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伤风高风险人群主动免疫制剂使用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破伤风仍然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潜在致死性疾病。我国已于2012年消除新生儿破伤风,但外伤后破伤风的疾病负担较重。针对我国外伤后破伤风高发病风险人群做好暴露前主动免疫,对于降低我国外伤后破伤风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本共识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破伤风疫苗立场文件以及中国发布的破伤风相关规范、标准,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介绍了国内外破伤风暴露前免疫预防策略、我国破伤风发病高风险人群的界定等内容,并对暴露前破伤风主动免疫制剂的使用形成了推荐意见,供疾病预防控制和预防接种相关工作人员参考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对《关于〈中国眼外伤急诊救治规范专家共识(2019年)〉一文的商榷》的回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针对《关于〈中国眼外伤急诊救治规范专家共识(2019年)〉一文的商榷》中提出的有关《中国眼外伤急诊救治规范专家共识(2019年)》中眼外伤后使用破伤风免疫制剂的商榷意见进行答复,以期帮助更多眼科医师加深认识和理解,促进我国眼外伤急诊救治的规范化。 (中华眼科杂志,2021,57:417-418)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外伤后破伤风预防处置和预防接种门诊建设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外伤后破伤风是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最主要类型。伤口处置和合理使用破伤风免疫制剂对预防外伤后破伤风、降低破伤风发病率和病死率至关重要。中华预防医学会组织专家组制定了外伤后破伤风预防处置和预防接种门诊建设专家共识,本共识依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和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破伤风立场文件,结合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介绍了外伤后破伤风预防处置的基本流程、破伤风主动和被动免疫制剂的合理使用方法以及预防接种门诊设置基本要求,以指导外伤后破伤风预防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关于《中国眼外伤急诊救治规范专家共识(2019年)》一文的商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对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外伤学组制定的《中国眼外伤急诊救治规范专家共识(2019年)》中有关眼外伤后破伤风免疫制剂的使用提出疑问和建议,与作者进行商榷。 (中华眼科杂志,2021,57:415-41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破伤风免疫制剂用于成人暴露后免疫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我国已经成功消除了孕妇及新生儿破伤风,但目前成人含破伤风成分疫苗接种覆盖率仍较低,发生破伤风感染的危险不容忽视。为了解破伤风对人类的威胁以及现阶段破伤风免疫制剂用于成人暴露后免疫的情况,本研究对国内外破伤风的发病情况、破伤风免疫制剂的接种现状和暴露后免疫建议等进行综述和梳理,从而为破伤风免疫制剂的暴露后免疫程序和使用规范提供科学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五载医路初心,承启领域未来第五届"动物致伤防治学术年会"在广州隆重召开
编辑人员丨2024/3/30
2023年12月15日至17日,第五届"动物致伤防治学术年会"在广州成功举办.本届学术年会由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主办,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承办,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作为支持单位也给予本次会议大力支持.年会揭晓了 2023年动物致伤防治领域最新学术理论与实践成果,发布了《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使用规范》《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疫苗接种规范》《狂犬病突发病例后应急接种要求》《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使用规范》和《人狂犬病消除指南》五项团体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的发展历史及应用状况
编辑人员丨2023/8/6
破伤风的免疫预防分为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其中被动免疫制剂包括破伤风抗毒素和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破伤风抗毒素在早期的破伤风免疫预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其成分含有异体血清,存在安全性问题,已逐渐被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所取代.被动免疫制剂的应用误区导致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和潜在的医疗风险.规范合理地应用主动免疫制剂(破伤风类毒素)并减少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是预防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最有效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3~2017年间我国进口人血白蛋白概况
编辑人员丨2023/8/6
2004年6月4日,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议通过颁布了《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2007年11月15日,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切实保障生物制品质量安全,根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工作.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血液制品主要为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肌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人纤维蛋白原、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人凝血因子Ⅷ等9种血液制品(包括其冻干剂型),但鉴于1983年首次发现大陆中国公民受到HIV感染,1984年9月由卫生部、经贸部和海关总署联合下发《关于限制进口血液制品防止AIDS病传入我国的联合通知》,除此之外还有《卫生部关于禁止进口Ⅷ因子制剂等血液制品的通告》、《卫生部关于禁止Ⅷ因子制剂等血液制品的补充通知》,由于这些政策法规的限制,我国的血液制品进口仅限于人血白蛋白.人血白蛋白常用于失血、创伤及烧伤、肝硬化后引起的休克、脑水肿、腹水及防治低蛋白血症的治疗.近年来,随着临床用量的增加,血液原料短缺,导致人血白蛋白供不应求[1],因此需大量进口.2014年后,进口人血白蛋白的总量已超过了国产同类产品的总量,因此有必要对进口产品进行全面充分的了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三甲综合医院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误用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对某三甲综合医院误用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现况调查分析,为加强临床破伤风规范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调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三甲医院HIS系统中所有门诊就诊使用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患者信息,统计患者三间分布及费用,利用该地区儿童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统计1~16岁儿童含破伤风类毒素成分疫苗接种率,以此分析临床误用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现况.结果 在最近1年半期间内,该院共有18 726例门诊患者使用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其中破伤风抗毒素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分别使用13 261剂次、5 531剂次,费用分别为47 739.66元、1 894 514元.患者中0~16岁儿童占20.66%,17~30岁年龄组人群占23.94%.该地区1~16岁儿童含破伤风类毒素成分疫苗全程接种率达99%以上,17~30岁年龄组人群全程接种率在85%以上.结论 该院有20.66%患者不需要进行破伤风主动及被动免疫,23.94%患者不应使用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而应该进行主动免疫,即破伤风类毒素疫苗接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免疫接种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减少这类患者的重症感染是提高总体生存率的关键之一[1-3].疫苗接种是最有效、经济的公共健康预防措施,可使许多传染病的发病率大幅度降低.以往研究表明,患者在患病前接种过疫苗的抗体滴度在自体或异基因HSCT后是下降的(例如破伤风、脊髓灰质炎、麻疹、腮腺炎及风疹)[4-5].在免疫重建不完全时,HSCT患者感染此类疾病的风险更高,故需重新接种疫苗.此外,计划内疫苗接种未完成的患儿如何接种疫苗也需要进一步研究.美国HSCT中心、欧洲骨髓移植工作组(EBMT)和美国感染疾病中心相继发表了HSCT患者疫苗接种指南[6-9].但上述指南并未对移植后疫苗接种的时机、安全性及有效性等问题给出确切的推荐,是否适用于所有类型移植(特别是单倍型移植)也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对于不同年龄、不同原发疾病及使用不同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相关指南中缺乏疫苗接种剂量调整的说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