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OSAHS患者中医证型与睡眠监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医证型与睡眠监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睡眠呼吸监测结果将145例AIS患者分为伴OSAHS组(81例)、不伴OSAHS组(64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颈围、胸围、腰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差异;收集中医证候信息,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比较不同严重程度、不同中医证型AIS患者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最低末梢指脉氧(LSpO2)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法分析中医证型与睡眠监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①两组BMI、胸围、腰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伴OSAHS组以风痰瘀阻证多见(43.2%),不伴OSAHS组以风火上扰证多见(31.3%);两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伴OSAHS组患者的NIHSS评分高于不伴OSAHS组(P<0.05).④145例AIS患者中,轻型90例、非轻型55例.轻型AIS患者LSpO2值高于非轻型AIS患者(P<0.05);两组AH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不同证型AIS患者AHI、LSpO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7.614,P<0.05;H=20.939,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风痰瘀阻证患者AHI值最高、LSpO2值最低(P<0.05).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SAHS病情严重程度[OR=0.635,95%CI(0.419~0.962),P<0.05]是预测风火上扰证的独立影响因素,性别[OR=3.986,95%CI(1.178~13.488),P<0.05]、AHI[OR=1.090,95%CI(1.046~1.136),P<0.05]、OSAHS病情严重程度[OR=3.162,95%CI(2.073~4.824),P<0.05]是预测风痰瘀阻证的独立影响因素,性别[OR=0.225,95%CI(0.060~0.850),P<0.05]、BMI[OR=1.170,95%CI(1.025~1.335),P<0.05]是预测气虚血瘀证的独立影响因素,AHI[OR=0.907,95%CI(0.826~0.996),P<0.05]是预测阴虚风动证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AIS伴OSAHS患者中风痰瘀阻证最为常见,此类患者AHI更高,夜间低血氧程度更重;性别、BMI、AHI、OSAHS病情严重程度与AIS伴OSAHS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为本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一定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觉醒阈值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发病机制包括解剖和非解剖因素,觉醒阈值是其中重要的非解剖因素。目前评估因觉醒而增加的呼吸努力是测定觉醒阈值的主要方法,侵入性的会厌或食道测压是金标准,而非侵入性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法和多导睡眠监测通气信号转换法也被广泛应用。觉醒阈值有望成为OSA重要的评价指标和潜在的药物治疗靶点,对于实现OSA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OSA觉醒阈值的测定和临床意义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心率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个体化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对中年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心率恢复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经多导睡眠监测诊断为患有中重度OSAS的中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及行为能力的培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强度为60%~75%峰值功率的有氧训练以及60%~80%最大重复10次所使用重量(10RM)的抗阻训练,有氧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为30 min,每个项目间或同一项目中可休息5 min,抗阻运动每个训练动作重复8~10次,共3组,每组间可休息5 min;每次联合运动60 min,每周训练3次,共12周。分别于入组时(训练前)及训练12周结束后(训练后),对2组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及心肺运动试验(CPET),采集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OD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 2)等PSG评估指标,并记录患者的峰值摄氧量(VO 2peak)、峰值功率、无氧阈等运动能力指标以及患者CPET终止后第1、2、3分钟坐位心率恢复数(HRR),记为HRR-1、HRR-2、HRR-3。 结果:训练前2组患者的各项观测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①训练后,观察组患者的AHI[(21.19±5.43)次/h]、ODI[(24.36±5.92)次/h]和L-SaO 2值[(83.65±5.24)%]与组内训练前[(27.55±6.12)次/h、(30.51±6.75)次/h和(79.26±6.43)%]及对照组训练后[(28.25±6.74)次/h和(29.81±6.53)次/h和(79.03±6.44)%]比较,均有明显改善( P<0.05)。②训练后,观察组患者的VO 2peak[(18.92±3.63) ml/(kg·min)]、峰值功率[(94.18±16.26)W]和无氧阈[(13.10±3.35) ml/(kg·min)]与组内训练前[(15.62±3.87) ml/(kg·min)、[(83.37±13.61)W]和(10.23±2.15) ml/(kg·min)]及对照组训练后[(15.34±3.45) ml/(kg·min)、[(80.14±14.57)W]和(10.02±3.18)]比较,均有明显提升( P<0.05)。③训练后患者的心率恢复方面,观察组的HRR-1、HRR-2和HRR-3均高于组内训练前及对照组训练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有氧联合抗阻运动能明显提高中年中重度OSAS患者的运动能力,并改善其心率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肌营养不良患儿的多导睡眠监测的特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肌营养不良(MD)患儿夜间多导睡眠监测(PSG)的表现及特征,为适时的呼吸支持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肌肉病多学科联合门诊就诊,经临床、肌电图、基因或病理确诊的MD且进行了整夜PSG监测患儿的资料。分析其PSG监测特征。结果:总计入组10例MD患儿,其中男7例,女3例,行PSG监测时年龄(9.40±3.13)岁,均经临床、病理和基因检测确诊为MD。MD患儿在快速眼球运动(REM)睡眠期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较非快速眼球运动(NREM)睡眠期呈增高趋势。在呼吸事件方面,MD患儿可表现阻塞性呼吸暂停、中枢型呼吸暂停、混合型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事件,其中低通气指数(HI)最高,混合型呼吸暂停指数(MSAI)最低,HI显著高于MSAI( P<0.05)。REM睡眠期的中枢型呼吸暂停不排除膈肌性呼吸事件的可能。在睡眠结构方面,PSG显示MD患儿REM睡眠时间减少。 结论:MD患儿的早期睡眠呼吸紊乱,表现为以低通气事件为主,呼吸紊乱最早出现于REM睡眠期,REM期的呼吸紊乱指数可作为MD患儿呼吸肌受累的早期参考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冠心病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冠状动脉狭窄、心肌损伤及心脏结构功能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与冠心病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相关,中重度OSA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更严重,综合血清学指标、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进一步研究睡眠呼吸暂停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有冠状动脉造影指征并在住院期间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和睡眠呼吸监测的11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97例,女13例,年龄27~85岁。收集其基线资料、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睡眠呼吸监测数据。采用 t检验、非参数检验比较不同程度睡眠呼吸暂停的心血管指标差异以及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OSA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 结果:84.5%(93/110)的患者患有OSA。中重度OSA患者睡眠时心率变异程度更大,近端升主动脉更宽,更易有右心结构功能的异常,而心肌损伤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高的患者OSA患病率更高且程度更严重,并且中枢型呼吸暂停事件相对更多。调整其他因素后,患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狭窄以及中重度OSA独立相关( OR=3.88, P=0.035; OR=2.95, P=0.046)。 结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高的患者更易患OSA且中枢型事件更多;合并有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的冠心病患者更易出现主动脉的增宽和右心结构异常;高血压分别是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和中重度OSA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代谢综合征:基于大样本临床数据库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中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患病率及相关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7年6月因疑患OSA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8 155例成人受试者,其中男6 484名,女1 671名,年龄18~90(43.13±12.28)岁,体质量指数(BMI)14.61~59.56(25.59±3.98)kg/m 2。所有患者接受多导睡眠监测及生化检验。按照OSA严重程度,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非OSA,轻度OSA、中度OSA、重度OSA)。MS的患病率以百分比表示,采用校正性别、年龄、BMI、颈围、臀围、吸烟、饮酒等因素后的逻辑回归模型评估OSA及其特征病理生理指标与MS的相关性,并以优势比(odds ratio,OR)表示。采用SPSS 25.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MS总体患病率为43.6%,在非OSA、轻度OSA、中度OSA、重度OSA组的患病率为18.6%、30.4%、43.8%、57.1%。逻辑回归显示,轻度OSA、中度OSA、重度OSA组较非OSA组的MS患病风险增加,校正OR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1.27(1.05~1.54)、1.84(1.53~2.22)、2.08(1.76~2.46), P值均<0.01。此外,反映OSA缺氧负担的指标(氧降指数、最低血氧、血氧饱和度<90%累积时间比)与MS患病关系密切( t值分别7.1、56.3、10.6, P值均<0.01),睡眠片段化指标(觉醒指数)与MS患病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MS患病风险随OSA严重程度增加逐步增高,反映OSA缺氧负担的指标与MS患病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睡眠特征在区分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轻度认知障碍(MCI)和阿尔茨海默病(AD)人群的睡眠特征,评价其在区分MCI和AD人群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确诊的MCI组患者(50例)和AD组患者(50例)进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比较两组间总睡眠时间(TST)、睡眠结构占比(N1%、N2%、N3%、REM%)、睡眠效率(SE)、睡眠起始潜伏期(SL)、REM睡眠潜伏期(REML)、入睡后清醒时间(WASO)、睡眠纺锤波密度(ρ spindle)、K复合波密度(ρ KC)指标差异,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睡眠特征指标纳入logistic逐步回归,建立联合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预测组合中单一指标与联合预测模型区分MCI和AD人群的价值。 结果:MCI与AD组的TST、N3、SE、ρ spindl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315、2.798、3.682、6.488,均 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3、SE、ρ spindle被纳入建模组合,联合预测模型为Logit(Pre)=-19.972-0.269N3-0.141SE-3.303ρ spindle。N3、SE、ρ spindle以及联合预测模型区分MCI和AD人群的灵敏度分别为64%、32%、96%、90%,特异度分别为58%、98%、50%、76%,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9、0.684、0.810和0.901,联合预测模型AUC显著优于单一指标( P<0.05)。 结论:在AD疑似人群中,基于N3、SE、ρ spindle的联合预测模型对区分MCI和AD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合预测模型进行综合判断,有助于提高诊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睡眠脑电慢波活动的特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睡眠脑电慢波活动(SWA)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中心以打鼾为主诉并完成整夜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的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46例,年龄(55.3±5.2)岁;依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4组:单纯打鼾组(AHI<5次/h)、轻度OSA组(5次/h≤AHI<15次/h)、中度OSA组(15次/h≤AHI<30次/h)、重度OSA组(AHI≥30次/h),分别在整夜睡眠期、非快速眼动(NREM)期和快速眼动(REM)期中,先比较各组间5个频带的绝对脑电能量;然后比较4组SWA的相对值在NREM周期的分布;并进一步分析所有受试者中SWA与AHI及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在整夜睡眠期、NREM期和REM期,中度和重度OSA组的SWA均低于轻度OSA和单纯打鼾组[整夜睡眠期:(120.3±49.4)、(125.6±65.5)比(147.1±68.3)、(163.1±66.7)μV 2,NREM期:(143.9±60.0)、(146.6±77.1)比(173.6±79.8)、(193.7±82.4)μV 2,REM期:(39.9±14.7)、(41.4±13.1)比(48.4±20.8)、(52.6±21.7)μV 2],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从第1个NREM周期到第4个NREM周期,各组的SWA相对值均呈减小趋势。单纯打鼾组、轻度及中度OSA组4个NREM周期间的相对SW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重度OSA组在4个NREM周期的相对SWA分别为(156.5±0.5)%、(149.6±±0.4)%、(135.1±0.4)%、(121.7±0.4)%( P=0.053);在第4个NREM周期,重度OSA组的相对SWA高于轻度OSA组[(85.5±0.3)%比(121.7±0.4)%]( P=0.004);第1个NREM周期SWA与ESS评分负相关( r=-0.239, P=0.043),整夜SWA、NREM期SWA、REM期SWA及4个NREM周期SWA与AHI均无相关性( r=-0.095、-0.092、-0.174、-0.161、-0.089、-0.024、-0.115,均 P>0.05)。 结论:OSA患者的SWA有内在稳定性,且与患者的日间嗜睡程度有关,是评估OSA患者日间嗜睡程度的潜在指标;SWA作为睡眠质量评价指标在临床应用时,应注意动态分析,关注其周期性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与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KD)的相关性并探讨可能的影响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内分泌科住院且曾行睡眠呼吸监测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84例,根据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无或轻度SAHS组、中度SAHS组及重度SAHS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血液生化指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比较三组间参数的差异。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eGFR、lnUACR水平的因素。结果:中度、重度SAHS组最低SpO 2、eGFR低于无或轻度SAHS组,UACR、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AHI、氧减饱和度指数(ODI)、血肌酐、胱抑素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高于无或轻度SAHS组( P<0.05);SAHS严重程度与慢性肾脏病(CKD)分期和白蛋白尿水平呈正相关( r=0.504,0.382, P<0.0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提示lnAHI、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收缩压与eGFR独立相关;lnAHI及收缩压与lnUACR(UACR的自然对数)独立相关;ODI、性别及年龄与eGFR独立相关,ODI及收缩压与lnUACR独立相关。 结论:SAHS是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快速眼动睡眠相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儿童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快速眼动睡眠相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REM-OSA)儿童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1年4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经多导睡眠监测(PSG)诊断为中重度OSA,进行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且在术后6个月完成复诊的2~14岁儿童6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5例(72.6%),女17例(27.4%),年龄2.0~12.3(5.9±2.4)岁。所有儿童在基线时均完成临床资料收集、PSG、OSA-18生活质量问卷和儿童睡眠问卷-睡眠呼吸障碍分量表,术后6个月复查PSG和OSA-18生活质量问卷。根据基线PSG中快速眼动睡眠期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OAHI)与非快速眼动睡眠期OAHI比值是否≥2,将患儿分为REM-OSA组(33例)和非REM-OSA组(29例)。对比2组患儿基线PSG参数及量表得分、术后6个月治愈率及OSA-18生活质量问卷结果,使用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颈围/身高比、是否超重或肥胖、病史时间、扁桃体和腺样体大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REM-OSA组的氧减指数、SpO 2<90%占总睡眠时间的比例高于非REM-OSA组( Z值分别为-2.723、-3.414,P值分别为0.006、0.001),而最低SpO 2低于非REM-OSA组( Z=-3.957, P<0.001)。REM-OSA组阻塞型呼吸暂停占总呼吸事件的比例(与解剖因素相关)高于非REM-OSA组( t=2.840, P=0.006),而中枢型呼吸暂停占总呼吸事件的比例和觉醒指数(均与功能因素相关)低于非REM-OSA组( t=-2.597、 P=0.012, Z=-2.956、 P=0.003),其余PSG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在不同基线OAHI情况下,2组患儿术后6个月OSA治愈率的变化趋势有交互效应(χ 2=4.282, P=0.039)。 结论:解剖因素和功能因素在REM-OSA与非REM-OSA患儿病因中所占的权重不同,2组患儿术后OSA治愈率在不同基线OAHI的情况下变化趋势相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