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原酸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肺癌A549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绿原酸能否通过作用于PI3K-Akt信号通路造成线粒体功能障碍,从而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促进其凋亡。方法:采用梯度浓度(0、25、50、100、150、200 μg/ml)的绿原酸干预A549细胞48 h,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率并计算半抑制浓度(IC 50)。将A549细胞分成空白组、绿原酸组(IC 50)和绿原酸+740YP组(IC 50绿原酸+50 μg/ml 740YP),干预48 h后使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距离,细胞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水平与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上清丙二醛(MDA)含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p-PI3K、p-Akt和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绿原酸对A549细胞的IC 50为57.45 μg/ml。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空白组、绿原酸组和绿原酸+740YP组细胞48 h迁移距离分别为(424.80±14.43)、(289.67±18.93)和(402.22±17.99)μm,细胞侵袭实验结果显示,3组细胞48 h侵袭细胞数量分别为(96.00±6.24)、(35.33±7.64)和(83.00±2.00)个,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3组细胞48 h凋亡率分别为(6.15±0.17)%、(54.63±0.72)%和(17.27±0.3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F=105.98, P<0.001; F=90.62, P<0.001; F=8 321.99, P<0.001);与空白组相比,绿原酸组和绿原酸+740YP组细胞迁移距离和侵袭数量均减少(均 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均 P<0.001);与绿原酸组相比,绿原酸+740YP组细胞迁移距离增加( P<0.001),细胞侵袭数量增多( P<0.001),细胞凋亡率降低( P<0.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空白组、绿原酸组和绿原酸+740YP组细胞G 0/G 1期比例分别为(65.75±0.58)%、(55.84±0.78)%和(55.24±1.37)%,G 2/M期比例分别为(11.21±1.03)%、(20.23±0.62)%和(9.96±0.33)%,S期比例分别为(23.04±0.49)%、(23.92±1.36)%和(34.80±1.1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F=111.02, P<0.001; F=181.26, P<0.001; F=113.05, P<0.001);与空白组相比,绿原酸组和绿原酸+740YP组细胞G 0/G 1期比例减少(均 P<0.001),绿原酸组G 2/M期比例增加( P<0.001),绿原酸+740YP组细胞S期比例增加( P<0.001);与绿原酸组相比,绿原酸+740YP组细胞G 2/M期比例减少、S期比例增加(均 P<0.001)。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结果显示,空白组、绿原酸组和绿原酸+740YP组线粒体JC-1荧光强度分别为39.51±1.32、10.05±0.19和21.85±1.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508.82, P<0.001);与空白组相比,绿原酸组和绿原酸+740YP组荧光强度均降低(均 P<0.001);与绿原酸组相比,绿原酸+740YP组荧光强度升高( P<0.00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显示,空白组、绿原酸组和绿原酸+740YP组细胞MDA含量分别为(0.47±0.01)、(0.61±0.01)和(0.56±0.01)nmol/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162.30, P<0.001);与空白组相比,绿原酸组和绿原酸+740YP组细胞MDA含量均增加(均 P<0.001);与绿原酸组相比,绿原酸+740YP组细胞MDA含量减少( P=0.001)。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空白组、绿原酸组和绿原酸+740YP组细胞p-PI3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1±0.33、0.28±0.14和0.34±0.20,p-Akt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16、0.43±0.05和0.95±0.14,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4、1.41±0.05和0.70±0.1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F=8.48, P=0.018; F=19.11, P=0.002; F=57.50, P<0.001);与空白组相比,绿原酸组细胞p-PI3K、p-Akt蛋白表达均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均 P<0.05),绿原酸+740YP组p-PI3K、Caspase3蛋白表达均降低(均 P<0.05);与绿原酸组相比,绿原酸+740YP组细胞p-Akt蛋白表达升高、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均 P<0.05)。 结论:绿原酸可能通过减少PI3K与Akt蛋白磷酸化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造成线粒体功能受损,引起MDA累积,最终导致肺癌A549细胞功能受损与活性降低,促进细胞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依达拉奉减轻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在依达拉奉减轻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20月龄,体质量600~7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15):对照组(C组)、手术组(O组)、依达拉奉组(E组)和PI3K抑制剂LY294002组(LY组)。O组、E组和LY组于3%七氟烷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E组和LY组术前30 min时腹腔注射依达拉奉3 mg/kg,同时LY组尾静脉注射LY294002 0.3 mg/kg。术后3 d时行旷场实验评估大鼠自发活动能力,然后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认知功能。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分离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磷酸化PI3K(p-PI3K)、磷酸化Akt(p-Akt)、磷酸化mTOR(p-mTOR)、突触素(SYP)和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的表达水平,行高尔基染色记录海马CA1区神经元树突长度,计算树突棘密度。 结果:4组运动速度、路程及旷场中心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C组比较,O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减少,海马p-PI3K、p-Akt、p-mTOR、SYP和PSD-95表达下调,海马CA1区神经元树突长度缩短,树突棘密度降低( P<0.05);与O组比较,E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增加,海马p-PI3K、p-Akt、p-mTOR、SYP和PSD-95表达上调,海马CA1区神经元树突长度增加,树突棘密度升高( P<0.05);与E组比较,LY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减少,海马p-PI3K、p-Akt、p-mTOR、SYP和PSD-95表达下调,海马CA1区神经元树突长度缩短,树突棘密度降低( P<0.05)。 结论:依达拉奉减轻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与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改善海马突触可塑性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法舒地尔促进平滑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对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自噬及凋亡的影响以及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用10%胎牛血清+DMEM培养液培养SD大鼠VSMC,并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传代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a-SMA)的表达情况鉴定VSMC。采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诱导VSMC,并将PDGF诱导的VSMC分为空白组、对照组、法舒地尔组(30 μmol/L法舒地尔)、法舒地尔+LY294002组(30 μmol/L法舒地尔+25 μmol/L LY294002)。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凋亡周期,GFP-mRFP-LC3双荧光检测细胞自噬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各组细胞Bax、Bcl-2、LC3、Beclin-1及PI3K、Akt、p-Akt、mTOR、p-mTOR的蛋白表达情况并比较分析。结果:镜下观察培养细胞呈长梭形、放射性生长,出现典型的"峰-谷"样结构,a-SMA阳性表达率为99%,确认所培养细胞为高纯度主动脉VSMC。法舒地尔组细胞增殖能力低于对照组( P<0.05),法舒地尔+LY294002组高于法舒地尔组( P<0.05)。与对照组比较,法舒地尔组凋亡率及G 0-G 1期细胞比例升高(均 P<0.05);与法舒地尔组相比,法舒地尔+LY294002组凋亡率及G 0-G 1期细胞比例回降(均 P<0.05)。与对照组比较,法舒地尔组自噬增强( P<0.05),而法舒地尔+LY294002组的自噬则较法舒地尔组有所减弱( P<0.05)。与对照组比较,Bax、Bcl-2、LC3-Ⅱ/LC3-Ⅰ比值、Beclin1水平以及PI3K、Akt、mTOR磷酸化水平升高(均 P<0.05);法舒地尔+LY294002组Bax、Bcl-2、LC3-Ⅱ/LC3-Ⅰ比值、Beclin 1水平以及PI3K、Akt、mTOR磷酸化水平较法舒地尔组有所回降(均 P<0.05)。 结论:法舒地尔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VSMC增殖,促进自噬及凋亡,改善血管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预先注射青年大鼠血浆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PI3K/Akt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预先注射青年大鼠血浆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雄性老龄SD大鼠72只,18月龄,体质量600~6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18):对照组(C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预先注射青年大鼠血浆组(P组)和PI3K抑制剂LY294002组(LY组)。P组和LY组尾静脉注射青年大鼠血浆100 μl/次,C组和IR组尾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2次/周,持续4周。然后IR组、P组和LY组在七氟烷麻醉下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麻醉前1 h时LY组尾静脉注射LY294002 0.3 mg/kg。再灌注后24 h时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Longa评分),然后随机处死6只大鼠取脑组织,测定脑梗死体积。再灌注29 d时行旷场试验评估大鼠自发活动能力和焦虑样行为,再灌注30 d时行新物体识别实验评估大鼠认知功能。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处死大鼠,分离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磷酸化PI3K(p-PI3K)、磷酸化Akt(p-Akt)、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和突触囊泡蛋白(SYN)的表达,测量海马CA1区神经元树突长度和树突棘密度。 结果:4组大鼠运动速度、路程以及旷场中心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C组比较,IR组、P组和LY组Longa评分和脑梗死体积升高,新物体探索百分比和辨别指数降低,海马组织p-PI3K、p-Akt、PSD-95和SYN表达下调,海马神经元树突长度和树突棘密度降低( P<0.05);与IR组比较,P组Longa评分和脑梗死体积降低,新物体探索百分比和辨别指数升高,海马组织p-PI3K、p-Akt、PSD-95和SYN表达上调,海马神经元树突长度和树突棘密度增加( P<0.05),LY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P组比较,LY组Longa评分和脑梗死体积升高,新物体探索百分比和辨别指数降低,海马组织p-PI3K、p-Akt、PSD-95和SYN表达下调,海马神经元树突长度和树突棘密度降低( P<0.05)。 结论:预先注射青年大鼠血浆可减轻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与激活海马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突触可塑性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力生长因子对破骨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力生长因子(MGF)对破骨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使用诱导剂25 ng/ml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及30 ng/m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对RAW264.7前体破骨细胞系进行诱导培养,培养7 d后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法进行鉴定。取培养的破骨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45 ng/ml的MGF对破骨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及其活性的影响,即AKT、磷酸化(p)-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mTOR和TRAP在0,4,8和12 h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RT-PCR法从分子水平测定破骨细胞TRAP在0,4,8和12 h的表达水平。用20 μmol/L PI3K/AKT磷酸化抑制剂LY294002联合45 ng/ml MGF作用于破骨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KT、p-AKT、mTOR、p-mTOR和TRAP在0,4,8和12 h的表达水平。结果:M-CSF和RANKL对RAW264.7细胞培养7 d后,能够得到大量TRAP染色阳性的破骨细胞。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GF 作用于破骨细胞后,AKT和mTOR的表达水平随作用时间无明显变化( P>0.05),p-AKT和p-mTOR的表达水平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持续增高,分别由0 h的(2.18±0.34)pg/ml和(0.83±0.10)pg/ml增加至12 h的(3.86±0.36)pg/ml和(1.56±0.19)pg/ml( P<0.05),TRAP的表达水平随作用时间显著降低,由0 h的(5.66±0.47)pg/ml降至12 h的(3.76±0.38)pg/ml( P<0.05)。RT-PCR法测定破骨细胞TRAP表达结果显示,MGF抑制破骨细胞TRAP的表达,由0 h的1.02±0.06降至12 h的0.53±0.11( 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Y294002联合MGF作用于破骨细胞后,AKT和mTOR的表达水平随作用时间无明显变化( P>0.05),p-AKT和p-mTOR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分别由0 h的(3.28±0.18)pg/ml和(3.29±0.22)pg/ml降至12 h的(2.06±0.34)pg/ml和(2.04±0.20)pg/ml( P<0.05),而TRAP的表达水平随MGF作用时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MGF通过PI3K/AKT信号途径抑制破骨细胞TRAP的表达,进而抑制破骨细胞活性;LY294002抑制破骨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表达,进一步验证MGF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机制。这一发现可为临床预防及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脓毒症小鼠肺损伤时PI3K/Akt信号通路与HO-1表达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脓毒症小鼠肺损伤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与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关系。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48只,6~8周龄,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12):假手术组(SH组)、脓毒症组(SEP组)、PI3K抑制剂LY294002组(LY组)和PI3K抑制剂LY294002+HO-1激动剂Hemin组(LH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脓毒症诱发小鼠肺损伤模型。LY组及LH组于造模前2 h腹腔注射LY294002 30 mg/kg,LH组于造模前1 h腹腔注射Hemin 50 μmol/kg。术后24 h时处死小鼠取肺,确定肺湿重/干重(W/D)比值,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并行肺损伤评分,采用ELISA法测定TNF-α和IL-10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Akt、Akt和HO-1的表达。 结果:与SH组比较,SEP组、LY组和LH组肺W/D比值、肺损伤评分、TNF-α和IL-10含量升高,SEP组肺p-Akt和HO-1表达上调( P<0.05);与SEP组比较,LY组肺W/D比值、肺损伤评分、TNF-α含量升高,IL-10含量降低,p-Akt和HO-1表达下调( P<0.05);与LY组比较,LH组肺损伤评分和TNF-α含量降低,IL-10含量升高,HO-1表达上调( P<0.05)。 结论:PI3K/Akt信号通路通过调控HO-1表达参与脓毒症小鼠肺损伤的内源性保护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miR-26a通过PI3K/AKT通路促进脑缺血大鼠血管生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miR-26a介导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 AKT)信号通路对脑缺血大鼠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10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miR-NC组和miR-26a组。miR-NC组和miR-26a组分别侧脑室注射5 μl miR-26a模拟物阴性质控品和miR-26a模拟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假手术组只插线不结扎。各组大鼠各取5只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苷(bromodeoxyuridine, BrdU),1次/d,连续7 d。将体外培养并转染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BMECs)分为对照组、氧葡萄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OGD)组、miR-NC组和miR-26a组。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26a对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 PTEN)的调控作用。应用Longa评分检测大鼠神经功能损伤。氯化三苯四氮唑(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 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分别使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MTT)染色法、膜联蛋白Ⅴ-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双染法和小管形成实验测定BMECs增殖、凋亡和血管生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缺血脑组织及BMECs miR-26a表达。免疫荧光双标记法[BrdU/von Willebrand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检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缺血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 Ang-2)、PTEN、PI3K、AKT表达。结果:生物信息学及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了miR-26a对PTEN的靶向调控。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miR-NC组缺血脑组织miR-26a、VEGF、bFGF、Ang-2、PI3K、AKT表达和BrdU +/vWF +细胞数量增加,而PTEN表达降低( 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miR-26a组各项指标效果更加显著( 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OGD组和miR-NC组BMECs增殖和血管生成能力显著增强,细胞凋亡显著减少( P均<0.05);与OGD组比较,miR-26a组各项指标效果更加显著( P均<0.05)。 结论:miR-26a能靶向抑制PTEN表达,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bFGF和Ang-2),促进脑梗死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PI3K/AKT信号通路及AKR1C3在人瘢痕疙瘩形成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活性氧簇(ROS)、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C3(AKR1C3)在瘢痕疙瘩形成中的可能作用及机制。方法: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收集9例瘢痕疙瘩组织标本(男6例,女3例,年龄24~40岁),以及6例进行其他手术的志愿者正常皮肤组织标本(男4例,女2例,年龄20~45岁),部分行组织包埋,部分行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组织中AKT(丝氨酸磷酸化位点473)[p-AKT(S473)]、AKT(苏氨酸磷酸化位点308)[p-AKT(T308)]和AKR1C3的蛋白相对表达量。(2)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5、10、15、20、25、30、35、40、45、50 mmol/L)PI3K特异性抑制剂2-吗啉代-8-苯基色酮(LY294002)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筛选出LY294002最佳的实验浓度。(3)以ROS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不同浓度(0、4、6、8、10、12 mmol/L)ROS抑制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15 mmol/L LY294002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内ROS水平的影响。(4)将瘢痕疙瘩或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不进行任何处理)、二甲基亚砜(DMSO)组(0.002% DMSO处理)、LY294002组(15 mmol/L LY294002处理)和NAC组(6 mmol/L NAC处理),定量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成纤维细胞中AKT mRNA、AKR1C3 mRNA及p-AKT(S473)、p-AKT(T308)和AKR1C3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 ±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多重比较采用SNK- q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瘢痕疙瘩组织中p-AKT(S473)、p-AKT(T308)和AKR1C3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6.75±3.30、16.20±1.56、26.69±2.50,均显著高于正常皮肤组织的4.02±1.50、1.82±0.50、1.47±1.07( P<0.01)。(2)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经不同浓度LY294002干预24 h后,15~50 mmol/L LY294002组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 mmol/L组)( P<0.01)。LY294002最佳实验浓度为15 mmol/L。(3)不同浓度NAC作用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1 h后,各组间ROS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且6 mmol/L NAC组ROS水平(0.72±0.03)最低。15 mmol/L LY294002组RO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0 mmol/L组)(0.80±0.01 vs. 0.86±0.01, P<0.01)。(4)qPCR检测结果表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对照组中AKT、AKR1C3 mRNA表达量分别为1.38±0.09、1.40±0.05,明显高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0.97±0.10、0.98±0.03( P<0.01);经15 mmol/L LY294002处理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AKT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皮肤(0.73±0.05 vs. 0.89±0.06, P<0.01);经6 mmol/L NAC处理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AKR1C3 mRNA低于正常皮肤(0.43±0.05 vs. 0.86±0.03, P<0.01)。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p-AKT(S473)、p-AKT(T308)、AKR1C3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19±0.21、0.92±0.04、0.73±0.08,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的0.24±0.06、0.33±0.05、0.31±0.05( P<0.01);经15 mmol/L LY294002和6 mmol/L NAC处理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p-AKT(S473)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92±0.04、0.80±0.20, p-AKT(T308)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42±0.04、0.81±0.05,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0.23±0.03、0.22±0.05,0.30±0.06、0.32±0.05),但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AKR1C3蛋白表达量(0.23±0.05)在15 mmol/L LY294002处理后低于正常皮肤(0.30±0.07),在6 mmol/L NAC处理后(0.33±0.07)高于正常皮肤(0.28±0.06)( P>0.05)。 结论:活化的PI3K/AKT信号通路和AKR1C3促进了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瘢痕疙瘩形成。同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内AKR1C3的升高可加速ROS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艾司氯胺酮对丙泊酚麻醉致发育期大鼠远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PI3K/Akt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艾司氯胺酮对丙泊酚麻醉致发育期大鼠远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SD大鼠48只,雌雄不拘,7日龄,体质量10~1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12):脂肪乳剂组(C组)、丙泊酚组(P组)、艾司氯胺酮+丙泊酚组(EP组)和PI3K抑制剂LY294002+艾司氯胺酮+丙泊酚组(LYEP组)。C组腹腔注射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100 mg/kg;P组腹腔注射丙泊酚50 mg/kg,待大鼠翻正反射恢复后(40~60 min),再追加丙泊酚50 mg/kg;EP组腹腔注射艾司氯胺酮10 mg/kg,随后再给予丙泊酚,方法同P组;LYEP组经侧脑室注射LY294002 25 μg,30 min后腹腔注射艾司氯胺酮10 mg/kg,随后给予丙泊酚,方法同P组。于苏醒后2 h时,每组随机处死6只大鼠,采用HE染色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病理学结果,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Akt、磷酸化Akt(p-Akt)、Bax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剩余6只大鼠于出生后30 d时采用Y迷宫实验评估学习记忆能力。 结果:与C组比较,P组、EP组和LYEP组海马组织p-Akt/Akt比值降低,Bax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上调,学会所需训练次数增加,正确反应率降低( P<0.05),海马CA1区神经元发生病理学损伤;与P组比较,EP组和LYEP组海马组织p-Akt/Akt比值升高,Bax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下调,学会所需训练次数减少,正确反应率升高( P<0.05),海马CA1区神经元病理学损伤减轻;与EP组比较,LYEP组海马组织p-Akt/Akt比值降低,Bax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上调,学会所需训练次数增加,正确反应率降低( P<0.05),海马CA1区神经元病理学损伤加重。 结论:艾司氯胺酮可减轻丙泊酚致发育期大鼠远期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神经元凋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微小RNA-26b-5p对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心房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2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26b-5p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脂酰肌醇3,4,5-三磷酸(PIP3)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以及对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心房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方法 选择SD大鼠72只,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LY294002组、阴性对照组、过表达组、联合组,每组12只.各组给予相应干预24 h,除假手术组外的其余各组大鼠建立缺血性心律失常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开胸不结扎.建模过程中检测各组大鼠心律失常指标,采用Curtis-Walker评分法进行心律失常评分;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心房肌细胞中miR-26b-5p表达;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心房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ICa-L);蛋白印迹法检测L型钙通道α1C亚基(CACNA1C)、钙调蛋白及PI3K/PIP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LY294002组大鼠左心室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心室颤动持续时间、心律失常评分、心房肌细胞ICa-L峰值密度绝对值、CACNA1C、钙调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磷酸化PI3K、PIP3、磷酸化蛋白激酶B(Akt)表达显著降低,过表达组大鼠左心室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心室颤动持续时间、心律失常评分、心房肌细胞ICa-L峰值密度绝对值、CACNA1C、钙调蛋白表达显著降低,miR-26b-5p、磷酸化PI3K、PIP3、磷酸化Akt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过表达组比较,联合组大鼠左心室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心室颤动持续时间、心律失常评分、心房肌细胞ICa-L峰值密度绝对值、CACNA1C、钙调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磷酸化PI3K、PIP3、磷酸化Akt表达显著降低(0.82± 0.08 vs 1.09±0.11,0.91±0.09 vs 1.17±0.11,0.94±0.09 vs 1.20±0.12,P<0.05).结论 miR-26b-5p 过表达可能通过激活PI3K/PIP3相关信号通路,阻滞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心房肌细胞L型钙通道,改善心律失常表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