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关注的新抗菌药物的研发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耐药菌感染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近年来针对耐药菌的新药研发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对近年上市或进入研究阶段的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新研发的抗菌药物进行综述,包括新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截短侧耳素类、噁唑烷酮类以及其他作用机制的新药等,其中包括国内近年开发上市的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研发的抗菌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快速床旁基因分型预防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氨基糖苷类药物是治疗新生儿脓毒症的常用抗生素。MT-RNR1 基因m.1555A>G变异易导致严重的氨基糖苷类诱导的耳毒性(aminoglycoside-induced ototoxicity,AIO)。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患儿需要快速判断、选择抗生素并避免AIO,而目前的基因检测需要几天时间,因此并不可行。McDermott等[1]开发了一种m.1555A>G 变异的快速床旁检测(point-of-care-test,POCT),旨在指导NICU中紧急情况下抗生素的使用,避免AIO。其研究结果于2022 年3 月22 日在线发表在JAMA Pediatrics。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耳蜗毛细胞是一种特殊的感觉上皮细胞,它接收机械声波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到神经中枢产生听觉。很多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被发现有损伤内耳毛细胞的不良反应,其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s,AG)的耳毒性研究一直是药物性聋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就近年国内外最新文献简要讨论了AG导致听力损失机制的研究进展,另外介绍了抗AG耳毒性潜在疗法的研究进展,为目前针对耳毒性药物导致导致听力障碍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多种降糖药物及肌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的网状 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采用网状 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胰升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二甲双胍联合噻唑烷二酮类药物、α-糖苷酶抑制剂、肌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根据人群、干预措施、比较、结果和研究设计(PICOS)标准原则制定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及CNKI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11月。由2名研究者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随机对照试验,提取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和结局指标,并采用Cor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使用软件STATA 14.0和R语言对各效应指标进行网状 meta分析。不具有量纲差异的连续性变量采用加权平均差及95% CI计算,具有量纲差异的连续性变量采用标准化均数差及95% CI计算。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7项研究进行分析,合计1 445例患者。网状 meta分析显示,阿卡波糖在降低血总睾酮的方面较之于其余药物显示出较好的疗效[累积概率排序曲线图(SUCRA)为89.4%],GLP-1RA的疗效在降低体重指数及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方面疗效最好(SUCRA分别为99.1%、89.2%),而肌醇在降低血清空腹胰岛素、HOMA-IR、血总胆固醇及血三酰甘油方面可能有着较优的疗效(SUCRA分别为94.5%、85.4%、96.6%、82.8%)。 结论:阿卡波糖在降低血总睾酮方面较之其他药物可能具有优势。GLP-1RA更有助于改善PCOS患者的体重指数及HOMA-IR。肌醇作为一种胰岛素增敏剂在降低血清空腹胰岛素、HOMA-IR、血总胆固醇及血三酰甘油方面都有较好疗效,并且目前的研究中暂未有不良反应发生的报道,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优化胰岛素治疗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报道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既往使用口服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胰岛素优化治疗的案例,旨在对临床合理启用胰岛素的时机和方案优化进行探讨。患者为中年男性,因“发现血糖升高10年,血糖控制不佳2个月”入院。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诊断为T2DM合并视网膜病变、T2DM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脏病、高脂血症。患者10年前体检发现血糖升高,当时测空腹血糖(FPG)8.2 mmol/L,餐后2 h血糖(2hPG)13.8 mmol/L,在当地医院明确诊断T2DM,给予口服二甲双胍0.5 g(2次/d)治疗。其间因血糖控制不佳,加用α-糖苷酶抑制剂治疗。近2个月患者自觉乏力加重,测FPG 8.9 mmol/L,2hPG 10.5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 1c)7.7%,考虑患者空腹、餐后血糖均升高明显,HbA 1c不达标,血糖波动大,已经出现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同时合并高脂血症,需要启用胰岛素使用方案,尽快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到正常状态,减少血糖波动,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的并发症和合并症,故改用德谷门冬胰岛素早12 U、晚12 U+二甲双胍(0.5 g,2次/d)+阿卡波糖(50 mg,3次/d)治疗。3个月后复测FPG 5.8 mmol/L,2hPG 7.8 mmol/L,HbA 1c 6.0%,血糖平稳达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降糖药物对肠道菌群的构成及其营养代谢调节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肠道微生物群被认为是维持人类宿主健康状态的基石,因为它不仅有助于从摄入的食物中获取营养和能量,还可以通过产生的代谢物调节宿主的能量代谢,对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起到作用。近年来,糖尿病的治疗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推进,安全有效的降糖药物不断涌现,国内已上市了包括磺脲类、双胍类、格列奈类、糖苷酶抑制剂、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和各种胰岛素类似物等在内的多种降糖药物。大量研究证明,肠道菌群可能为降糖药物控制血糖的作用靶点之一。该文针对目前降糖药物对肠道菌群的构成及其营养、能量代谢调节的影响进行综述,为未来新型降糖药物的机制研究及作用靶点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同类型降糖药物对肺癌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人类癌症相关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糖尿病可因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和炎症等因素导致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另外,糖尿病会增加心血管事件、术后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风险,进而对肺癌预后产生负面影响。目前常用的降糖药物包括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促泌剂、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各类降糖药物对肺癌的影响仍存在争议,本文就不同种类的降糖药物与肺癌的关系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卡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体脂量、糖脂代谢以及肾损伤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卡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体脂量、糖脂代谢以及肾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肾病科住院期间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100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行卡格列净+常规降糖治疗)和对照组(行常规降糖治疗),每组各50例。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a1微球蛋白(a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24 h尿蛋白定量,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的所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体重、BMI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体重、BM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治疗后的FPG、HbA1c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PG、HbA1c较对照组更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TC、TG、LDL-C、H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尿酸(UA)、mALB、ACR、24 h尿蛋白定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ACR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UA、mALB、ACR、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0% vs. 2.00%, P>0.05)。 结论:卡格列净能有效降低血糖,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体脂量,同时还能减少尿蛋白的排泄,有较好的肾脏保护作用,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达托霉素骨水泥在假体周围感染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使用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的二期翻修一直是治疗假体周围感染的金标准。目前常用的添加到骨水泥中的抗生素包括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万古霉素。如果细菌对这些药物耐药或患者无法耐受这些药物时,需要除了氨基糖苷类和糖肽类以外的药物来治疗和预防假体周围感染。达托霉素对骨骼的渗透性能好,对产生生物膜的葡萄球菌显示出与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或替加环素相似或更高的疗效。这些特点对于假体周围感染的治疗至关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OGT介导的RIPK3糖基化在七氟醚后处理减轻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O-N-乙酰葡糖胺(O-N-acetyl-glucosamine, O-GlcNAc)糖基化修饰转移酶(O-GlcNAc transferase, OGT)介导的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RIPK) 3糖基化在七氟醚后处理减轻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 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取Langendorff离体灌注模型制备成功的大鼠心脏45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9个):假手术组(SHAM组)、IR组、七氟醚后处理组(SPC组)、SPC+溶剂组[SPC+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 DMSO)组]和SPC+OGT抑制剂组(SPC+OSMI-1组)。建模完成后各组均平稳30 min,之后SHAM组给予K-H液持续灌注150 min,其余各组大鼠心脏均经历停止灌注30 min后恢复灌注2 h的过程;SPC组、SPC+DMSO组和SPC+OSMI-1组均于再灌注初给予含2.4%七氟醚的K-H液持续灌注15 min;此外,在术前准备的K-H液中,SPC+DMSO组给予50 μmol/L DMSO, SPC+OSMI-1组给予50 μmol/L OSMI-1。连续监测各组大鼠缺血前即刻(T 0)、再灌注30 min (T 1)、再灌注60 min (T 2)、再灌注90 min (T 3)、再灌注2 h (T 4)的左室峰压(left ventricular peak pressure, LVSP)、左室舒张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 LVEDP)、心率、左室压力升高最大速率(maximum rate of rise of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 +dp/dt max)与左室压力降低最大速率(maximum rate of drop of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dp/dt max);在再灌注末,采用1%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 TTC)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心肌梗死范围;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冠状动脉漏出液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脏O-GlcNAc、OGT、O-糖基化糖苷酶(O-GlcNAcase, OGA)、磷酸化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 (phosphorylated RIPK1, p-RIPK1)、磷酸化RIPK3 (phosphorylated RIPK3, p-RIPK3)和磷酸化混合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phosphorylated 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 p-MLKL)蛋白水平。 结果:与T 0比较,IR组、SPC组、SPC+DMSO组、SPC+OSMI-1组T 1~T 4时心率、LVSP、+dp/dt max、-dp/dt max降低( P<0.05),LVEDP升高( P<0.05);与SHAM组比较,IR组、SPC组、SPC+DMSO组、SPC+OSMI-1组T 1~T 4时心率、LVSP、+dp/dt max、-dp/dt max降低( P<0.05),LVEDP升高( P<0.05);与IR组比较,SPC组和SPC+DMSO组T 1~T 4时心率、LVSP、+dp/dt max、-dp/dt max升高( P<0.05),LVEDP降低( P<0.05)。与SHAM组比较:IR组、SPC组、SPC+DMSO组、SPC+OSMI-1组心肌梗死范围和LDH浓度增加( P<0.05),OGT和OGA蛋白水平升高( P<0.05),p-RIPK1蛋白水平升高( P<0.05);IR组、SPC组、SPC+DMSO组O-GlcNAc蛋白水平升高( P<0.05);IR组、SPC+OSMI-1组p-RIPK3、p-MLKL蛋白水平升高( P<0.05)。与IR组比较,SPC组、SPC+DMSO组心肌梗死范围和LDH浓度减少( P<0.05),O-GlcNAc、OGT蛋白水平升高( P<0.05),p-RIPK3、p-MLKL蛋白水平降低( P<0.05)。与SPC组比较,SPC+OSMI-1组心肌梗死范围和LDH浓度增加( P<0.05),O-GlcNAc、OGT蛋白水平降低( P<0.05),p-RIPK3、p-MLKL蛋白水平升高( P<0.05)。 结论:七氟醚后处理可降低离体大鼠心肌IR损伤,其机制与激活OGT介导的RIPK3糖基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