮功能和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探讨益气温阳补肾方加减治疗老年高血压脾肾阳虚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1月期间青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脾肾阳虚证老年高血压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降压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温阳补肾方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安全性,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压[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脉压(Pulse pressure,PP)、24 h SBP、24 h DBP]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栓素 A2(Thrombin A2,TXA2)]水平.结果 (1)临床疗效: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5.92%(47/49)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3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各项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中医证候各项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压监测水平: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PP、24 h SBP、24 h DB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SBP、DBP、PP、24 h SBP、24 h DB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管内皮功能水平: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ET-1、TXA2均较治疗前降低,NO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ET-1、TXA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NO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或影响治疗的不良反应,仅对照组出现1例轻度潮红,未给予干预自行缓解.结论 益气温阳补肾方加减治疗老年高血压脾肾阳虚证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有利于控制患者血压水平,且可能与调节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基于毒邪与络病学说探讨免疫炎症在慢性心力衰竭中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7/6
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阶段,其发病机制与免疫炎症密切相关.免疫细胞激活后,产生大量炎症因子,损伤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纤维化、心室重构等病理改变."毒损心络"是心衰发生、发展的主要病机,贯穿心衰发展的始终,以不同的形式影响心衰的发展及预后.该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基于毒邪与络病学说,从免疫炎症与心衰的关系及中药防治进行系统梳理,提出心衰早期,以心气虚为主,兼心气阴虚,尚未化毒、入络;心衰中期,心气亏虚为本,痰浊、瘀血、水饮留滞络脉,有化毒、入络趋势;心衰晚期,痰、瘀、水蕴结成毒,损伤心络.中药以复方治疗为主,多具有益气温阳、化瘀利水、解毒通络之功效,通过恢复M1/M2、Th1/Th2及Th17/Treg细胞之间的动态平衡,调节促炎/抗炎因子,从根本上祛除或缓解因毒邪产生的病理状态,减轻炎症,调整心之气血阴阳,达到扶正祛邪、保护心功能的作用,为临床防治心衰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益气温阳活血方加减辅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血清ET-1、Hcy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活血方加减辅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及对血清内皮素-1(ET-1)、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六安市中医院 2021年 2月—2023年 5月收治的 112例ACS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给予益气温阳活血方加减辅助治疗,两组病人均连续治疗 4周.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血清 ET-1、Hcy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胸闷、胸痛、心悸、口唇发紫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1.23%)较对照组(72.7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LVEF较治疗前升高,LVEDV、LVEDD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 LVEF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LVEDV、LVEDD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 ET-1、Hcy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温阳活血方加减辅助治疗 ACS病人,能明显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清 ET-1、Hcy水平,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探讨益气温阳方抑制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黏膜细胞自噬及保护ZO-1及occludin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观察益气温阳方(黄芪、党参、干姜、桂枝、麻黄、辛夷、五味子、地龙、甘草)对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的治疗效果和对鼻黏膜细胞抑制自噬、保护紧密连接关键蛋白——闭锁连接蛋白1(ZO-1)及闭合蛋白(occludin)的影响.方法 将30只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益气温阳方低、中、高剂量组(7、14、28 g/kg)及西替利嗪组(1.667 mg/kg),每组5只.卵清蛋白腹腔注射加鼻部激发致敏造模,鼻部激发致敏前1 h灌胃给药,共7 d.对小鼠行为进行评分.采集小鼠鼻黏膜组织,HE染色观察鼻黏膜炎症反应,过碘酸希夫染色观察鼻黏膜杯状细胞增生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鼻腔灌洗液IgE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空白组、模型组、益气温阳方高剂量组鼻黏膜中ZO-1及occludin蛋白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鼻黏膜中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β3(LC3B)、P62及Beclin1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行为学总分升高(P<0.01),挠鼻、喷嚏、流涕各项评分增加.鼻黏膜上皮中断、被破坏,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增生,黏液分泌增多,黏膜肿胀明显,鼻腔灌洗液中IgE含量增加(P<0.01).鼻黏膜中ZO-1、occlu-din蛋白表达减少(P<0.05).LC3BⅡ/Ⅰ、Beclin1蛋白表达增加(P<0.05),P62蛋白表达减少(P<0.05).给药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温阳方高剂量组和西替利嗪组小鼠行为学总分降低(P<0.01),鼻黏膜肿胀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和杯状细胞数量减少,鼻腔灌洗液中IgE含量减少(P<0.01),鼻黏膜中ZO-1、occludin蛋白表达增加(P<0.05).益气温阳方高剂量组小鼠LC3BⅡ/Ⅰ、Beclin1蛋白表达减少(P<0.05),P62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 益气温阳方对变应性鼻炎小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该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鼻黏膜细胞自噬从而促进鼻黏膜修复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益气温阳化湿法治疗肥胖的内涵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4/27
肥胖是诸多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阳气亏虚与痰湿内停相互影响,构成肥胖的核心病机,益气温阳化湿法是中医治疗肥胖的重要治法之一.本文从中医病因病机探讨益气温阳化湿法治疗肥胖的相关中医理论依据,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分析其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与靶点,从肠道微生物调控、白色脂肪棕色化及线粒体调控、炎症反应与炎症因子等方面总结益气温阳化湿法治疗肥胖的机制,为后续相关研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