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织δ样配体3表达和着色性干皮病基因G基因多态性与晚期肺鳞癌患者铂类化疗敏感性的关系及交互作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组织δ样配体3(DLL3)表达和着色性干皮病基因G(XPG)基因多态性对晚期肺鳞癌患者铂类化疗敏感性影响的交互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岳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晚期肺鳞癌患者,均在充分知情前提下给予卡铂+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每3周为1个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根据化疗敏感性分为敏感组46例和非敏感组94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组织DLL3表达评分和XPG基因多态性,比较不同XPG基因型患者组织DLL3表达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化疗敏感性的危险因素,采用交互作用系数γ分析组织DLL3表达和XPG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是否存在及其作用类型。结果:敏感组组织DLL3表达评分低于非敏感组[(3.28 ± 0.93)分比(7.59 ± 1.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敏感组CC基因型患者多于非敏感组,CT、TT基因型患者少于非敏感组( P<0.05)。CC、CT、TT基因型患者组织DLL3表达评分分别为(3.51 ± 0.93)、(6.76 ± 1.08)和(10.09 ± 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组织DLL3表达评分CC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着色性干皮病两例ERCC2和ERCC5基因突变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2例着色性干皮病患儿基因突变。方法:收集2例着色性干皮病患儿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DNA,采用高通量全外显子组测序方法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确定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再用Sanger测序法对患儿及其父母的DNA进行双向验证,重点关注着色性干皮病相关候选基因XPA、ERCC3、XPC、ERCC2、DDB2、ERCC4、ERCC5及POLH的变异。结果:例1为3岁男孩,面、耳、颈、双手背散发褐色斑点伴色素减退斑2年,步态不稳1年,皮疹夏季加重,以光暴露部位为主。例2为1岁5月龄男孩,面部散发褐色斑点伴少许色素减退斑1年。基因检测显示,例1 ERCC2基因发生复合杂合突变,即父源c.1805G>A(p.Gly602Asp)和母源c.586C>T(p.Arg196Ter)突变,为XPD型。例2 ERCC5基因发生复合杂合突变,即父源c.2533+2T>C和母源c.2453C>T(p.Ala818Val)突变,为XPG型。c.586C>T(p.Arg196Ter)和c.2533+2T>C既往未见报道。嘱防晒、避光,随访2年,患儿皮损较前有所增多,未出现恶性肿瘤。结论:ERCC2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可导致XPD型着色性干皮病,表现出皮肤和神经症状;ERCC5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可导致XPG型着色性干皮病,表现为轻症表型。早期临床特点结合基因检测有助于着色性干皮病患者的准确诊断及分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着色性干皮病C组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着色性干皮病C组(XPC)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核苷酸切除修复(NER)通路中关键蛋白质,参与DNA损伤识别和修复,也是NER发挥生物学效应的限速蛋白质.如果XPC基因表达缺失或功能异常,导致损伤的基因组DNA不能被识别修复,将导致一系列的疾病.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人类可遗传的基因变异中最常见的一种.本文就近年来DNA修复通路中重要基因XPC常见SNP的研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山东汉族孕妇XPC基因rs2228001位点多态性与子痫前期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XPC基因rs2228001位点多态性与子痫前期易感性相关性.方法 以山东地区1 279名正常孕妇为对照组,以978名子痫前期孕妇为病例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两组孕妇的rs2228001位点进行检测,通过比较两组孕妇rs2228001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有无差异,验证XPC基因rs2228001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子痫前期的易感性有无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XPC基因rs2228001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子痫前期早发组和晚发组、轻度型和重度型rs2228001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XPC基因rs2228001位点的多态性和子痫前期的易感性无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XPC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了解着色性干皮病基因C(XPC)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肺癌易感性、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相关性,为肺癌的预防、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XPC""单核苷酸多态性""肺癌""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Lung cancer"等为关键词,组合检索1998年1月-2018年1月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就XPC基因SNP与肺癌易感性、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38篇,其中有效文献39篇.人类XPC基因位于染色体3p25上,其编码蛋白是DNA损伤修复系统中核苷酸切除修复途径的早期DNA损伤识别蛋白,在DNA的修复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同时,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还参与了信号转导、细胞周期调控及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等过程.XPC基因SNP可能会影响个体对DNA损伤的修复能力,从而影响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生、化疗的效果及其预后.现有研究多集中在Lys939Gln、Ala499Val、PAT-/+等SNP位点.大多数研究结果显示,XPC基因Lys939Gln位点突变可能会增加肺癌发生的风险,PAT-/+多态性与我国人群罹患肺癌的风险可能无关,而Ala499Val位点多态性是否与肺癌发生的风险有关尚无一致结论.上述位点的多态性均可能与肺癌患者的化疗敏感性有关;Lys939Gln位点突变纯合(Gln/Gln)型患者的预后较差,而Ala499Val位点突变则可能有利于患者的预后.但由于人群、地域、遗传特征、环境暴露等因素的差异,现有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故XPC基因各SNP位点是否相关、其突变是否会影响肺癌的发生发展、患者的化疗敏感性和预后以及其作用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个着色性干皮病C组家系XPC基因的新突变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1个C组着色性干皮病家系XPC (XPC complex subunit,DNA damage recognition and repair factor)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 采用高通量测序和Sanger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突变分析.在确定突变后,对其父母进行致病基因位点确认;用逆转录-PCR检测突变对mRNA的影响.结果 先证者携带XPC基因c.2098G>T和c.2034-7_2040del复合杂合突变,其中c.2098G>T突变导致第700位的氨基酸由Gly变为终止密码子,而c.2034-7_2040del突变导致mRNA缺失了第11外显子的82个核苷酸,使肽链从940个氨基酸截短至679个,两个突变分别遗传自其父母.在100名无亲缘关系的正常对照中未检测到上述突变.结论 XPC基因c.2098G>T和c.2034-7_2040del复合杂合突变可导致XPC基因表达异常,造成XPC功能减弱或丧失,可能是该患者的发病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5稳定着色性干皮病F蛋白并促进DNA链间交联损伤修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着色性干皮病F蛋白(xeroderma pigmentosum group F,XPF)和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蛋白(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group 1,ERCC1)组成一种结构特异性的核酸内切酶(XPF-ERCC1)复合物,参与DNA链间交联(interstrand crosslink,ICL)损伤修复.其中,XPF蛋白的去泛素化修饰对DNA损伤修复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工作主要研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5(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15,USP15)对XPF的稳定性及ICL修复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蛋白质质谱和Western印迹法分析发现,XPF蛋白与USP15存在相互作用,进而使XPF蛋白去泛素化修饰;采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USP15基因敲除的HeLa细胞株(USP15 KO)并进行Western印迹分析,结果显示,敲除组XPF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克隆形成试验显示,在ICL诱导剂顺铂(cisplatin,DDP)和丝裂霉素C(mitomycin,MMC)的作用下,USP15基因敲除的HeLa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1).本研究表明,去泛素化酶USP 15是一种重要的DNA修复调节因子,该酶通过稳定XPF蛋白促进由XPF-ERCC1介导的ICL修复.本研究为改善ICL诱导剂类抗癌药物的耐药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新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因诊断着色性干皮病二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总结报告2例经基因检测分型的着色性干皮病患者(分别为着色性干皮病C组和变异组)及其4种基因变异,其中2种为新变异:POLH基因c.1403delC(p.P468Qfs*3)移码突变和c.592G>A(p.E198K)错义突变.该研究结果丰富了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为着色性干皮病的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了重要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黄芪多糖对甲醛染毒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黄芪多糖(APS)对甲醛染毒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 DNA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BM-MSCs,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甲醛)和APS 40、100、400μg/mL组.利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彗星实验检测DNA断裂,KCl-SDS沉淀实验检测DNA-蛋白交联(DPCs),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着色性干皮病基因A (XPA)、着色性干皮病基因C(XPC)、DNA修复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复制蛋白A1 (RPA1)、复制蛋白A2 (RPA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APS 40、100、400 μg/mL作用后,细胞增殖活性显著升高(P<0.01),DNA断裂和DPCs形成显著减少(P<0.01),XPA、XPC、ERCC1、RPA1、RPA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其中APS 100 μg/mL组效果最明显.结论 APS可以保护甲醛诱导的人BM-MSCs DNA损伤,APS100 μg/mL保护作用最为明显,其机制可能与上调XPA、XPC、ERCC1、RPA1和RPA2基因表达,促进DNA修复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着色性干皮病基因多态性及单体型与肺癌遗传易感的关联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DNA的修复基因着色性干皮病基因B(XPB)、XPD、XPG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单体型与肺癌遗传易感的关联.方法 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海南省有吸烟暴露史、诊断明确的肺癌患者100例为病例组,与其有相近吸烟暴露史、胸外科其他疾病(如胸外伤、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患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质谱法检测XPB基因rs4150441和rs4150434,XPD基因rs171140和rs11878544,XPG基因rs4771436、rs2094258、rs17655位点的多态性,采用Halopview软件进行单体型构建,探讨XP基因多态性及单体型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联.结果 XPB基因的rs4150434位点,携带GA基因型个体患肺癌的易感性是携带GG基因型个体的2.071倍(OR=2.071,95%CI 1.055 ~4.067),携带AA基因型个体患肺癌的易感性是携带GG基因型个体的2.535倍(OR=2.535,95%CI1.063~6.044).XPG基因的rs4771436位点,携带GG基因型个体患肺癌的风险是携带TT基因型个体的2.494倍(0R=2.494,95%CI1.038~5.992).XPG基因的rs2094258位点,携带AA基因型个体对肺癌的易感性是携带GG基因型个体的3.020倍(OR=3.020,95%CI1.015~ 8.980).单体型结果显示,XPB基因rs4150441位点(G>A)和XPBrs4150434位点(G>A)所构成的单体型中,GA单体型的肺癌易感性是GG单体型的3.643倍(OR=3.643,95%CI1.113~11.921).XPG基因rs2094258位点(G>A)、rs4771436位点(T>G)和rs17655位点(C>G)所构成的单体型中,ATC单体型的肺癌易感性是GTC单体型的3.800倍(OR=3.800,95% CI 1.073~13.459).结论 XPB rs4150434、XPG rs4771436、XPGrs2094258位点多态性与肺癌的遗传易感性相关联,XPB基因的GA单体型和XPG基因的ATC单体型可能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