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检验基础》形态学数字资源库建设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临床检验基础》形态学数字资源库,丰富教学手段,满足课程建设的需要.方法:在分析实验教学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合理设计数字资源库架构;在收集书目图像的基础上收集临床标本,采用高清生物数码显微图像采集系统摄制显微镜图像,建立科学分类、检索路径;通过网络、在线教学管理平台、移动通讯等方式实现数字资源库的综合利用.结果:数字资源库覆盖血液、尿液、粪便、体液等临床检验的形态学内容,满足实验教学需求,为开展微课、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等新型课程模式,有效提供资源支持.结论:数字资源库为临床检验形态学理论课与实验课提供教学资源保障,有利于教师授课课件内容组织与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教学资源共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验考试结果表明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天山中部地区北山羊食性及其季节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研究采用粪便显微组织分析法,调查了天山中部地区北山羊(Capra sibirica)的食物组成及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在北山羊的粪便显微装片中共鉴定出14科37种(属)植物.禾本科为北山羊主要食物,夏季和冬季分别占食谱的54.30%和59.34%.莎草科、豆科、蔷薇科以及菊科也是北山羊较为重要的食物.其中高山早熟禾(Poa alpina)、嵩草属(Kobresia spp.)和针茅属(Stipa spp.)物种均为夏季和冬季采食较多的植物.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北山羊的食物组成在夏季和冬季间有明显变化,蔷薇科和菊科在冬季食谱中所占的比例显著低于夏季(蔷薇科,Pearson x2=13.737,df=1,P<0.01;菊科,Pearson x2 =4.784,df=1,P<0.05),而对禾本科的采食比例冬季显著高于夏季(禾本科,Pearson x2=4.319,df=1,P<0.05).种属水平上北山羊夏季与冬季的采食食物种类的比例具有极显著差异(Pearson x2=89.495,df=36,P<0.01).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天山中部地区的北山羊属于泛食性物种,且食性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山丘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示范区血吸虫病传播高危风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长江南岸一山丘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示范区内血吸虫病传播的高危风险因素. 方法 收集长江南岸一山丘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示范区2016、2017年人畜血吸虫病疫情资料及相关数据.另在示范区内选取乌石河滩、水泥沟、田间沟、泄洪沟、干渠、荒地、荒滩等7个调查点,在相应区域内以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开展钉螺调查,捡获的钉螺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进行血吸虫核酸检测.连续3个月在7个调查点捕捉野鼠,每月投放1次鼠笼或鼠夹,每次持续3d 捕获的野鼠取肝脏组织,匀浆后显微镜下检查虫卵,应用毛蚴孵化法检测野鼠粪便和在调查区域内检获的所有肉眼观察到的野粪. 结果 该示范区2016、2017年本地居民共查病12 232人次,血清血吸虫抗体阳性152例,无粪检阳性病例.本地耕牛血检688头次,血清血吸虫抗体阳性1头,无粪检阳性病畜.7个调查点共调查钉螺2 152框,捡获钉螺1 401只,其中活螺为427框1 398只,平均密度为3.27只/框.LAMP检测结果显示,24管钉螺(每管15只钉螺)混合DNA中,5管呈阳性反应,分布在水泥沟、田间沟、干渠等3个调查点.投放鼠笼或鼠夹共825个,捕获野鼠35只,分布在除乌石河滩的其余6个调查点.野鼠粪便孵化均为阴性,肝脏组织镜检发现2只野鼠感染华支睾吸虫.购得的2份野猪肝脏和1只野兔,镜检和粪便孵化均为阴性 . 捡获野粪137份,较多的2个调查点分别为54份和44份,野粪来自牛、羊、马、猪、犬等5种家畜,其中牛粪最多(66份),猪粪最少(4份). 经毛蚴孵化检查,26份野粪为阳性,阳性率为19.0%,其中牛粪15份阳性,马粪、羊粪、猪粪、犬粪分别为2、3、3、3份阳性. 结论 示范区内人群调查未见血吸虫感染 示范区的有螺环境内存在多种家畜传染源格局,家畜野粪阳性率为19.0%,是该类地区血吸虫病传播的高危风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江苏盐城湿地麋鹿冬季食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在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技术结合野外直接观察法对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冬季食性和食物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野外调查在7条样线上共收集228堆麋鹿粪便,组成14个复合样本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麋鹿冬季食物来源于14科51种植物,其中,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23.09%)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17.58%)为最主要食物,其次为盐地碱蓬(Suaedasalsa,6.50%)、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5.36%)、獐毛(Aeluropussinensis,4.90%)、苇状羊茅(Festucas arundinacea,3.83%)、扁秆蔗草(Scirpus planiculmis,3.45%)、碱蓬(Suaedaglauca,3.27%)、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3.12%)、黑麦草(Lolium perenne,2.60%)和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2.60%).麋鹿冬季食物以草本植物为主(96.73%),极少采食木本植物枝叶(3.27%).被啃食植物中粗蛋白含量基本满足麋鹿越冬营养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胰腺部分切除术所致高血糖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背景 随着近年来肠道菌群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被发现与肠道菌群存在密切关系.糖尿病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其与肠道菌群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目的 探讨血糖升高后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正常组(n=10,A组)、假手术组(n=10,B组,只开腹切除脾脏)、实验组(n=10,C组,开腹切除脾脏及部分胰腺)和实验+干预组〔n=10,D组,在C组基础上,术后1周开始给予胰岛素干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0.1 U/kg,1次/d)〕.术后1、4周四组大鼠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观察各组大鼠血糖变化.术后4周处死大鼠,留取回肠组织,观察肠道组织形态变化并行免疫组化测定各组核因子(NF)-κB p65表达变化〔以平均光密度值(AOD值)表示〕;留取粪便并使用测序平台Illumina MiSeq PE300对肠道菌群的16S rRNA V3~V4可变区进行测序,并分析四组大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 胰腺部分切除术成功复制较为稳定的高血糖大鼠模型.显微镜下C组回肠肠道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均可见棕色深染,C组AOD值高于A、B组(P<0.001).各组肠道菌群在门水平的相对分布情况存在差异,与A、B组比较,C组和D组厚壁菌门丰度降低,而拟杆菌数目和变形杆菌丰度增加.α多样性稀释曲线显示,按物种丰富程度从低到高排序依次为:A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粪便GeneXpert MTB/RIF检测在肠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评价对粪便标本进行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GeneXpert MTB/RIF)检测诊断肠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就诊的538例临床疑似肠结核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荧光涂片显微镜镜检、BACTEC MGIT 960液体快速培养、GeneXpert MTB/RIF检测,同时行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肠镜及肠黏膜组织病理检查,分析粪便标本通过GeneXpert MTB/RIF方法诊断肠结核的效能.结果:538例疑似肠结核患者经临床诊断标准诊断,其中189例诊断为肠结核,349例诊断为非肠结核(包括溃疡型结肠炎、肠道感染、消化道溃疡、恶性肿瘤、克罗恩病等).以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粪便标本GeneXpert MTB/RIF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2%(95%CI:70.5%~82.9%)和51.0%(95%CI:45.6%~56.3%),粪便荧光涂片显微镜镜检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23.3%(95%CI:17.6%~30.1%)和92.8%(95%CI:89.5%~95.2%);粪便BACTEC MGIT 960液体快速培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29.1%(95%CI:22.9%~36.2%)和 83.7%(95%CI:79.3%~87.3%).结论:对粪便标本进行 GeneXpert MTB/RIF检测诊断肠结核的敏感度较高,可用于细菌学诊断证据缺乏的临床诊断患者,以提高肠结核的诊断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小鼠肺细菌感染模型肠道菌群变化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构建小鼠肺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模型,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 C57BL/6小鼠经气管插管分别诱导感染肺炎克雷伯菌(Kp)、鲍氏不动杆菌(Ab)及金黄色葡萄球菌(Sa),观察肺部炎症,取肺组织匀浆培养进行细菌计数,采用16SrDNA测序技术对粪便菌群进行检测并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 感染后第7天,显微镜下可见各感染组小鼠肺部支气管周围均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组织病理评分>3分,肺匀浆病原菌计数均超过105 CFU/g,符合急性肺部感染指征.感染后第3、7天,Kp组、Sa组较PBS组(磷酸缓冲盐溶液对照组)小鼠肠道菌群物种数增加(P<0.05);随感染时间延长,各组间肠道菌群群落结构差异显著增大(P<0.05);随感染时间延长,各组间肠道菌群门水平差异显著增大(P<0.05);各感染组较PBS组小鼠肠道益生菌联合乳杆菌属比例显著降低,NK4A136组、另枝菌属比例显著增加(P<0.05);Kp组较PBS组小鼠肠道益生菌乳杆菌科比例降低(P<0.05).结论 不同细菌所致肺感染对小鼠肠道菌群群落结构以及物种数有显著影响,不同细菌致肺感染后均导致特定肠道益生菌丰度降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山丘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示范区血吸虫病传播高危风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1/1/17
目的 调查长江南岸一山丘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示范区内血吸虫病传播的高危风险因素. 方法 收集长江南岸一山丘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示范区2016、2017年人畜血吸虫病疫情资料及相关数据.另在示范区内选取乌石河滩、水泥沟、田间沟、泄洪沟、干渠、荒地、荒滩等7个调查点,在相应区域内以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开展钉螺调查,捡获的钉螺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进行血吸虫核酸检测.连续3个月在7个调查点捕捉野鼠,每月投放1次鼠笼或鼠夹,每次持续3d.捕获的野鼠取肝脏组织,匀浆后显微镜下检查虫卵,应用毛蚴孵化法检测野鼠粪便和在调查区域内检获的所有肉眼观察到的野粪. 结果 该示范区2016、2017年本地居民共查病12 232人次,血清血吸虫抗体阳性152例,无粪检阳性病例.本地耕牛血检688头次,血清血吸虫抗体阳性1头,无粪检阳性病畜.7个调查点共调查钉螺2152框,捡获钉螺1401只,其中活螺为427框1398只,平均密度为3.27只/框.LAMP检测结果显示,24管钉螺(每管15只钉螺)混合DNA中,5管呈阳性反应,分布在水泥沟、田间沟、干渠等3个调查点.投放鼠笼或鼠夹共825个,捕获野鼠35只,分布在除乌石河滩的其余6个调查点.野鼠粪便孵化均为阴性,肝脏组织镜检发现2只野鼠感染华支睾吸虫.购得的2份野猪肝脏和1只野兔,镜检和粪便孵化均为阴性.捡获野粪137份,较多的2个调查点分别为54份和44份,野粪来自牛、羊、马、猪、犬等5种家畜,其中牛粪最多(66份),猪粪最少(4份).经毛蚴孵化检查,26份野粪为阳性,阳性率为19.0%,其中牛粪15份阳性,马粪、羊粪、猪粪、犬粪分别为2、3、3、3份阳性. 结论 示范区内人群调查未见血吸虫感染.示范区的有螺环境内存在多种家畜传染源格局,家畜野粪阳性率为19.0%,是该类地区血吸虫病传播的高危风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