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体外周血有核细胞注射改善眶周皱纹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真皮、皮下注射自体外周血有核细胞改善眶周皱纹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医疗美容科收治要求改善眶周皮肤细纹的女性患者18例,年龄22~53(39.6±7.9)岁。抽取血液进行负收集混合法,分离纯化出自体有核细胞和血液活性成分,并均匀注射至患者眶周皮肤。单次治疗后用VISIA图像分析系统对治疗前后的眶周皱纹进行满意度评分,将所得分值进行对比分析,并记录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随访,治疗前患者VISIA眶周静态皱纹(22.09±8.21)分,治疗1个月后分值降至(18.31±7.84)分,治疗前后评分差异(-3.77±2.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50, P<0.05),患者满意17例;随访3个月后满意15例。8例患者眶周皮肤纹理、质地、毛孔状态均得到改善。 结论:自体外周血有核细胞注射可改善眶周皮肤细纹、患者满意度高、几乎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保留上睑感觉神经分支的切开重睑术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介绍一种保留上睑感觉神经分支的切开重睑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江苏省中医院整形外科采用保留上睑感觉神经分支的切开重睑术治疗的患者资料。术中沿设计线切开皮肤及眼轮匝肌,分离眼轮匝肌并暴露睑板前筋膜层,于瞳孔中线偏内侧可见1、2支斜向内走行的神经,仔细解剖并予以保留,于眶隔深面上行分离并去除部分眶隔脂肪,将切口下唇眼轮匝肌浅层和上睑提肌腱膜固定,形成自然的重睑弧度,无张力缝合皮肤。术后随访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12个月以Semmens-Weinstein单丝采用轻触法检查重睑线上、下对应部位的触觉,评估重睑线下皮肤的触觉减退情况,分为无差别、轻度差别、明显差别3个等级;术后3~12个月由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度进行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等级。结果:共纳入79例双侧单睑患者(共158只眼),均为女性,年龄18~44岁,平均26.6岁。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9.4个月。89.9%(142/158)上睑感觉评价为"无差别",10.1%(16/158)评价为"轻度差别"。无上睑麻木或感觉异常等不适症状发生。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率为94.9%(75/79)。2例患者术后外观轻度不对称;1例患者术后出现血肿,2周后自行吸收,重睑轻微不对称;1例患者切口瘢痕增生,予硅凝胶外涂结合脉冲染料激光干预后,于术后9个月恢复。结论:保留上睑感觉神经分支的切开重睑术是一种效果确切、重睑形态逼真、可保留重睑线下的皮肤感觉、损伤小、恢复快的新术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125I粒子植入放疗在儿童眼眶横纹肌肉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 125I粒子植入放疗在儿童眼眶横纹肌肉瘤综合治疗中的效果与并发症。 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儿童眼眶横纹肌肉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经手术切除和病理检查确诊,根据WHO制定的病理组织学分型标准分为胚胎型6例,腺泡型2例。根据美国横纹肌肉瘤研究协作组(IRSG)分期标准分为Ⅰ期1例,Ⅱ期3例,Ⅲ期4例。所有患儿均在儿科规范化疗,计划在肿瘤切除术后1个月行 125I粒子植入放疗。随访项目包括肿瘤控制情况和放疗并发症情况。 结果::4例手术中肉眼切除干净,另4例因边界欠清晰未切除干净。7例患者按照各自预定方案完成了化疗,1例未完成化疗并放弃后续治疗。完成综合性治疗的7例患儿4年无瘤生存率为100%,中位随访时间48(37~66)个月。未完成综合治疗方案者1例,因脑转移死亡(眼眶部位稳定控制)。穿刺并发症:1例穿刺道出血。放疗并发症:早期(≤6个月)有角膜刺激征5例,睫毛眉毛脱失5例,局部皮肤色素沉着2例;晚期(>6个月)有视力下降5例,眼表新生血管性病变5例,局部皮肤色素沉着5例,皮下组织萎缩、硬化4例,角膜刺激征3例,睫毛眉毛脱失2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例(其中角膜溃疡、穿孔并摘除眼球1例)。所有患儿均无眼眶及面骨发育异常,存活的7例患儿中有6例完整保留眼球,3例视力无影响。结论::包含 125I粒子植入内照射的综合治疗可较好地治疗儿童局限于眼眶内的横纹肌肉瘤,但粒子特有的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观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编辑导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期无重点号。专家观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代谢综合征诊疗专家共识(2022)》,由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MS)的风险远高于普通人群,两者紧密联系、互为因果,构成恶性循环;研究发现OSA合并MS患者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显著增加,医疗负担沉重。为了增强OSA合并MS的防治水平并改善预后,推出本文,以期为OSA合并MS患者的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论著《平坦型突发性聋再分型》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全国33家医院收治的1 024例单侧突聋患者资料,认为可对平坦型突聋进一步分为平坦上升型、平坦下降型和平坦一致型。其中平坦上升型痊愈率与低频下降型突聋相似,预后较好;平坦下降型痊愈率与高频下降型突聋相似,预后较差;平坦一致型痊愈率高于全聋型突聋,平均纯音听阈在平坦一致型和全聋型突聋的预后中起重要作用。论著《850例耳聋基因筛查 SLC26A4单杂合突变新生儿的基因型及合并第二突变位点者表型分析》一文,分析850例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筛查结果为 SLC26A4单杂合突变的新生儿个体,合并明确第二致病突变位点的概率为2.12%,均为点突变或小片段缺失,均确诊为中度及以上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研究结果可为 SLC26A4突变的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得出合并 KCNJ10基因突变者,在婴幼儿期均未出现听力损失,提示需进一步随访。论著《基于鼻孔暴露度鼻翼退缩分型的外鼻整形术》认为,基于正面观鼻孔暴露度的鼻翼退缩分型方式可全面评估患者鼻翼退缩的严重程度,并将治疗方案系统化、全面化,患者满意度较高。论著《儿童急性鼻窦炎眶颅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总结24例急性鼻窦炎眶颅并发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认为该病起病隐匿,进展迅速,对于并发视力下降、出现颅内并发症或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例,应及时进行经鼻内镜下鼻窦开放及眼眶脓肿引流术。论著《声带截短术用于跨性别女性音调提升的疗效分析》得出声带截短术能够显著提高跨性别女性的嗓音基频、共振峰频率及嗓音女性化程度,对发音能力及嗓音质量无明显不利影响,是嗓音女性化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论著《无充气颏下全腔镜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临床分析》一文,采用无充气颏下入路腔镜术式成功切除了13例甲状舌管囊肿病例,认为该入路术后瘢痕隐蔽,可带来较好的美容效果。继续教育园地《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评估与分级研究进展》对腺样体的内镜分级和影像学分级这2类方法的发展演进及新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对比了两者的优势与不足,并探讨了各种评估体系对于疾病转归及干预的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个性化3D打印导板在单侧粉碎性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个性化3D打印导板在辅助单侧粉碎性颧骨复合体骨折(ZCF)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8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37例单侧粉碎性Z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使用3D打印导板分为3D导板组和常规组:3D导板组20例,术中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骨折复位;常规组17例,采用传统的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三维重建CT影像参数测量值:△L1,双侧眶下缘点至眶上缘点间距离的差值;△L2,双侧颧突点至外耳门点间距离的差值;△L3,双侧颧弓突点至正中矢状面间距离的差值;△α,双侧颧突角差值;△β,双侧颧弓角差值。观察患者术后6个月面部对称性、张口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3D导板组与常规组△L1分别为(1.04±0.62)mm、(1.91±0.50)mm,△L2分别为(1.32±0.56)mm、(3.50±0.92)mm,△L3分别为(1.48±0.64)mm、(2.83±0.94)mm,△α分别为0.93°±0.34°、3.01°±0.56°,△β分别为0.97°±0.27°、2.73°±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3D导板组中20例患者面部对称性良好,常规组中3名患者出现患侧面中部塌陷症状;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伤口感染、钛板、钛钉松动外露、张口受限及眼运动障碍等并发症。 结论:应用个性化3D打印导板辅助单侧粉碎性ZCF治疗可提高骨折复位精准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导航引导下鼻内镜经蝶筛入路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摘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导航引导下鼻内镜经蝶筛入路摘除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2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的影像学表现为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并行导航引导下鼻内镜经蝶筛入路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摘除术(附视频)的12例(12只眼)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例,女性9例,年龄32~59岁。分析患者术前、术后视功能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3例术前视功能无损伤患者,术后视功能仍然正常。其余9例患者术前均有视功能损伤,其中3例术后视功能完全恢复正常,2例视功能较术前有所改善,4例术后视功能无变化。12例患者中3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9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的眼球内转轻度受限伴复视症状,均在术后1个月内完全恢复正常。结论:导航引导下鼻内镜经蝶筛入路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摘除术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 (中华眼科杂志,2021,57:837-84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三点小切口重睑术同期行眶隔脂肪重置矫正上睑凹陷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采用三点小切口重睑术同期行眶隔脂肪重置矫正上睑凹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整形美容中心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采用三点小切口重睑术同期行眶隔脂肪重置矫正上睑凹陷的患者资料。术中将上睑中央脂肪团外侧延伸部通过3个微小皮肤切口内移固定至上睑中内侧。术后进行随访,观察重睑形态和上睑凹陷的改善情况,并统计患者满意度。结果:共纳入72例患者(140眼),男1例,女71例,平均年龄28岁(19~40岁),术前评估为轻度上睑凹陷122眼,中度上睑凹陷18眼。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重睑弧度流畅、两侧基本对称;术前轻度上睑凹陷的122眼中,术后118眼恢复至无上睑凹陷,4眼仍存在轻度上睑凹陷;术前中度上睑凹陷的18眼中,术后有3眼恢复至无上睑凹陷,15眼仍存在轻度上睑凹陷。患者总体满意率为93.1%(67/72)。重睑松脱率为3.6%(5/140),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三点小切口重睑术同期行眶隔脂肪重置可有效改善轻、中度上睑凹陷,术后重睑形态稳定,满意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眶底爆裂性骨折修复术后持续性复视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眶底爆裂性骨折修复术后持续性复视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1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诊治的术后1 d即存在复视的眶底爆裂性骨折患者146例146眼的病历资料,根据观察期间内复视是否持续存在分为持续复视组14例14眼和复视消失组132例132眼,比较2个组不同性别、眼别、年龄、术前病程、术前眶内软组织嵌顿程度、手术方法、手术入路、术后眼球转动锻炼依从性、术后下直肌损伤程度眼数的差异,筛选 P<0.05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所有患眼均成功地进行了手术,术后随访期间所有患眼均未出现眼眶植入物感染、移位等并发症。2个组间不同年龄分类、术前病程、术前眶内软组织嵌顿程度、手术方法、术后眼球转动锻炼依从性、术后眼外肌损伤程度眼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 2=9.443, P=0.002; χ 2=29.041, P<0.001; H=53.943, P<0.001; H=34.583, P<0.001; χ 2=46.041, P<0.001; H=101.438,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长病程( OR=8.678,95% CI=1.013~74.304, P=0.031)、术前眶内软组织嵌顿(重度: OR=32.963,95% CI=7.647~142.084, P<0.001.中度: OR=11.852,95% CI=2.679~52.436, P=0.001)、术后下直肌损伤(重度: OR=511.000,95% CI=42.815~6 110.808, P<0.001.中度: OR=132.000,95% CI=12.442~1 400.458, P<0.001)是术后持续性复视的独立危险因素。先进的手术方法(个体化塑形钛网法: OR=0.020,95% CI=0.002~0.127, P<0.001.厂家预制钛网法: OR=0.031,95% CI=0.004~0.257, P=0.001)、术后眼球转动锻炼依从性良好( OR=0.015,95% CI=0.001~0.197, P<0.001)是术后持续性复视的独立保护性因素。 结论:眶底爆裂性骨折修复术前严重眶内软组织嵌顿和术后下直肌的不可逆损伤是术后持续性复视的主要危险因素,缩短术前病程、改善手术方法、增强术后眼球功能锻炼可降低术后持续性复视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额眶重建联合牵张成骨术治疗Crouzon综合征中三维重建模板的辅助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模板在额眶重建联合牵张成骨术治疗Crouzon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治疗的Crouzon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具体治疗方法将患儿分为2组,研究组为应用三维重建模板行额眶重建联合牵张成骨术,对照组为未使用三维重建模板行该手术。对2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头颅指数、额眶回缩率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进行分析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比例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比较,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研究组纳入10例患儿,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19个月(9~37个月);对照组纳入8例患儿,男5例,女3例,平均年龄25个月(8~46个月)。研究组术后随访18个月(12~36个月),头颅外形均得到较好改善,其中2例延长杆出口发生感染。对照组术后随访18个月(12~30个月),头颅畸形得到改善,其中1例发生皮下血肿,1例延长杆出口发生感染。2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头颅指数、额眶回缩率及并发症发生比例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而前额外形,研究组(0/10)较对照组(4/8)更对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应用三维重建模板行额眶重建联合牵张成骨术治疗Crouzon综合征的效果肯定,头形和眼眶明显有改善,术后无严重并发症,能在术中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A型肉毒毒素微滴注射改善下睑皮肤细纹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A型肉毒毒素微滴注射方法改善下睑皮肤细纹,实现眼周年轻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面颈整形中心、广元市中心医院医疗美容科、青神县人民医院皮肤科、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女性健康管理中心和成都八大处医疗美容医院收治的下睑皮肤轻度松弛伴细纹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微滴注射方法进行治疗,将稀释浓度为8 U/ml的A型肉毒毒素以0.6 cm为间隔,广泛、微量地注射于下睑眼轮匝肌解剖区域的真皮层或真皮与肌肉浅层之间,单点注射0.2 U。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患者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十分不满意,计算主观满意度(十分满意与满意例数占总例数的百分比);同时,由第三方医师采用全球美学改善评分量表(GAIS),对治疗前和随访时的患者照片进行评分,5分为较前更差,4分为无改善,3分为轻微改善,2分为中等改善,1分为显著改善。采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23例患者,其中男1例,女22例,年龄(36.4±2.5)岁。随访1~6个月,平均1.4个月,患者主观满意度为100%(23/23)。GAIS评分为(1.26±0.54)分,100%(23/23)的患者达到显著改善或中度改善标准。并发症方面,2例患者出现注射后局部淤血,最迟在1周后恢复;1例主诉注射后疼痛,12 h后明显缓解;无眼睑外翻、睑球分离、闭合不全、面瘫、眼干涩或其他并发症。结论:应用A型肉毒毒素微滴注射可改善眶周皱纹,同时提升皮肤质地,获得了良好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