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肢力线不良解剖危险因素与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前交叉韧带(ACL)是维持人体活动的重要组织之一,下肢力线不良会导致运动中非接触性ACL损伤.导致下肢力线不良的解剖因素包括骨性因素与非骨性因素,骨性因素主要包括胫骨因素、股骨髁因素、股骨近端及髌骨与足踝因素等,非骨性因素主要包括神经型因素、股骨机械轴周围因素、胫骨机械轴周围因素等.运动导致的非接触性ACL损伤大多由于下肢生物力线不良而影响膝关节正常负重,造成ACL力学环境异常,而ACL损伤修复或重建术后移植物失效的病例中也存在下肢力线不良的情况.因此,在临床中准确评估并纠正下肢力线不良,对于预防非接触性ACL损伤和ACL重建术后移植物失效有着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之母源性因素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s,PIVH)是早产儿常见并发症,不同程度的PIVH可以导致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PIVH的病因复杂多样,多数PIVH发生在生后第1天,预防PIVH依赖于母源性因素与非母源性因素(如环境因素、发育因素、机械因素等)的综合管理。影响PIVH的母源性因素包括产前体重指数、维生素D水平、绒毛膜羊膜炎、产前皮质激素、分娩方式及产前用药等,本文就影响PIVH的母源性因素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早期使用肝素预防性抗凝降低重症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一项来自MIMIC-Ⅳ数据库的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有关脓毒症患者抗凝药物的使用和时机以及肝素用量的研究较少,且目前关于肝素的使用是否能提高脓毒症患者的存活率尚不清楚。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明教授团队联合解放军总医院姚咏明教授团队在《Burns & Trauma》杂志发文《Early prophylactic anticoagulation with heparin alleviates mortalit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sepsi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rom the MIMIC?Ⅳ database》,利用重症临床科研数据库MIMIC?Ⅳ对脓毒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该研究共纳入6 646例成年脓毒症患者,并将患者分为早期预防性使用肝素的肝素组(3 211例)和非肝素组(3 435例)。肝素组患者的住院病死率显著低于非肝素组(配对前病死率分别为14.7%、20.0%,风险比为0.77,95%置信区间为0.68~0.87,P<0.001;配对后病死率分别为14.9%、18.3%,风险比为0.78,95%置信区间为0.68~0.89,P<0.001)。肝素组和非肝素组患者60 d病死率和住ICU时间有明显差异(P<0.01)。在调整不同协变量的情况下,早期预防性使用肝素与脓毒症患者的院内病死率相关(风险比为0.71~0.78,P<0.001),并且在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仅给予5剂肝素与院内病死率降低相关(风险比为0.70,95% 置信区间为0.56~0.87,P<0.001)。亚组分析显示,肝素使用与脓毒症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脓毒症休克、序贯器官衰竭评价评分≥10分、急性肾损伤、机械通气、革兰阳性菌感染和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的院内病死率降低显著相关(风险比分别为0.74、0.70、0.58、0.74、0.73、0.64、0.72,P<0.001)。E值分析表明,考虑未控制的混杂因素,结果依然稳定。该研究证实脓毒症患者早期预防性使用肝素与风险调整后的病死率降低存在关联,后续可设计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评估该研究的结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密闭式延长管预防人工气道吸痰作业期间气道漏气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密闭式延长管在人工气道吸痰作业期间预防气道漏气的作用。方法:采用人工模肺连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呼吸回路中分别连接开放式延长管或密闭式延长管,呼吸机参数设置为16/5、20/6、24/7、28/8、32/9、36/10 cmH 2O(1 cmH 2O=0.098 kPa)六组递增压力,观察吸痰作业期间气道压力和潮气量的变化。 结果:(1)呼吸机参数设置在16/5~36/10 cmH 2O之间,连接开放式延长管机械通气回路的气道压力分别为(15.94±0.27)/(4.81±0.04)、(20.09±0.23)/(6.05±0.16)、(23.89±0.41)/(6.94±0.06)、(27.90±0.22)/(7.71±0.18)、(31.92±0.13)/(8.74±0.12)、(35.65±0.31)/(9.72±0.07)cmH 2O;相同参数下连接密闭式延长管机械通气回路的气道压力分别为(16.36±0.06)/(4.85±0.04)、(20.54±0.26)/(6.44±0.12)、(24.36±0.24)/(7.01±0.33)、(28.69±0.25)/(8.07±0.08)、(32.97±0.33)/(8.93±0.09)、(37.34±0.29)/(9.75±0.08)cmH 2O。连接开放式延长管机械通气回路的气道压力均低于连接密闭式延长管的(均 P<0.05);随呼吸机设置压力的增加,两种延长管气道压力的差值逐渐增加,当呼吸机设置最高吸气压力为36 cmH 2O时,差值达到1.69 cmH 2O。(2)机械通气回路连接开放式延长管,吸痰作业拔插口开放时,通气回路的气道压力分别从(15.94±0.27)/(4.81±0.04)、(20.09±0.23)/(6.05±0.16)、(23.89±0.41)/(6.94±0.06)、(27.90±0.22)/(7.71±0.18)、(31.92±0.13)/(8.74±0.12)、(35.65±0.31)/(9.72±0.07)cmH 2O下降至(13.42±0.4)/(3.15±0.14)、(16.81±0.6)/(4.30±0.14)、(20.22±0.5)/(5.48±0.45)、(23.73±1.4)/(6.25±0.22)、(24.78±0.7)/(7.13±0.21)、(20.83±0.4)/(6.61±0.19)cmH 2O,(均 P<0.05);潮气量分别从(0.328±0.004)、(0.580±0.012)、(0.621±0.003)、(0.626±0.003)、(0.615±0.003)、(0.603±0.002)L下降到(0.272±0.008)、(0.416±0.051)、(0.487±0.047)、(0.396±0.116)、(0.507±0.022)、(0.508±0.079)L(均 P<0.05);随呼吸机设置的压力增加,通气回路的压力和潮气量下降幅度逐渐增加,当呼吸机设置参数为36/10 cmH 2O时,吸气压力下降幅度高达(14.82±0.51)cmH 2O;潮气量下降幅度最高时可达(0.164±0.021)L。(3)相同呼吸机参数下从处于开放状态的延长管插拔口插入吸痰管时,通气回路的气道压力分别上升为(15.70±0.23)/(4.80±0.33)、(19.01±0.81)/(5.71±0.34)、(22.27±0.62)/(6.85±0.44)、(25.35±2.09)/(7.94±0.16)、(28.38±0.46)/(8.96±0.23)、(33.34±0.71)/(9.71±0.25)cmH 2O,潮气量分别为(0.340±0.016)、(0.563±0.020)、(0.571±0.030)、(0.556±0.026)、(0.514±0.021)、(0.512±0.031)L。气道压力和潮气量较插拔口开放状态时增加,但仍低于插拔口处于关闭状态的(均 P<0.05),与插拔口处于关闭状态比较,压力下降幅度最大为(3.53±0.46)cmH 2O,潮气量下降幅度最大为(0.101±0.011)L。(4)呼吸回路连接密闭式延长管,压力参数设置在16/5~36/10 cmH 2O之间,从密闭式延长管的插拔口插入吸痰管期间,气道压力分别从(16.26±0.04)/(4.85±0.04)、(20.74±0.15)/(6.42±0.11)、(25.09±0.31)/(7.10±0.13)、(29.38±0.24)/(8.17±0.09)、(33.80±0.16)/(9.02±0.17)、(37.89±0.19)/(9.83±0.07)cmH 2O下降到(16.36±0.06)/(4.85±0.04)、(20.54±0.26)/(6.44±0.12)、(24.36±0.24)/(7.01±0.33)、(28.69±0.25)/(8.07±0.08)、(32.97±0.33)/(8.93±0.09)、(37.34±0.29)/(9.75±0.08)cmH 2O,潮气量分别从(0.361±0.005)、(0.592±0.003)、(0.631±0.001)、(0.642±0.007)、(0.633±0.007)、(0.626±0.08)L下降到(0.335±0.005)、(0.588±0.008)、(0.631±0.002)、(0.638±0.004)、(0.628±0.004)、(0.618±0.005)L。气道压力下降幅度最大为(0.83±0.27)cmH 2O,潮气量下降幅度最大为(0.008±0.006)L,气道压力和潮气量的下降值均明显低于相同压力参数下通气回路连接开放式延长管的水平(均 P<0.05)。 结论:机械通气回路中连接密闭式延长管可降低人工气道吸痰作业期间气道漏气情况,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并发腹泻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并发腹泻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腹泻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of Library、CNKI、万方、维普、SinoMed自建库到2020年6月30日关于ICU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发生腹泻危险因素的文献,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涉及16个相关危险因素。经Meta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包括低蛋白血症( OR=2.51)、年龄( OR=2.08)、肠内营养前禁食( OR=4.70)、机械通气( OR=2.24)、肠内营养制剂使用时长( OR=1.35)、肠内营养制剂剂量( OR=1.01)、肠内营养制剂速度( OR=1.03)、管饲钾剂( OR=1.65)、抗生素( OR=1.98)、胃动力药物( OR=2.06)、抑酸剂( OR=2.62)。 结论: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并发腹泻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及病情因素(低蛋白血症、年龄、肠内营养前禁食、机械通气、APACHE Ⅱ)、营养制剂因素(肠内营养制剂使用时长、剂量、速度)、药物因素(钾剂、抗生素、胃动力药、抑酸剂)。鉴于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并发腹泻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以降低其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术后肠麻痹的病理生理机制及防治策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术后肠麻痹(POI)是外科手术后由于非机械原因导致的胃肠道运动功能受到暂时性抑制造成无法经口摄入的临床现象,其发病机制涉及手术创伤、麻醉药物、交感神经系统亢进及肠道炎症反应等多个因素。POI分为早期的神经源性阶段和后期的炎症阶段,炎症阶段对机体和临床转归影响较大。随着加速康复外科和微创技术的出现,在POI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POI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临床问题,需要对其机制和防治措施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ICU综合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ICU综合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入住ICU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ICU综合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各61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及VAP发生率、病死率。结果:撤机2 h后,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PaCO 2降低、PaO 2升高( 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重症监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拔管2 h后,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的VAP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ICU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及病死率,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患者ICU天数及住院天数均缩短,使患者更大程度获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全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机械预防审查指标构建及障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全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机械预防现状,分析证据临床转化中的障碍因素和改进措施。方法:以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图为理论指导,构建团队,系统检索、评价并汇总证据,根据FAME原则(可行性、适宜性、临床意义、有效性)确立审查指标及审查方法,选取2020年4月30日至8月31日山西省人民医院行全膝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护士及医生为审查对象,按照审查指标逐条进行基线审查,并根据审查结果分析障碍因素及改进措施。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9条最佳证据,依据最佳证据制订17条审查指标,其中5条审查指标临床依从率>80%,12条审查指标临床依从率<80%,分析其障碍因素主要为系统层面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评估与管理流程不完善、个人层面医护人员VTE预防与管理知识水平不高等。结论:本研究基于最佳证据,科学系统地制订临床审查指标、严谨全面地进行障碍因素分析,并针对性地构建改进措施,不仅为今后开展全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机械预防证据转化提供基础,而且能够进一步推动临床实践变革和持续质量改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下肢动脉减容术中的远端栓塞保护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准分子激光消融(excimer laser ablation,ELA)和机械性血栓清除(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术中远端栓塞保护(distal embolic filter protection,DEFP)的应用策略。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8月下肢动脉ELA或PMT术中进行DEFP的29例患者临床资料,回顾分析保护伞的选择、应用指征及策略,分析较大栓子捕获的高风险因素。结果:29例患者中,男21例,女8例,年龄(70.3±11.0)岁。共计29条肢体,32处病变:支架内再狭窄(ISR)5处,血栓形成或栓塞10处,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17处,根据病变性质选择减容装置。保护伞释放与回收技术成功率100%,栓子总体捕获率77.3%,较大栓子捕获率36.4%,术中远端栓塞发生率3.4%。ELA治疗高度钙化CTO病变或长段ISR病变时,较大栓子捕获率均高达60.0%,且前者较治疗非高度钙化CTO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下肢动脉ELA和PMT术中选择性应用保护伞,对预防远端栓塞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深圳市环卫工人职业伤害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深圳市环卫工人职业伤害的发生情况,为环卫工人职业伤害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5至11月,通过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深圳市部分街道环卫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2 200份问卷,有效问卷2 167份(有效回收率98.5%)。收集环卫工人社会人口学资料、工龄、工种和职业伤害发生情况等资料,分析其职业伤害的分布特征及与工种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2 167名环卫工人中,240人(11.1%)发生过职业伤害。环卫工人职业伤害发生较多的为锐器伤、中暑及机动车交通事故,发生率分别为6.1%(133/2 167)、2.4%(53/2 167)和1.7%(36/2 167)。不同工龄和工种环卫工人职业伤害发生情况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工龄超过5年的环卫工人职业伤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工龄低于5年的工人( P<0.05);垃圾整理及运输人员锐器伤发生率较高(7.9%,21/265),手动清扫人员中暑发生率较高(3.1%,42/1 366),机械化清扫人员机动车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5.4%,10/184)。 结论:深圳市环卫工人发生职业伤害的情况较多,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不同工种以及不同种类职业伤害的发生,提高环卫工人职业健康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