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宗气功能失调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辨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文通过梳理中医宗气学说形成背景、发展源流及主要内涵,解析宗气生理功能及其病理状态下的不同表现,并结合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中医病机特点,认为"宗气失调、治节不出"为PAF主要病机,"心下空豁,脉律不齐"为PAF具体表现,脉象节律至数变化是PAF临床辨证治的重要参考,宗气亏虚、宗气郁滞、宗气下陷是其常见证型.治疗当以"调补宗气"为根本,通补兼施,包含调和营卫、安神定悸,开郁息风、化瘀通络,培元顾本、升阳举陷等法,并佐以养心、滋阴、温阳之品,气血并治,心神同调,则枢机得利、脏气得平、血脉得利、脏腑得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胃络通心"理论探析
                                    编辑人员丨2周前
                                "胃络通心"理论源出《黄帝内经》,揭示了胃、心二者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通过对《黄帝内经》相关条文辨析,明确胃、心二者经络相连、生理相通、病理相关及五行相生,故而概括衍化为"胃络通心"理论.以"胃络通心"为基础,解析症状,明确病源,梳理相关病机学说,确立了 6类常见病因病机:阳明实热,循络扰神;温邪循络,上扰神志;风邪入腑,循络及心;胃不养心,舌窍失用;移邪攻心,痛证居多;心病及胃,胃症屡见.据理立法,概括"胃络通心"指导下的6种治法:通腑泄热,宁心安神;宣通郁遏,苦辛泄化;温阳散寒,建中理上;益火补土,助胃消化;清心泻火,子母同治;补土伏火,土厚火宁.并提出代表性方药,为理论的临证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温阳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慢性心力衰竭病机以心气心阳衰之脏腑虚损为本,以感受六淫邪气久病成瘀血、痰湿、瘀毒等病理产物为实.综合各家经验,慢性心力衰竭辨证多以复合证为主,阳虚类证型最为常见.临床多采用温阳养心、温阳利水、温阳益气、温阳活血(通络)、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的内治法和艾灸、穴位贴敷、奄包热熨等外治法进行治疗,疗效确切.目前,温阳法治疗本病的研究局限于名老中医经验及临床个案报道,样本量有限,中心单一,缺乏治疗后临床随访以考量长期疗效,且各个医家对运用温阳法的组方用药不尽相同,方剂内含药物的作用机制未能完全明确.温阳法与其他治法组成的复合治法在治疗本病时也未有系统归纳和统一,故今后应展开多中心、大样本的中医药临床、动物及药理实验研究,注重追踪随访,对温阳类治法进行系统归纳,制定统一标准,并挖掘温阳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从而有力发挥温阳法治疗本病的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马云枝诊治抑郁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3/16
                                抑郁症的病因主要为情志内伤及体质素弱.肝失疏泄、脾失运化、心神失养及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是其关键病机.其病位主要在肝,但可涉及心、脾、肾.临床根据脏腑辨证和虚实辨证,采用相应治则:从肝论治包括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法,疏肝泻热、安神定志法,理气解郁、活血化瘀法,疏肝解郁、健脾养血法;从心论治包括补血养心、除烦安神法,滋阴安神、补心养血法;从脾论治包括健脾养心、益气生血法,行气开郁、化痰散结法;从虚论治包括滋养阴精、补益肝肾法,健脾益肾、温阳补气法.同时善用对药柴胡配白芍,解郁疏肝;半夏配厚朴,行气散结;香附配川芎,理气活血;酸枣仁配合欢皮,解郁安神;郁金配青皮,调气解郁.结合情志调护,可获得奇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李延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的临床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2/3
                                冠心病为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归属中医学的"胸痹""心痛"等疾病范畴.李延教授认为本病之病性总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虚、脾胃健运失常为本,标实在于痰浊、血瘀、气滞、寒凝等有形实邪痹阻心脉.治疗时重视调理脾胃,重用黄芪、白术、党参、五味子等健脾养心以治本,结合通阳化浊、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温阳散寒等治法,标本兼治,通补兼顾,使脾气健旺,心气充沛,瘀去痰消,胸阳得以舒展,则心之血脉恢复畅通,胸痹心痛诸症得到缓解.李延教授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的经验可为中医临床诊治冠心病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李佩文从"脏神-脑神"辨治乳腺癌化疗相关认知障碍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1/20
                                李佩文认为认知功能不单包括记忆力,更涵盖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多方面内容,属于中医狭义"神"的范畴.认知功能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尤其与五脏神中的心神、脾意、肾志密切相关,且内根于脏神,依赖阳气的化精作用外现为脑神.李佩文临证从"脏神-脑神"理论探讨乳腺癌化疗相关认识障碍的发病机制,同时强调阳气化精为神的关键作用,兼顾痰浊、瘀血、郁热等病理产物.其采用养心安神、健脾益肾为主,温阳行气、化痰祛瘀、清解郁热为辅的治疗方法治疗本病,临床疗效满意.附验案1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基于五脏相关论治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成因繁多,临床上仅以常规方法从胃和食管论治本病,难收佳效.五脏相关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重要内容.基于五脏相关理论,从脾、肺、肝、肾、心辨治出发,分析各脏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病机的关系,基于建中理脾、宣降肺气、抑木扶土、温阳益肾、益火养心的原则,指导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常可速达病所,祛除顽疾,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并附验案 1 则加以阐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 
                                
温阳养心汤治疗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阳虚血瘀型60例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9/2
                                目的:观察温阳养心汤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阳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阳虚血瘀型患者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温阳养心汤,疗程4 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总疗效、症状疗效积分、中医证候疗效积分、硝酸甘油服用量、SAQ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92.86%(26/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76%(2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阳养心汤联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在改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症状疗效积分(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中医证候疗效积分(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畏寒肢冷),硝酸甘油服用量,心电图疗效,血脂指标(HDL-C、LDL-C、TC、TG),SAQ评分等方面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养心汤可显著提高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阳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并降低临床症状评分,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
                                 - 
                                
袁海波教授辨治缓慢性心律失常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袁海波教授认为,缓慢性心律失常以心、脾、肾三脏阳气虚弱为根本病机,并在阳虚基础上产生气滞、湿阻、血瘀等病理产物和一系列的病机变化.临证可见心脾阳虚、心肾阳虚、心脾肾三阳俱虚等证型.治疗当以温脾阳、扶肾阳、养心阳为本病的基本治法,其中温阳三法首重温运脾阳,且要三阳共治.温阳同时不忘养阴、益气、理气、驱阴邪.袁海波教授创立的袁氏苏心醒方为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基本方药,临证根据证候变化,灵活加减化裁.同时袁老提出“医嘱调护,实为无形之药”.认为用药之外的调护,在心脏病的治疗中同样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张珍玉从燮理阴阳辨治心悸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张珍玉提出治疗心悸应"勿执养心安神,唯务燮理阴阳"的学术观点,认为饮食劳倦、体质虚弱、七情六淫以及痰饮瘀血等均可导致气血阴阳亏损,心失所养、心脉不畅而发为心悸,其病位在心,与肝、脾、肺、肾四脏密切相关.实证治以祛痰化饮、清火行瘀,使邪去正安,心神得宁;虚证治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以补气血之不足,调阴阳之盛衰,常应用炙甘草汤加减燮理心之阴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