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症急性胰腺炎与肠内营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病死率高,特有的高代谢和过度炎症反应状态显现营养治疗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肠内营养(EN)是SAP患者首要的营养治疗方法,许多证据支持其早期应用以改善临床结局,但在EN启动时机、喂养部位和配方选择等方面,目前尚未达成一致意见。文中回顾了SAP EN研究的最新进展,结合临床实践认为,EN是SAP患者首选和重要的营养治疗方法;血流动力学基本稳定后及时启动EN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收益,而不应局限在24 h或48 h。经胃喂养或口服是目前SAP患者EN途径的趋势,出现胃排空障碍等情况后,可选择鼻空肠喂养。SAP早期EN可选择整蛋白(不含膳食纤维)的标准制剂,是否添加益生菌或免疫营养素(谷氨酰胺、ω-3脂肪酸)尚缺乏足够的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空肠营养管在高位消化道畸形患儿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空肠营养管在高位消化道畸形患儿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行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的高位消化道畸形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区组随机数分组法分为空肠营养管组和对照组,空肠营养管组术后48~72 h通过空肠营养管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在胃肠功能恢复后经口喂养。比较两组患儿术后热量及蛋白质摄入量、体格生长指标、住院时间、肠外营养应用时间、全量经口喂养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空肠营养管组24例,对照组28例。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空肠营养管组术后第1周平均摄入热量[(108.7±8.3)kcal/(kg·d)比(97.9±7.0)kcal/(kg·d)]、蛋白质[(3.4±0.3)g/(kg·d)比(3.1±0.2)g/(kg·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第2周平均每日摄入热量、蛋白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头围和体重随时间的变化与营养支持方式有关,空肠营养管组增长趋势较对照组明显( P<0.05),但两组身长随时间的增长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肠外营养时间、全量经口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术后48~72 h通过空肠营养管开始进行肠内营养在高位消化道畸形患儿的术后营养管理中是安全可行的,在促进患儿术后体格生长的同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肠内营养的安全性与耐受性系统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明确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俯卧位肠内营养(EN)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包括胃残余量(GRV)增多、呕吐、误吸、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风险,探讨改善EN耐受性的手段。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万方医学网数据库自1979年1月至2022年1月发布的所有描述ARDS患者俯卧位EN的中、英文文献。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CT)、非RCT及观察性研究。所有研究至少包含2组患者,其中至少1组是ARDS俯卧位且实施EN的患者。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分析ARDS患者俯卧位EN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其中RCT 2项,非RCT 2项,前瞻性观察研究4项,回顾性观察研究1项。ARDS患者俯卧位采用与仰卧位相似的EN启动和加量速度,总体耐受性良好;GRV无明显增加(mL:95比110);呕吐发生率没有明显升高(0%~35%比33%~57%)。与仰卧位相比,ARDS患者俯卧位EN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无明显增加(6%~35%比15%~24%)。ARDS患者俯卧位EN时鼻胃管组与空肠管组误吸发生率类似(22%比20%)。俯卧位时使用鼻胃管和鼻空肠管进行EN的耐受性类似,EN不耐受性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15%比22%)。床头抬高(30°~45°)可以提高ARDS患者俯卧位EN的耐受性,增加早期EN剂量〔优势比( OR)=0.48,95%可信区间(95% CI)为0.22~1.08, P=0.08〕;俯卧位EN初始即预防性应用红霉素等胃肠动力药可改善患者EN耐受性( OR=1.14,95% CI为0.63~2.05, P=0.67)。 结论:ARDS患者俯卧位EN时采用胃管及与仰卧位相似的喂养速度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俯卧位时不应延迟EN的启动和加量。ARDS患者俯卧位EN时床头抬高、EN启动时即使用胃肠动力药可以改善EN的耐受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童胃镜下食管球囊扩张术后食管穿孔的诊治体会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总结胃镜下食管球囊扩张术后食管穿孔的诊治体会。方法: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中心共行胃镜下食管球囊扩张术1 659次,其中4例发生食管穿孔,胃镜下食管球囊扩张术导致食管穿孔的发生率为0.24%(4/1 659)。4例患儿均为男性,食管狭窄的病因分别为2例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2例食管烧伤。术中均采用导丝导引的三级球囊进行食管狭窄段的扩张操作(在胃镜直视下将球囊通过活检通道放置于食管狭窄处,往球囊内注水并维持不同的压力即可产生不同的直径);行胃镜下食管球囊扩张术的次数范围为1~12次,平均次数为5次;食管穿孔发生的年龄为8个月至2岁11个月。4例患儿中,2例患儿在食管扩张术中发现右侧大量气胸,1例患儿在术中可见胃镜进入胸腔,1例患儿于术后第二天因呼吸困难、发热及左侧气胸,均初步诊断为食管穿孔;3例在24 h内诊断,1例在48 h内获得诊断;2例选择保守治疗,2例选择胸腔镜修补食管穿孔;均使用广谱抗生素,在食管狭窄上段放置引流管持续负压吸引,并且放置胃管。结果:3例患儿经过3 d的治疗后体温完全正常,治疗后7~11 d首次行食管造影检查,治疗后7~13 d恢复经口喂养,治疗后10~14 d出院;1例患儿经保守治疗19 d后体温才完全恢复正常,治疗后23 d首次行食管造影检查仍提示食管漏,治疗后30 d行食管造影检查提示存在气管食管瘘并开始经空肠喂养,治疗43 d后出院。4例患儿的随访时间范围为6~19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1.5个月);其中1例患儿再行食管扩张14次,目前可正常经口喂养,无进食呛咳及进食困难;1例患儿再行食管扩张5次后出现呛咳表现,确诊为复发性气管食管瘘,并行胸腔镜手术修补,目前可正常经口喂养;1例患儿因发展为长段型食管狭窄,目前经胃管喂养,需行食管替代治疗;1例患儿确诊为复发性气管食管瘘,行胸腔镜手术修补后,可正常经口喂养。结论:胃镜下食管球囊扩张术后发生食管穿孔较为罕见,需要及时诊治,并根据胸腔污染、全身感染及内循环是否稳定而选择手术治疗或者保守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听诊辅助床旁盲插鼻肠管技术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听诊辅助床旁盲插螺旋型鼻肠管技术在高龄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且符合鼻肠管置管指征的高龄患者81例,实施听诊辅助床旁盲插螺旋型鼻肠管技术方案,腹部X线判定导管尖端位置。主要观察指标为置管成功率和一次置管成功率,次要观察指标为置管尝试次数和置管耗时,安全性指标为置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Logsitic回归法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置管成功率为90.1%(73/81),一次置管成功率为85.2%(69/81),置管尝试次数为(1.2 ± 0.2)次,耗时为40.0(27.0,45.0) min,其中,鼻-胃段耗时为20.0(15.0,25.0) min,胃-空肠段耗时为18.0(12.5,20.0) min,鼻-胃段耗时高于胃-空肠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 = -2.78, 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意识状态影响置管成功率( OR = 19.25,95% CI 1.24 ~ 299.63, P<0.05)。此外,置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0%(30/81),未发生严重置管并发症。 结论:在高龄患者中实施听诊辅助床旁盲插鼻肠管提供早期营养支持有效并且安全,该技术的成功率受患者的意识状况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位空肠Ⅲb型肠闭锁远端肠管保留和系膜固定的可行性探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初步探讨肠系膜固定联合端侧吻合术治疗高位空肠Ⅲb型肠闭锁伴长段型苹果皮样肠管患儿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2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收治的7例高位空肠Ⅲb型肠闭锁伴长段型或全肠型苹果皮样肠管患儿临床资料,总结上述患儿的手术方式、治疗经过及出院后随访相关资料。结果:7例患儿中,2例为全肠型苹果皮样闭锁,5例为全小肠苹果皮样闭锁;7例均采取将远端系膜缺损苹果皮样肠管固定于近端扩张的空肠,切除多余小肠后与近端扩张肠管行端侧吻合术,并经鼻放置空肠营养管。1例患儿于术后第3天死亡;存活6例,术后3~5 d采取经空肠营养管泵奶的方式喂养,奶量达全肠内营养后逐渐过渡至口服喂养。出院后对存活的6例患儿随访1~5年,无一例出现肠梗阻、营养不良、慢性腹泻等术后并发症,均达到同龄健康儿童的标准身高和体重。结论:对于高位空肠Ⅲb型肠闭锁伴长段苹果皮样肠管患儿,围绕闭锁盲端的肠系膜固定是可以安全保留较多苹果皮样肠管的较优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经鼻胃管与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的疗效对比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在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治疗的65例MS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鼻胃管肠内营养(NGEN)组(35例)和鼻空肠管肠内营养(NJEN)组(30例),所有患者的肠内营养液均以24 h匀速持续泵入的方式喂养。比较两组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肠内营养开始时间、恢复经口进食时间、肠内营养1周时计算机断层扫描严重指数(CTSI)评分、营养状况、感染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置管费用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和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NGEN和NJEN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入院时CTSI评分、入院时Ranson评分、腹痛缓解时间、肠内营养开始时间、恢复经口进食时间、肠内营养1周时CTSI评分、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两组均无死亡患者;NGEN组患者的住院费用、置管时间、置管费用均低于NJEN组[(4.0±1.0)万元比(4.4±0.9)万元、2.00 min(1.50 min,2.50 min)比11.50 min(9.50 min,12.75 min)、135.42元(135.42元,135.42元)比1 313.30元(1231.20元,1 823.72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342, Z=6.737、7.687, P均<0.01)。NGEN组MSAP患者入院时和肠内营养1周时白蛋白水平均高于NJEN组[(43.5±5.1) g/L比(41.0±4.0) g/L、(42.1±4.1) g/L比(39.5±4.4)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135、2.486, P=0.04、0.02),但两组白蛋白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NGEN和NJEN组患者营养相关并发症(腹胀、腹泻、胃潴留、管腔阻塞)和严重并发症(一过性器官功能衰竭和胰腺坏死合并感染等)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NGEN用于MSAP的疗效和安全性与NJEN相当,且能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其操作简单,便于在基层医院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急危重症患者鼻空肠营养管管理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急危重症患者是营养风险的高危人群,由于药物(如镇静镇痛/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机械通气、疾病原因等多种因素,急危重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胃动力下降 [1]。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在降低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及减少医疗费用等方面优于肠外营养,是急危重症患者的首选营养支持方式 [1,2,3]。其中,空肠营养可降低喂养不耐受、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EN效率,包含空肠营养在内的幽门后喂养常作为胃喂养不耐受的急危重症患者的首选营养支持途径 [4]。目前,鼻空肠营养已成为急危重症患者的主要营养支持治疗方式之一。国内外肠内营养指南对肠内营养的实践工作给予了综合性的指导建议。然而,临床实践中鼻空肠营养管的置管、喂养及拔管管理等关键问题的实施仍需继续探究。针对鼻空肠营养管管理实践中的关键问题,急危重症患者鼻空肠营养管管理专家共识组结合我国国情和实践经验,基于文献循证,经专家会议反复讨论、修改,最终定稿,形成急危重症患者鼻空肠营养管管理专家共识。文献来源于各国指南制定组织网站及Cochrane、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词包括"Critical care/ Critical ill""Enteral Nutrition/Naso-jejunal Tubes/Post-Pyloric Feeding"、"急危重症/危重症"、"肠内营养/空肠营养/幽门后喂养",检索时间截至2024年1月31日。本共识的证据等级分三级,见表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生儿胃扭转的临床特征与诊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总结新生儿胃扭转的临床特征与诊治情况,探讨早期识别及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2年6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新生儿胃扭转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结果:共纳入30例新生儿胃扭转患儿,男14例,女16例,胎龄23 +6~42 +5周,中位确诊时间为发病后5.0 d(范围2~241 d)。胎龄越小,发病到确诊时间越长( P=0.003)。30例均表现为频繁喂奶后呕吐,26例(86.7%)为生后3 d内发病。14例患儿可查阅到腹部X线片,可见与上消化道造影对应的胃双泡影或胃泡水平扩张。30例患儿均予头部抬高、右侧卧位或右侧前倾卧位,多于1~2 d内明显好转。1例合并胃食管反流及反复吸入性肺炎,予改变体位及空肠喂养后好转。 结论:当新生儿同时出现开奶后频繁餐后吐奶及腹部X线片示胃双泡影或胃水平面扩张时,需警惕胃扭转,予右侧前倾卧位后若呕吐好转,可减少上消化道造影的辐射暴露;合并严重胃食管反流者,可结合空肠喂养,以减少手术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童食管异物致气管食管瘘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总结儿童食管异物致气管食管瘘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5例食管异物致气管食管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6例;发病年龄13~100个月,中位年龄21个月。记录患儿异物类型、异物存留时间、诊断方法、瘘口位置、主要早期症状、近远期并发症、外科干预策略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研究纳入15例患儿的异物类型包括纽扣电池13例,圆形塑料片1例,塑料带齿玩具1例;异物存留时间为6 h至6个月;瘘口位置位于食管上段12例,食管中段3例;主要早期症状为发热13例,呛咳15例,咳嗽咳痰13例,呼吸困难3例;其他近远期并发症包括肺炎15例,颈部软组织感染2例,声带麻痹2例,食管狭窄2例。15例患儿中,9例经抗感染、抑酸、雾化、保留胃管或空肠喂养管、胃造瘘营养支持后治愈,3例行手术治疗治愈,1例放置食管覆膜支架后死亡,2例留置空肠喂养管保守治疗后治愈。14例患儿获得随访,2例留置空肠喂养管随访中,余12例无其他并发症。结论:纽扣电池是致气管食管瘘最常见的异物,发热、呛咳、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是气管食管瘘的早期预警症状,多数气管食管瘘可不经手术修补而自行愈合。经综合治疗,大多数食管异物导致的气管食管瘘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