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过载调控的细胞死亡方式在骨骼肌衰老萎缩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骨骼肌衰老是机体衰老的相关生物学事件,以质量丢失和功能衰退为显著特征,金属组学尤其是铜金属组学在其中的功能角色正日益得到关注.铜金属组学在衰老状态下表现为铜过载,其触发的毒理效应具有激活骨骼肌细胞中发生凋亡、焦亡、铁死亡、铜死亡及并促进α突触核蛋白聚集的特异性分子潜力,相关的信号级联最终可诱导衰老肌纤维中蛋白质、线粒体和卫星细胞等内容物代谢失衡及裂解丢失,同时可触发神经肌肉接头(neuromuscular junction,NMJ)退化和异常,是骨骼肌衰老萎缩的新型病理生理机制.本综述首次系统地解码骨骼肌衰老萎缩调控网络中铜的分子生物学功能、衰老骨骼肌中铜过载的潜在机制,以及铜过载诱导的多种细胞死亡形式例如凋亡、焦亡、铁死亡及铜死亡的信号转导途径在骨骼肌衰老萎缩中的新角色,为临床上应用铜螯合改善和治疗骨骼肌衰老萎缩提供潜在分子靶点和方案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增强CT在预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增强CT在预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增强CT的表现,比较有淋巴结转移组与非淋巴结转移组的定性差异及测量其相关CT值的定量差异,并对其进行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性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是否坏死、内壁外壁是否受侵犯、强化程度、强化均匀度、分层强化、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在组间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静脉期最大CT值(P=0.035)、静脉期平均CT值(P=0.043)、静脉期-平扫CT值(P=0.015)、静脉期-平扫CT值除以平扫CT值(P=0.01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得出静脉期最大CT值、静脉期平均CT值、静脉期-平扫CT值、静脉期-平扫CT值除以平扫CT值在参数的曲线下面积其AUC值分别约为0.741、0.731、0.778、0.792,静脉期-平扫CT值除以平扫CT值诊断效能最好.结论 增强CT部分参数在预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淋巴结转移上具有一定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结合血浆NRG4水平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究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血浆神经调节蛋白4(NRG4)水平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 2020年6月—2022年6月雅安市人民医院接诊的CHB肝纤维化患者116例,均进行肝脏穿刺病理活检,采用超声SWE检测肝脏杨氏模量值,Elisa法检测血浆NRG4水平.分析肝脏杨氏模量值及血浆NRG4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采用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杨氏模量值联合血浆NRG4水平对CHB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效能.结果 116例CHB肝纤维化患者中F1期33例(28.4%)、F2期38例(32.8%)、F3期26例(22.4%)、F4期19例(16.4%).F1期、F2期、F3期、F4期患者的杨氏模量值分别为[(5.2±1.3)kPa、(6.3±1.2)kPa、(8.7±1.4)kPa、(11.9±1.6)kPa,P<0.05];F1 期、F2 期、F3 期、F4 期患者的血浆 NRG4 水平分别为(6.7±1.2)、(4.9±1.0)、(3.3±0.9)、(1.9±0.5)pg/mL(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杨氏模量值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673,P<0.05);血浆NRG4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r=-0.702,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杨氏模量值对CHB肝纤维化患者F1期、F2期、F3期及F4期诊断的AUC分别为0.85(95%CJ:0.75~0.94)、0.83(95%CI:0.75~0.92)、0.86(95%CI:0.76~0.95)、0.92(95%CI:0.82~1.00).血浆 NRG4 水平对CHB肝纤维化患者F1 期、F2 期、F3 期及 F4 期诊断的 AUC 分别为 0.86(95%CI:0.76~0.95)、0.82(95%CI:0.74~0.91)、0.88(95%CI:0.80~0.97)、0.92(95%CI:0.82~1.00).杨氏模量值联合血浆NRG4水平对CHB肝纤维化患者F1期、F2期、F3期及F4期诊断的 AUC分别为 0.92(95%CI:0.84~0.99)、0.92(95%CI:0.85~0.98)、0.94(95%CI:0.88~1.00)、0.97(95%CI:0.91~1.00),杨氏模量值联合血浆NRG4诊断肝纤维化不同分期的AUC高于二者单一诊断(P<0.05).结论 杨氏模量值和血浆NRG4水平对CHB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效果良好,且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原发性卵巢类癌合并肝转移一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原发性卵巢类癌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大多数患者无特异性表现,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现报告1例原发性卵巢非典型类癌,患者因腹围增加2年、发现盆腔巨大肿物3d就诊,盆腔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提示腹、盆腔内巨大囊实性异常强化肿物,肝脏及右侧腹膜后异常强化结节及软组织肿物,予以卵巢恶性肿瘤全面分期术+肝脏表面活检术,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卵巢非典型类癌Ⅳ期(G2T3cN1bM1b)合并肝转移、腹膜后转移,术后化疗6个周期,术后1年余复发.结合此病例讨论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原发性卵巢类癌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原发性卵巢类癌的认识,为此类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单中心经口入路机器人手术治疗咽喉部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对经口机器人手术(TORS)在治疗咽喉部病变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至2018年南京鼓楼医院行TORS治疗咽喉头颈部病变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口咽肿瘤6例,咽旁间隙肿瘤3例.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前后疼痛与吞咽困难评分、术后有无出血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果 9例患者均通过TORS完成病灶切除.术后病理良性3例,恶性6例,所有切缘均为阴性.TORS手术时间为55~140(85.56±28.77)min,出血量为10~50(23.33±11.73)mL,术后住院天数为4~7(6.00±1.00)d,恢复饮食时间为1~3(1.78±0.67)d.除1名口咽癌患者术后当天出现伤口渗血,其余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随访4~86个月,肿瘤患者无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或死亡.结论 依据本中心现有病例经验,合理选择适应证、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管理、术后长期随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证实,TORS切除咽喉部病变是安全、有效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胃神经鞘瘤与胃间质瘤多排CT特征及误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10cm以下的胃神经鞘瘤与胃间质瘤的多排CT特征,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3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胃神经鞘瘤和15例胃间质瘤的完整临床、影像学资料,分析二者的多排CT特征.结果 6例胃神经鞘瘤,5例误诊为胃间质瘤,6例神经鞘瘤和15例胃间质瘤均为单发肿块,均位于胃体部,前者形态规则呈类圆形,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周围脂肪间隙无浸润.后者密度不均,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部分病灶周围脂肪间隙欠清晰.二者均以向腔内生长为多.动态增强前者呈中度均匀渐进性强化,后者为动脉期强化,门静脉期强化最明显,平衡期减退,病灶内低密度区不强化或轻度强化.前者周围可见小淋巴结影,后者可见肿大淋巴结影,二者均未见远处转移.结论 10cm以下胃神经鞘瘤与胃间质瘤在形态、边界、囊变、密度,强化方式,周围脂肪间隙及淋巴结情况有一定的特征,具有鉴别诊断意义,但肿瘤较小时,影像学鉴别较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小胶质细胞对卒中后中枢性疼痛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entral post-stroke pain,CPSP)是常见的卒中并发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后期康复和生活质量.近年来,CPSP的病理机制研究逐渐受到重视,而小胶质细胞作为颅内常驻的巨噬细胞,被认为在CPSP发生发展中起重要调节作用.本篇综述从生物活性因子、细胞受体和信号通路等角度总结了近年来小胶质细胞调节CPSP的研究进展,描述了多个化合物对CPSP的临床前治疗作用,以期促进CPSP靶向治疗策略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黑磷纳米片在帕金森病中的治疗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为多基因遗传.因中脑多巴胺代谢失调而引起运动障碍等症状.目前,尽管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是针对该疾病发病机制开发的,但是由于在血脑屏障渗透性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导致这些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佳.纳米材料为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提供了解决方案,能够将药物靶向到特定区域,解决药物缺乏特定部位的递送问题.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穿越血脑屏障.最新研究表明,携带纳米载体和合适配体的治疗药物,有助于改善亲、疏水性药物在大脑中的分布,实现特定部位的药物递送.黑磷是近5年备受关注的新型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结构赋予的性能,包括优越的光热/光动力特性、还原性、高载药能力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研究.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介绍帕金森病的病理机制以及黑磷纳米片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适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炎症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继发性脑损伤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键因素,神经炎症反应是其发生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病理过程.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及炎症小体等均在神经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既有促进神经炎症进展加剧病理损伤恶化作用,也有促进神经元再生和修复的保护作用.本文综述卒中后神经炎症反应的双重作用机制,并探讨以此为靶点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能性和目前研究所存在的瓶颈以及未来治疗策略的发展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68Ga-DOTATATE PET-CT显像在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及病理分级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68Ga-DOTATATE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计算机断层成像(CT)在神经内分泌肿瘤(NET)诊断及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到2023年6月期间86例疑似NET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手术病理或病理活检结果确认74例为胃肠胰NET,12例为非NET.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MSCT)、核磁共振成像(MRI)、68Ga-DOTATATE PET-CT检查,分析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探讨68Ga-DOTATATE PET-CT显像在NET诊断及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按照病理诊断分级将G1级、G2级、G3级患者分别纳入A组、B组、C组,比较三组间病灶最大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肿瘤/本底比值(TBR)的差异.结果 3种检查方法中,68Ga-DOTATATE PET-CT诊断效能最高,灵敏度为95.95%,特异度为83.33%,准确度为94.19%,kappa=0.766.三组间病灶最大径、SUVmax、SUVmea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灶最大径小于B组、C组,B组病灶最大径小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SUVmax和SUVmean大于B组、C组,B组SUVmax和SUVmean大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8Ga-DOTATATE PET-CT显像可以提高NET诊断价值,利于指导NET病理分级,有望为临床针对性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