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和2020年凉山州美姑县住院孕产妇乙肝检出情况对比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住院孕产妇乙肝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后续开展有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8年和2020年美姑县人民医院住院孕产妇的数据,分析乙肝检出情况。结果:本次纳入研究的住院孕产妇共7 774人,乙肝检出率为7.53%。2018年的住院孕产妇3 400人,乙肝检出率为9.7%;2020年4 373人,检出率下降为5.8%;检出率在两年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x2=41.2999, P<0.01)。年龄<20、20~、彝族、农民、精准扶贫、医疗保险、丙肝阴性者、梅毒阴性者、HIV阳性者和HIV阴性者的乙肝检出率均呈2020低于2018年的特点,年龄40~的乙肝检出率呈2020高于2018年的特点,且上述人口特征的乙肝检出率在两年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余人口特征的乙肝检出率在两年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V阳性的住院孕产妇检出乙肝的可能性更高( OR=2.128, P<0.01),2020年住院孕产妇检出乙肝的可能性更低( OR=0.583, P<0.01)。 结论:与2018年相比,2020年凉山州美姑县住院孕产妇乙肝检出率虽呈下降趋势,但仍须继续针对这一群体开展规范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实践探索基于医联体精准扶贫提升区县级医院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及运行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利用医联体契机,提升区县级医院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及运行机制,以达到精准扶贫。方法:实践探索与实证研究提升区县级医院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及运行机制,前后对比分析其成效。结果:某区级综合医院在医联体建设中,推进学科建设的运行机制前后3年,科技创新多项成果指标对比均有明显增长,增长幅度为66.67%~700%。结论:基于医联体以学科建设为抓手,以重点学科创建为目标,并结合科技创新孵化平台、激励机制与定期总结评估的运行机制,可促进区县级医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重庆市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重点病区氟骨症流行现状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掌握重庆市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燃煤型氟中毒)重点病区氟骨症流行现状和特征,为制定持续消除燃煤型氟中毒精准化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1-11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巫山、彭水两个县的历史轻、中、重病区村分别采用单纯随机的方法抽取调查村。每层病区调查村的数量根据病区村实际村数量5%~10%的比例确定。调查常住人口数,对调查村全部25岁以上成人进行氟骨症临床和X线检查,依据《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 192-2008)进行诊断。对不同病区、性别、年龄(25 ~、35 ~、45 ~、55 ~、≥65岁)的临床和X线氟骨症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并根据2015年调查人口数据推算重庆市氟骨症患者病例数。结果:共调查2个县10个乡镇15个病区村25岁以上成人7 768人,临床诊断氟骨症478人,检出率为6.15%;氟骨症临床诊断检出率不同病区类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183.23, P < 0.01),不同年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406.73, P < 0.01),不同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 0.32, P > 0.05)。X线检出690人,检出率为8.88%,中重度氟骨症检出率为4.20%(326/7 768)。氟骨症X线诊断检出率不同病区类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46.25, P < 0.01),不同年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384.60, P < 0.01),不同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 1.77, P > 0.05)。根据不同病区类型估算重庆市燃煤型氟中毒病区氟骨症病例约有临床诊断48 770人,X线诊断72 630人。 结论:氟中毒病区程度越重、人群年龄越大,氟骨症检出率越高。在重庆市燃煤型氟中毒病区开展氟骨症流行现状的普查,摸清底数,对扶贫攻坚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农民工尘肺病患者的医疗保障及生活质量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了解农民工尘肺病患者医疗保障及生活质量情况,为农民工尘肺病患者的预防控制对策、精准扶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确诊的农民工尘肺病患者200例为观察组,非农民工尘肺病患者200例为对照组。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及《尘肺病调查表》,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接尘工龄、经济来源、从业状态、收入、医疗保障及生活质量等信息。结果:观察组农民工尘肺病患者年龄(58.1±8.1)岁,接尘工龄(19.3±10.1)年;经济来源主要为子女供养(85.5%,171/200),从业状态以待业或失业为主(69.0%,138/200),个人月收入以无收入为主(90.0%,180/200),家庭年收入以<10 000元为主(48.0%,96/200),个人年均医疗支出5 000~<10 000元占42.0%(84/200)。对照组尘肺病患者年龄(59.2±8.9)岁,接尘工龄(20.2±10.5)年;经济来源主要为退休金/工资(99.0%,198/200),从业状态以退休为主(66.0%,132/200),个人月收入以2 000~<4 000元为主(61.5%,123/200),家庭年收入以20 000~<40 000元为主(44.0%,88/200),个人年均医疗支出以无支出为主(92.0%,184/200)。两组患者在经济来源、从业状态、个人月收入、家庭年收入及个人年均医疗支出中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观察组保险类型以农村合作医疗为主(68.5%,137/200),无医疗报销及比例<50%占87.0%(174/200)。两组尘肺病患者的保险类型、医疗报销比例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观察组尘肺病患者的呼吸症状、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影响及生活质量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农民工尘肺病患者的经济收入低下,医疗支出大,就医报销比例低,生活质量差。相关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及时关注及救助,以提高农民工尘肺病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精准扶贫背景下贫困家庭妇女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对贫困地区妇女实施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效果,总结贫困家庭妇女掌握急救知识、技能的重要性。方法: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在陕西省镇安县参加职业培训班的318名贫困家庭妇女进行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价培训前后急救知识的知晓情况,用现场考核的方法评价培训前后急救技术合格情况。结果:贫困家庭妇女理论培训后,知晓率排名前5位的是火灾、中毒、烧伤、中暑、地震急救措施,其知晓率分别为98.1%(312/318)、96.5%(307/318)、95.3%(303/318)、93.4%(297/318)、91.8%(292/318),培训前分别为88.0%(280/318)、84.0%(267/318)、78.4%(249/318)、43.4%(138/318)、72.6%(231/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15.03~183.89,均 P<0.01)。贫困家庭妇女技能培训后心肺复苏术、止血术、包扎术和徒手搬运法合格率分别为69.8%(222/318)、52.8%(168/318)、50.0%(159/318)、76.1%(242/318),培训前分别为1.3%(4/318)、2.2%(7/318)、1.9%(6/318)、6.9%(22/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191.57~326.19,均 P<0.01)。 结论:对贫困家庭妇女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效果显著,可建立长期培训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大骨节病患者经济收入水平与生存质量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大骨节病患者经济收入与生存质量的现况,分析不同经济水平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程度,为大骨节病精准扶贫的重点帮扶对象和目标收入水平选择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陕西省大骨节病历史重病区永寿县和麟游县,选择成年大骨节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患者的家庭年收入水平及生存质量,应用中文版欧洲五维五水平健康量表(EQ-5D-5L)及其效用值转换体系计算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分,并计算不同收入水平大骨节病患者的收入差与生存质量差之比。结果:共有290例大骨节病患者参与调查,家庭年收入均值为11 462.41元,其中低(< 5 000元)、中等(5 000 ~ 10 000元)、高收入(> 10 000元)组家庭年收入均值分别为2 663.48、9 262.75和28 397.26元;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组收入差与生存质量差之比在行动能力、日常活动、EQ指数方面(109.99 × 10 4、94.28 × 10 4、94.28 × 10 4)大于低收入和高等收入组(55.94 × 10 4、91.91 × 10 4、- 3.20 × 10 3),其中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组收入差与生存质量差之比在自我照顾、焦虑/沮丧和VAS得分为负值(- 131.99 × 10 4、- 65.99 × 10 4、- 65.99 × 10 3)。 结论:大骨节病患者收入水平偏低且收入差距较大,以家庭年收入< 10 000元的大骨节病患者为扶贫对象、以家庭收入水平≥10 000元为扶贫目标,可以更为明显地改善大骨节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多维健康贫困理论逻辑与指标体系
编辑人员丨3周前
健康贫困作为多维贫困的重要构成,其有效识别对于国家精准减贫和健康扶贫政策的实施至关重要.本文旨在归纳和评析现有文献对健康贫困概念的界定与逻辑推演,参考国内外的多维健康贫困指标体系,立足于中国的贫困现状,依据可持续生计框架和Grossman健康需求理论,构建贫困函数模型,绘制适用于中国居民的多维健康贫困轮.研究表明,中国当前的贫困问题已经发生变种,"贫困—疾病"的闭环困境是健康贫困掣肘中国贫困治理的核心要素.因此,精准标定健康贫困人群,实证测度多维健康贫困,是推进扶贫与减贫工作部署的要诀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十三五"期间"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支持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研究取得的成效及展望
编辑人员丨2024/1/20
中药资源是国家战略性资源.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的支持下,中药资源保障相关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对进一步加强我国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十三五"期间"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中药资源保障方向的研究情况进行系统梳理,总结该专项项目在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体系建设、道地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助力中药材综合利用、精准扶贫和中药资源新来源开发,以及创新方法选育中药材新品种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效.建议继续加强对中药材可持续供给、中药质量提升及道地药材品质保障等关键研究方向的支持,支撑中药产业高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城中村贫困慢性病患者社会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
编辑人员丨2023/12/2
[目的]调查城中村贫困慢性病患者的社会资源利用和生活质量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为推进健康扶贫工作、改善贫困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慢性病社会资源利用问卷(CIRS)和生活质量简表(SF-12v2),从成都市某区的4 个城中村街道中随机整群抽取 2 个街道的贫困慢性病患者展开调查.[结果]城中村贫困慢性病患者社会资源利用平均总得分为(51.56±7.91)分,资源利用不理想的占71.8%,精神健康得分为(45.09±6.55)分,躯体健康得分为(36.23±6.03)分;社会资源利用总分与精神健康(r =0.386,P<0.001)和躯体健康(r =0.245,P<0.05)均呈正相关关系;发生了住院治疗(t =5.177,P<0.001)、医护人员健康宣教(t =3.887,P<0.001)、文化程度(t =3.130,P<0.05)和年龄(t =-2.007,P<0.05)是贫困慢性病患者社会资源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城中村贫困慢性病患者对社会资源利用不理想,生活质量差,社会资源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需发挥社区医护人员作用,对贫困患者实行健康精准管理,转变救助资源宣传方式,专人负责患者的资源整合,以改善贫困患者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脱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2
-
中国社会区域空间多维健康贫困"能力-权利-风险"耦合驱动特征与变迁分异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了解中国社会区域多维健康贫困的空间分异格局及叠加耦合驱动特征,为下一阶段精准扶贫和健康贫困空间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3、2015和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2、2014、2016、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和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网络中的相关数据,以课题组构建的"能力-权利-风险"多维健康贫困理论模型为框架,最终纳入了健康能力、健康权利、健康风险3个维度的13个指标作为多维健康贫困的驱动因子,采用地理探测器实现单一及耦合驱动作用特征的捕捉,分析驱动因子的空间差异.结果 与2011、2013和2015年比较,2018年健康能力维度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化率、居民年住院率的排位均有所上升,而健康权利维度的人均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公众健康教育活动次数的排位均有所下降,权利赋能对于抵御健康贫困发生的效应增强.驱动因子空间差异研究结果显示,201 1-2018年东部地区的风险驱动因子主要为城镇失业率,中部地区的风险驱动因子主要为调查前3年PM2.5浓度,而西部地区的多维健康贫困则是健康能力、健康权利和健康风险3个维度联合驱动的结果.从交互作用探测结果显示,健康能力维度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化率与健康权利维度的政府卫生支出占比、人均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的交互作用类型始终为双因子增强,健康能力与健康权利的联合作用会改善多维健康贫困的发生;调查前3年PM2.5浓度这一健康风险指标与居民年住院率、老年抚养比2011年、2013年、2018年的交互作用类型亦为双因子增强.结论 多维健康贫困在中国社会区域空间存在时空分异格局,是多维因素耦合驱动的结果,而多维因素耦合对多维健康贫困发生的复杂机制则要求多领域、多部门、多机制、多阶段的综合健康治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