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精准化专科护理方案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康复效果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精准化专科护理方案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2019年6—12月住院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精准化专科护理方案。在患者入院时、出院时2个时间点评估患者对相关护理问题的认知-行为-状况。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护理问题的认知-行为-状况成效评分明显改善,其中患者在疼痛、胸闷气短、心律不齐、血压偏高、水肿、眩晕、便秘、伤口渗血、伤口肿胀、肢体乏力、失眠、饮食不均衡、服药依从性差、吸烟、饮酒、超重、运动依从性差、精神紧张及回归社会障碍19项护理问题的认知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1.39~5.06,均 P<0.05);患者在疼痛、胸闷气短、心律不齐、血压偏高、水肿、眩晕、便秘、伤口渗血、伤口肿胀、肢体乏力、饮食不均衡、服药依从性差、超重、运动依从性差、精神紧张及回归社会障碍16项护理问题的行为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1.41~4.80,均 P<0.05);患者在肢体乏力、失眠、运动依从性差、精神紧张、回归社会障碍5项护理问题的状况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1.44~4.27,均 P<0.05)。 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精准化专科护理方案在全面评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护理问题基础上,实施精准专科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护理问题,促进患者心脏功能及身体的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及其与工作压力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与精神专科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及与工作压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山东省某综合医院工作的符合入选标准的227名护士及山东省某三级精神专科医院工作的符合入选标准的145名护士,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精神专科医院护士工作压力高于综合医院( P<0.05)。精神专科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高于综合医院( P<0.05),护士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 结论:管理者应采取干预措施降低精神专科医院护士工作压力,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这对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15—2019年北京市某儿童医院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现况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分析2015—2019年北京市某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特应性皮炎(AD)患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现状。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AD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纳入1 926例0~17.5岁居住在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AD患儿,记录一般情况、AD疾病严重程度及皮损分布情况、AD的临床特征和疾病严重程度、AD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AD疾病转归及治疗现况。采用SAS 9.4、SPSS19.0和R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及对应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纳入的AD患者,男∶女比例为 1.4∶1;有79.0%(1 522/1 926)、86.1%(1 658/1 926)、91.3%(1 758/1 926)和97.3%(1 907/1 926)在6月龄、1岁、2岁和5岁起病;轻度占13.2%(255/1 926)(SCORAD评分0~24)、中度50.1%(965/1 926)(SCORAD评分25~50)和重度36.7%(706/1 926)(SCORAD评分>50),重度患儿年龄小于轻度和中度患儿;面部、头部、躯干和下肢为中重度AD常见起病部位,手、足、耳部为重度AD好发部位;温度变化、热水因素、精神情绪和春冬季是诱发AD加重的常见因素;有35.2%(678/1 926)处于症状加重状态,61.8%(1 191/1 926)处于症状持续存在状态;洗澡越频繁,AD患儿的疾病严重程度越轻( χ2=29.791, P<0.001);有28.0%(520/1 856)的AD患儿从没有润肤习惯,与AD疾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χ2=15.908, P<0.05);中、重度AD患儿联合用药的比例显著高于轻度AD患儿。综上,2015—2019年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专科门诊就诊的AD患儿多在5岁内发病,疾病严重程度以中重度为主,大部分患者病情控制不佳,传统治疗方案存在局限性,识别儿童AD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现状,有助于开展更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和管理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抑郁障碍患者躯体化症状与社会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抑郁障碍患者躯体化症状发生情况与社会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二级精神专科医院2019年1~12月抑郁障碍患者85例,使用一般情况问卷、患者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PHQ-15)、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抑郁障碍患者一般资料、躯体化症状及社会功能进行调查。结果:抑郁障碍患者躯体化症状平均(13.61±6.07)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平均(9.54±4.06)分,SDSS评分与患者的躯体化症状程度密切相关。躯体症状问卷(PHQ-15)评分越高,SDSS评分越高,抑郁障碍患者躯体化症状与社会功能缺陷呈正相关( P<0.01)。 结论:抑郁障碍患者普遍存在躯体化症状,抑郁障碍患者躯体化症状与社会功能缺陷存在正相关关系。护理人员应重视对抑郁障碍患者躯体化症状的管理,从而改善抑郁障碍患者社会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护理风险评估在精神科监护期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评估在精神科监护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在某二级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的精神科监护期患者234例,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的120例设为对照组,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的114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从入院主因、临床表现、入院护理安检及家庭支持系统等四方面进行护理风险评估;观察组在原有评估内容的基础上增加《精神科住院患者行为风险筛查评估表》等8个量表进行评估,评估后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风险评估量表使用后,观察组风险评估精准度提高且可以区分高中低风险等级,监护天数下降、约束患者人数下降,护士掌握病情情况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精神科监护期患者采取系统、规范的风险管理能提高风险评估精准度,区分不同的风险等级,为采取个性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学历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病耻感的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高学历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病耻感现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2月在江苏省13个地级市二级以上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的240例高学历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Link病耻感量表其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02份。202例高学历精神分裂症患者贬低-歧视感知分量表得分,应对方式分量表中保密、分离、教育、挑战得分,情感体验分量表的误解、不同/羞耻维度得分,分别与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及住院次数的高学历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耻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高学历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较高的病耻感,提示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及时进行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自我效能感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我表露和医学应对方式间的中介效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我表露、自我效能感和医学应对方式的关系,探讨自我效能感在自我表露和医学应对方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精神专科医院403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痛苦自我表露指数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自我效能感量表收集资料。采用SPSS 26.0分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我表露、自我效能感与医学应对方式间的相关性,采用Stata 13.1分析自我效能感在自我表露与医学应对方式间的中介效应。结果: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面对、屈服、回避、自我表露和自我效能感得分分别为(16.90±3.84)分,(16.34±2.88)分,(12.48±4.31)分,(30.47±9.91)分和(19.63±6.54)分。自我表露、自我效能感分别与医学应对方式中的面对呈正相关( r=0.301,0.327,均 P<0.01),分别与医学应对方式中的屈服呈负相关( r=-0.465,-0.487,均 P<0.01),自我表露与医学应对方式中的回避呈负相关( r=-0.118, P=0.018)。自我效能对医学应对方式的直接效应为0.103,总效应为0.36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为28.22%。 结论:自我效能感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我表露和医学应对方式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我国医生执业能力自评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我国医生执业能力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有效提高我国医生的执业水平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参考国际成熟评价框架制定我国医生执业能力评价量表。2018年6—12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依托医联体平台,随机选取全国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9家医院,共2 156名医生参与调查。对其执业能力6个维度(医学知识、疾病诊疗、科研教学、人际沟通、职业精神、群体健康)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 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我国医生各维度执业能力自评结果显示,职业精神维度评分最高(3.89分),科研教学维度最低(2.85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生6个维度的执业能力水平高低与性别、学历、职称、导师资格、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及是否为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等有关( P<0.05)。 结论:我国医生执业能力总体尚待提升。科研教学能力存在短板,医生应开展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知识结构还需丰富,医生应树立大健康理念;非技术服务能力尚有欠缺,医生应具有厚重的人文情怀;接受医学教育的程度决定医生执业能力高低,保证规范化培训质量是关键举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眼专科机构开展病毒核酸检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评估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当前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正处在最紧张的关键阶段,医院的任务是一手抓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一手抓有序开展医疗工作。近日各地眼科正在陆续全面开诊手术,这就要求必须精准阻断疫情传播,避免在眼科出现二次病毒传播和医护人员在院交叉感染。我们进行了多方位的疫情防控管理探索,尤其是高度重视对患者和医护等人员个人的防护,取得了初步效果。主要做法包括一方面通过增加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等血液学指标和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标准化核酸检测作为眼科手术患者术前筛查常规检测项目,以尽可能避免隐性无症状感染者传播,降低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另一方面采用病毒核酸检测方法为返岗员工进行疫情筛查,有利于医院确保眼科诊疗活动的安全及质量,减轻医务人员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并为其他相关疫情防控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6—12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门诊就诊的2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207份,有效回收率为94.09%。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自我管理量表得分为(63.51±9.55)分,得分率为47.58%。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工作状态、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状况、经济负担、病程、住院次数、家人态度、社会支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自我管理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婚姻状况、社会支持、经济负担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 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36.0%。 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居家自我管理能力亟待提高,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特征实施护理干预或自我管理教育,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促进其疾病康复,降低复发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