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加急性肝衰竭分型新视点:基于临床转归的动态分型新标准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疾病进程特点,探索新型判断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分型标准,为制定更为精准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纳入两所三甲医院确诊ACLF患者388例,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临床检查信息、诊疗经过等信息,收集自诊断ACLF起第1、3、7、14、21、28 d和第12周或好转出院前、肝移植或病死前24 h的实验室检查数据,根据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变化趋势,将其在4周内以及12周内的变化情况分为:升高至> 40%,升高但仍≤ 40%,进行性下降或持续不升;而总胆红素(TBil)变化趋势分为:下降程度≥50%,下降程度< 50%,进行性升高或者持续不降;筛选符合动态分型要求的患者,综合每个患者在第4、12周PTA、TBil变化趋势以及其预后情况,制定转归动态分型,采用χ 2检验分析各分型ACLF患者临床特点。 结果:经过筛选,共262例患者入组,在病程第4周,有45%的患者PTA升高至> 40%,40.8%的患者TBil下降50%,病程进展至12周时,累计有65.3%患者PTA升高至> 40%,63.4%患者TBil下降50%;结合患者在第4、12周的预后情况,将患者病情演变过程分成5种类型:A型:快速进展型60例(22.9%);B型:快速恢复型82例(31.3%);C型:缓慢进展型48例(18.3%);D型:缓慢恢复型43例(16.4%);E型:缓慢持续型29例(11.1%)。快速进展型患者中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急性肾损伤的比例分别为16.7%、33.3%、33.3%;而上述并发症在快速恢复型中仅占3.7%、7.3%、12.2%,χ 2值分别为14.411、20.060、12.140, P值均<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真菌感染率在病死或肝移植患者(即快速进展型与缓慢进展型患者)中分别为21.7%、10.4%,在快速恢复型、缓慢恢复型和缓慢持续型患者中分别为1.2%、14%、6.9%,快速进展型与快速恢复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18.925, P < 0.05。 结论:ACLF患者的病情发展过程可分为快速进展型、快速恢复型、缓慢进展型、缓慢恢复型、缓慢持续型,肝病基础、伴有真菌感染、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急性肾损伤均可影响ACLF病情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关于改善儿童脓毒症诊治质量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脓毒症是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威胁之一。儿童脓毒症诊断长期以来采用2005年国际儿童脓毒症共识会议制定的标准 [1],但以感染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为核心的脓毒症诊断标准并不能有效识别具有重症风险的患儿。2024年1月,JAMA杂志刊登了危重病学会制订的新的儿童脓毒症诊断标准 [2],即对疑似感染的儿童若Phoenix评分≥2分,可诊断为脓毒症。这表明感染基础上需合并呼吸、循环、凝血和(或)神经系统危及生命的功能障碍才符合儿童脓毒症诊断。新标准将有助于全球儿童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评估与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7—2019年我国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剂量水平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2017—2019年我国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眼晶状体辐射剂量水平,掌握我国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剂量水平现状。方法:通过国家个人剂量登记系统,采集我国28个省份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剂量监测数据,监测部位为左眼、评估指标为个人剂量当量 Hp(3)、监测方法为热释光剂量计。分别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对各年度及不同医院类别和级别人均年当量剂量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采集2017—2019年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剂量监测数据共2 981人次,眼晶状体年当量剂量范围为<最低探测水平(MDL)~64.48 mSv,人均年当量剂量为1.38 mSv,93.69%监测对象年剂量集中在
0.05);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人均年当量剂量分别为1.39和1.16 mSv,三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剂量水平高于二级医院( Z=2.894, P<0.05)。 结论:我国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年当量剂量符合国家现行限值标准,但有部分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超出国际新限值标准,提示这类职业人群眼晶状体剂量超出国际新标准的风险较大,建议加强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剂量的持续监测工作,提高放射防护意识,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降低眼晶状体剂量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GB9706.1-2020的医用电气设备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研究医用电气设备的基本安全与基本性能,形成其在设计、研发、验证、流通、应用及维护多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促进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监管.对比分析国家标准GB9706.1-2007与GB9706.1-2020标准的差异,结合产品设计文档、可用性文档、风险管理文档,更新产品的安全与要求.提出了医用电气设备的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流程,完善新标准下的符合性论证.增强生产企业的风险管理措施,明确质量责任主体意识,建立医用电气设备的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方法,满足产品注册及上市后的监管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中药监管科学驱动下的四川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4/1/13
中药监管科学(TCM regulatory science)作为评估受监管的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等中药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和风险获益综合性能的新兴融合科学,其核心是研发符合中药特点的新工具、新标准和新方法.中药监管科学在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科学监管体系,加速中药新兴技术产品转化和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四川作为我国著名的"中医之乡,中药之库",国家首个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和国家首批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在我国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本文基于中药监管科学新工具、新标准、新方法的最新进展,概述了中药监管科学在提高中药监管效能,加速中药新技术新产品转化应用和助推四川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前景,对于保障和提升中药监管能力和驱动中药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碘盐新标准实施前后漯河市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2012年新碘盐标准实施对漯河市学龄儿童碘营养水平的影响,为完善碘缺乏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巩固碘缺乏病防治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按照《河南省重点人群碘营养监测方案》和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1年-2016年分别采集8岁~10岁学龄儿童尿样进行尿碘含量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2016年漯河市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81.03μg/L、240.90μg/L、282.60μg/L、350.00μg/L、171.20 μg/L和227.50μg/L,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37,P<0.05),新标准实施后儿童尿碘含量较实施前有所下降,整体处于超适宜水平.结论 漯河市8岁~10岁学龄儿童的碘营养水平,在碘盐标准调整后碘适宜水平占比逐步增加,碘过量和碘缺乏的占比均有所降低,碘营养水平趋于适宜水平,符合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有关标准,碘盐标准调控取得了预期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胸腰段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远端融合椎选择的分析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胸腰段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远端融合椎(LIV)新的选择标准.方法 纳入融合胸腰弯且经过1.5年以上随访的患者52例,患者均符合新的AIS选择标准,即术前站立正位X线片骶正中线(CSVL)在侧凸远端接触到的第1椎体为触及椎(TV),且该TV应符合以下要求:Nash-Moe旋转度小于或等于Ⅱ度;凹侧Bending像上CSVL位于TV两侧椎弓根之间;不存在胸腰段及腰段后凸畸形;CSVL距离TV 3~4 mm的患者也列入研究范围.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经验丰富的脊柱外科医师实施手术,均采用后路全椎弓根钉内固定矫形融合.术前、术后即刻、终末随访均测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X线片、卧位左右Bending像,并测量主弯Cobb角、冠状面躯干偏移(TS)、LIV倾斜度(LIVT)、LIV尾侧椎间盘角度(LIVA),观察TV、稳定椎等位置,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18个月以上,平均(23±3)个月.术前、术后即刻、末次随访主弯Cobb角分别为(49.32±11.37)°、(9.08±6.78)°、(10.65±6.68)°,LIVT分为(21.76±4.68)°、(5.17±4.09)°、(5.16±3.08)°,LIVA分别为(7.19±5.16)°、(3.16±2.78)°、(4.17±3.28)°,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时上述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躯干失代偿患者27例,末次随访时5例患者并发躯干失代偿,未较术前增加.将TV作为LIV与采用稳定椎做LIV相比,前者可以节省(1.42±0.45)个融合节段.结论 采用新标准进行胸腰段AIS手术治疗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方法节省融合节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3~2015年大庆市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大庆地区食用碘盐情况,为碘缺乏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 ~2015年在大庆市的9个县(区),每个县(区)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抽样片区,在每个片区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在抽取的每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中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居委会),在抽取的每个行政村(居委会)中随机抽取15户居民家中食用盐样,共计采集8 100份盐样.结果 2013 ~2015年大庆市碘盐合格率为85.37%,碘盐覆盖率为99.72%,合格碘盐食用率为85.12%,非碘盐检出率为0.28%,盐碘中位数为25.7 mg/kg.结论 2012年大庆市食用盐碘含量执行调整后的新标准,碘盐合格率逐年上升,合格碘盐食用率逐年增高,至2015年碘盐含量已完全符合新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回顾性应用新版儿科呼吸机相关肺炎诊断标准识别更高风险人群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为促进诊断标准化,CDC引入新版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分级标准,该标准针对儿童VAP(pediatric VAP,PVAP)进行了修订.本研究旨在评估按照传统标准诊断的VAP患儿中PVAP发生率,并比较两者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设计 回顾性队列研究场所 三级儿童医院对象 感染控制数据库确认的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诊断VAP的危重症患儿(0 ~18岁).除外高频通气(high frequency ventilation,HFV),ECMO或拔管24 h内再次气管插管患儿.干预措施 无测量方法及结果 评估患儿是否符合PVAP.主要结果为PVAP诊断率.次要结果包括与治疗时间的关系.277例既往诊断VAP患儿符合再评估标准;除外46例(机械通气<48 h 16例,HFV 12例,ECMO 8例,培养分离细菌不合格8例,其他原因4例).入 ICU 诊断包括先天性心脏病(47%),神经系统疾病(16%),创伤(7%),呼吸系统疾病(7%),移植后(4%),神经肌肉病(3%)及心肌病(3%).仅16%(45例)符合新PVAP标准,18%(49例)存在任意呼吸机相关疾病.未能满足新标准的原因分别为平均气道压(90%)或吸入氧浓度(92%)上升不足.PVAP与机械通气时间[中位数(IQR):29 (13~51)d 比16 (8~34.5) d;P=0.002],ICU 住院时间[40(20 ~100)d 比25 (14 ~61) d;P = 0.004]及总住院时间[81(40 ~ 182)d 比54 (31~108)d;P=0.04]延长有关,与病死率升高有关(33% 比16%,P=0.008).结论 既往诊断 VAP 患儿仅有少数符合 PVAP 标准.PVAP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升高有关.本研究提示新的VAP定义用于儿童前需要补充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尿沉渣中miR146a的表达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治疗前尿沉渣中miR146a的表达与益赛普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2013年6月至2016年3月,收集117例来自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的符合入选标准的中国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为期3个月的益赛普的治疗.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与欧洲抗风湿病联盟联合制定的RA临床缓解标准,对益赛普治疗RA的疗效进行评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在治疗前对研究对象尿沉渣中miR146a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在治疗结束后,统计分析治疗前尿沉渣中miR146a的表达水平与益赛普治疗RA效果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结束时,达到RA临床缓解标准的RA患者91例(77.8%),其余26例(22.2%)RA患者未达到临床缓解新标准.达到RA临床缓解标准的RA患者的尿沉渣中miR146a的表达水平为(0.39±0.26),而未达到RA临床缓解标准的患者的表达水平为(0.89±0.31),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前尿沉渣中miR146a的表达水平与益赛普治疗RA的疗效可能相关,具有较低的miR146a表达水平的RA患者对益赛普的疗效反应较好,有可能作为益赛普对RA的疗效预测指标,其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