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居家运动康复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的混合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调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居家运动康复依从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 2022 年 7 月—2023 年 2 月选取烟台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 215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居家运动康复依从性随访问卷、运动益处/障碍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居家运动康复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目的抽样法选取量性研究中依从性低的 14例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 7 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居家运动康复依从性得分为(13.11±4.06)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运动自我效能、运动益处/障碍、社会支持进入回归方程(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 40.8%.质性研究共提炼出 3 个主题,7个亚主题:个人特质和经验(体能欠佳与既有疾病交互影响、运动兴趣不足与运动时间缺乏、认知误区);行为特定的认知(运动自我效能不足、安全体验感知欠佳);社会支持系统(家庭支持不足、专业支持缺乏).结论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居家运动康复依从性处于低等水平,年龄、运动自我效能、运动益处/障碍、社会支持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并且,体能欠佳与运动兴趣不足、居家运动康复过程中的障碍难以克服、对疾病治疗的认知局限以及居家运动康复过程中难以获得专业支持均是风险因素.医护人员应关注重点人群,定期评估患者的运动障碍因素,给予针对性个案指导,提高患者居家运动康复的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陕西省康复治疗专业学生专业观和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陕西省康复治疗专业学生专业观,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提供指导依据。方法: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对陕西省320名康复治疗专业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专业认知态度、就业意向和职业规划。采用描述性统计和 χ2检验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在专业认知态度方面,82.4%(257/312)的学生选择本专业的主要因素是个人兴趣、家长意见和方便就业;96.2%(300/312)的学生对本专业表示很喜欢、较喜欢或一般。在就业意向方面,73.4%(229/312)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90.1%(281/312)的学生有明确的就业方向。在职业规划方面,60.3%(188/312)的学生选择从事临床康复工作。男生选择较难和很难就业的比例低于女生[64.5% (80/124)比79.3%(149/188)],选择较易就业的比例高于女生[29.8% (37/124)比18.6%(35/18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2)。 结论:影响学生专业观的内在优势因素是学生自身的实践技能强、热爱专业;劣势因素是就业期望过高,职业规划不清晰。外在机会因素是"健康中国"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威胁因素是人才需求层次提高,就业性别因素差异等。学校应当重视学生的专业认知和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和鼓励毕业生从事基层康复工作。康复机构要改善康复治疗师执业环境,为其提供利于专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孤独症谱系障碍学龄前男童局限性兴趣的眼动追踪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学龄前男童局限性兴趣的特征,为其行为矫正及康复训练提供参考。方法: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50名ASD男童及52名年龄匹配的正常男童,采用儿童孤独症评估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autism diagnostic observation schedule,ADOS),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autism diagnostic interview-revised,ADI-R)和格赛尔发育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hedule,GDS)进行调查。利用Tobii Pro X3-120眼动仪记录捕捉眼动轨迹特征,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正常发育组和ASD组在视觉搜索任务中的眼动特征数据进行独立样本 t检验,并把有差异的眼动特征数据和临床症状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ASD组CARS总分为(34.13±4.59)分、ADOS总分为(14.44±2.59)分和ADI-R总分为(39.91±12.11)分。ASD儿童眼动表现显示出局限性兴趣特点,ASD儿童探索物体总数[(9.28±2.72)个]显著低于正常儿童[(12.67±2.4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610, P<0.01);ASD儿童探索每个物体时长[(0.67±0.37)ms]显著高于正常儿童[(0.54±0.1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63, P=0.021);ASD儿童探索每个物体次数[(2.80±1.00)次]显著高于正常儿童[(2.48±0.4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60, P=0.021)。相关分析发现ASD儿童探索物体的个数与ADOS总分( r=-0.480, P<0.01)、CARS总分( r=-0.487, P<0.01)、ADOS评分中沟通交流分项( r=-0.290, P=0.041)、ADOS评分中社会交往能力分项( r=-0.491, P<0.01)、ADOS评分中游戏能力分项( r=-0.397, P=0.004)和ADI-R评分中的沟通交流分项( r=-0.331, P=0.025)均呈负相关。 结论:ASD儿童眼动表现显示出局限性兴趣特点,表现为探索物体更少,更固着,细节搜索更多,并且ASD儿童的症状越重,其探索物体的数目越少,局限性兴趣越固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抑郁症患者心理社会应激下脑网络激活特点及性别差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抑郁症患者心理社会应激下默认网络、执行网络、突显网络和边缘网络的激活特点及性别差异。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门诊就诊的首次发作未服药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124例)的临床资料及心理社会应激任务下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其中男 48例,年龄[ M( Q1, Q3)]25(21,28)岁,女76例,年龄26(19,31)岁。同期采集长沙市高校和社区的健康被试(健康对照组,243名)的行为学资料及心理社会应激任务下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其中男106名,年龄21(19,21)岁,女137名,年龄21(20,21)岁。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检测各组被试在心理社会应激任务下默认网络、执行网络、突显网络及边缘网络的激活值;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检测心理社会应激任务下感兴趣网络激活值的组间差异。 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受试者表现出应激任务下突显网络激活明显减弱(激活值:0.01±0.01比0.03±0.01, F=6.50, P=0.011)。边缘网络的脑激活特征表现出明显的诊断和性别交互效应( F=4.30, P=0.039);简单效应分析显示,与相应性别的健康对照组相比,仅女性抑郁症组表现出明显的应激任务下边缘网络负激活减弱(激活值:-0.42±0.06比-0.62±0.05; PBonferroni校正=0.015, 95%CI:0.038~0.352)。 结论:抑郁症患者在应激加工过程中存在性别一致和性别特异的脑网络活动特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青少年抑郁症快感缺失的评估与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快感缺失作为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主要表现为几乎每天均存在的、显著的兴趣与愉悦感的缺失。快感缺失与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具有强相关性,常提示预后不佳及社会功能受损。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快感缺失症状的报告率超过50%,其症状表现与成人存在差异。然而目前主流的评价快感缺失的工具均是为成人设计的,这些工具是否完全适用于青少年值得商榷。目前针对青少年抑郁症快感缺失症状的识别、评估及干预方面的研究数据均较缺乏。本文主要探讨青少年抑郁症快感缺失的症状学特点、测评工具及治疗方法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精神科临床医生、心理治疗师及研究者们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上海市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上海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现状,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某高职院校2019级护理高职护生308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护生职业认同问卷、斯坦福隐性缺勤量表、情绪智力量表、工作场所社会资本量表和护士心理资本问卷对这308名实习期的高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总分为(64.93±12.83),隐性缺勤总分为(15.91±4.40),情绪智力总分为(80.57±15.52),社会资本总分为(32.38±6.33),心理资本总分为(95.47±18.63)。职业认同总分与隐性缺勤总分呈负相关( r=-0.282, P<0.01),与情绪智力总分呈正相关( r=0.712, P<0.01),与社会资本总分呈正相关( r=0.659, P<0.01),与心理资本总分呈正相关( r=0.681, 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个人兴趣、情绪智力和心理资本均对职业认同产生影响,这3个因素都进入了职业认同的回归方程。 结论:上海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状况处于中等水平,个人兴趣、情绪智力和心理资本是主要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我国部分高三学生学医意愿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高三学生的学医意愿情况和影响其选择学医的因素,以期为医学院校制订招生政策、开展招生宣传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2月,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务处开展了全国范围高三学生的学医意愿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进行调查结果分析。结果:共有48所中学的1 382名学生完成了调查问卷。高三学生想学医的原因主要是:"认可医学的社会价值,医生救死扶伤很高尚"为62.4%(863/1 382),"对医学感兴趣"为50.3%(695/1 382)。对学医的担忧主要是:"学制长"为50.3%(695/1 382),"医患关系紧张"为45.7%(632/1 382)。高三学生了解医学的途径主要是:"家人交谈"为49.3%(681/1 382)、"影视文学作品"为41.8%(577/1 382)、"网络"为30.2%(417/1 382)。仅有11.2%(155/1 382)和12.7%(176/1 382)的学生参加过与医学相关的学校讲座或社会实践。经由影视文学作品、网络、学校讲座和社会实践了解医学的学生,担忧学制长的比例分别为55.1%(318/577)、55.2%(230/417)、43.9%(68/155)和48.9%(86/176),担忧医患关系紧张的比例分别为52.5%(303/577)、53.5%(223/417)、49.7%(77/155)和46.6%(82/176)。结论:我国高三学生选择学医的动机较为纯粹,但其对医学专业学制长和医患关系紧张的担忧较大,对医学的了解不够客观和深入。积极探索医学学制改革,改善医患关系,注重在中学举办医学相关讲座和医学相关社会实践,将有助于吸引考生报考医学专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丰富环境改善抑郁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精神障碍,其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且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丰富环境(environmental enrichment,EE)是实验室常用的改善大脑功能的干预措施之一,通过将实验室动物暴露于较标准饲养环境更为丰富的感官、运动和/或社会刺激中,而使其获得积极的可塑性和适应性变化。大量研究表明,EE对多种抑郁动物模型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但至今尚未能全面了解其机制,且行为学结果存在差异。由于EE的多维性和复杂性,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范式标准,因此有必要整合现有的数据,通过理解EE的作用机制,对EE的各结构组成和实施步骤进行完善。文章结合近年来对抑郁动物模型的研究,从促进海马神经发生、减轻神经炎症、调节神经内分泌和影响表观遗传修饰等方面对EE的抗抑郁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抑郁症机制研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随着精准医学和个体化医疗的兴起,人们对探索抑郁个体间差异和群体内效应的来源和机制越来越感兴趣,所以如何根据现有研究发现的作用机制将EE合理翻译至人类社会,是未来将要面临的挑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罗伊适应护理模式联合自我效能在女性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罗伊适应护理模式联合自我效能在女性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情感障碍患者100例,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罗伊适应护理模式联合自我效能,干预前1 w、干预后2、4、6 w后对两组患者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患者的能力和信心,干预6 w后统计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 NOSIE)评分以及满意度和意外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焦虑、抑郁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NOSIE中积极因素(社会功能、社会兴趣、个人卫生项目)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因素(激惹、迟缓、抑郁)项目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罗伊适应模式联合自我效能,能明显改善住院情感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增强患者应对各种刺激的能力,显著改善患者社会功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早临床教学理念的儿科临床教学改革:以新医科职业体验社会实践课程为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为贯彻“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理念,本研究以开设的新医科职业体验社会实践作为研究课程,剖析儿科临床教学改革,并通过课堂访谈及课后问卷调查形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表明,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多元评价模式,发现线下教学中动手更多的教学内容学生更感兴趣、评价度更高,八年制学生较五年制学生在线下教学中参与度更高,且八年制学生对线上教学评价也高于五年制学生。151名学生[84.36%(151/179)]通过本门课程了解了儿科医生的临床工作内容。说明基于早临床教学理念下的儿科临床教学改革,能达到医学生早临床、早接触的教学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