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七总皂苷不同口服制剂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药效学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三七总皂苷(PNS)不同口服制剂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药效差异,并与市售血栓通胶囊(XST)、三七通舒胶囊(SQTS)进行对比.方法: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分别制备PNS磷脂复合物肠溶胶囊(PNS-PC)、PNS pH依赖型固体分散体(PNS-SD)、PNS自乳化肠溶胶囊(PNS-SDEDDS)、PNS生物黏附微球肠溶胶囊(PNS-BMS)、N-乙酰-L半胱氨酸修饰的PNS生物黏附微球肠溶胶囊(PNS-NAC-BMS)5种不同PNS 口服制剂.将80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AD)组、XST+AD 组、SQTS+AD 组、PNS+AD 组、PNS-PC+AD 组、PNS-SD+AD组、PNS-SDEDDS+AD组、PNS-BMS+AD组、PNS-NAC-BMS+AD组,每组8只.给药组大鼠按照体质量及载药量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灌胃,Control组、AD组大鼠给予空白胶囊灌胃.给药7 d后,采用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加冰浴建立大鼠急性血瘀模型.次日,拍摄大鼠舌质及舌下脉络,评价舌象评分;尾静脉采血,记录尾静脉凝血时间;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卡森黏度、血浆黏度)、凝血四项指标[包括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浆内皮素(E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结果:①与Control组相比,AD组大鼠舌质发白、舌下血管紫黑,舌象评分显著升高(P<0.001),尾静脉凝血时间缩短(P<0.001),不同切变率下全血黏度、卡森黏度、血浆黏度均升高(P<0.001),APTT、PT、TT 均缩短(P<0.001),FIB、ET 水平升高(P<0.001),eNOS、6-keto-PGF1α 水平均降低(P<0.001).②与AD组相比,各给药组舌象评分均显著降低(P<0.001,P<0.01);与XST+AD组、SQTS+AD组相比,PNS-PC+AD 组、PNS-SDEDDS+AD 组、PNS-BMS+AD 组、PNS-NAC-BMS+AD 组舌象评分亦显著降低(P<0.05).③与 AD组相比,PNS-PC+AD 组、PNS-SDEDDS+AD 组、PNS-BMS+AD 组、PNS-NAC-BMS+AD 组、PNS+AD 组、XST+AD 组、SQTS+AD组的尾静脉凝血时间均明显延长(P<0.001,P<0.01,P<0.05);与XST+AD组、SQTS+AD组相比,PNS-PC+AD组、PNS-SDEDDS+AD组、PNS-BMS+AD组、PNS-NAC-BMS+AD组大鼠尾静脉凝血时间亦明显延长(P<0.05).④与AD组相比,5种PNS自制口服制剂组大鼠的全血黏度、卡森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P<0.01),XST+AD组、SQTS+AD组、PNS+AD组大鼠的全血黏度,XST+AD组的卡森黏度及PNS+AD组的血浆黏度水平亦降低(P<0.01,P<0.05);与XST+AD组、SQTS+AD组相比,PNS-PC+AD组大鼠的全血黏度水平亦降低(P<0.05);与SQTS+AD 组相比,PNS-PC+AD 组、PNS-BMS+AD 组、PNS-NAC-BMS+AD 组的卡森黏度水平降低(P<0.05).⑤与 AD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的APTT、TT均明显延长(P<0.001,P<0.01,P<0.05),FIB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PNS-PC+AD 组、PNS-SDEDDS+AD 组、PNS-BMS+AD 组、PNS-NAC-BMS+AD 组的 PT 亦显著延长(P<0.001,P<0.01);与 XST+AD 组、SQTS+AD 组相比,PNS-PC+AD 组、PNS-SDEDDS+AD 组、PNS-BMS+AD 组、PNS-NAC-BMS+AD 组 PT、TT 明显延长(P<0.05),FIB水平显著降低(P<0.01).⑥与AD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的ET水平显著降低(P<0.001,P<0.05),eNOS、6-keto-PGF1α 水平显著升高(P<0.001,P<0.01,P<0.05);与 XST+AD 组、SQTS+AD 组相比,PNS-PC+AD组、PNS-SDEDDS+AD 组、PNS-BMS+AD 组、PNS-NAC-BMS+AD 组的 ET 水平显著降低(P<0.01),eNOS 水平显著升高(P<0.05),PNS-PC+AD 组、PNS-SD+AD 组、PNS-SDEDDS+AD 组、PNS-BMS+AD 组、PNS-NAC-BMS+AD 组的6-keto-PGF1α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5种不同的PNS 口服制剂与原料药及市售XST、SQTS均能有效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瘀血状态,但PNS-PC、PNS-SDEDDS、PNS-BMS、PNS-NAC-BMS对血瘀大鼠各项血瘀相关指标的改善优于2种市售阳性药和原料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血浆基质制品的前世今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血浆基质制品生物活性良好,因其来源于自身,少见不良反应,已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再生领域。随着生物医学及材料学的发展,血浆基质制品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制备方式、产物特征、生物学性能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通过总结过往研究,系统介绍了血浆基质制品的发展演化历程、理论基础、产物特性及具体成分,并为其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3信号通路活化在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oll样受体3(TLR3)信号通路的活化在重组HBsAg(rHBsAg)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13名健康献血者外周血制备血液制品时滤除的白细胞,分离培养PBMC后分别给予TLR3激动剂聚肌苷酸-聚胞苷酸(Poly I:C组)及PBS(对照组)处理,48 h后收集部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LR3信号通路蛋白水平;在活化(Poly I:C组)/未活化(对照组)TLR3信号通路后,采用rHBsAg处理两组PBMC 72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树突状细胞(DC)、T、B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比例。采用配对 t检验、配对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和典型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Poly I:C组PBMC TLR3信号通路中TLR3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19.21%)、TLR3蛋白表达量(8 983.95)、NF-κB蛋白的表达量(26 193.13)、磷酸化NF-κB(pNF-κB)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13.73%)及其占NF-κB的比例(16.03%)、磷酸化IRF3(pIRF3)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12.64%)及其占IRF3的比例(21.8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1.54%、8 086.00、22 340.66、8.72%、9.71%、9.57%、19.12%)( P<0.05),TRIF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89.75%)和蛋白表达量(304 219.54)均高于对照组(89.64%、288 149.72)( P>0.05);经rHBsAg处理后,Poly I:C组髓样DC(mDC)(2.90%)、浆细胞样DC(1.80%)、B细胞(5.31%)比例及浆细胞占B细胞比例(67.7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83%、0.81%、4.23%、58.82%)( P<0.05);TLR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和蛋白表达量与免疫细胞之间均存在典型相关,TLR3蛋白表达量与浆细胞比例、pIRF3蛋白表达量与浆细胞和mDC比例、pNF-κB和pIRF3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与CD4 +T细胞的比例均正相关。 结论:Poly I:C可以活化PBMC TLR3/TRIF/NF-κB和TLR3/TRIF/IRF3信号通路,促进下游信号分子发挥功能,进而促进DC的成熟,诱导CD4 +T细胞免疫反应,促进B细胞的成熟分化,促进rHBsAg的免疫应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江苏省采供血机构的成分血制备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江苏省采供血机构的成分血制备现状。方法:于2019年12月30日至2020年1月30日,选择江苏省14家采供血机构的成分制备科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邮件向上述14家机构的成分制备科负责人发送江苏省输血协会血液制备专业委会制定的《江苏省血站成分血制备情况调查表》,对其工作模式、设备配制、工作关键控制点(CCP)信息化开展、人员配置情况,以及2017-2019年主要成分血制备量进行调查。结果:对这14家采供血机构成分制备科的调查结果如下。①工作模式:以血液制备+待检库为主要工作模式,占7/14。②血液制备设备配置:离心机、血液成分分离机、速冻机、融化箱、红细胞处理机、无菌接驳机的配置率均为14/14,而病毒灭活柜、白细胞过滤监测仪、贴标签机的配置率分别为13/14、5/14和4/14。③成分血制备流程中,CCP信息化开展情况:全血离心、全血分离、血浆速冻、血浆融化4个CCP信息化开展率均为14/14,其余CCP信息化14家均未完全开展。④成分血制备:2018和2019年这14家机构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及洗涤红细胞的制备量的年增长率分别为5.59%和6.84%、3.85%和1.38%、4.97%和8.34%、11.88%和19.10%。⑤人员配制:截至2019年12月,这14家机构成分制备科在职工作人员总计为179人,其中以初级专业技术职称(63.7%,114/179)、本科学历(65.4%,117/179)、20~35岁的年轻(66.5%,119/179)及女性(84.9%,152/179)工作人员为主。结论:江苏这14家采供血机构的成分血制备量逐年增加,成分血制备全流程CCP信息化建设尚未完全开展。为满足当前江苏省采供血机构的成分血制备工作需要,应提高工作人员学历及专业技术职称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他克莫司在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在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确诊的初治SAA患者,应用免疫磁珠分选SAA患者外周血CD8 +T细胞,MTT法检测其增殖能力。应用全身照射(TBI)及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方法制备SAA小鼠模型,其中未接受预处理的正常对照组10只;仅接受TBI组10只;接受TBI及DLI组15只。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8 +T细胞内穿孔素、颗粒酶的表达及SAA小鼠模型中外周循环CD4 +/CD8 +细胞比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体外培养CD8 +T细胞培养基上清中干扰素γ(IFN-γ)水平。构建SAA小鼠模型研究各组用药后血象恢复情况及生存时间。 结果:共纳入初治SAA患者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22~49岁(中位年龄35岁)。在IL-2浓度20.0、200.0和2 000.0 U/ml刺激时他克莫司可抑制CD8 +T细胞增殖( P<0.05)。应用他克莫司组SAA患者CD8 +T细胞内穿孔素表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IL-2组[(2.25±0.76)%、(6.70±0.82)%比(9.10±1.90)%,均 P<0.05)]。应用他克莫司组CD8 +T细胞IFN-γ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 P<0.05)。给SAA小鼠用药10 d后,他克莫司组SAA小鼠外周血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计数均高于SAA组(均 P<0.05)。他克莫司组SAA小鼠CD8 +T细胞内穿孔素表达低于SAA组[(18.39±6.65)比(29.99±9.83), P<0.05)]。SAA组小鼠中位生存时间为18.6 d,90 d存活率为0;他克莫司组SAA小鼠中位生存时间为44.6 d,90 d存活率为80%。他克莫司组SAA小鼠生存时间长于SAA组( P<0.05)。 结论:他克莫司对SAA患者免疫状态的调节与环孢素A类似,对CD8 +T细胞有免疫抑制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门静脉通畅状态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和门静脉血管病理改变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门静脉通畅情况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和门静脉血管病理生理的影响。方法:选取18只4~5 kg雄性成年新西兰白兔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一组采用开腹后游离门静脉主干的方法,为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一组采用套管将门静脉主干部分缩窄的方法,为肝外门静脉梗阻(extra-hepatic portal venous obstruction,EHPVO)组;一组采用在EHPVO模型制备14 d后将套管去除的方法,为可恢复性肝外门静脉梗阻(reversible extra-hepatic portal venous obstruction,r-EHPVO)组。所有模型于制作第14天和第28天时,测量门静脉压力、门静脉血流速度和门静脉血管直径。计算门静脉血管剪切力τ=4Q×η/π× r3[其中η为血黏度(Pa·s)、Q为血液流速(mL/s)、 r为血管内半径(cm)]和门静脉血管周向应力T=ΔP×r/h[其中r为血管平均半径(cm),ΔP为管壁内外压强差(kPa), h为壁厚(cm)]。模型制作第28天时取门静脉主干血管制作病理切片,显微镜拍照,采用Image J测量内膜和中膜厚度、内膜和中膜面积。比较三组血管剪切力、周向应力、内膜和中膜厚度、内膜/中膜面积(I/M)和内膜/内膜中膜面积之和[I/(I+M)]的差异。分析剪切力与内膜厚度、周向应力与中膜厚度的相关性。 结果:模型制作第28天时,与NC组相比,EHPVO组和r-EHPVO组的剪切力显著降低[EHPVO组比NC组为(0.392±0.041)Pa比(0.772±0.039)Pa, P<0.001;r-EHPVO组比NC组为(0.690±0.042)Pa比(0.772±0.039)Pa, P=0.009]、周向应力显著升高[EHPVO组比NC组为(34.002±3.128)kPa比(15.706±0.867)kPa, P<0.001;r-EHPVO组比NC组为(22.329±3.350)kPa比(15.706±0.867)kPa, P=0.002];但与EHPVO组相比,r-EHPVO组的剪切力明显升高[(0.690±0.042)Pa比(0.392±0.041)Pa, P<0.001]、周向应力明显降低[(22.329±3.350)kPa比(34.002±3.128)kPa, P<0.001]。与模型制作第14天去除套管前相比,模型制作第28天时r-EHPVO组的剪切力显著升高[(0.690±0.042)Pa比(0.430±0.072)Pa, t=-8.079, P<0.001]、周向应力显著降低[(22.329±3.350)kPa比(37.640±2.774)kPa, t=7.373, P=0.001],但均与模型制作第14天时去除套管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剪切力:(0.690±0.042)Pa比(0.650±0.058)Pa, t=-1.112, P=0.317;周向应力:(22.329±3.350)kPa比(26.988±2.139)kPa, t=2.532, P=0.052]。EHPVO组的内膜厚度、I/M和I/(I+M)显著高于NC组和r-EHPVO组[EHPVO组内膜厚度比NC组内膜厚度为(11.35±1.47) μm比(6.19±1.34)μm, P<0.001;EHPVO组内膜厚度比r-EHPVO组内膜厚度为(11.35±1.47) μm比(7.88±1.72)μm, P=0.001;EHPVO组I/M比NC组I/M为(0.156±0.019)比(0.100±0.020), P<0.001;EHPVO组I/M比r-EHPVO组I/M为(0.156±0.019)比(0.117±0.011), P=0.002;EHPVO组I/(I+M)比NC组I/(I+M)为(0.135±0.014)比(0.091±0.016), P<0.001;EHPVO组I/(I+M)比r-EHPVO组I/(I+M)为(0.135±0.014)比(0.105±0.009), P=0.002],但NC组与r-EHPVO组的内膜厚度、I/M、I/(I+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内膜厚度:(6.19±1.34)μm比(7.88±1.72)μm, P=0.071;I/M:(0.100±0.020)比(0.117±0.011), P=0.104;I/(I+M):(0.091±0.016)比(0.105±0.009), P=0.089]。3组之间中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4.15±5.31) μm比(62.97±5.65)μm比(68.46±13.79)μm, P>0.05]。剪切力与内膜厚度呈负相关( r=-0.799, P<0.001)。周向应力与中膜厚度呈正相关( r=0.792, P<0.001)。 结论:肝外门静脉梗阻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膜变化密切相关,门静脉梗阻导致门静脉血流剪切力减少、周向应力增大及血管内膜增厚,重建门静脉入肝血流可逆转该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帕金森病及多系统萎缩患者血浆增强α-突触核蛋白聚集体细胞膜破坏能力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通过观察帕金森病(PD)及多系统萎缩(MSA)患者血浆孵育形成的α-突触核蛋白(α-Syn)聚集体对细胞膜的破坏能力,进一步明确α-Syn在PD及MSA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确诊的5例PD患者、5例MSA患者外周血液样本,以及同时期5例健康体检人员外周血液样本;采用0.01 mol/L PBS溶解α-Syn后分别与PBS、健康人员、PD患者及MSA患者血浆在37 ℃条件下恒温振荡孵育4 d(依次命名为PBS组、HC组、PD组和MSA组)。以酸性磷脂1-棕榈酰基-2-油酰基-sn-甘油-3-磷酸-L-丝氨酸(POPS)为原料,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包裹钙黄绿素的小单室脂质体(SUVs),采用马尔文纳米粒度电位仪及透射电镜分析SUVs粒径大小及形态。采用各组不同浓度(0.5、1.0、2.0、4.0、8.0、16.0 μmol/L)的α-Syn聚集体分别处理SUVs及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通过测定透析后钙黄绿素相对释放量及细胞内钙黄绿素荧光值评估不同条件下形成的α-Syn聚集体对脂质体及细胞膜的破坏能力。结果:(1)各组α-Syn聚集体对SUVs的破坏作用:各组α-Syn聚集体诱导释放的钙黄绿素随着蛋白浓度的升高而增多。当α-Syn蛋白浓度为8 μmol/L时,PD组和MSA组诱导释放的钙黄绿素均明显多于PBS和HC组,MSA组诱导释放的钙黄绿素进一步多于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各组α-Syn聚集体对SH-SY5Y细胞膜的破坏作用:各组细胞内钙黄绿素荧光值随蛋白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当α-Syn蛋白浓度为8 μmol/L时,PD组和MSA组细胞内钙黄绿素荧光值均显著低于PBS组和HC组,MSA组细胞内钙黄绿素荧光值进一步低于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3)各组α-Syn聚集体对SH-SY5Y细胞存活的影响:当α-Syn蛋白浓度为8 μmol/L时,各组SH-SY5Y细胞活力均明显下降,与PBS和HC组相比,PD组和MSA组细胞活力均显著下降,其中MSA组细胞活力又较PD组进一步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PD患者血浆和MSA患者血浆孵育形成的α-Syn聚集体对细胞膜的破坏能力大于正常人群血浆,尤以MSA患者血浆孵育形成的α-Syn聚集体为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肝素结合蛋白在急性胰腺炎发展中的作用及初步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通过临床分析和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在急性胰腺炎(AP)发展中的作用及初步机制。方法:(1)临床研究:留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收治的AP患者入院30 min内的血液标本,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和非重症急性胰腺炎(NSAP)各2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的方法检测HBP、黏结合蛋白多糖-1(syndecan-1)及透明质酸(HA)的水平,并计算入院后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另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HC)。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HBP与syndecan-1、HA和MCTSI之间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HBP预测AP严重程度。(2)动物实验:采用L-精氨酸腹腔注射法制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健康对照组(NC, n=8)、低分子肝素(LMWH)干预组( n=8)、急性胰腺炎组(AP, n=8),12 h后将大鼠安乐死,收集外周静脉血检测HBP、syndecan-1及HA的水平。取肺组织和胰腺组织观察病理损伤情况并在透视电镜下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多糖包被损伤情况。 结果:AP组患者入院时HBP水平较HC组明显升高,且SAP组升高更为明显。相关性分析分析发现HBP与syndecan-1、HA及MCTSI呈正相关。动物研究发现AP组大鼠HBP、syndecan-1及HA的水平较NC组显著升高,经LMWH干预后HBP、syndecan-1及HA的水平较HC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胰腺病理评分显示AP组明显升高,透视电镜发现正常组大鼠血管多糖包被完整,AP组结构破坏严重,经LMWH干预后结构脱落、损伤现象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BP可促进AP病情进展,与HBP造成内皮细胞多糖包被结构破坏,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对幻肢痛大鼠行为及脊髓胶质细胞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对幻肢痛大鼠行为及脊髓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法(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制备大鼠幻肢痛模型。将18只大鼠按照电脑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处理组和DEX处理组,3组大鼠分别于鞘内注射前(T1),注射后30 min(T2)、12 h(T3)、2 d(T4)、1周(T5)进行旷场试验,观察记录大鼠的行为,并检测各时点血液中缓激肽(bradykinin, BK)、组胺(histamine, HIS)含量。1周后通过电脑随机数字法每组选取3只大鼠处死,进行脊髓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脊髓胶质细胞活化水平的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生理盐水处理组和DEX处理组大鼠T1时移动总距离明显减少( P<0.05),移动时间和穿越方格次数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EX处理组大鼠T2、T3、T4、T5时的移动总距离及移动时间比T1时明显增加( P<0.05),穿越方格次数随时间推移呈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假手术组比较,生理盐水处理组和DEX处理组大鼠T1时的BK( P>0.05)和HIS( P<0.05)含量呈不同程度增多,DEX处理组大鼠的BK和HIS分别于T3、T2时间点后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假手术组比较,生理盐水处理组大鼠星型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显著增多( P<0.05);与生理盐水处理组比较,DEX处理组大鼠星型胶质细胞数目显著减少( P<0.05)。 结论:鞘内注射DEX能够抑制致痛致炎因子产生及胶质细胞活化,从而改善幻肢痛大鼠的行为能力,这为临床幻肢痛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靶向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对肝细胞癌杀伤作用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靶向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对表达HBsAg的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构建HBsAg-CAR基因,通过慢病毒载体将其转导入T细胞(健康捐献者的血液中获取),制备HBsAg-CAR-T细胞。制备CD19-CAR-T细胞作为Mock组,未转导的T细胞为Untransduced组。上述三种效应细胞分别与肝癌细胞共同培养,检测三组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抗肿瘤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等)释放水平。建立免疫缺陷NPG小鼠PLC/PRF/5肝癌皮下成瘤模型,随机分组,尾静脉注射HBsAg-CAR-T细胞(实验组, n=5)或未转导的T细胞(对照组, n=5),注射后第15天测量肿瘤体积。 结果:体外培养过程中,HBsAg-CAR-T细胞具有较高的增殖能力及存活率,CAR的表达稳定。与表达HBsAg的肝癌细胞共培养后,HBsAg-CAR-T组释放的抗肿瘤细胞因子明显高于Mock组及Untransduce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HBsAg-CAR-T组对HBsAg表达阳性的肝癌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Mock组及Untransduce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实验组NPG小鼠肿瘤体积为(250.8±62.8)mm 3,低于对照组小鼠肿瘤体积(757.5±102.6)mm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HBsAg-CAR-T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并杀伤HBsAg阳性肝癌细胞,并释放高水平的抗肿瘤细胞因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