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颅窝肿瘤患者吞咽障碍症状管理护士知信行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编制后颅窝肿瘤患者吞咽障碍症状管理护士知信行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以"知-信-行"理论为框架,通过小组讨论、文献回顾、Delphi专家函询和预调查,形成初始调查问卷.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对贵州省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符合纳入条件的神经外科护士进行调查,共收集430份有效作答问卷,回收率为98.17%.结果 后颅窝肿瘤患者吞咽障碍症状管理护士知信行问卷共34个条目,包含知识、态度和行为3个维度.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57,折半信度为0.781,重测信度为0.899,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933-1.000,问卷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Ave)为0.998,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0.09%.结论 后颅窝肿瘤患者吞咽障碍症状管理护士知信行问卷具备良好的信效度,能够反映临床神经外科护士对后颅窝肿瘤患者吞咽障碍的知信行水平,可为护理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开展实践培训或构建后颅窝肿瘤患者吞咽障碍临床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烧伤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实施肠内营养的知信行现状横断面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烧伤重症监护病房(BICU)护士实施肠内营养护理的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2022年5月8日,选择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贵阳钢厂职工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的107名符合入选标准的BICU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严重烧伤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知信行调查问卷调查护士的性别、年龄、工作年限、职称、职务、最高学历、是否接受肠内营养知识系统培训,以及肠内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维度的各因子得分及总得分。将护士按照一般资料分类,统计其肠内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总得分。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 检验、Kruskal-Wallis H 检验。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再结合临床经验和意义,进行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筛选BICU护士肠内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总得分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果:接受本次调查的护士共107名,收回有效问卷107份,有效回收率为100%。BICU护士肠内营养知信行问卷中,知识、态度、行为总得分分别为(44±13)、(87±15)、(70±19)分。本次调查的BICU护士大多数为女性,年龄为22~48(31±6)岁,工作年限为1~5、6~10、≥11年的人数分布较平均,大多数护士职称为护师、职务为责任护士、最高学历为本科,有44名护士接受过肠内营养知识系统培训。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职务、最高学历、是否接受肠内营养知识系统培训的BICU护士肠内营养知识总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H值分别为27.36、15.27、10.19, Z值分别为-3.33、-2.59、-6.46, P<0.05);不同性别、年龄、工作年限、职称、职务、最高学历、是否接受肠内营养知识系统培训的BICU护士肠内营养态度、行为总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年龄(26~30、31~35、≥36岁)、最高学历(本科)、接受肠内营养知识系统培训均是BICU护士肠内营养知识总得分的独立影响因素(95%置信区间分别为0.12~0.36、0~0.30、0.03~0.31、0.01~0.32、0.19~0.40,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24、0.15、0.17、0.17、0.29, P<0.05),而不同特征下均无BICU护士肠内营养态度、行为总得分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 结论:BICU护士实施肠内营养的认知水平偏低,观念须及时更新,行为也有待进一步规范。年龄(26~30、31~35、≥36岁)、最高学历(本科)、接受肠内营养知识系统培训均是BICU护士肠内营养知识的独立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38名造口治疗师慢性伤口疼痛管理知信行的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造口治疗师(ET)慢性伤口疼痛管理知信行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伤口疼痛管理持续改进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60名ET进行调查,调查工具为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ET对慢性伤口疼痛知识、信念、行为问卷。结果:共发放问卷260份,有效问卷238份。ET对慢性伤口疼痛知识问卷得分为(5.90±1.49)分;ET对慢性伤口疼痛信念问卷得分为(25.74±3.57)分;ET对慢性伤口疼痛管理行为问卷得分为(53.28±12.52)分;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职称、从事伤口护理工作年限、是否有肿瘤科相关科室工作经历是ET慢性伤口疼痛管理知识、信念和行为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ET对慢性伤口疼痛知识掌握欠缺,态度尚可,实践行为亟待加强。医院管理者大力发展全职ET,实施多学科协作管理伤口疼痛,在选择ET培养人员时建议中级以上护士为培养对象。对于ET来说,需要不断地进行职称的提升及再学习,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对于ET学校来说应该建立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伤口疼痛培训知识体系,并对伤口专科护士开展相应的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中医护理知信行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中医护理知信行现状,为改进新入职护士中医护理规范化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3—4月选取湖南省6所市级以上中医医院的800名新入职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医护理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68份,有效回收率为96%。结果: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中医护理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得分为(191.61±41.80)分;认知、信念维度得分为(73.93±17.21)、(78.17±15.81)分,处于中等水平;行为维度得分为(39.51±8.78)分,处于低等水平。不同医院级别、工作年限、是否为中医院校毕业、是否接受过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相关培训的新入职护士中医护理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中医护理知识水平较高,对中医护理态度积极,但临床工作中中医护理运用能力较差。应加强中医护理知识深度学习,着重中医护理思维的培养;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着重临床实践培训,并根据新入职护士的不同特征进行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PDCA循环基础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急救后的干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PDCA循环基础上强化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急救后健康教育干预,观察对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作用,并评估患者健康知识、行为、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方法:选择丽水市中心医院2019年1-12月的DKA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在2019年1-6月实施PDCA循环健康教育之前的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7-12月实施之后研究对象为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实施PDCA循环护理,并强化健康教育。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记录患者酸中毒纠正时间,评估患者认知、行为管理评分、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酸中毒纠正时间[(17.40±1.38)h]低于对照组[(19.31±1.4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49, P < 0.05)。干预组干预后FPG[(7.64±0.92)mmol/L]、2hPG[(10.12±1.18)mmol/L]、HbA1c[(8.8±1.09)]结果均低于对照组[(7.89±0.95)mmol/L、(11.27±1.06)mmol/L、(9.29±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9.48、-9.39、-9.25,均 P < 0.05)。干预组干预后健康知识评分[(94.82±7.56)分]、自我行为管理评分[(82.63±6.38)分]、护理质量评分[(286.57±23.12)分]、护理过程[(38.42±2.15)分]、护士态度[(24.08±1.49)分]及护理满意度总评分[(73.76±4.21)分]均高于对照组[(85.47±7.11)分、(73.29±5.93)分、(270.81±22.37)分、(36.12±2.07)分、(22.37±1.53)分、(67.39±3.9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5.65、14.92、18.46、11.47、10.92、9.49、13.28,均 P < 0.05)。 结论:PDCA循环基础上强化对DKA患者急救后健康教育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缩短患者酸中毒纠正时间,提高患者健康知识、行为、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也显著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产妇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知信行现状及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知信行现状及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制订有效的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健康教育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抽取广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共4所三级医院的522名产妇开展横断面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产妇的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知信行现状,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行为的影响因素。 结果:产妇的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维度得分分别为47.0(36.0,55.0)、26.0(24.0,31.0)、15.0(10.0,18.0)分;影响其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行为的因素有知识( χ2 = 87.78, P<0.05)、态度( χ2 = 4.77, P<0.05)、胎次( χ2 = 3.94, P<0.05)和家庭人均月收入( χ2 = 4.88, P<0.05)。 结论:目前产妇对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的态度积极,但其知识和行为水平有待提高,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知识掌握不全面、态度消极、多次生产和家庭人均月收入低的产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以适应性领导理论为基础的干预在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以适应性领导理论为框架的干预在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烟台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直肠癌根治手术及永久性肠造口术的118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8年7—12月)与观察组(2019年1—6月),每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以适应性领导理论为框架的护理干预。采用肠造口患者造口知信行量表(CPCKAPS)、社会影响量表(SIS)比较干预效果。结果:最终纳入对照组54例,观察组52例。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造口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11.15±2.33)、(44.53±3.94)、(25.21±3.19)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5.377、-4.575、-2.422;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IS量表社会排斥、内在羞耻感、社会隔离维度得分分别为(17.62±3.94)、(10.78±2.49)、(15.81±3.49)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143、2.102、3.024; P<0.05)。 结论:以适应性领导理论为框架的干预方案,可更好促进患者造口知识、态度、行为改变,有效降低肠造口患者的病耻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疾病认知及需求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高危人群进行个人深度访谈,了解高危人群疾病认知及医疗需求现状,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利用China-PAR模型筛选ASCVD高危人群,根据年龄、性别、学历采取分层目的抽样法抽取受访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原始资料整理分析。结果:共入选37例受访者,年龄(65.2±8.9)岁,ASCVD风险值为(14.2±3.2)。提炼出3个主题:(1)大部分人对ASCVD概念、危险因素及危害认知较好;(2)知晓自己是高危人群后,ASCVD干预需求低下;(3)受访者更希望解决有症状或困扰自己的健康问题。结论:无症状的高危人群即使对ASCVD认知度较好,仍无过多的干预需求。健康教育中,不仅要提升居民知识水平,更要关注其态度、行为改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IKAP健康管理模式对白银市老年心血管高危人群护理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健康管理模式对白银市老年心血管高危人群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非随机对照试验,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于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接受体检及护理服务的126例老年心血管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选护理方式采用倾向性匹配评分法1∶1入组,接受常规护理的纳入对照组(63例),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健康教育通过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饮食、用药指导等方式进行,1次/周;接受IKAP健康管理模式的纳入IKAP组(6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IKAP健康管理,通过收集信息、传递知识、转变观念、改变行为方式进行,1次/周。两组均连续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中国心身健康量表(CPSHS)]、自我效能[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生活习惯(控制饮食、规律运动、睡眠困难、控制体重)、躯体健康状况[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差异,采用 χ2检验比较两组服药率及血压、血糖、血脂达标率差异,分析IKAP健康管理模式对白银市老年心血管高危人群护理效果的影响。 结果:两组干预后CPSHS评分、睡眠困难率及SS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IKAP组,(19.29±4.96)比(31.37±9.23)分、31.75%比73.02%、(37.06±4.30)比(60.16±79.83)分;对照组,(22.93±7.39)比(31.67±9.21)分、52.38%比74.60%、(41.75±4.97)比(60.04±9.95)分],且IKAP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干预后ITAQ评分、GQOLI-74评分、控制饮食率、规律运动率、控制体重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IKAP组,(17.65±3.65)比(2.41±0.31)分、(83.91±6.04)比(56.26±5.14)分、76.19%比42.86%、57.14%比30.16%、71.43%比42.86%;对照组,(14.35±3.36)比(2.33±0.29)分、(75.25±5.78)比(57.12±5.21)分、57.14%比44.45%、38.10%比28.57%、53.97%比39.68%],且IKAP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5)。IKAP组干预后血压、血糖、血脂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5.71%比68.25%、90.48%比76.19%、82.54%比66.67%)(均 P<0.05)。 结论:IKAP健康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老年心血管高危人群的自我效能,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改善心理及躯体状态,有助于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培训方案在护理学专业学生安全注射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安全注射培训方案对护理学专业学生安全注射知识、信念和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试验对照方法。于2018年选取某医学院校2015级四年制护理学专业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1名学生,对照组39名学生。在安全注射培训中,试验组学生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安全注射培训,对照组学生接受常规教育。分别于培训前、培训后1个月和3个月采用问卷调查学生安全注射的知识、信念与行为水平。2名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分。结果:培训后1个月和3个月,试验组学生的安全注射自评总分和教师现场评价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试验组和对照组培训后1个月评价分数比较:自评总分[(208.34±17.43)分比(194.18±11.83)分, P<0.01];现场评价总分[(15.20±1.21)分比(12.03±1.66)分, 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培训后3个月评价分数比较:自评总分[(204.61±13.52)分比(194.10±8.18)分, P<0.01];现场评价总分[(13.61±1.14)分比(12.46±1.10)分, P<0.01]。 结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安全注射培训方案可以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安全注射知识和态度水平,改善注射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