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养导向下基于真实情境创设的教学案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在"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学中,通过创设真实情境、结合问题驱动、建构概念模型、主动展示交流等多种教学形式,在情境中引发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疾病筛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疾病筛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为开展相关研究的学者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整合现代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和卫生经济学中的相关内容,探讨分别采用真实性指标(灵敏度、特异度)和预测值指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开展疾病筛查卫生经济学评价的差异,并结合文献中的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真实性指标(灵敏度、特异度)属于诊断试验的固有指标,不受样本人群患病率的影响,更适合开展疾病筛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而且真实性指标易于获取,模型计算过程简洁、方便.案例研究结果显示,与风险评分法筛查2型糖尿病的增量成本效果比相比,空腹静脉血糖法为626,这表示风险评分法筛查组每多筛查出1例糖尿病患者需要多花626元.结论:建议采用真实性指标开展疾病筛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规范模型选择的路径方法,不断提高我国疾病筛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方面的证据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应用真实世界研究长三角地区专家建议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子宫颈癌已成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是预防子宫颈癌的重要一级预防措施。随着中国HPV疫苗应用的加快,开展HPV疫苗应用的真实世界研究(RWS)能够指导疫苗的合理应用,对于中国加速消除子宫颈癌的策略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长三角宫颈癌及女性下生殖道感染防控联盟和长三角免疫规划一体化项目组组织专家制定了《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应用真实世界研究长三角地区专家建议》。本文基于中国医疗信息化和HPV疫苗接种现况,结合国内外研究的文献和案例,阐述了HPV疫苗接种和评价的数据链,介绍了RWS的研究设计、研究方向、数据库建设、数据治理和统计分析,对开展HPV疫苗RWS实践中的问题提出了专家建议,旨在指导HPV疫苗应用的RWS,促进中国真实世界证据的产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微助教"课堂互动平台在老年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老年科作为一个涵盖内科各亚专业的综合科室,病区相对分散,因此对于老年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管理和教学造成了困难。应用"微助教"课堂互动平台开展教学查房和小讲课的课堂签到、课堂测试和课堂讨论等教学活动,不仅有效地管理了教学秩序,而且通过鼓励学员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使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得以提高;案例分析小测试和互动讨论答疑有助于巩固和深化学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其临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出勤率、课堂研讨和小测试的成绩都真实、客观地记录下来,便于教师对学员学习全过程进行持续观察,并作出形成性评价;同时敦促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最终达到"教"和"学"双促进的教学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学生安宁疗护模拟教学效果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设计并实施医学生安宁疗护模拟教学,了解其教学效果。方法:在临床真实案例基础上,以美国国家护理联盟仿真模拟框架为指导设计和实施医学生安宁疗护模拟教学。采用质性研究方法,2022年1至2月,对参加安宁疗护模拟教学的21名杭州师范大学医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经过分析提炼出3大主题,即模拟教学提升学生对安宁疗护内涵的认知,包括理解全人照护内涵,领悟全家照护理念,增强全队照护意识;模拟教学为安宁疗护技能提供训练场景,包括提高身体照护技能,提升沟通技巧;安宁疗护模拟教学需要优化,包括丰富案例情景和增加训练次数,增加对操作技能的指导。结论:模拟教学有助于医学生理解安宁疗护内涵,提高安宁疗护实践技能,后期可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充实技能教学模块等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急诊症状学临床模拟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急诊专业住院医师人才梯队培养的基石,是培养具有卓越岗位胜任力临床医师的关键环节。目前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日趋完善,各种教学方法应运而生,教学形式丰富多彩。然而,如何让参加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更有效地掌握急诊症状以及相关联的危重症疾病诊断、病情危重识别、抢救诊治流程和急救技能操作要领,突破以老师为主体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方法,探索并建立适合学科发展的临床教学模式,是急诊专业临床教学日益急迫解决的问题。各种教学模式近年来发展迅速,情景模拟教学(situational simulation teaching)脱颖而出,是一种以高仿真模拟人及计算机系统来再现临床案例真实场景,引导学员自主探究性学习,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持续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兼具生动、直观、可重复性等特点 [1,2,3] 。目前情景模拟教学多以重现临床危机时刻以及各种急救技能操作设为教学场景 [4,5],在我们研究中将临床疾病危机时刻与急诊常见症状融会贯通为一个个教学模块,通过模拟教学形式为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提供沉浸式培训环境,激发其学习主动性,提升临床岗位胜任力。为研究基于急诊症状学的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急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将本院2020年与2021年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培训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汇报总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车祸伤院前急救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和高端模拟仿真系统,构建车祸伤院前急救虚拟救援场景,提高学生在复杂现场环境下评估、沟通、应急救援能力。方法:选取扬州护理学院2018级大学生213名为研究对象。以项目设计构建-项目应用-效果判断为主导线,采用虚拟场景下的真实案例模拟,将院前急救中"120接诊沟通""现场安全评估与判断""伤员伤检评估""现场急救""患者转运"的五个模块融合,应用于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完成"学习模式"、自行完成"训练模式"的课后练习、参加"考核模式"下急救能力考核。结果:车祸伤院前急救中学生最薄弱的环节为患者转运;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和高端模拟仿真系统学习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学习合作能力能均较应用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和高端模拟仿真系统能给学生直观的抢救体验,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患者临床的学科整合型PBL课程对学生临床思维培养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重点阐明学科整合型PBL课程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的现实必要性。通过一些真实、完整案例的小组讨论教学过程,详细说明学科整合型PBL课程如何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通过课程思政,隐性渗透敬业、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贴近患者临床,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心理安慰水平。经过5年的教学实践,获得国家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家的首肯、学生好评,效果明显,能扎实培养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的自主学习能力;能显著提高基础医学课程之间和基础医学与临床的双向整合能力;能明显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决策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深度学习的幽门螺杆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构建一套内镜下识别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多重特征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并评估其在真实临床病例中的表现。 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1年3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同时间段行 13C呼气试验和胃镜检查的1 033例受检者资料, 13C呼气试验阳性(定义为 HP感染)为病例组(485例), 13C呼气试验阴性为对照组(548例)。将提示 HP阳性和 HP阴性的各类黏膜特征胃镜图像,以及以案例为单位的 HP阳性和 HP阴性病例胃镜图像以8∶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LSTM)开发一套识别 HP感染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其中,CNN可识别并提取每例患者内镜图像中的黏膜特征,生成特征向量,然后LSTM接收特征向量,综合判断 HP感染状态。以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估系统的诊断性能。 结果:该系统对结节样改变、萎缩、肠上皮化生、黄斑瘤、弥漫性发红+点状发红、黏膜肿胀+皱襞肿大蛇形+黏液白浊和 HP阴性特征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7.5%(14/16)、74.1%(83/112)、90.0%(45/50)、88.0%(22/25)、63.3%(38/60)、80.1%(238/297)和85.7%(36/42)。其综合判断患者 HP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9.6%(43/48)、61.8%(34/55)、74.8%(77/103)和0.757,其诊断准确率与内镜医师白光下诊断 HP感染的准确率相当(74.8%比72.1%, χ2=0.246, P=0.620)。 结论:本研究开发的系统在评估 HP感染方面具有较好的诊断性能,可用于辅助内镜医师判断 HP感染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肿瘤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为发挥多学科综合治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在肿瘤学教学中对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重要作用,成立了肿瘤学教研室,编写教材《临床肿瘤学》,选拔附属医院优秀教学工作者组建MDT教学团队,建立了与某一特定瘤种密切相关的多导师制,将基于授课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和问题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相结合。安排学生在课间实习中观摩和参与临床MDT会诊,并且较传统考核形式增加了MDT病例讨论题、综述撰写、课堂模拟MDT过程和真实参与临床MDT讨论。对参加MDT教学的学生问卷显示,93%以上的学生认为MDT教学模式有助于系统性掌握所学章节知识和了解前沿进展,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综合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大部分学生表达能力[89%(169/190)]和查阅文献能力[79%(150/190)]有所提高;94%(178/190)的学生表示愿意接受这种教学方式。这表明吉林大学肿瘤学系基于MDT模式的教学实践经验有助于提升肿瘤学教学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