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的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神经麻痹性角膜炎,也称神经营养性角膜炎,为三叉神经遭受外伤、手术、炎症或肿瘤等破坏时,失去神经支配的角膜敏感性下降,出现角膜营养障碍,对外界有害因素的防御能力减弱,因而角膜上皮干燥,易受机械性损伤,严重者可能会导致角膜溃疡、融解和穿孔.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的治疗目的是促进角膜愈合和防止角膜损伤的进展,治疗方法包括物理疗法、药物疗法、手术治疗等.近几年来,新的治疗策略,如局部应用神经生长因子疗法,着重于改善角膜的神经支配以及支持角膜的生长和愈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药内服结合针刺治疗神经麻痹性角膜炎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临床资料患者许某,男,74岁.因“右眼红赤伴磨涩半年,加重1个月”于2018年3月14日来我院眼科就诊.现病史:患者右眼抱轮红赤,黑睛深层翳如盘状,伴右眼睑闭合不全,右耳失聪,右侧面颊轻度偏瘫,性情急躁,大便秘结(1周行1次),小便频数,口苦,五心烦热,舌淡红,苔黄厚腻,舌边有齿痕,脉弦数.目前患者血压、血糖均正常,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均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治疗三叉神经痛致神经麻痹性角膜炎二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动眼神经麻痹性上睑下垂手术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动眼神经麻痹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临床收治动眼神经麻痹性上睑下垂患者17例,均为单眼重度上睑下垂,行改良额肌筋膜瓣悬吊术,观察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的处理.结果 本研究入组病例共17例17眼,术前检查所有患者提上睑肌肌力均小于1 mm,平均0.6 mm,额肌肌力8~12 mm,平均9.1 mm,睑缘角膜映光距离(MRD)值-4~-6 mm,平均-5.2 mm,Bell现象均为阴性或者可疑阳性.术后随访期末,手术效果优秀者1例(5.9%),MRD值2.4 mm;良好者12例(70.6%),MRD值平均1.6 mm;较差者4例(23.5%),MRD值平均0.9 mm.所有患者术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睑裂闭合不全,其中1例(5.9%)发生暴露性角膜炎,经及时给予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同时联合使用人工泪液和角膜上皮修复药物后逐步恢复正常.结论 动眼神经麻痹性上睑下垂行改良额肌筋膜瓣悬吊术,尽量避免过矫,术后重视暴露性角膜炎的预防和及时处理,多数病例均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石决明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本文搜集古代医籍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与临床应用,总结出石决明具有以下特点:石决明的临床汤剂用量范围为3.75~80 g,常用剂量为10~30 g,丸散剂用量范围为0.74~8.28 g.临床剂量随着疾病、证型及配伍不同而变化,如治疗高血压、眩晕等循环系统疾病,可使用石决明平肝潜阳,临床用量12~80 g;如治疗偏头痛、中风等神经系统疾病,可使用石决明平肝潜阳,临床用量20~50 g;如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可使用石决明平肝潜阳,临床用量10~30(丸剂0.74 g);如治疗麻痹性斜视、角膜炎或角膜病等眼科疾病,可使用石决明清肝明目,临床用量12~30 g(丸散1.25~8.28 g).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平肝潜阳配伍生地黄、钩藤、怀牛膝等,清肝明目配伍决明子、菟丝子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三叉神经鞘瘤并发神经麻痹性角膜炎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该文报道一例中年男性患者,因"头痛伴左侧听力下降"就诊于我院神经外科,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左侧三叉神经鞘瘤",手术前实验室检查发现血象异常,经血液科会诊后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IgDλ型,于化疗期间并发神经麻痹性角膜炎(neurotrophic keratitis,NK),可于角膜中央偏下方的上皮及前基质层见到类圆形的灰白色浑浊,呈胶冻样,经局部药物治疗后好转,但残留角膜基质白色浑浊.由于现阶段临床对NK尚欠缺充分认识,易延误诊治,并且本文报道的此例NK患者,因其有化疗病史且于治疗期间出现相关体征,易被误诊为化疗并发细菌性角膜炎,文章通过分析其角膜病变的特征及简单回顾NK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以期临床早期识别及治疗此类患者,恢复角膜的光学特性,维持良好的视觉体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探讨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在治疗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的临床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1/1/17
目的:观察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在治疗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及应用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神经麻痹性角膜炎患者50例(50眼),按照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佩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治疗,分别观察、记录并分析治疗后7天与14天两组患者的角膜炎愈合、并发症以及患者满意程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第7天总有效率19/25(76%)以及14天总有效率分别为24/25(9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第7天总有效率11/25(44%)及14天总有效率14/25(56%)(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0%为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44%,并且观察组患者满意率10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率48%(P<0.05).结论: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治疗神经麻痹性角膜炎,其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且其患者治疗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