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采供血机构的成分血制备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江苏省采供血机构的成分血制备现状。方法:于2019年12月30日至2020年1月30日,选择江苏省14家采供血机构的成分制备科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邮件向上述14家机构的成分制备科负责人发送江苏省输血协会血液制备专业委会制定的《江苏省血站成分血制备情况调查表》,对其工作模式、设备配制、工作关键控制点(CCP)信息化开展、人员配置情况,以及2017-2019年主要成分血制备量进行调查。结果:对这14家采供血机构成分制备科的调查结果如下。①工作模式:以血液制备+待检库为主要工作模式,占7/14。②血液制备设备配置:离心机、血液成分分离机、速冻机、融化箱、红细胞处理机、无菌接驳机的配置率均为14/14,而病毒灭活柜、白细胞过滤监测仪、贴标签机的配置率分别为13/14、5/14和4/14。③成分血制备流程中,CCP信息化开展情况:全血离心、全血分离、血浆速冻、血浆融化4个CCP信息化开展率均为14/14,其余CCP信息化14家均未完全开展。④成分血制备:2018和2019年这14家机构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及洗涤红细胞的制备量的年增长率分别为5.59%和6.84%、3.85%和1.38%、4.97%和8.34%、11.88%和19.10%。⑤人员配制:截至2019年12月,这14家机构成分制备科在职工作人员总计为179人,其中以初级专业技术职称(63.7%,114/179)、本科学历(65.4%,117/179)、20~35岁的年轻(66.5%,119/179)及女性(84.9%,152/179)工作人员为主。结论:江苏这14家采供血机构的成分血制备量逐年增加,成分血制备全流程CCP信息化建设尚未完全开展。为满足当前江苏省采供血机构的成分血制备工作需要,应提高工作人员学历及专业技术职称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对全弓置换术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自体血小板分离(APP)回输对全弓置换术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拟行全弓置换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BMI 19~34 kg/m 2,ASA分级Ⅲ或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20):APP回输组(A组)、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组(N组)和单纯自体血回收回输组(C组)。A组于手术开始前完成APP,浓缩红细胞根据术中情况及时回输,贫血小板血浆和富血小板血浆待鱼精蛋白中和后回输;N组在手术开始前完成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放出的全血待鱼精蛋白中和后回输;C组在术中单纯行自体血回收及洗涤红细胞回输,A组和N组均行自体血回收。分别于麻醉诱导后10 min(T 1)、体外循环后5 min(T 2)、手术结束即刻(T 3)、术后24和48 h(T 4,5)时采集颈内静脉血及尿液,测定红细胞压积(Hct)、血浆游离血红蛋白(fHb)、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2(TIMP-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的浓度,计算[TIMP-2]×[IGFBP-7]。于术前、术后当天、术后1、2和3 d时测定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尿素、尿酸和胱抑素C浓度。记录术中异体血制品输入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血液透析情况。 结果:与C组比较,A组和N组术后异体红细胞输注量和A组异体血小板输注量减少,N组T 2时Hct降低,N组和A组T 3和T 4时fHb降低,A组术后当天、术后1 d时Scr降低,术后当天、术后2和3 d时胱抑素C降低( P<0.05);与N组比较,A组术后异体血小板输注量减少,T 3~5时NGAL和TIMP-2浓度、T 3,4时IGFBP-7浓度和[TIMP-2]×[IGFBP-7]、术后当天、术后1 d时Scr、术后当天、术后2和3 d时胱抑素C浓度降低( P<0.05)。 结论:APP回输减轻全弓置换术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效果优于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悬浮去白细胞红细胞输注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外周血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悬浮去白细胞红细胞输注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外周血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山东省血液中心治疗的MDS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液成分输注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给予悬浮去白细胞红细胞输注治疗,对照组给予洗涤红细胞输注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于输血前后测定两组患者血清HO-1、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T细胞亚群CD 3+、CD 4+、CD 8+和CD 4+/CD 8+水平。 结果:两组患者输血前血清HO-1、IL-6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输血后7 d比较血清IL-6和TNF-α显著降低[(152.10 ± 21.89) ng/L比(201.14 ± 28.90) ng/L、(1.34 ± 0.45)ng/L比(2.89 ± 1.01)ng/L],而HO-1显著升高[(78.91 ± 15.74)μg/L比 (58.99 ± 13.33)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输血前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输血后,观察组患者CD 3+、CD 4+、CD 8+和CD 4+/CD 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49.11 ± 19.13)%比(47.13 ± 12.84)%、(25.23 ± 10.80)%比(21.09 ± 12.28)%、(24.74 ± 10.84)%比(21.88 ± 11.18)%、1.02 ± 0.25比0.96 ± 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悬浮去白细胞红细胞输注能够提高MDS患者外周血HO-1的表达水平及免疫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12和2017年中国不同地理区域采供血机构的采供血情况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2012和2017年中国不同地理区域采供血机构的采供血情况。方法:选择2012和2017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家血液中心和3家中心血站,共计36家采供血机构为研究对象。根据本研究自行设计的《采供血情况调查表》,调查这36家采供血机构2012和2017年的全血、单采血小板的采集量,以及全血、单采血小板、手工血小板、红细胞类成分血及血浆的临床供应量。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上述指标,计算人均献全血量、每万人口献单采血小板量、人均用血量、每万人口用单采血小板量、人均用血量和人均献全血量比率、每万人口用单采血小板量和每万人口献单采血小板量比率,进而获取全国不同地理区域采供血机构的采供血情况。结果:2017年相较于2012年,纳入本研究36家采供血机构的采供血情况的调查结果如下。①全血采集量、单采血小板采集量、人均献全血量、每万人口献单采血小板的增长率分别为12.8%、67.5%、4.0%、55.0%;这4项指标中,增长率最高的地区分别为西南(34.1%)、西北(155.3%)、西南(14.0%)、西北(136.0%)地区,增长率最低的地区分别为西北(0)、东北(34.6%)、西北(-6.7%)、华南(24.7%)地区。②全血、红细胞类成分血、血浆、单采血小板、手工血小板临床供应量,人均用血量,每万人口用单采血小板量的增长率分别为-75.1%、18.1%、20.6%、69.6%、-22.5%、8.0%、64.4%;这7项指标中,增长率最高的地区分别为东北(-53.2%)、华中(44.5%)、华中(72.7%)、西北(152.4%)、华南(446.2%)、华中(28.6%)、西北(132.1%)地区,增长率最低的地区分别为西南(-97.4%)、西北(1.8%)、东北(-2.1%)、东北(34.8%)、华中(-98.5%)、西北(-6.7%)、东北(31.9%)地区。③临床供应的红细胞类成分血中,洗涤红细胞、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去白细胞浓缩红细胞、辐照红细胞的临床供应量增长率分别为56.6%、-82.1%、55.1%、-9.3%;这4项指标中,增长率最高的地区分别为华中(107.6%)、西北(-64.8%)、华中(337.1%)、东北(284.6%)地区,增长率最低的地区分别为华北(28.2%)、华北(-92.6%)、西北(-1.1%)、西南(-30.0%)地区。④ 2012年全国的全血供需基本平衡,单采血小板的供需基本平衡或供应量>需求量;2017年全国的全血需求量>供应量,单采血小板的供应量>需求量。结论:2017年与2012年比较,全国采供血机构的血液采集量大幅增长,临床供应量亦相应增长。2017年全国的全血和单采血小板均存在供需矛盾,并且供需关系存在地区差异。采供血机构需要继续采取有效的无偿献血宣传及献血者招募措施,增加血液采集量,并且建立省际和省内的血液调配机制,以保障危重患者的血液供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电解质溶液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血液洗涤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不同电解质溶液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血液洗涤的效果。方法:选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80岁,体重50~100 kg,预计术中需要输注库存血4~6 U。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20):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组(A组)、碳酸氢钠林格液组(B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分别采用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碳酸氢钠林格液和生理盐水对库存血和回收的自体血进行洗涤。于洗涤前和洗涤后即刻,取库存血和自体血行血气分析,采用比色法检测红细胞渗透脆性,采用ELISA法检测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浓度。 结果:与洗涤前比较,3组洗涤后库存血Glu、Lac、K +浓度和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Na +浓度升高,自体血Glu和Lac浓度降低,红细胞渗透脆性升高,库存血和自体血2,3-DPG浓度升高( P<0.05);与C组比较,A组和B组洗涤后库存血和自体血Na +和Cl -浓度降低,K +浓度升高,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2,3-DPG浓度升高( P<0.05);与A组和C组比较,B组洗涤后库存血和自体血BE升高( P<0.05)。洗涤后B组库存血和自体血可检测到Ca 2+,而A组和C组库存血和自体血无法检测到Ca 2+。 结论:复方电解质注射液和碳酸氢钠林格液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血液洗涤的效果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其中碳酸氢钠林格液还能改善血液偏酸无钙的内环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红细胞悬液预先洗涤法预防小儿脊柱侧弯矫形术中高钾血症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红细胞悬液预先洗涤法预防小儿脊柱侧弯矫形术中高钾血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脊柱侧弯畸形患儿32例,均择期行脊柱侧弯畸形矫形术。将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试验组术中异体红细胞悬液经血液回收机洗涤后再输入,对照组术中常规输入异体红细胞悬液。检测两组患儿术前、输血前、输血后和术后血钾。记录两组手术时间、输自体血、尿量、术中出血量、异体血量、出入量及术中血钾>5.0 mmol/L及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输自体血、尿量、术中出血量、异体血量和出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前和输血前血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输血后、术后血钾明显高于输血前[(4.5 ± 0.7)和(3.9 ± 0.3)mmol/L比(3.7 ± 0.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输血后血钾明显高于输血前[(3.9 ± 0.2)mmol/L比(3.8 ± 0.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输血后血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术后血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术中3例患儿发生一过性血钾>5.0 mmol/L,其中1例患儿血钾>6.7 mmol/L,术中发生心跳骤停;试验组未发生血钾>5.0 mmol/L。两组患儿均未发生输血相关不良反应。 结论:红细胞悬液预先洗涤法用于小儿脊柱侧弯矫形术可明显降低患儿输血后血钾,有效避免术中高钾血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洗涤红细胞联合血液置换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对Hb和TBIL及FIB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9/30
目的 探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采用洗涤红细胞联合血液置换治疗对血红蛋白(Hb)、总胆红素(TBIL)、纤维蛋白原(FIB)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22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收治的AIHA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2例,其中A组输注洗涤红细胞+血液置换,B组输注洗涤红细胞.观察两组治疗24 h后临床疗效及输血不良反应,统计前、后24 h血象[红细胞计数(RBC)、网织红细胞(Ret)、Hb、TBIL]、凝血功能指标[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FIB].结果 A组临床有效率96.77%高于B组8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16,P=0.048).A组和B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在10%以下,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35,P=0.510).A组治疗后 RBC、Hb 高于 B组(t=2.008、2.035,P=0.047、0.044),而 Ret、TBIL低于B组(t=2.534、2.314,P=0.013、0.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治疗后APTT、PT高于B组,FIB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32、2.137、2.064,P均<0.05).结论 AIHA患者选择洗涤红细胞联合血液置换治疗效果相对较好,不仅能改善患者血象,对其凝血功能改善效果也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改良法在制备冰冻红细胞技术上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12
目的 改良制备冰冻红细胞的甘油化过程,并对洗涤后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及分析评价.方法 随机抽取本站4℃保存7 d内红细胞悬液(1 U)标本20份,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甘油化过程中,用等渗于生理盐水的0.25 mol/L的甘氨酸溶液,将57%的复方甘油试剂稀释至40%的甘油溶液,将甘油浓度降低,其他过程不变,对照组在甘油化过程中加入57%复方甘油试剂,将两组制备成冰冻红细胞,置于-80℃冰箱内保存,保存1个月后取出解冻去甘油化,比较两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质量指标,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两组的游离血红蛋白,甘油残余量等指标均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且实验组的游离血红蛋白(0.60±0.05)、甘油残余量(0.56±0.23)、红细胞内的甘油总量(0.82±0.05)、溶血率(0.33±0.10)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三磷酸腺苷ATP(5.34±0.35)、2,3-DPG(538.40±59.96)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红细胞回收率(86.9±2.18)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的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开始溶血时的氯化钠浓度(4.28±0.33)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完全溶血时的氯化钠浓度(3.08±0.27)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制备冰冻红细胞的甘油化过程中,用甘氨酸溶液稀释后的40%浓度的甘油作为冰冻保护剂制备的冰冻红细胞,保存1个月后解冻去甘油后的红细胞产品与对照组相比,甘油残余量、红细胞内甘油总量、上清游离血红蛋白含量与溶血率都显著降低,三磷酸腺苷ATP与2,3-DPG水平显著升高,提高了冰冻红细胞的产品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血液回收机洗涤预充用库存悬浮红细胞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血液回收机洗涤预充用库存悬浮红细胞对婴幼儿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围术期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CPB下行心脏缺损修补术的患儿40例,性别不限,年龄3个月~2岁,体重5~13 kg,ASA分级Ⅱ-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和洗涤组(P组).C组直接将库存悬浮红细胞加入CPB管路预充,P组使用血液回收机洗涤库存悬浮红细胞后,将其加入CPB管路预充.分别于切皮前5 min、CPB开始30 min、主动脉开放10 min、CPB结束即刻及CPB结束后6、12和24 h(T1-7)时采集桡动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TNF-α、IL-1β 、IL-6 、IL-8 、IL-10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浓度.分别于T1和T4-7时采集桡动脉血样,测定血常规和血浆急性期反应蛋白浓度.结果 与C组比较,P组T67时血浆TNF-α、IL-1β、IL-6、IL-8、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浓度降低,T7时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急性期反应蛋白浓度降低,ICU停留时间缩短(P<0.05).结论 血液回收机预先洗涤库存悬浮红细胞可减轻婴幼儿CPB心脏手术围术期全身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丙酮酸钠盐水对回收自体血液红细胞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丙酮酸钠盐水作为洗涤液应用于自体血液回收对回收红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使用索林自体血液回收机收集和洗涤30例患者的术野回收血液;15例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设为0.9%氯化钠溶液组(对照组),使用0.9%氯化钠溶液洗涤;15例择期行膀胱全切术的患者设为丙酮酸钠盐水组(试验组),使用丙酮酸钠盐水洗涤.分别于开始洗涤储血罐中收集的血液时(从患者中心静脉抽血)即刻(T1)、回收红细胞即刻(T2)、回收红细胞21~24℃贮存4 h(T3)和回收红细胞1~6℃贮存24 h(T4)采集血样,测定两组血样的溶血率、2,3-二磷酸甘油酸(2,3-disphosphoglycerate,2,3-DPG)、P50值[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O2)为50%时的氧分压值(oxygen partial pressure,PO2)]及钠离子(Na+)、钾离子(K+)、血乳酸(lactic acid,Lac)、血糖(blood glucose,Glu)水平.结果 T1时点: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和T4时点:溶血率、Glu、2,3-DPG和P50值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a+、K+和Lac值对照组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 丙酮酸钠盐水作为洗涤液对红细胞的洗涤和贮存效果优于0.9%氯化钠溶液,能够改善回收红细胞的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