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气火并治探讨恶性肿瘤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防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可激活抗肿瘤相关免疫,但同时还可引起非特异性的免疫激活,导致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的发生.认为ICIs生理情况下可归属于中医学补益剂,发挥温阳益气之效,但免疫应答过激时,ICIs则演变成病理之壮火,对机体具有破坏性.结合免疫治疗不同时期和症状发作程度,将irAEs分为症状发作期(壮火食气耗精)和治疗间歇期(伏火散气势危)两阶段,其中阳动为实火致皮肤、口腔黏膜毒性,气郁化火致胃肠毒性,气闭生火致心脏毒性,气阴两虚致火表现为ICIs相关糖尿病.提出"气火并治"为治疗irAEs的总原则,发作期泻火降气祛药毒以除实火,升阳散火透药毒使火郁发之,通阳行气截药毒使火闭可畅,培气清火制药毒以散虚火,从而达到清壮火、解药毒、缓急症之效;间歇期力图微微生火以温阳气、阻伏火、防复燃,最终通过恢复人体生理之"气"与"阳"的平衡以防治irAEs,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少火生气,壮火食气"探讨肺癌病机及治疗
编辑人员丨3周前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于我国恶性肿瘤之首,其预后不佳.基于"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理论,将古代医家记载与现代医学研究结合,明确"少火""壮火"内涵,气与火两者关系,从"少火生气,壮火食气"切入到肺癌的发病机制,指出"少火衰"是其病机的本质,"少火"不行,正气渐虚,"壮火盛"是其病机的关键,痰热瘀毒内生,虚实兼夹,气火失调,"食气"为表象,贯穿病程始终.从病机探讨中得出治疗思路,"培少火,清壮火,防传变"是论治肺癌的核心,包含三方面:益气温阳,培土生金以助少火生气;泻火解毒,凉血养阴以平壮火食气;消痰散结,祛瘀生新,谨防变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壮火"理论辨治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相关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引起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往往以发热为突出表现.基于《黄帝内经》"壮火"理论,以发热为切入点,认为CAR-T治疗相关CRS的主要病机在于阳气亢极而阴相对不足,从而表现出燔灼炎热、食气伤阴的致病特点.中医辨治以调整阴阳、分期论治为治疗原则,解毒透邪兼以扶正固本,旨在恢复机体稳态以重新达到动态平衡,从而治疗CAR-T疗法引起的免疫毒性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从"壮火食气"探讨炎症对肺癌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肺癌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可控性炎症-非可控性炎症-肿瘤微环境形成-肿瘤细胞增殖"这一漫长的过程,炎症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现代医学中的炎症与中医学中的"壮火"密切相关.慢性炎症和肺癌都以正气亏虚为基础,"壮火食气"是肺"炎-癌转化"的高度概括,"壮火"是其重要因素,"食气"是其根本因素,"壮火"与"食气"具有相互胶着、互相积损的病机特点,火"由少至壮再至毒",气"由虚至损再至劳",出现"因虚生火,由火致虚"的恶性循环,共同推动着炎症向肺癌的进展.临证时应以清"壮火"、补"虚气"为法,清"壮火"包括清实热、湿热、痰热、瘀热、癌毒等,补"虚气"包括补肺气、培土生金、金水相生等,但"虚气"不可独补,"壮火"不可孤清,应扶正与祛邪并用,补"虚气"兼以清"壮火"乃其总治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从"少火生气"探析成人still病恢复期病机演变、治疗及预防复发本质
编辑人员丨2024/1/6
成人still病作为一种原因尚未明确的全身炎症反应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关节疼痛,并常伴有咽痛、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增快等表现,严重者可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弥漫性肺出血等.结合临床可分为高热的急性发作期和症状迁延的恢复期.急性发作期的病机可作"壮火食气"解,恢复迁延期的治疗可作"少火生气"解,少火的消长贯穿本病病程的始终,且少火的作用在本病恢复期的辨证用药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以"少火生气"为基础,探讨本病恢复期病性多虚、多瘀热,且反复迁延的本质为"壮火耗散气阴,少火虚羸不足,元气亏散";同时结合辨证,灵活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青蒿鳖甲汤和补阳还五汤等方剂以"益养少火",进而调理机体并预防复发;最后,结合现代相关研究,揭示"少火生气"防恢复期复发的生理基础为改善凝血功能障碍、免疫调节抗感染和保护内脏细胞组织三个方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基于"少火""壮火"理论探讨甲状腺癌术后骨质疏松发生机理
编辑人员丨2023/11/4
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多需长期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通过抑制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从而起到抑制肿瘤复发转移的作用.但过量使用甲状腺激素又会导致亚临床甲亢,并出现相关如心慌、汗出、失眠以及腰背关节疼痛等的临床表现.中医认为,"少火生气""壮火食气",二者与甲状腺癌术后骨质疏松相关症状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基于《内经》"少火""壮火"理论探讨甲状腺癌术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机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4
-
从"壮火食气"论治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IT)为临床常见病,现代医学对于该病治疗起效缓慢、疗效不稳定、价格昂贵,且日久会导致发热、水肿、自身产生抗血小板抗体等不良反应.目前中医学者多从"脾肾气血亏虚"论治,着重扶正.然笔者临床观察发现,CIT患者初期多以火热毒盛实象为主,后期病程迁延,方表现为脾肾气血亏虚,夹有瘀血证候为主.《黄帝内经》日"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故笔者考虑从"壮火食气"着手,首先明确其理论内涵,后运用该理论对CIT的中医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分析,以期对临证治疗有所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袁长津基于"壮火食气,少火生气"理论治疗脾胃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总结袁长津基于"壮火食气,少火生气"理论治疗脾胃病经验.袁长津认为脾胃病的病机可大致分为三大类:少火虚乏,胃气虚衰;中焦热盛,耗伤元气;火热失度,气机郁闭.其在治疗上以温少火、补胃气,清壮火、护元气,调寒温、理气机为基本原则,常用黄芪建中汤、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良附丸加减,并根据临床具体情况,灵活辨证.临床疗效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基于"壮火食气,少火生气"论激素依赖型哮喘的中西医诊治
编辑人员丨2023/9/23
糖皮质激素(GC)是治疗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首选药物,具有较强的抗炎、抗过敏、解痉平喘等作用,然而对糖皮质激素GC治疗不敏感的患者,需长期依赖口服大剂量激素才能实现对症状的控制,易发展为激素依赖型哮喘(SDA).过量使用激素药物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严重限制了其长期使用,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从中医学角度看,激素与肾脏同源,皆是"水中之火",兼具正、邪两种属性,传统的"壮火食气,少火生气"观点认为运用药物调节机体,将病理之火(壮火)转化为生理之火(少火),可有效改善体内的生理功能失和.基于"壮火食气,少火生气"理论,论述了 SDA的中西医诊疗机制,分别对SDA发病机制、西医治疗手段及其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从理论和实践应用两方面分析了中医诊治的出发点和功效,为SDA的中医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基于壮火食气探讨《金匮要略》中微汗法的运用特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壮火食气源自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历代医家对此各抒己见,而对于壮火,我们认为药物峻猛、药物剂量、服用量多等但凡能伤害人体正气的都可称为壮火.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微汗法深受《内经》的影响,其不仅是对《内经》壮火食气和汗法的继承,更是进行发展和创新.本文通过整理和讨论张仲景运用"微汗法"预防"壮火食气"的诸多细节,以期可更好地将这一治法应用于临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