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瞻教授"形神同调"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泌尿男科常见疾病,临床上常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形神一体"理论是中医学整体观的主要体现之一,强调在诊治患者躯体病症的同时,还应重视患者的精神心理症状.高瞻教授"形神同调"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从整体出发,采用药物治疗联合改良式收腹提肛运动对其进行综合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躯体与精神症状,以达到形与神俱的健康状态,为系统诊治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逍遥散治疗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特点,严重危害患者生理心理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逍遥散治疗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常用于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阿尔茨海默病、肠易激综合征等.通过机制研究发现,其可通过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调节突触可塑性、上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降低免疫炎症反应、改善肠道微生物群等方面发挥治疗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的作用.但目前逍遥散治疗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的研究仍存在随机对照试验质量低、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作用机制不够明确等问题.今后应设计更加科学的试验方案,建立完备的疗效评价标准,探索明确的作用机制,为逍遥散治疗神经精神系统疾病提供有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肠造口患者社会疏离状况评估及干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肠造口是治疗结直肠癌、炎性肠病、肠梗阻、肠外伤等疾病的常见术式[1].由于肿瘤病情与肠造口的特殊性,一半以上的造口患者遇到心理社会问题,如自卑感、病耻感和社交焦虑,出现自我封闭,拒绝社交等社会疏离行为[2,3].社会疏离是指个体因各种原因对社会行为的潜在影响而产生一种自我疏远和疏离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包含主观感受(孤独、无助等负性情绪体验)和客观行为(社交回避、社交范围减少等)[4].而逐渐剥夺社会化是一种强大的慢性应激源,不仅会产生心理、精神异常,损害认知功能,出现社会认知缺陷[5],也会影响癌症的复发和长期生存率,增加家庭及社会负担[6].本文对肠造口患者社会疏离感动态变化轨迹、影响因素、预防和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强迫症研究的未来方向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强迫症是精神科的常见疾病之一。过去三十年,强迫症患者可以从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中获益,总体结局大为改善,但我国强迫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相对薄弱,未成体系,有效的认知行为治疗没有得到应有的普及和推广。因此,未来我国在建立高质量的中国强迫症研究数据库基础上,应重点强化强迫症的基础研究、核心症状、残留症状、临床亚型、共病机制和干预,及其心理治疗、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等临床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Tourette综合征及其他抽动障碍心理干预的欧洲临床指南(2021版)解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抽动障碍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之一,其综合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其中心理干预属于非药物治疗的一部分,但在国内尚未得到广泛关注,其临床有效性探讨不够,且患儿治疗的可及性有限。现对欧洲Tourette综合征研究学会2021年最新发表在《欧洲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杂志的Tourette综合征及其他抽动障碍心理干预临床指南进行解读,旨在为国内抽动障碍的心理干预治疗提供学习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肠道菌群移植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和心理干预对“同济四联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分析菌群移植联合营养支持和心理治疗对“同济四联征”(慢性胃肠功能紊乱、精神心理障碍、营养不良和内分泌失调)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纵向观察性研究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年龄70岁以下。(2)有慢性胃肠功能障碍(符合罗马Ⅳ对肠易激综合征、慢性功能性便秘、腹泻、腹痛和腹胀的诊断标准),且时间≥1年以上。(3)伴有营养不良,体质指数≤18.5 kg/m 2。(4)根据专业心理医师依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诊断抑郁、焦虑症或者状态。(5)育龄期女性伴有闭经或者月经失调≥6个月。排除消化道出血、短肠综合征、放射性肠损伤、各类肠梗阻和炎性肠病等消化道器质性病变者,肿瘤复发或转移、存在全身感染性疾病和存在危及生命的全身并存症者,不能耐受或接受鼻肠管、或经皮胃(或空肠)造口以及不能接受菌群移植治疗者。前瞻性收集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结直肠疾病科收治的诊断同济四联征并行菌群移植联合营养支持和心理治疗的4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2例,女性31例;年龄(35.2±16.7)岁;43例均存在慢性胃肠功能障碍;24例患有抑郁症或存在抑郁状态,19例患有焦虑症或存在焦虑状态;26例育龄期女性患者中,13例月经失调,9例闭经。治疗采取菌群移植(口服菌群胶囊)、营养支持治疗(肠内营养为主)和心理干预。观察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时的以下指标:(1)胃肠功能:症状改善情况和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分数越高提示胃肠道症状越严重)及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分数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评分。(2)精神心理状态:HAMA和HAMD量表评分,分数越低提示抑郁或焦虑症状越减轻。(3)营养状态:检测总蛋白、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和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和体质量、体质指数。(4)神经内分泌功能:检测皮质醇、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内分泌指标以及育龄期女性月经的情况。 结果:在治疗结束后第1、3、6个月时的随访率分别为90.7%(39/43)、72.1%(31/43)和55.8%(24/43)。治疗后6个月时,对慢性肠功能障碍总有效率为81.4%(35/43)。GSRS评分治疗前为(29.35±3.56)分,在治疗结束后6个月时下降至(18.25±2.56)分;GIQLI治疗前为(56.23±10.34)分,在治疗结束后6个月时上升至(91.04±20.39)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存在营养不良,体质量在随访第6个月时,由治疗前的(40.61±8.88)kg,上升至(50.45±6.23)kg,体质指数由治疗前的(15.17±1.87)kg/m 2上升至(19.58±1.42)kg/m 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总蛋白由治疗前的(60.99±5.99)g/L,上升至随访第6个月时的(64.21±4.23)g/L( F=2.715, P=0.022);前白蛋白由治疗前的(150.14±56.04)mg/L,上升至随访第6个月时的(258.17±86.94)mg/L( F=15.124,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4例患有抑郁症或存在抑郁状态的患者,经治疗后,HAMD量表评分由治疗前的(22.79±6.63)分下降至随访第6个月时的(9.92±7.24)分;19例患有焦虑症或存在焦虑状态的患者,经治疗后,HAMA评分由治疗前的(17.15±4.34)分下降至随访第6个月时的(7.73±4.10)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对26例育龄期女性内分泌疗效观察发现,其对内分泌调节有效率为69.2%(18/26)。虽然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时检测皮质醇与治疗前比较未见明显改变,但多巴胺由治疗前的(32.91±10.65)nmol/L下降至(13.02±5.58)nmol/L;去甲肾上腺素由治疗前的(49.75±15.23)ng/L下降至(19.21±9.58)n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 结论:肠道菌群移植联合营养支持和心理干预的综合治疗策略对改善“同济四联征”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老年抑郁症非药物干预及治疗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抑郁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疾病,与生活质量下降、残疾、自杀风险和死亡率有关。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不良反应大且易产生耐药性,因此,非药物干预及治疗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老年抑郁症非药物干预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为进一步研究老年抑郁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扮亲法"陪护联合思维导图在老年冠心病心脏搭桥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扮亲法"陪护联合思维导图在老年冠心病心脏搭桥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于安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拟行心脏搭桥手术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扮亲法"陪护联合思维导图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干预前后心理应激、干预后疾病感知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观察组拔管时间、ICU监护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677, P=0.097);干预后,两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明显减少,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认知表征、情绪表征、疾病理解能力评分及总分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活力、总体健康及精神健康评分较干预前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且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活力、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扮亲法"陪护联合思维导图对老年冠心病心脏搭桥手术患者在围术期应用,能缩短住院时间,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疾病感知,提高其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焦虑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解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中国焦虑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在相隔第一版13年后于2023年8月正式出版。第二版的修订原则是:保持第一版框架,在原有框架基础上结合研究进展,进行必要的修订,补充国内外最新成果的内容。参照DSM-5和ICD-11精神障碍分类和国内临床实际情况,第二版的焦虑障碍包括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分离焦虑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焦虑障碍。增加了国内近期的焦虑障碍流行病学资料。参照国际指南,增加了第一版未纳入的药物。根据中国特点和治疗方法的发展,补充了中成药治疗、物理治疗和基于网络的心理治疗。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补充了孕产妇使用抗抑郁药风险的最新资料。焦虑障碍的治疗原则贯彻全病程治疗理念,分为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治疗。治疗药物均采用一线、二线等推荐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品管圈活动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手术患者急性压力性损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手术患者急性压力性损伤(简称压疮)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接受常规护理的282例心血管疾病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17年1~12月接受品管圈活动的353例心血管疾病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急性压疮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品管圈成员能力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急性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本次品管圈活动目标达标率为116.86%,进步率为83.94%;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定量表(ESCA)评分、生存质量量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各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品管圈成员团队精神、品管圈方法应用、专业知识、沟通协调、责任荣誉、活动信心评分均高于干预前( P<0.05)。 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手术患者中有助于降低急性压疮发生,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调节心理状态,增进护患关系,且可促进相关护理人员理论、技能的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