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酸氢钠林格液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兔液体复苏中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碳酸氢钠林格液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兔液体复苏中的效果。方法:采用Lamson's法制作创伤失血性休克兔模型。日本长耳大白兔30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均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组)10只,乳酸钠林格液组(LRS组)10只,碳酸氢钠林格液组(BRS组)10只。在复苏期给予不同干预,NC组动物仅做颈动脉、股动脉插管及全身肝素化,未行击打及放血,LRS组经耳缘静脉回输全部失血及等量乳酸钠林格液,BRS组回输全部失血及等量碳酸氢钠林格液进行复苏。于休克前即基础期(T1)、休克后(T2)、复苏期末(T3)、复苏后2 h(T4)各时间点记录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并采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分别于12、24、36、48 h记录各组实验动物死亡数量,并计算生存率。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用LSD法,各组生存时间的比较采用Kaplan生存分析的统计方法。结果:三组兔子月龄、体质量、基础血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液体复苏后2 h,BRS组及LRS组实验动物的MAP、HR、乳酸及动脉血pH分别为(87.79±2.94)mmHg vs(79.24±3.81)mmHg(1 mmHg=0.133 kPa)、(191.9±16.8)次/min vs(211.3±15.6)次/min、(6.09±1.94)mmol/L vs(7.89±2.47)mmol/L、(7.31±0.04) vs (7.21±0.04),BRS组的复苏效果明显优于LRS组(均 P<0.05);BRS组实验动物12、24、36、48 h存活率均高于LRS组(90% vs 80%、80% vs 60%、70% vs 50%、60% vs 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且BRS组比LRS组存活时间长。 结论: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兔液体复苏中,输注碳酸氢钠林格液可以明显降低血乳酸水平,维持机体酸碱平衡及血流动力学稳定,并且能够提高创伤失血性休克兔的存活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碳酸氢钠林格液有效改善严重多发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凝血功能和乳酸代谢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该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50例严重多发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并将其分为试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试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碳酸氢钠林格液和乳酸钠林格液进行限制性液体复苏。观测2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复苏前后凝血功能指标、乳酸水平、动脉血pH 值、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压、心率的差异,以及休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研究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复苏后乳酸水平显著降低(P<0.05),动脉血pH 值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2.0%,与对照组(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16.0%)明显低于后组(56.0%,P<0.01)。研究结论是,碳酸氢钠林格液可改善严重多发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凝血功能和乳酸代谢,降低相关并发症风险,改善临床救治结局,可能为严重多发伤和外伤性休克患者早期复苏一种较好的复苏液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电解质溶液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血液洗涤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不同电解质溶液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血液洗涤的效果。方法:选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80岁,体重50~100 kg,预计术中需要输注库存血4~6 U。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20):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组(A组)、碳酸氢钠林格液组(B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分别采用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碳酸氢钠林格液和生理盐水对库存血和回收的自体血进行洗涤。于洗涤前和洗涤后即刻,取库存血和自体血行血气分析,采用比色法检测红细胞渗透脆性,采用ELISA法检测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浓度。 结果:与洗涤前比较,3组洗涤后库存血Glu、Lac、K +浓度和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Na +浓度升高,自体血Glu和Lac浓度降低,红细胞渗透脆性升高,库存血和自体血2,3-DPG浓度升高( P<0.05);与C组比较,A组和B组洗涤后库存血和自体血Na +和Cl -浓度降低,K +浓度升高,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2,3-DPG浓度升高( P<0.05);与A组和C组比较,B组洗涤后库存血和自体血BE升高( P<0.05)。洗涤后B组库存血和自体血可检测到Ca 2+,而A组和C组库存血和自体血无法检测到Ca 2+。 结论:复方电解质注射液和碳酸氢钠林格液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血液洗涤的效果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其中碳酸氢钠林格液还能改善血液偏酸无钙的内环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碳酸氢钠林格液用于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碳酸氢钠林格液用于心脏手术体外循环(CPB)的效果。方法:选取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55~7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n=30):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组(A组)和碳酸氢钠林格液组(B组)。A组预充晶体液为复方电解质注射液1 500 ml,B组预充晶体液为碳酸氢钠林格液1 500 ml,2组预充胶体液均为琥珀酰明胶1 000 ml。于复温阶段进行零平衡超滤,A组置换液为复方电解质注射液2 000 ml,B组置换液为碳酸氢钠林格液2 000 ml。CPB过程中静脉贮血罐内持续滴注碳酸氢钠溶液,根据血气分析结果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分别于CPB转流前、转流30 min、开放升主动脉补充钙剂后5 min、零平衡超滤结束即刻和停机后5 min时,抽取外周静脉血或氧合器内氧和静脉血行血气分析。于零平衡超滤开始前和结束后抽取氧合器内氧和静脉血,检测红细胞渗透脆性和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 结果:与A组比较,B组转流30 min和零平衡超滤结束时PaCO 2、Ca 2+和HCO 3-浓度升高( P<0.05),pH值、BE、Glu、Lac、血清Na +、Cl -和K +浓度、红细胞渗透脆性和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碳酸氢钠林格液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心脏手术CPB。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碳酸氢钠林格液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肝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碳酸氢钠林格液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肝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肝切除术老年患者362例,ASA分级Ⅱ或Ⅲ级,年龄65~79岁,BMI 18~28 kg/m 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n=181):碳酸氢钠林格液组(BR组)和乳酸钠林格液组(LR组),自入室至出PACU 2组患者分别输注碳酸氢钠林格液或乳酸钠林格液。手术均在全身麻醉联合腹部筋膜阻滞下进行,通过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和间歇性肝门阻断等减少术中出血。于麻醉诱导前5 min(T 0)、肝门阻断后20 min(T 1)、肝切除完成止血后10 min(T 2)、手术结束时(T 3)和出PACU时(T 4)采集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记录乳酸(Lac)浓度;于入院时(T A)、术后24 h(T 24)和术后48 h(T 48)时采集肘静脉血,测定血清Cr浓度;于T A、T 4、T 24和T 48时采用超声多普勒测定肾动脉阻力指数(RRI)。根据2012 KDIGO标准中Cr判断并计算术后48 h内AKI发生率。记录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与T 0时比较,2组T 1~4时Lac浓度升高( P<0.01);与T A时比较,2组患者T 24和T 48时Cr浓度升高,T 4、T 24和T 48时RRI升高( P<0.01);与LR组比较,BR组术后48 h内AKI发生率、T 3,4时Lac浓度、T 24和T 48时血清Cr浓度、T 4、T 24和T 48时RRI降低( P<0.05或0.01)。2组患者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切口感染、谵妄、胆漏及肺部感染等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碳酸氢钠林格液可降低老年患者腹腔镜肝切除术后AKI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复苏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复苏效果。方法:选取义乌市中心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70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n=35)和观察组( n=35)。在常规救治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充足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复苏治疗,观察组给予限制性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复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凝血功能和乳酸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血氧饱和度、休克指数、血压脉率差、尿量分别为(76.53±2.56)%、(0.43±0.07)、(38.56±6.52)mmHg(1 mmHg=0.133 kPa)、(35.62±4.21)mL/h,均优于对照组的(65.32±3.21)%、(1.21±0.13)、(23.56±4.23)mmHg、(23.65±5.68)mL/h( t=16.15、31.25、11.42、10.06,均 P < 0.001)。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分别为(17.65±0.83)s、(1.69±0.89)g/L、(39.68±0.52)s、(17.86±0.74)s,均优于对照组的(14.56±0.86)s、(1.32±0.23)g/L、(35.26±0.16)s、(16.02±0.05)s,乳酸为(2.24±0.53)mmol/L,低于对照组的(2.94±0.78)mmol/L( t=15.30、2.38、48.06、14.68、4.39,均 P < 0.05)。两组血小板凝聚力、红细胞变形性、血液黏度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t=13.71、5.64、5.67,均 P < 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6%(3/35),低于对照组的60.0%(21/35)(χ 2=10.08, P < 0.05)。 结论:碳酸氢钠林格液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改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指标、凝血功能和乳酸水平,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离子色谱法测定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中钠、钾、镁、钙离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建立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中钠、钾、镁、钙离子.方法 Dionex IonPacTM CS12A色谱柱(250 mm×4 mm),Dionex IonPacTM CG12A保护柱(50 mm×4 mm),以 12 mmol/L甲烷磺酸为淋洗液,体积流量为 1.00 mL/min,进样体积为 20 μL,检测方式为电导检测,柱箱温度为 30℃.结果 钠、钾、镁、钙离子分别在 6~120、6~120、1~20、2.4~48 μg/mL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分别 103.82%、99.75%、101.31%、98.92%,RSD值分别为 0.91%、1.40%、1.85%、1.65%.结论 本实验耗时少,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为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中钠、钾、镁、钙阳离子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碳酸氢钠林格液和复方林格液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探讨碳酸氢钠林格液和复方林格液对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肝切除术患者的酸碱平衡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CLCVP肝切除术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碳酸氢钠林格液组和复方林格液组,每组30例.在麻醉诱导后至肝实质离断前,碳酸氢钠林格液组患者输注碳酸氢钠林格液,复方林格液组患者输注复方林格液.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手术开始时(T2)、术中2h(T3)、术中4 h(T4)和手术结束时(T5),使用血气分析仪检测2组患者的pH值、碱剩余(BE)、血乳酸(Lac)水平;分别于术前24 h和术后24 h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组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水平;比较2组患者体质量、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尿量、手术过程中酸碱平衡变化及手术前后肝肾功能变化.结果 2组患者体质量、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及尿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2组患者pH值、BE、La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比较,复方林格液组患者T2时pH值升高,T3~T5时均降低,T2~T5的BE及Lac水平均升高(P<0.05);与T,时比较,碳酸氢钠林格液组患者T2时 pH值显著升高,T3时显著下降,T2、T3时BE及La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T4、T5时pH值、BE、Lac水平与T,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5时碳酸氢钠林格液组患者pH值显著高于复方林格液组,BE及Lac水平显著低于复方林格液组(P<0.05).术前24 h,2组患者ALT、AST、BUN及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24 h与术前24 h时的ALT、AST、BUN及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2组患者的ALT、AST、BUN及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LCVP肝切除术中,相较于复方林格液,碳酸氢钠林格液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更小,可有效维持机体酸碱平衡稳定,且2种晶体溶液的使用均未对患者肝肾功能产生明显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碳酸氢钠林格液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的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比较碳酸氢钠林格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用于脓毒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 年4 月至2022 年4 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80 例,分为A、B组,每组40 例.A组接受碳酸氢钠林格液注射液限制性液体复苏,B组接受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限制性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复苏处理后0、1、3、6、12、24、48 h乳酸清除率,复苏第0、6、12、24、48 h电解质指标(K+、Na+、Cl-),血流动力学恢复稳定时间(中心静脉压恢复时间、平均动脉压恢复时间),ICU住院时间,死亡率以及0、6、12、24、48 h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评分),48 h内所用液体总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0~48 h,两组乳酸清除率均呈升高趋势,A组高于B组(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K+、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水平有随时间升高的趋势,且A组12、24、48 h Cl-水平低于B组(P<0.05).与B组相比,A组中心静脉压恢复时间、平均动脉压恢复时间、ICU住院时间更短,死亡率更低(P<0.05).qSoFA评分有随时间降低的趋势,且A组 12、24、48 h qSoFA评分低于B组(P<0.05).A组48h内所用液体总量少于B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44).结论:碳酸氢钠林格液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脓毒性休克效果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术中碳酸氢钠林格液对单肺通气患者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探讨术中碳酸氢钠林格液对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患者血气指标、炎性因子及电解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拟择期行胸腔镜手术且术中行OLV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试验组采用碳酸氢钠林格液,对照组采用乳酸钠林格液.比较两组OLV前后不同时刻血气指标、电解质指标、炎性因子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40例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18~65岁,平均(48.5±12.1)岁.OLV期间试验组Sp02<90%的次数及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与入室时(T0)相比,气管插管后双肺通气时(Tl)、OLV30min(T2)、手术结束前双肺通气时(T3)两组Pa02和Sa02均升高,且T2试验组Sa02高于对照组;T1、T2和T3两组pH和BE均下降,其中T2和T3试验组pH和BE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T1、T2和T3两组K+均下降、Cl-均升高;T1、T2和T3试验组Mg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和术后6 h试验组TNF-a、IL-6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碳酸氢钠林格液可改善OLV患者术中呼吸系统的稳定性,维持电解质平衡,减少炎症应激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