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节苷脂对慢性酒精中毒小鼠海马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GM1)对慢性酒精中毒小鼠海马组织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Balb/c小鼠采用随机区组分组法分为慢性酒精中毒组、对照组、低剂量GM1治疗组、高剂量GM1治疗组,每组10只;慢性酒精中毒组采用酒精灌胃法建立慢性酒精中毒小鼠模型(酒精水溶液浓度逐渐从5%增加至35%),对照组使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低、高剂量治疗组在酒精灌胃后分别给予GM1(每天10、30 mg/kg)腹腔注射。于灌胃4周后进行酒精偏好实验测试及行为学测试,蛋白质印迹法测定4组小鼠海马组织Caspase-3、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结果:4组酒水消耗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630.83, P<0.05),对照组(18.9%±2.2%)和高剂量GMI治疗组(50.9%±3.2%)酒水消耗率低于慢性中毒组(56.5%±3.0%)。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4组悬尾试验累积不动时间( F=379.52)、避暗实验进入暗室潜伏期( F=7 001.18)和进入暗室错误次数( F=33.87)以及疲劳转棒实验小鼠跌落时间( F=305.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且慢性酒精中毒组行为学测试结果均低于对照组,而高剂量GM1治疗组优于慢性酒精中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蛋白质印迹法示,4组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2.42、14.07、242.37,均 P<0.05)。与慢性酒精中毒组相比,对照组和高剂量GM1治疗组海马组织Caspase-3蛋白和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P<0.05),而Bcl-2蛋白在对照组、高剂量GM1治疗组、低剂量GM1治疗组海马区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慢性酒精中毒组( P<0.05)。 结论:GM1可以下调慢性酒精中毒小鼠海马组织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提高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对脑外伤手术患者神经功能、炎性因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GMI)治疗对脑外伤手术患者神经功能、炎性因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台州市中心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脑外伤手术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GMI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各时间段疾病缓解率、炎性因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凝血功能。结果:观察组术后3 d、2周神经肽Y(NYP)[(121.13±12.68)ng/L、(68.52±10.21)n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96.15±8.16)ng/L、(46.68±5.95)ng/L]、白细胞介素6(IL-6)[(231.26±9.41)ng/L、(126.74±12.23)ng/L]、C反应蛋白(CRP)[(47.52±4.32)μg/L、(18.65±1.32)μg/L]水平以及NIHSS评分[(20.12±2.22)分、(17.67±1.31)分]均低于对照组[(135.69±15.42)ng/L和(79.36±11.15)ng/L、(108.56±10.13)ng/L和(69.33±6.42)ng/L、(264.13±10.24)ng/L和(157.89±12.13)ng/L、(65.19±5.17)μg/L和(24.39±3.45)μg/L、(24.56±2.54)分和(20.39±2.55)分]( t术后3 d=4.88、6.38、15.83、17.55、8.81; t术后2周=4.80、17.33、12.12、10.33、6.32,均 P < 0.001),GOS评分[(3.65±0.35)分、(4.65±0.26)分]均高于对照组[(3.15±0.10)分、(4.11±0.11)分]( t=9.30、12.93,均 P < 0.001);纤维蛋白原(Fbg)[(4.52±0.39)g/L、(3.12±0.10)g/L]、凝血酶时间(TT)[(18.46±2.95)s、(21.79±2.45)s]、凝血酶原时间(PT)[(12.42±1.33)s、(15.79±2.36)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4.59±2.64)s、(38.98±2.78)s]稳定情况均优于对照组[(5.02±0.13)g/L和(4.29±0.16)g/L、(17.36±1.56)s和(19.63±1.62)s、(10.69±1.21)s和(13.26±1.78)s、(32.16±2.59)s和(35.69±2.91)s]( t术后3 d=8.23、2.22、6.46、4.40; t术后2周=41.38、4.95、5.75、5.48,均 P < 0.001)。同时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2周的疾病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χ 2=4.75、4.44,均 P < 0.05)。 结论:GMI应用于脑外伤术后患者可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凝血功能,保护脑组织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外周神经母细胞性肿瘤临床病理与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外周神经母细胞性肿瘤(peripheral neuroblastic tumors,pNT)是儿童常见的肿瘤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该肿瘤因其生物学异质性,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呈现多样化,预后因其危险度分层不同而差异巨大。传统的治疗方法对高危患儿效果不佳,对该病的研究一直是医学界的热点和难点。免疫治疗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高危患儿的预后。本文就近年来对pNT的研究进展及热点,包括发病机制、病理类型、诊断、危险度分层、预后和免疫治疗进展等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轻中度颅脑外伤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髓鞘碱性蛋白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轻中度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轻度和中度颅脑外伤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采用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血清NSE和MBP水平.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4,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GCS差值为(2.97±0.5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17.601,P<0.05);观察组血清NSE和MB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4.674、10.450,均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轻中度颅脑外伤有效促进了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大鼠脑组织Bax表达及干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GMl)对新生大鼠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7日龄SD新生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各40只,各组根据造模后处死时间不同随机分为6、12、24、48 h和72h5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模型组和干预组通过腹腔注射胆红素溶液100μg/g造模,造模后干预组即刻腹腔注射GMI 10 mg/kg,每天1次共3d.应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不同时间点海马区脑组织细胞凋亡和Bax表达的情况.结果 造模后6h模型组和干预组大鼠海马区脑组织均出现凋亡细胞和Bax表达,其中细胞凋亡指数中位数分别为33.5%和15.4%,Bax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57.4±2.8和162.9±2.3;随时间延长凋亡细胞和Bax表达逐渐增多,均于72 h达高峰,其中细胞凋亡指数中位数分别达55.5%和35.5%,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分别达127.8±3.6和141.5±2.7;对照组各时间点未见明显凋亡细胞和Bax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各时间点凋亡细胞和Bax表达均明显减少,但Bax表达和细胞凋亡指数仍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脑细胞凋亡参与了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的进程,其机制与促凋亡蛋白Bax有关;GM1对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促凋亡蛋白Bax表达,进而减少脑细胞凋亡,最终减轻脑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鉴定人精浆脂质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鉴定男性精浆中脂质成分,为其在生殖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多反应监测技术,对人精浆中脂质类化合物成分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 共鉴定出24个脂质大类,包含273种脂质种类.按化学结构可分为5类:甾醇类,包括游离胆固醇(Cho)、胆固醇酯(CE);甘油酯类,包括三酰甘油(TAG)、二酰甘油(DAG);磷脂酰胆碱类,包括卵磷脂(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甘油(PG)、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酸(PA);溶血磷脂类,包括溶血磷脂二酸(LBPA)、溶血磷脂酰胆碱(LPC)、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PE)、溶血磷脂酸(LPA)、溶血磷脂酰肌醇(LPI)、溶血磷脂酰丝氨酸(LPS);鞘脂类,包括鞘磷脂(SM)、神经酰胺(Cer)、葡糖神经酰胺(GluCer)、乳糖神经酰胺(LacCer)、神经节苷脂(GM3)、红细胞糖鞘脂(Gb3)、1-磷酸鞘氨(S1P)、鞘氨醇(Sph).在这24个脂质大类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前3类分别是Cho、SM和PC,包含种类最多的前3类分别是PC、PE和TAG.结论 应用脂质组学分析方法显示男性精浆脂质,为今后分析不同病理状态下精浆内各种脂质代谢物的变化、了解脂质代谢的特征提供数据基础,为将来通过HPLC-MS/MS脂质组学技术发掘可预测精子质量的敏感、特异的脂质标志物提供新技术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奥拉西坦联合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对重症脑颅损伤患者血清NSE、S100蛋白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对重症脑颅损伤(STBI)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S100)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98例STBI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4.0g奥拉西坦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100mg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GOS评分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SE、S100蛋白水平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搏动指数(PI)、平均血流速度(Vm)及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结果]观察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两组NSE、S100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治疗后48h、72h、120h两组NSE、S100蛋白水平逐渐下降,且观察组NSE、S100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I、Vs及V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7、d14时观察组PI低于对照组,Vs、Vm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可降低STBI患者血清NSE、S100蛋白水平,可改善STBI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神经节苷脂氟化寡糖在大肠杆菌中的生物合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神经节苷脂是一类存在于所有脊椎动物细胞中的糖脂分子,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药用活性.合成生物学为构建神经节苷脂类的人工高效合成体系提供了契机,而其神经节苷脂氟化寡糖中间体的合成是至关重要的步骤.旨在实现神经节苷脂氟化寡糖在大肠杆菌中的人工生物合成途径:通过在大肠杆菌JM107中引入来源于脑膜炎奈瑟氏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的CMP-NeuAc合成酶(neuA),空肠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jejuni)来源的 α2,3-NeuAc转移酶(cst)、β1,4-GalNAc转移酶(cgtA)、β1,3-Gal转移酶(cgtB)和UDP-GlcNAc异构酶(gne),成功构建了以氟化乳糖和唾液酸为底物的3种神经节苷脂GM3、GM2、GM1氟化寡糖在大肠杆菌中的生物合成途径;开发了高灵敏度的氟化寡糖柱前衍生-HPLC定量检测方法;并通过对工程菌株进行透酶过表达和启动子优化,在摇瓶发酵中GM3、GM2及GM1氟化寡糖的产量分别达到81.5 mg/L、18.1 mg/L及12.3 mg/L,为进一步的代谢工程改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开颅术后 并发吉兰巴雷综合征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总结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开颅术后并发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病人的诊治体会,探讨致GBS发生的直接或相关因素及可能潜在机制.方法:分析1例GBS病人临床、影像学资料及相关诊治过程及病人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该例病人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大脑前动脉动脉瘤"收入院.入院后予尼莫地平抗血管痉挛,复方甘露醇降颅压,卡络磺钠止血,复方脑肽节苷脂、复方曲肽、乙酰谷酰胺营养神经、罗沙替丁醋酸酯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入院第3天行开颅大脑前动脉瘤夹闭术手术治疗,术后第8天开始出现四肢肌张力、肌力降低,四肢浅感觉减退,并呈快速进行性发展.于术后12 d病情达高峰.脑脊液检查及肌电图检查提示GBS,免疫球蛋白治疗后好转.复习相关文献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注射神经节苷脂类药物后及可并发类似GBS的表现,且开颅术后并发GBS常易被漏诊、误诊.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外科手术可为GBS的诱因,尤其开颅术后并发GBS易被延误诊断、延误治疗;神经节苷脂可能引起GBS,应用相关药物要高度警惕GBS发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有效治疗GBS,一旦怀疑GBS可能,应早期及时使用,可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临床药师对某医院2015—2017年抗肿瘤辅助用药的干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对合理使用抗肿瘤辅助用药的促进效果,为抗肿瘤辅助用药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比较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1病区(干预组,有专职临床药师开展合理用药工作)与2病区(对照组,无专职临床药师)辅助用药使用金额排名前5的辅助用药使用率、辅助用药费用占比、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及药品利用指数(DUI),分析临床药师干预对抗肿瘤辅助用药的合理性促进作用.结果 2015—2017年两组的辅助用药使用率及辅助用药费用占比均呈下降趋势.干预组未使用或使用1种辅助用药的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25.56% 比17.41%,P=0.001;30.93%比12.96%,P<0.001).对照组的康莱特注射液及注射用核糖核酸Ⅱ的DDC及使用率偏高.干预组在2015年及2016年的人均辅助药费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017年两组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提示呈现降低趋势.2017年干预组使用辅助用药的病例数占比、辅助用药费用占总药费的百分比及辅助用药费用占总费用的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48.89%比60.00%,P=0.034;8.24%比16.02%,P=0.026;6.28%比14.04%,P=0.007].结论 临床药师干预能明显降低病人的经济负担,并能有效促进抗肿瘤辅助用药的合理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