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癌病人化疗期间情绪抑制的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情绪抑制在化疗期间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取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于2021年2月—2022年8月收治的胃癌病人及其配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情绪抑制量表、夫妻癌症相关沟通问题量表、社会约束量表对病人及其配偶进行调查.结果:胃癌病人第1次化疗时情绪抑制总分最高,为(28.77±10.75)分.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为女是病人情绪抑制的保护因素,而病人病理分期为Ⅲ期及Ⅳ期、配偶的夫妻疾病沟通问题较重、病人感知到的社会限制较高是病人情绪抑制的危险因素,其中,病人的社会限制在配偶的夫妻疾病沟通问题与病人情绪抑制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287,占总效应的54.05%.结论:胃癌病人的情绪抑制在化疗期间呈动态变化,应改善胃癌病人配偶的夫妻疾病沟通问题及病人感知的社会限制,以减少其情绪抑制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代谢组学在纳米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纳米粒子作为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新兴材料,在化工、纺织、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引起了社会对其潜在毒性的高度关注,由于传统毒理学技术的限制,迫切需要高通量方法来系统性评估纳米粒径尺度下粒子的潜在毒性。代谢组学是现代分析技术、生物化学及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组合发展起来的新兴组学技术,通过分析细胞、组织等生物样品内代谢物种类及数量的变化,筛选早期毒性潜在标志物及相关代谢通路,是纳米粒子毒理学研究的重要高通量技术手段。本文拟从代谢组学在纳米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和挑战等方面进行综述性回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从反思性写作看医患共同决策——读傅志远《生死一念:急诊外科医生的心灵笔记(生命三步曲)》有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医患共同决策是一种鼓励医生与患者共同参与医疗决策过程的新的临床决策模式,可以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然而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共同决策在中国的临床实践中仍面临不少挑战。阅读急诊科医生傅志远反思性写作的平行病历《生死一念:急诊外科医生的心灵笔记》,从医方和患方的角度审视诊疗服务过程中的细节,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探究阻碍共同决策发展的深层原因,本文基于书中的《不敢负责的该负责》和《换位思考》两章,运用叙事医学理论,分别从医患信息不对等、患者自身因素和医疗实践中的知情同意书三个方面分析共同决策在我国实际临床中推广困难的原因并试探讨其解决方法。研究发现共同决策艰难前行是多种社会因素造成的,需要医方、患方以及社会三方携手共同促进此问题的解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随访信息平台结合全程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及心脏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随访信息平台结合全程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慢性心衰)患者遵医行为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15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7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则实施随访信息平台结合全程健康教育干预。干预时间为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心脏功能及生命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整体的遵医行为比例高于对照组( Z值为-5.634, P<0.01),且观察组总遵医率为92.00%(69/75),高于对照组74.67%(56/75)( χ2值为8.112, P<0.01)。干预后,观察组的6 min步行试验(482.75 ± 81.45)m和左心室射血分数(48.34 ± 6.10)%,均高于对照组的(406.92 ± 68.20)m、(39.61 ± 5.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6.182、9.034, 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体力限制、心理情绪、疾病症状及社会关系评分(11.00 ± 1.58)、(10.06 ± 1.55)、(6.06 ± 1.29)及(5.09 ± 1.14)分,低于对照组的(17.15 ± 1.90)、(11.79 ± 1.55)、(9.52 ± 1.23)及(8.09 ± 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6.835~21.533, P<0.01)。 结论:相比于常规健康教育,全程健康教育结合随访信息平台有利于提高慢性心衰患者遵医行为率、生命质量,改善心脏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国内外儿童用联合疫苗免疫原性、安全性和社会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联合疫苗含有两种或多种抗原,研究认为接种联合疫苗后能预防多种疾病,同时可减少接种次数。本文对国内外儿童用联合疫苗,如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TaP)、麻疹-风疹-腮腺炎疫苗(MMR)等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进行综述,并从儿童家长、预防接种工作者和卫生服务方面进行社会价值探究,为我国推动联合疫苗研发和使用提供决策证据。研究发现,联合疫苗对儿童、家长、预防接种工作者和卫生服务方面均产生较好的收益,能够保证其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增强家长的接种便利和经济性,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同时能弥补新发疫情对免疫服务造成的影响,提高接种覆盖率和及时率,增加社会收益。目前我国联合疫苗的推广受到技术瓶颈多,人群接种认知水平低等限制。建议加强联合疫苗安全性、有效性和卫生经济学等方面研究,科学评估联合疫苗的价值;增强公众对联合疫苗的认知和信任度;促进多联多价疫苗研发应用;政府应完善法规协助联合疫苗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智造:新型 18F标记PSMA PET探针及其在前列腺癌中的临床转化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前列腺癌是男性重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欧美常年居于首位;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近20年间增长超过了10倍。随着社会发展及社会老龄化、人口城市化、膳食结构变化与检测技术的进步,前列腺癌发病率也逐年升高,未来10年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上升幅度令人堪忧。传统的影像学或组织学方法存在一定不足,如CT不能区别良性增生组织和癌组织、MRI软组织分辨率高但不能鉴别淋巴结转移及远端骨转移、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缺乏特异性等,限制了其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 [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在脑性瘫痪儿童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儿童因为下肢功能障碍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往往受到很多限制,影响身心发展和社会交往。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作为一种先进的康复辅助设备,可通过外骨骼提供高度重复性训练,有效改善下肢功能障碍,减轻治疗师的负担。本文对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进行了简要概述,从辅助下肢不同关节康复训练的角度介绍其在脑瘫儿童康复中的应用,并总结了脑瘫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脑瘫儿童康复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诱导多能干细胞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糖尿病足溃疡等慢性创伤在人群中广泛流行,给患者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而在现有的治疗方式下,糖尿病足溃疡往往愈合不良且容易复发,因此找寻新型疗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干细胞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其在糖尿病足溃疡愈合中的作用已得到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证实。然而,由于获取干细胞往往依赖于侵入性手段,免疫排斥和移植后的细胞存活率低等问题也限制了干细胞疗法的大规模应用和推广。近年来,随着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其在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中表现出很强的转化潜能。该文将围绕iPSC在包括糖尿病溃疡和肢体缺血在内的创伤愈合动物模型中的应用及前景、临床应用的局限性和改善安全性的方法展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难治性慢性咳嗽的非药物治疗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难治性慢性咳嗽患者往往需要接受繁多的检查和经验性治疗,且治疗后患者症状仍易反复,常出现社会、心理问题。近年来,难治性慢性咳嗽的诊治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神经调节剂可用于治疗难治性慢性咳嗽,但受到药物不良反应和有效性的限制,新型靶向药物又尚处于研发阶段。因此,非药物治疗方法逐渐受到关注,其疗效也在一些研究中得到证实。本文总结了难治性慢性咳嗽非药物治疗的相关术语描述、作用机制、组成内容、实施方法、效果评价以及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难治性慢性咳嗽的综合诊治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静脉血栓栓塞症机械预防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病率、病死率的增加,社会负担的加重,医护人员对VTE重视及认识程度不断提高。VTE作为可以预防的疾病,预防尤为重要。VTE的预防主要包括药物预防、机械预防。但药物预防可能带来出血的风险,使药物预防的应用受到限制。机械预防因无创、患者依从性高、并发症少、简单方便、效果佳,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针对机械预防的方法及优缺点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