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脾主升清"理论论治脂肪肝型肝豆状核变性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脂质代谢紊乱是脂肪肝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中医学认为,脾阳亏虚是本病的病机关键,温阳化气法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本文以"脾主升清"立论,探讨脂肪肝型肝豆状核变性的病理基础,并从中西医方面阐述脂质代谢紊乱是本病的重要特征,进而基于脾阳亏虚核心病机,论述温阳化气法调节脂质代谢治疗脂肪肝型肝豆状核变性,为辨治该病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柳国斌运用温阳通络法辨治糖尿病足临证撷菁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介绍柳国斌教授运用温阳通络法辨治糖尿病足的临证经验.认为糖尿病足多属消渴日久所致阳气亏虚、血脉瘀滞,以阴阳两虚为本,血瘀寒凝为标,气虚血瘀、阳气不达为病机关键,治以温阳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方予温阳通络汤辨证加减.并附验案1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益肺温阳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益肺温阳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郑州市中医院肺病科收治的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西医治疗,试验组在接受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48/50)与对照组(72.0%,3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肺温阳贴联合西药治疗,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符文彬疏肝调神整合针灸疗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经验探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青少年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符文彬教授认为青少年抑郁症的基本病机为肝郁气滞、神失所养,阳气不足为其发病的体质因素;治疗上主张以疏肝调神为根本治法,同时重视温阳化气及疗效巩固;综合运用针刺、精灸、皮内针、刺络等方式,制订以"一针二灸三巩固"为基本模式的整合针灸治疗方案进行诊疗,效果理想.总结符文彬教授应用疏肝调神整合针灸疗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中医临证经验,并附验案 1则加以阐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从"药毒所侵,脏腑虚损"辨治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白细胞减少是化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且临床病机复杂,证候多端,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恢复与治疗.化疗药物进入机体,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又损其气血,伤及脏腑,导致脏腑功能紊乱,发为此病.张志明教授总结其病机多为"药毒所侵,脏腑虚损",与肝、脾、肾三脏联系紧密,提出"益气为要、温阳为主、调气为佐"的治则,确立了"健脾补肾,滋养肝血,温阳益气"的治法.现本文从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医辨证出发,对其病因病机进行梳理研究,进而阐释治法治则,并附以典型医案进行论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赵颖教授运用温经汤治疗异常子宫出血之"一纲二期三步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赵颖教授从事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多年,临床上擅用经方治疗妇科血证,总结出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病机为冲任虚寒夹瘀,以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为法,采用经方温经汤加减治疗.温经汤具有温阳散寒、清退虚热、温通气血功效,同时全方配伍可气血阴阳俱调,主治寒热错杂、瘀血阻滞之病症,与异常子宫出血的病机相符合,临床用于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疗效颇佳.赵颖教授将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经验归结为"一纲二期三步法",并且根据一天中阳气的消长变化而因时处方,随证加减.附验案一则以飨同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以温阳补肾法论治失眠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失眠患病率高,危害大,西药疗效有限且不良反应较多,中医药治疗失眠疗效确切,理论丰富.本文认为肾阳亏虚是导致失眠的重要病机,治疗以温阳补肾为法.临床组方上可从阴中求阳、健脾升阳、利水通阳、温潜并用四方面入手,中成药可选用甜梦口服液.从现代医学角度,本文认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和失眠的发病密切相关,可能是温阳补肾治疗失眠的重要靶点.全文基于温阳补肾法,从病因、病机、治疗思路和科学内涵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失眠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张锡纯附子用药解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张锡纯是清末民初的代表性医家,研究其使用附子的习惯与规律对于指导临证有现实意义.在张锡纯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含附子方剂共计 30首,其中 29首为复方汤剂,21首方剂指明使用经过炮制的附子(原文称"乌附子"),无使用生附子的实际案例,均未对煎煮法作特殊要求,其用量为 0.6~24 g,总体使用剂量较小.人参、甘草、干姜、山药、白术是常与附子配伍的药味,旨在发挥益火扶阳(温里寒)、温阳通痹、回阳固脱、引火归元等功效.张锡纯使用附子的用法较为谨慎保守,其用药经验可以为现代中医临床提供思路与启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黎月恒"温阳散寒法"论治恶性肿瘤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黎月恒教授认为"阳虚寒凝"为肿瘤发生的原因之一,治疗上采用温阳散寒法,同时兼顾患者不同时期不同症状,综合其他治疗方法,临床获效甚佳。通过对黎月恒教授阳虚寒凝引起肿瘤病机的理解、治则治法及运用温阳散寒法治疗肿瘤的经验进行整理,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黎老的临证经验与学术思想,为中医药治疗肿瘤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温阳化浊方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温阳化浊方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22年3月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240例再次妊娠的脾肾阳虚证URS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于孕前3个月至孕后8~12周规律口服温阳化浊方治疗,分为中药组(120例)及对照组(120例)。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围产期结局及产科并发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温阳化浊方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中药组活产率[86.67%(104/120)]、持续妊娠率[90.00%(108/120)]均高于对照组[71.67%(86/120), P=0.004;75.00%(90/120), P=0.002],早期流产率[10.08%(12/119)]低于对照组[25.86%(30/116), 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围产期结局及产科并发症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应用温阳化浊方能显著改善URSA患者的活产率( OR=8.818,95% CI:3.556~21.871, P<0.001)和持续妊娠率( OR=11.261,95% CI:4.262~29.751, P<0.001)。 结论:孕前及孕期使用温阳化浊方治疗可显著提高脾肾阳虚证URSA患者的活产率及持续妊娠率,改善URSA患者的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