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指指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拇指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同指带桡神经浅支拇指背侧支的指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拇指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9年1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手外科16例(16指)拇指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3例;年龄22~58岁,平均37岁。挤压伤6例,绞伤6例,电锯伤及切割伤4例。拇指单纯掌侧软组织缺损7例,掌侧合并侧方软组织缺损6例,指背缺损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0~7.0 h,平均4.0 h。清创后软组织缺损面积3.3 cm×1.8 cm~6.0 cm×2.8 cm。采用大小为3.6 cm×2.1 cm~7.0 cm×3.2 cm的同指指背动脉穿支皮瓣逆行修复,同时将皮瓣携带的桡神经浅支拇指背侧支与创面内的指固有神经残端吻合。供区12例直接拉拢缝合,4例残留小面积创面行全厚游离皮片植皮修复。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观察末次随访时皮瓣血运、外观、质地及静态两点辨别觉,对比伤指与健侧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总活动度(TAM)及虎口角。结果:术后1例皮瓣表面出现水泡,拆除蒂部部分缝线,经换药后皮瓣成活。其余15例皮瓣顺利成活。1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4个月。皮瓣外观良好,质地柔软,与周围组织相近,耐磨、耐寒冷。皮瓣静态两点辨别觉为8~13 mm。伤指TAM为138°±3.9°、健侧为140°±3.4°,伤侧虎口角度为95°±10.3°、健侧为96°±9.2°,两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1.861、1.732, P值均>0.05)。供区仅残留线性瘢痕。 结论:同指背侧带桡神经浅支拇指背侧支的指背动脉穿支皮瓣可逆行修复拇指多个部位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疗效满意,供区损伤小,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在小面积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在小面积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采用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治疗的小面积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资料。术中根据缺损创面大小设计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创面,骨间后动脉穿支与指固有动脉、指总动脉吻合,供区直接缝合。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随访皮瓣修复效果、手部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纳入21例患者,男15例,女6例,年龄23~61岁,平均46岁。致伤原因:重物砸伤7例,机器绞伤11例,烧烫伤3例;缺损部位:掌侧共8例,背侧共13例,缺损范围为1.5 cm×2.0 cm~3.0 cm×9.0 cm,伴有肌腱及骨外露,皮瓣大小为2.0 cm×2.0 cm~3.5 cm×9.0 cm,其中携带肌腱重建手指伸指功能1例,携带神经移植修复手掌侧创面2例,分叶皮瓣游离移植4例,余14例均为单叶游离皮瓣。术后皮瓣均未发生动静脉危象,21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皮瓣未出现血运障碍。随访6~12个月,皮瓣成活良好,质地与周围皮肤相近,手部功能活动无受限,携带神经移植者皮瓣两点辨距觉10~12 mm,前臂供区无严重并发症,遗留线状瘢痕。结论: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应用灵活,可以游离分叶移植同时修复邻近2个小创面,可以携带皮神经游离移植修复手掌侧创面,该皮瓣是修复手部小创面的理想皮瓣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以第一跖背动脉为蒂的 趾皮瓣与第二足趾组合移植再造手指缺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以第一跖背动脉为蒂的 趾皮瓣与第二足趾组合移植再造手指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自2017年6月至2020年4月,采用以第一跖背动脉为蒂的 趾皮瓣与第二足趾组合移植再造手指缺损6例,其中拇指掌骨基底水平缺损1例,拇指掌指关节缺损1例,拇指近节基底缺损1例,示指近节基底水平缺损1例,拇指皮肤缺损伴虎口小部分皮肤缺损2例。移植组织动脉与桡动脉深支通过直接吻合或血管桥接建立血供,大隐静脉与头静脉直接吻合建立回流。 结果:术后6例再造指全部存活,未发生动脉危象及静脉危象。随访5~20个月,再造手指外形及功能满意,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4例,良2例。供区恢复良好,功能无明显障碍。结论:以第一跖背动脉为蒂的 趾皮瓣与第二足趾组合移植再造手指具有外形好、功能满意、供区损失小特点,是修复手指缺损的良好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尺动脉腕上支双叶穿支皮瓣的设计方法及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尺动脉腕上支双叶穿支皮瓣的设计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21年11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应用包含上行支及下行支的尺动脉腕上支双叶穿支皮瓣修复相邻两指同时存在软组织缺损以及单指末节脱套伤患者12例,其中单指末节脱套伤5例,软组织缺损面积为2.5 cm×5.2 cm~3.4 cm×6.8 cm,相邻手指同时存在软组织缺损7例,软组织缺损面积为2.0 cm×2.6 cm~2.7 cm×3.2 cm。分别在前臂远端尺掌侧缘和手背尺侧缘,设计以包含尺动脉腕上皮支上行支及下行支的双叶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单叶皮瓣切取范围2.0 cm×2.8 cm~3.0 cm×3.6 cm,皮瓣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采用门诊直接访问、电话咨询以及手机微信视频通话相结合的形式随访。结果:术后11例皮瓣完全成活。出现动脉危象1例,经手术探查皮瓣成活;其中1例以下行支营养血管远端叶皮瓣术后出现皮瓣远端供血不足,出现部分坏死,经换药治疗后创面愈合。术后随访3~26个月,平均10.5个月。皮瓣外形、弹性、质地、色泽均满意。远端叶皮瓣TPD为6.2~12.4 mm,平均7.3 mm;近端叶皮瓣TPD 7.3~14.8 mm,平均9.4 mm。结论:包含上行支及下行支的尺动脉腕上支双叶穿支皮瓣修复相邻两指同时存在软组织缺损及单指末节脱套伤,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修复效果,手术操作方便,疗效肯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游离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亚急诊修复手指皮肤缺损25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应用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亚急诊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4年8月至2017年3月,采用游离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修复手指复合组织缺损患者25例27个皮瓣,男22例,女3例;年龄16~48岁,平均34.3岁。末节指腹缺损18例,近中节指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4例,末节远指间关节背侧皮肤缺损3例,其中合并伸肌腱止点缺损3例,合并指固有神经缺损4例。清创后皮肤缺损面积1.4 cm×2.5 cm~1.8 cm×3.2 cm,指动脉缺损长度1.5~3.4 cm,指神经缺损长度0.6~3.0 cm,伸肌腱缺损长度1.2~2.0 cm,入院后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了解桡动脉浅支走行情况和从桡动脉的起点,入院3~5 d后行游离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修复。术后随访观察被修复指的外形、皮瓣挛缩情况,两点分辨觉,以及腕部供区的瘢痕,观察腕部、手指的活动情况。结果:术后24例皮瓣顺利存活,供区愈合良好;有1例术后第二天出现动脉危象,经过探查再次吻合血管后好转。有1例术前超声发现血管变异,桡动脉在桡骨茎突近端6 cm发出,术中向近端分离高位切取。术后随访7~12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颜色及质地与周围皮肤接近,供区瘢痕不明显,腕部屈伸活动正常。皮瓣的两点分辨觉平均为7.3 mm(6.2~9.3 mm),缝合神经组平均7.4 mm,未缝合神经组平均7.1 mm,皮瓣感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7例,良5例,中3例。结论:桡动脉掌浅支存在血管变异,术前超声及时发现后,亚急诊行腕横纹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仍然安全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应用指掌侧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皮瓣治疗复发性指黏液囊肿19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应用指掌侧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皮瓣治疗复发性指黏液囊肿(DMC)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5年10月至2021年3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共收治19例复发性DMC患者,其中囊肿破溃愈合再复发4例,注射器抽吸再复发8例,手术后再复发7例,首次治疗至再次复发的时间为1~6个月,术前常规行X线片检查,明确是否存在骨赘,术中行DMC及骨赘切除,指掌侧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皮瓣修复创面,应用全厚皮片修复皮瓣供区。术后通过门诊复查、电话或微信随访收集相关资料,内容包括皮瓣成活情况、质地、外形、感觉恢复、皮瓣供区瘢痕增生情况、甲板生长情况、DMC复发情况、手指活动度以及患者满意度。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皮瓣均成活良好,伤口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6例,失访3例,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2个月,未见囊肿复发。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功能,结果优10例、良6例。结论:复发性DMC手术切除后,应用指掌侧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皮瓣修复创面,手术效果好,损伤小,能明显降低复发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伴有伸肌腱缺损的指背软组织缺损创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两种带肌腱的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伴有伸肌腱缺损的指背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18年8月对伴有伸肌腱缺损的指背缺损创面的23例患者,应用两种带肌腱的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其中带掌长肌腱的桡动脉掌浅支复合组织瓣14例、带示指(小指)固有伸肌腱的掌背动脉复合组织瓣9例。皮瓣切取面积2.8 cm×2.0 cm~4.4 cm×2.8 cm。术后随访观察皮瓣外形、色泽、质地、感觉以及皮瓣供区情况。结果:本组23例皮瓣全部存活。其中1例桡动脉掌浅支复合组织瓣和2例掌背动脉复合组织瓣术后第二天出现静脉危象,经拆除部分缝线后静脉回流正常,皮瓣顺利存活。除1例掌背动脉复合组织瓣远端出现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治疗后创面愈合外,其余患者供、受区伤口均Ⅰ期愈合,未并发深部组织感染。所有病例均获得6~14个月随访,平均7.3个月,皮瓣质地、外形满意,皮瓣供区仅留线性瘢痕、无挛缩,腕关节屈伸功能正常。皮瓣两点分辨觉达9~11 mm。结论:带掌长肌腱的桡动脉掌浅支复合组织瓣、带示指(小指)固有伸肌腱的掌背动脉复合组织瓣具有切取简单、血供可靠、皮瓣外形好和供区损伤小等优点,是修复伴有伸肌腱缺损的指背软组织缺损创面的良好术式,灵活选择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两种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皮支皮瓣修复手指指端或指腹创面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皮支螺旋桨皮瓣与血管链皮瓣修复手指指端或指腹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4月至2021年5月,对唐山市第二医院手外科急诊收治的55例55指第2~5指指端或指腹创面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采用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皮支螺旋桨皮瓣修复29例29指(螺旋桨组)和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皮支血管链皮瓣修复26例26指(血管链组),观察两组患者皮瓣及供区植皮成活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随访时间,随访采用门诊复查、电话及微信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末次随访时记录两组患者皮瓣静态TPD、皮瓣及供区外观满意度及伤指关节活动度(ROM)。对两组计量资料行独立样本 t检验,计数资料行 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所有皮瓣及供区植皮均一期成活。螺旋桨组手术时间[(57.55±4.35)min]少于血管链组[(61.12±4.5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螺旋桨组、血管链组随访时间分别为(14.55±2.89)个月和(15.15±3.7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末次随访时,螺旋桨组患者皮瓣的静态TPD[(6.55±1.24)mm]及皮瓣外观满意度[(4.59±0.50)分],优于血管链组[TPD为(7.46±1.27)mm、满意度为(4.31±0.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螺旋桨组、血管链组患者供区外观满意度及伤指ROM分别为(4.45±0.57)分、(190.86±8.56)°和(4.35±0.56)分、(185.96±10.5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皮支螺旋桨皮瓣与血管链皮瓣均适用于修复手指指端或指腹创面;相比血管链皮瓣,螺旋桨皮瓣手术时间短,皮瓣感觉及外观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第2掌背动脉游离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第2掌背动脉(SDMA)手背至指蹼的走行及皮支分布情况,探讨SDMA皮瓣游离移植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18年9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手外科对22只手标本进行红色乳胶灌注后,解剖观察SDMA的走行、血管外径及皮支分布情况,以及是否有固定的皮神经支配。2019年2月至2020年7月,切取游离SDMA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2例,左、右侧各1例,均为男性。均为挤压伤,拇指指腹缺损面积分别为3.5 cm×2.0 cm和2.0 cm×2.5 cm。均无神经、血管损伤,其中1例合并末节指骨骨折,伴有甲床裂伤。皮瓣切取面积分别为3.8 cm×2.3 cm和2.8 cm×2.5 cm。术后3周开始功能锻炼。术后采用门诊复诊、电话或网络方式定期随访,观察皮瓣外观、质地、感觉恢复情况及手指功能等。结果:SDMA走行过程中,沿途发出4~9条穿支,集中在远侧1/3。SDMA与示指伸肌腱交叉处外径为(0.76±0.25)mm;指蹼动脉外径为(0.71±0.12)mm;指蹼动脉长为(11.00±1.27)mm。在浅筋膜深层有1条桡神经浅支,横径(1.20±0.09)mm,自鼻烟窝斜向尺侧远端,支配第2、3掌骨之间远侧及示、中指指蹼皮肤感觉。2例皮瓣均成活,皮瓣血运正常,伤口Ⅰ期愈合。1例随访18个月,受区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弹性好,指腹饱满,外形美观,无破损,无色素沉着。两点辨别觉(TPD)为7.0 mm。另外1例随访15个月,手指活动良好,皮瓣皮肤柔软,弹性好,TPD为7.5 m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均为优。结论:SDMA皮瓣的动脉血管直径适宜吻合,有较粗的浅静脉,有固定的皮神经支配,适合游离移植,可用于修复拇指指腹及指端的软组织缺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并指分指术中重建指蹼皮瓣的临床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先天性并指畸形是发生率第二的先天性肢体畸形。分指手术主要包括分指、指蹼重建和指体侧方皮肤覆盖3个方面,其中指蹼重建是最关键的。作者通过回顾文献,介绍指蹼解剖知识,总结分指手术的一般原则和方法,解读Z字皮瓣、双三角皮瓣、矩形皮瓣及以掌背动脉穿支为蒂的岛状皮瓣的设计原理与应用情况,也介绍了近年国内出现的不植皮重建指蹼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