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真实世界的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围术期应用的经济学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评估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在围术期应用的经济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3月全国22个省40家三甲医疗机构的住院手术患者成本和疗效数据,分为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HCB)组、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HA)组及凝血酶散(LT)组.倾向性评分匹配基线特征,采用最小成本法和成本效果法进行经济性分析.结果:与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和凝血酶散组相比,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组出院转归无差异,住院时间缩短(HCB组vs.HA组:9.304dvs.10.62 d,P<0.01;HCB组vs.LT组:9.336 d vs.11.02 d,P<0.01),人均住院总费用降低(HCB 组vs.HA 组:32 148 元 vs.38 114元,P<0.01;HCB 组vs.LT组:35 957元vs.59 992元,P<0.01).与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组相比,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组人均血凝酶制剂费用降低(342.54元vs.426.56元,P<0.01),与凝血酶散组相比人均血凝酶制剂费用无差异.结论: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应用于围术期的经济性优于其他两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蛇毒类血凝酶在外科手术中止血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评价蛇毒类血凝酶在外科手术中的止血效果,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集蛇毒类血凝酶在外科手术中止血的RCTs,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4月.使用 Cochrane 方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 Stata 15.1 软件绘制风险偏倚图及网状图,应用R 3.6.2软件的gemtc软件包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项研究,1798例患者,观察组1052例,对照组746例,4种蛇毒类血凝酶在外科手术中的止血效果,虽略有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少单位面积出血量概率排序为白眉蛇毒血凝酶>尖吻蝮蛇血凝酶>矛头蝮蛇血凝酶>蛇毒血凝酶;缩短止血时间概率排序为:白眉蛇毒血凝酶>尖吻蝮蛇血凝酶>蛇毒血凝酶>矛头蝮蛇血凝酶.结论 4种蛇毒类血凝酶在外科手术中的止血效果基本一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矛头蝮蛇血凝酶致双相过敏反应1例
编辑人员丨2023/9/16
1 病例资料患者,女,32岁,双乳结节,为求进一步手术治疗来我院就诊.入院后生命体征平稳,血压99/64 mmHg(1 mmHg =0.133 kPa),心率85次·min-1,呼吸频率20 次·min-1.患者自诉既往对外用酒精过敏,表现为抽血后肘关节处出现红色丘疹;饮用含酒精饮品未出现不适;对彩超耦合剂过敏,表现为皮肤红斑;无其他食物药物过敏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血凝酶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血凝酶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8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1%(χ2=16.282,P<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止血时间明显缩短,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血凝酶联合泮托拉唑可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其机制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有关,可缩短止血时间,降低再出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7年遂宁市中心医院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的合理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2017年遂宁市中心医院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的情况,分析其应用合理性,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遂宁市中心医院2017年1~12月围手术期使用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预防出血的手术病例3 203例,分析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的合理应用情况.结果 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的合理率为38.46%.3 203例病历中,存在选药不合理24例,用药时机不合理1 447例,术后用药疗程长227例,用法用量不合理464例,不合理联合用药151例,其他不合理用药19例.结论 遂宁市中心医院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主要存在用药时机不合理、用法不合理、术后预防用药疗程长等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加强规范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临床药师参与宫颈癌伴下肢静脉血栓合并阴道出血患者的止血治疗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宫颈癌伴下肢静脉血栓合并阴道出血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宫颈癌伴下肢静脉血栓合并阴道出血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根据患者病情,协助医师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止血药的特点,临床药师建议将矛头蝮蛇血凝酶更换为卡络磺钠注射液60~80 mg,临用前加入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止血治疗,出血较多时联合垂体后叶素注射液,并对患者进行用药宣教;考虑目前患者阴道出血不排除宫颈癌复发所致,建议联合放射治疗.医师采纳了临床药师的建议.结果:患者因止血治疗加重静脉血栓的风险明显降低,出血及静脉血栓同时得到了有效治疗,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及进行合理用药宣教,可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在肝部分切除术中静脉注射联合局部使用的止血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巴曲亭)在肝部分切除术中静脉注射联合局部使用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本院肝胆外科拟行肝部分切除术的98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局部使用巴曲亭,术前、术后当天及术后第1、2天静脉注射巴曲亭;对照组仅静脉注射巴曲亭.比较两组肝断面止血成功率,肝断面出血情况,术后腹腔引流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止血成功率为91.8%,高于对照组的75.5%(P<0.05).观察组肝断面渗血时间、渗血总量、单位面积渗血量及术后1、2d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巴曲亭在肝脏部分切除术中静脉注射联合局部使用的止血效果显著且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某三甲医院止血药使用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了解作者所在医院止血药消耗和使用情况,分析止血药使用是否合理.方法:等间隔法抽取作者所在医院2017年使用止血药的住院患者300例,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方法分析该医院各类止血药消耗和使用情况,以用药频度(DDDs)反映药物使用频率,药品日均费用(DDC)反映患者用药经济负担;根据患者病历评价止血药使用是否合理.结果:2017年,作者所在医院止血药消耗金额居前5位的分别为矛头蝮蛇血凝酶、醋酸奥曲肽、蛇毒血凝酶、生长抑素及凝血酶冻干粉;日治疗费即DDC排序前5位的依次为凝血酶冻干粉、凝血酶原复合物、尖吻蝮蛇血凝酶、生长抑素及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按照使用频率即DDDs排列前5位的依次为矛头蝮蛇血凝酶、酚磺乙胺、维生素K1、醋酸奥曲肽及云南白药胶囊.各科室止血药总体合理使用率为66.5%;不合理用药以给药时机不适宜及存在配伍禁忌为主,分别占29.3%及26.8%.结论:作者所在医院止血药品种选择基本合理,但也存在用药时机不当、配伍禁忌及用法用量不当等不合理现象,需加强止血药合理使用知识宣教,规范全院止血药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致儿童严重不良反应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病例资料患儿,男,2岁9月,体质量13 kg,患儿4个月前因外伤致左股骨骨折于某院行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定期随访,X片提示:左股骨骨折骨性愈合. 此次因"左股骨骨折术后4月拟取出内固定装置"入院,入院后查体其生命体征正常,患儿头部、颈部、胸部、心脏、肺、腹部、脊柱四肢、神经系统未见明显异常,左大腿可见陈旧性手术瘢痕,左下肢感觉活动正常,左下肢无短缩畸形. 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未见明显异常,腹部B超、胸片、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完善术前准备后于2018年6月27日全麻下行"左股骨骨折内固定装置取出术",手术麻醉顺利,历时75 min,术中出血 20 ml. 手术后患儿安返病房,生命体征平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可弯曲支气管镜下冷热联合消融治疗中央气道淋巴结瘘型支气管结核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可弯曲支气管镜(以下简称“支气管镜”)下冷热联合消融治疗中央气道淋巴结瘘型支气管结核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安徽省胸科医院就诊并明确诊断为中央气道淋巴结瘘型支气管结核患者78例,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后,其中对照组39例患者采用全身抗结核治疗方案,同时支气管镜下治疗予以活检钳反复清理及病灶处经导管注入异烟肼;观察组39例患者采用全身抗结核治疗方案,同时支气管镜下治疗采用冷热联合消融治疗及病灶处经导管注入异烟肼,均在病灶稳定后终止镜下处理并随访至1年.计算平均治疗次数,并在治疗后1、3、6、12个月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支气管镜下表现,并评估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介入治疗的平均次数分别为(12.49±3.34)次和(17.28±3.64)次,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的平均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55,P<0.001);观察组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8.72%(19/39)、82.05%(32/39)、92.31%(36/39),均高于对照组[20.51%(8/39)、53.85%(21/39)、71.79%(28/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854,P=0.009;x2=7.123,P=0.008;x2 =5.571,P=0.018).两组患者治疗中共43例患者局部出现少许出血,予以1∶20 000肾上腺素、冰生理盐水及矛头蝮蛇血凝酶内镜下喷洒等对症处理后均可好转,未出现大出血、穿孔、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支气管镜下冷热联合消融治疗中央气道淋巴结瘘型支气管结核可减少平均治疗次数,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