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青叶联合口腔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鼻饲患者口腔溃疡及口腔菌斑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研究大青叶联合口腔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鼻饲患者口腔溃疡及口腔菌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无锡市人民医院NICU收治的142例高血压脑出血鼻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用不透光的信封进行分配隐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71例。对照组采用口腔护理,而研究组采用大青叶联合口腔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前、护理1周的牙菌斑指数、口腔分泌物细菌菌落数、Beck口腔评分,同时对比两组的口腔不良情况(口臭、口腔黏膜白斑、口唇干裂、口腔溃疡)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和口腔清洁度。结果:护理1周,研究组的牙菌斑指数、Beck口腔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其口腔分泌物细菌菌落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研究组的口臭(8.45%)、口腔黏膜白斑(2.82%)、口腔溃疡(1.41%)、口唇干裂(9.86%)和肺部感染(0.00%)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1.13%、12.68%、23.94%、9.86%、7.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护理1周,研究组的口腔黏膜、牙面、牙缝、舌面、颊部、硬腭清洁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鼻饲患者中采用大青叶联合口腔护理,能有效预防口腔溃疡和肺部感染,降低口腔牙菌斑指数,改善口腔状况,提高口腔清洁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黏膜下腭裂的产前超声诊断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总结黏膜下腭裂的二维超声表现,探讨产前超声诊断黏膜下腭裂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中晚期妊娠胎儿系统超声检查的孕妇21 146例,均为单胎妊娠,常规留取胎儿硬腭后部腭骨水平板切面,将硬腭后部存在骨缺失定义为阳性病例,再行腭部针对性超声检查,观察软腭连续性,并与引产或分娩后结果相对照,追踪产后的诊治情况。结果:21 146例胎儿中共检出单纯腭裂44例,包括显性腭裂23例和黏膜下腭裂21例。21例黏膜下腭裂胎儿中2例因合并其他畸形引产,19例出生。追踪19例出生患儿的诊治情况,15例患儿有3岁前口腔科就诊史,其中2例产前诊断时将显性腭裂误诊为黏膜下腭裂,余13例获得临床确诊。黏膜下腭裂超声表现为硬腭后部倒"V"形骨缺失和膜性连接,软腭完整但正中变薄或呈膜性高回声。结论:黏膜下腭裂具有特征性超声表现,产前超声可作出诊断,从而为出生后获得早期诊治提供一定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应用岛状腭黏骨膜瓣联合邻近软组织瓣修复大型获得性口鼻瘘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评价应用岛状腭黏骨膜瓣联合邻近软组织瓣,双层封闭大型Ⅳ型获得性口鼻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一病区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大型(最大径大于5 mm)Ⅳ型(硬腭)获得性口鼻瘘患者8例,患者年龄24~68岁.回顾性分析应用岛状腭黏骨膜瓣联合腭缘瓣(和)颊肌黏膜瓣双层封闭缺损,术后随访对疗效进行前瞻性评估.结果:全部病例修复成功,未见软组织瓣坏死、穿孔、感染及鼻窦炎,随访24个月未见鼻腔反流及上呼吸道感染,语音及咀嚼吞咽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在恰当适应证下,岛状腭黏骨膜瓣联合邻近软组织瓣是方便可靠的修复大型Ⅳ型获得性口鼻瘘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改良硬腭移植联合皮瓣转移术治疗中重度眼睑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探讨改良硬腭移植联合皮瓣转移术对中重度眼睑全层缺损患者的外观修复效果及眼表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31例(31眼)眼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累及上睑16例(上睑组),累及下睑15例(下睑组).所有患者均采用Mohs法切除肿瘤后行改良硬腭移植联合皮瓣转移术修复眼睑缺损.术后半年评定外观修复效果.比较手术前后标准干眼评估问卷(SPEED)评分、荧光素染色(FL)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及Schirmer Ⅰ试验结果.结果 31例患者中,外观修复效果为优者26例,良者4例,1例患者于术后5个月行二次手术取出硬腭黏膜植片.所有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干眼症状,下睑组患者的SPEED评分及Schirmer Ⅰ试验在术后1个月、FL评分及BUT在术后3个月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上睑组患者的SPEED评分及Schirmer Ⅰ试验在术后3个月、FL评分及BUT在术后6个月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结论 采用改良硬腭移植联合皮瓣转移术治疗中重度眼睑全层缺损患者,可获得较为满意的外观修复效果,术后早期对患者眼表泪膜功能有一定影响,予以对症治疗3~6个月可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误诊为鼻硬结病1例
编辑人员丨2023/9/30
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中年女性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误诊为鼻硬结症.患者,女,39岁,因"鼻塞1月余"首次就诊于当地基层医院,行鼻内镜示鼻中隔左侧淡红色肿物,阻塞左侧后鼻孔,遂于该院行左侧鼻腔肿物切除术,术后1月再次出现进行性左侧鼻塞,早期多次病理活检均提示鼻硬结症,随着疾病发展,患者逐渐出现鼻黏膜溃烂、硬腭溃疡、发热、体重减轻等体征,经最后一次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行P+Gemox方案化疗6月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门诊定期随诊3年,未见明显复发征象,术腔恢复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齿槽入路硬腭前端腭瘘修复术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索应用齿槽嵴入路腭瘘修复术修复腭前端腭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齿槽嵴入路腭瘘修复术修复腭前端腭瘘,将原位黏膜瓣边缘两侧覆盖腭瘘缺损,同时矫正口鼻瘘.结果 共修复腭瘘患者25例,无切口瘢痕、接近生理状态、无张口受限、无瘢痕挛缩及咀嚼障碍,随访1年未见腭瘘复发,成功率为100%.结论 齿龈入路腭瘘修复术是1种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成活率高,提供了良好的美学修复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灼口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灼口综合征(BMS)是一种慢性疼痛综合征,通常表现为三联征:灼痛、味觉改变、流涎改变,而黏膜未见病变[1] ,常见于中老年妇女,可影响舌尖、舌缘、唇部和软硬腭等部位.目前大多数治疗方法仍然不能令人满意,且没有明确的治疗指南.本文就BMS 的病因、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回顾,以期为BMS 的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黏膜下腭裂的诊断及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8/6
黏膜下腭裂作为腭裂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临床表现为两侧悬雍垂分叉、硬腭后缘V形骨质缺损、软腭肌肉中线不连续呈透亮影的三联征及腭咽闭合不全、中耳炎等,现存在诊断延误、疗效不佳等问题,需要引起临床注意.本文就其病理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分类及治疗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黏膜下腭裂的手术时机及适应证
编辑人员丨2023/8/6
典型病例患儿,男,1岁,左侧不完全性唇裂伴黏膜下腭裂,查体可见唇裂裂隙至白唇上缘,黏膜下腭裂表现为悬雍垂分叉,腭中缝可见淡蓝色透明带,硬腭可扪及微小凹陷,患儿哭闹时软腭上抬,可触及咽后壁.患儿早期语音语言评估:能听懂“打招呼”、 “不要动”等简单指令,会做“再见”等手势,理解沟通能力达到12个月儿童的正常水平,语音发展表现为能说元音/a/、/i/,词语“妈妈”、 “爷爷”.请各位专家就该患者的现状提出您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牙周软组织增量手术中移植软组织供应区硬腭的解剖结构及黏膜厚度
编辑人员丨2023/8/6
牙周软组织增量手术以增加牙齿或种植体周围的角化牙龈或角化黏膜为目的,可增强牙周组织防御力,阻止进一步的牙龈或黏膜退缩,是牙周整形手术的一种.目前常用的软组织增量手术主要包括游离龈移植术、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及双层技术等.而硬腭黏膜是牙周软组织增量手术中最常用的移植软组织获取部位,详细了解硬腭的解剖结构、硬腭黏膜的组成及各组分的厚度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术中移植软组织的设计、获取的位置及预后判断等,对这类手术的成功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关注牙周软组织增量手术中最常用的移植软组织供应区—硬腭,就其解剖结构及黏膜厚度的测量作综述,旨在为牙周软组织增量手术的设计、风险评估及预后判断等提供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