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意外伤害住院9 049例儿童的单中心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因意外伤害住院的儿童病例特征,为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0~18岁因意外伤害住院儿童的临床资料。分析意外伤害发生类型与儿童的预后、性别、年龄、发生时间、发生地点等特征性因素。结果:共收治9 049例发生意外伤害儿童,占4年总住院例数的3.72%(9 049/33 697);意外伤害前3位发生类型为跌倒/坠落3 695例、异物/窒息2 639例、交通事故1 165例,共占82.87%(7 499/9 049);好转与痊愈共8 760例占96.81%,伤残共178例占1.97%,未愈/死亡共111例占1.23%。男童5 833例占64.46%,女童3 216例占35.54%,发生比为1.81∶1,不同性别意外伤害发生类型跌倒/坠落、异物/窒息、中毒、锐器伤、溺水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3.90~20.56,均 P<0.05)。1~<3岁儿童发生意外伤害高于其他年龄(共3 263例占36.06%),不同年龄阶段意外伤害发生类型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12.98~573.97,均 P<0.05)。第二季度与第三季度发生意外伤害高于其他2个季度(共4 892例占54.06%),不同季度发生意外伤害类型跌倒/坠落、异物/窒息、烧烫伤、溺水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10.79~18.88,均 P<0.05)。家庭是最易发生意外伤害地点,不同地点意外伤害发生类型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10.08~2 186.54,均 P<0.05)。 结论:儿童意外伤害易发生于1~<3岁的男童,伤害类型以跌倒/坠落为主,交通事故是导致儿童未愈/死亡最主要意外伤害类型,不同伤害类型与儿童性别、年龄、季度和发生地点有关。应根据不同地区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特点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构建全面防范儿童意外伤害体系,保障儿童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三间分布法在术后防管路滑脱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意外拔管发生的原因,探讨三间分布法在术后防管路滑脱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患者在住院期间意外脱管不良事件报告材料意外脱管共35例,意外拔管率0.792‰,对存在问题和原因运用三间分析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导尿管非计划拔管率、胃肠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呈持续下降趋势。导尿管非计划拔管率(‰)第一季度0.369,第三季度0.209,第四季度0,三季度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胃肠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第一季度0.995,第三季度0.689,第四季度0.582,三季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通过采用三间分布,能够得到管路滑脱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可以降低管路滑脱的发生率,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上海市实施急性呼吸道感染综合监测应对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的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上海市CDC试点实施了成年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综合监测,对流感样病例(ILI)和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开展主动监测和多种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鉴定。在2019年172例ILI中以流感病毒感染为主,其中新甲型H1N1型、H3N2亚型和B/V亚型流感病毒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30.81%、14.53%和30.55%,新甲型H1N1型的流行高峰为第一季度。肠道病毒/人鼻病毒总检出阳性率为6.40%,高峰在第三季度。腺病毒总检出阳性率为4.65%,高峰在第二季度。人类冠状病毒OC43型2份、HKU1型和NL63型各1份、229E型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7.44%,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9.88%;1 447例SARI病例也以流感病毒感染为主,其中新甲型H1N1型、H3N2和B/V亚型流感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5.46%、1.73%和0.30%,新甲型H1N1型流感流行高峰也为第一季度,检出阳性率为17.50%。肠道病毒/人鼻病毒总检出阳性率为2.97%,高峰在第一季度。肺炎支原体检出阳性率为3.25%,军团菌检出阳性率为1.04%。检出人类冠状病毒229E型5份、OC43型10份、HKU1型7份、NL63型6份;细菌培养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铜绿假单胞菌4株,肺炎克雷伯菌3株。通过开展主动监测,不仅发现了个别少见的新发传染病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同时也初步掌握了上海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原谱特征及其季节性变化趋势。近年来,通过逐步增加监测哨点医院,不断改进监测方法,尤其是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过程中在全市推广了基于医院HIS系统的监测信息上报系统,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市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综合监测网络,为开展新发呼吸道传染病主动监测预警打下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18—2020年云南省手足口病病原监测及柯萨奇病毒A组4型VP1基因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阐明2018—2020年云南省手足口病优势肠道病毒感染类型及柯萨奇病毒A组4型(CVA4)VP1基因特征分析。方法:手足口病监测肠道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核酸阳性标本进一步病毒分离,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对VP1基因测序分析。结果:2018—2020年共采集手足口病标本21 757份,其中阳性标本16 457份,阳性检出率75.64%。共分离阳性标本4 114份,分离到毒株533份,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A71)共89例,占总病原的16.70%;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共180例,占33.77%;CVA10为76例,占14.26%;CVA6、CVA4分别占22.14%、4.88%;其他型别共44例,占8.26%。5岁以下儿童是手足口患者主要人群,男女性别比1.35∶1,气温较高的第二、三季度是手足口病高发季。云南省CVA4主要分布在曲靖和昆明等地,文山、红河零星分布,VP1基因全长915 bp,26株CVA4毒株均属于C基因型的C2亚型,与原始株AY421762-HighPoint之间遗传距离较远。VP1基因的18、23、34、102、148、164、200、262、174、275、285、303等位点均有不同程度的突变。核苷酸同源性为80.4%~99.0%,氨基酸同源性为95.6%~99.0%,核苷酸突变多为有义突变。结论:CVA16、EVA6、EVA71和CVA10为云南省2018—2020年手足口病的优势肠道病毒。CVA4渐成为引起手足口病不可忽视的病原体,云南省CVA4属于C基因型的C2亚型,主要流行于云南省的东部及东南部,渐成为持续共循环优势株,长期动态监测对于提高手足口病预警敏感性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18-2021年美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时间和住院死亡率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最近美国一项研究分析了2018年第二季度至2021年第三季度期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治疗时间和住院死亡率究竟是多少?结果发现:在这项包括648家医院114 871例STEMI患者的连续横断面注册 [Get With the Guidelines-Coronary Artery Disease (GWTG-CAD)] 研究中,2018年第二季度的中位治疗时间为86 min,2021年第一季度为91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死亡率从2018年第二季度的5.6%上升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8.7%峰值,增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上海市2015-2021年成年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副流感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2015-2021年上海市成年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副流感病毒(PIV)的感染特征和流行规律,为PIV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2021年在上海市13家医院就诊和住院的成年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对纳入病例进行信息登记和采样,采用多重PCR技术进行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结果:共纳入5 104例成年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病原总阳性率为29.37%(1 499/5 104)。PIV阳性率为2.61%(133/5 104),在流感样病例(ILI)和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SARI)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32%(55/2 369)和2.85%(78/2 735)。其中,以PIV3为主,占62.41%(83/133),其次是PIV1(18.80%,25/133)、PIV2(9.77%,13/133)和PIV4(9.02%,12/133)。133例PIV阳性病例的发病时间主要分布在第二、三季度,占62.41%(83/133),各季度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4.78, P<0.001)。133例PIV阳性病例中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混合感染占18.80%(25/133),ILI和SARI的混合感染率分别为18.18%(10/55)和19.23%(15/78),主要混合感染病原为冠状病毒229E。 结论:上海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存在一定比例的PIV阳性病例,需进一步加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病原学监测,重点关注PIV与其他病原的混合感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23年上海市病毒性急性呼吸道感染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2023年上海市病毒性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和流行特点,为相关呼吸道疾病防控和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23年上海市急性呼吸道感染多病原监测工作,对哨点医院报送的临床监测标本进行呼吸道病原体多重PCR检测,结合标本信息对检出病例进行病原学与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23年度上海市病毒性急性呼吸道感染监测标本中病毒性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为21.17%(984/4 648),其中ILI病例标本的检出率为33.53%(504/1 503),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标本检出率为15.62%(480/3 145)。甲型流感病毒(Flu A)的检出率最高(13.7%,637/4 648),其他病原体包括人偏肺病毒(HMPV)、人鼻病毒/肠道病毒(HRV/HE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PIV)、腺病毒(ADV)、乙型流感病毒(Flu B)和人博卡病毒(HBoV)均有检出。从时间分布看,HRV/HEV和RSV在第二季度检出率最高,均为2.27% (28/1 236),PIV在第三季度检出率最高,为2.49%(35/1 405),HMPV则主要在第三季度与第四季度流行,其检出率分别为2.63%(37/1 405)和2.35%(32/1 360)。结论:Flu A为上海市市2023年度急性呼吸道感染监测病例中的主要呼吸道病原体,HMPV检出率仅次于Flu A,HRV/HEV、RSV、PIV等其他各类呼吸道病毒在不同季度均有检出且存在叠加流行,各种呼吸道病毒在不同感染人群和不同时间的流行情况存在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院实行急救医疗小组制度的观察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急救医疗小组(MET)的实施情况,了解呼叫MET的时间、科室、疾病、原因等特点,为改进MET的救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经MET治疗的呼叫记录。记录呼叫MET的季度、时间,MET救治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时间、科室、入院诊断、呼叫原因,以及MET到达后的现场操作和结局等信息。结果:2015至2018年4年间共呼叫MET 846次,第一、第三季度呼叫比例相对较高,分别占28.0%(237/846)和26.5%(224/846);呼叫时间主要集中在日间08:00 —19:59,占72.2%(611/846)。在MET救治的患者中,男性占64.3%(544/846),多于女性的35.7%(302/846);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且随年龄增长MET救治比例逐渐增加,主要集中在80~89岁人群,占51.5%(436/846)。呼叫MET的科室主要为内科〔80.5%(681/846)〕、外科〔18.8%(159/846)〕和妇产科〔0.7%(6/846)〕;入院诊断前3位疾病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31.6%(267/846)〕、神经系统疾病〔20.8%(176/846)〕和循环系统疾病〔9.9%(84/846)〕。呼叫MET原因分析显示,在生命体征异常记录中,以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2)异常比例最高〔27.8%(235/846)〕。经MET抢救后,7.3%(62/846)的患者当场死亡,48.7%(412/846)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进一步治疗,另有41.9%(354/846)的患者留在本科继续观察。 结论:2015至2018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MET启动情况在各年间相对稳定,多集中在第一、第三季度日间08:00 —19:59;MET救治患者多为80~89岁男性,以内科呼吸系统疾病为主,SpO 2异常出现最多。在之后MET的实施中可根据以上特点在管理上加以侧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南京市大气PM2.5中金属污染特征及慢性健康风险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了解南京市大气PM2.5及其中金属成分的污染特征,分析金属来源并开展健康风险评价,为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和做好人群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1年每月10-16日开展PM2.5采样,分别采用称重法和电感耦合离子质谱法测定PM2.5质量浓度及金属含量,利用富集因子法分析金属成分的污染来源,利用慢性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金属成分的呼吸暴露风险.结果 2021年南京市江北新区和江宁区两个监测点的PM2.5年均浓度中位数分别为39 μg/m3、36μg/m3,江北新区PM2.5年均浓度高于江宁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83,P=0.047),两个监测点不同季度的PM2.5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高浓度均在第一季度,最低浓度均在第三季度.两个监测点PM2.5中Cd、Se、Tl这3种金属成分的质量浓度均为江北新区高于江宁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监测点PM2.5中金属成分的富集因子值均超过10,提示污染主要来源于人为活动.两个监测点金属成分的非致癌风险值均小于1,可认为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的非致癌健康风险.江北新区As、Cd、Cr和江宁区As、Cr的终生超额致癌风险介于10-6~10-4的可接受风险水平之间,表明这些金属成分对人群具有潜在致癌风险.Cr的致癌风险最大,其次是As.结论 本次调查的两个监测点大气PM2.5中金属成分多源于人为污染,其非致癌风险较低,部分金属成分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对上海市三级公立医院住院费用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分析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对三级公立医院住院次均费用的影响,评估政策的实施效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上海市某地区5家三级公立医院的住院次均费用,运用结构变动度和灰色关联法分析2021年第三季度末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政策实施前后的费用变动情况,使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法评估政策的即时和长期效应.结果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三级公立医院住院次均费用呈增长趋势;其中,检查费、化验费、卫生材料费占比仍较高,药费占比明显降低,医疗服务费占比未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药费、卫生材料费调整前后累积贡献率达67.17%;与次均费用关联度较高的是卫生材料费、药费和医疗服务费.价格调整政策具有缓解住院次均费用增长趋势的长期效果(β=-169.91,P=0.02).结论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费用控制取得一定成效,但技术劳务价值体现不足,耗材、检查检验费增长仍需重视.建议持续优化费用结构,凸显医务人员劳务价值,完善医疗服务价格标准与动态调整机制,同时加强医疗机构内部控制和监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