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靶向HLA-A2且表达PD-L1的CAR-Treg细胞及验证其对CD4+T细胞抑制作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构建靶向HLA-A2且表达PDL1的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调节性T细胞(CAR-Treg),探讨CAR-Treg对CD4+ T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并合成CAR基因,通过慢病毒载体质粒构建靶向HLA-A2且表达PDL1的CAR-Treg核心质粒,通过BamHI/EcoRI双酶切鉴定,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CAR质粒后T细胞的CAR表达情况;通过抑制HLA-A2+/-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实验,证实CAR能够成功靶向HLA-A2靶点;后续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Foxp3、PDL1、CD25、ICOS、CTLA4等与Treg细胞功能相关的标志,并联合细胞代谢分析及体外抑制CD4+ T细胞增殖实验,验证CAR-Treg抑制CD4+ T细胞的能力。结果:双酶切鉴定结果显示,靶向HLA-A2的CAR质粒构建成功,流式细胞仪检测CAR-T/CAR-Treg细胞均证实细胞表面有HLA-A2 CAR稳定表达。HLA-A2 CAR-T细胞与MCF-7(HLA-A2+)乳腺癌细胞共同培养,证实表达HLA-A2的CAR-T细胞能够成功识别HLA-A2靶点。流式细胞检测显示CAR-Treg明显表达Foxp3和PDL1,细胞增殖数量及传代数明显增加。细胞代谢分析显示,CAR-Treg表现出比普通Treg细胞更高的基础细胞耗氧率,CAR-Treg更依赖于脂肪酸氧化代谢。细胞增殖抑制实验显示,CAR-Treg能在体外高效地抑制CD4+ T细胞增殖。结论:成功构建靶向HLA-A2且表达PDL1的CAR-Treg,能在体外高效抑制CD4+ T细胞增殖,为后续的动物体内实验提供了实验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lncRNA GIHCG靶向miR-429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GIHCG靶向微小核糖核酸-429(miR-429)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 常规培养人ESCC细胞系(EC9706、TE1、KYSE150细胞)及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系(Het-1A细胞),用RT-PCR法筛选实验细胞.将对数生长期实验细胞随机分为si-NC组、si-GIHCG组,分别转染lncRNA敲低质粒阴性对照、lncRNA GIHCG敲低质粒.用RT-PCR法检测细胞中lncRNA GIHCG、miR-429表达,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吸光度值(OD值)],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细胞增殖表型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转移表型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将对数生长期实验细胞随机分为GIHCG-WT+miR-429 mimics组、GIHCG-WT+NC-mimics组、GIHCG-MUT+miR-429 mimics组、GIHCG-MUT+NC-mimics组,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GIHCG与miR-429的靶向关系.结果 与Het-1A细胞比较,EC9706、TE1、KYSE150中lncRNA GIHCG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miR-429相对表达量低(P均<0.05).由于TE1细胞中lncRNA GIHCG的相对表达表达量最高、miR-429相对表达量最低,因此以TE1细胞作为实验细胞.与si-NC组比较,si-GIHCG组lncRNA GIHCG相对表达量低,miR-429相对表达量高,各时间OD值低,细胞移动距离百分比低,Cyclin D1、PCNA、MMP-2、MMP-9相对表达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GIHCG-WT+NC-mimics组比较,GIHCG-WT+miR-429 mimics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低(P<0.05);GIHCG-MUT+miR-429 mimics组、GIHCG-MUT+NC-mimics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CC细胞中lncRNA GIHCG高表达,miR-429低表达;敲低lncRNA GIHCG通过靶向调控miR-429抑制E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结肠腺癌中微小RNA-134-5p的表达及与肝转移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检测结肠腺癌中微小RNA(microRNA,miR)-134-5p的表达,分析其与细胞增殖的关联性,探讨其与肝转移的关系。方法: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收集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确诊为结肠腺癌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69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肿瘤组织作为观察组,选取距肿瘤的边缘>5 cm的正常结肠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二组中miR-134-5p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观察组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miR-134-5p在观察组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1.15±0.38比1.55±0.42, t=6.670,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R-134-5p的表达在不同肿物最大径(1.01±0.26比1.35±0.25, χ2=3.110, P<0.05)、有无脉管累犯(0.85±0.25比1.32±0.27, χ2=4.990, P<0.05)、不同浸润深度(1.02±0.30比1.35±0.31, χ2=3.040, 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0.95±0.22比1.28±0.40, χ2=3.540, P<0.05)和不同TNM分期(0.98±0.29比1.36±0.28, χ2=3.980, P<0.05)的分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miR-134-5p与PCNA呈负相关( r=-0.560, P<0.05)。随访中肝转移者miR-134-5p的表达低于无肝转移者(0.78±0.11比1.44±0.32, t=6.950, P<0.05),随访显示miR-134-5p的表达与生存时间相关( χ2=4.330,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miR-134-5p在结肠腺癌组织中低表达,对肿瘤的形成和进展有重要作用,miR-134-5p异常表达时可能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miR-134-5p的表达可能与预后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乳腺专用γ显像的肿瘤/正常组织比值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理学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乳腺专用γ显像(BSGI)的肿瘤摄取半定量方法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临床病理学的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贵州省人民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女性IDC患者,年龄30~76(53.2±13.1)岁。患者术前均行BSGI检查,通过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对BSGI图像进行视觉评分。根据BSGI的阳性结果,将肿瘤与正常组织放射性比值(TNR)与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阳性与阴性结果的比较采用 t检验和 χ2检验,多组病理亚型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和 Pearson积差相关性分析明确TNR与组织病理学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84例IDC患者BSGI诊断为阳性75例,灵敏度为89.3%(75/8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 t=4.13, P<0.01)、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 χ2=5.04 , P=0.005)、病理组织学分级( F=11.05, P=0.034)、孕激素受体(PR)表达( χ2=3.12, P=0.041)和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简称Ki-67)指数( χ2=16.20, P=0.008)的差异对TNR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的病理危险因素有肿瘤长径≥2 cm、腋窝淋巴结转移和PR阴性( OR=2.186、1.673、0.420, P=0.004、0.047、0.032 )。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NR与肿瘤大小的相关性较差( r=0.353, P=0.004);与Ki-67指数呈中度正相关( r=0.452 , P=0.014);与PR Allred评分呈负相关( r=-0.364, P=0.026)。 结论:BSGI的高TNR与乳腺癌病理不良因素相关,TNR可作为乳腺癌预后评估的有价值的预测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黄芩苷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U-251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人星形细胞瘤细胞(U-251胶质瘤细胞)购自中国科学院典型培养物保藏委员会细胞库。采用0、10、20、50、100和200 mg/L等浓度黄芩苷处理U-251胶质瘤细胞筛选出半数抑制浓度(IC 50)。将U-251胶质瘤细胞分为对照组(未行任何处理)、黄芩苷组(50 mg/L黄芩苷处理)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组(50 mg/L黄芩苷和10 μg/L浓度TNF-α处理),分别采用克隆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侵袭;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核因子活化B细胞-κ轻链增强子(NF-κB)、磷酸化-NF-κB(p-NF-κB)、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和磷酸化-IκBα(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 q检验。 结果:黄芩苷处理U-251胶质瘤细胞48 h的IC 50为47.91 mg/L。黄芩苷组U-251胶质瘤细胞克隆形成率、侵袭细胞数、IL-1β和IL-6水平、PCNA、MMP-2、MMP-9、p-NF-κB和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低于TNF-α组和对照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21.04±2.42)%、(49.73±5.04)%和(56.29±5.37)%,侵袭细胞数分别为(40.02±4.16)、(68.18±5.22)和(76.25±6.50)个,IL-1β分别为(19.26±2.04)、(35.18±3.82)和(42.08±4.12) ng/L,IL-6分别为(113.38±10.24)、(204.55±20.16)和(216.07±18.52) ng/L,PCNA分别为(0.28±0.03、0.56±0.05和0.64±0.06),MMP-2分别为(0.09±0.01、0.19±0.02和0.22±0.02),MMP-9分别为(0.14±0.01、0.28±0.02和0.31±0.03),p-NF-κB为(0.17±0.02、0.38±0.04和0.35±0.03),p-IκBα为(0.14±0.01、0.41±0.04和0.37±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57.904、112.532、103.507、100.032、137.829、139.004、158.786、102.137、77.871, P<0.05)。 结论:黄芩苷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调控炎症反应抑制U-251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circ_0000263通过miR-338-3p/TERT抑制端粒酶蛋白活性影响HeLa细胞生物学功能提高放射敏感性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circ_0000263对HeLa细胞活性、凋亡、端粒酶活性以及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irc_0000263和miR-338-3p mRNA表达水平,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存活情况,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leaved-casp3、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的表达,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circ_0000263和miR-338-3p、miR-338-3p和TERT的靶向关系,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Hela细胞中circ_0000263呈高表达,miR-338-3p呈低表达,TERT呈高表达,射线辐射的HeLa细胞中circ_0000263也呈高表达(均 P<0.05)。敲减circ_0000263可抑制HeLa细胞克隆形成和细胞增殖能力,增强HeLa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和细胞凋亡。敲减circ_0000263可降低HeLa细胞中PCNA蛋白表达水平,增强HeLa细胞中Cleaved-casp3蛋白表达水平( P<0.05)。si-circ_0000263(si-circ)组细胞凋亡率为(13.19±1.12)%,高于si-NC组[(6.80±0.62)%, P<0.05];si-circ+4 Gy组细胞凋亡率为(24.82±1.57)%,高于si-NC+4 Gy组[(17.00±0.96)%, P<0.05]。circ_0000263靶向调控miR-338-3p,miR-338-3p靶向调控TERT。miR-338-3p在Hela细胞中呈低表达,敲减circ_0000263可提高HeLa细胞中miR-338-3p表达水平。circ_0000263通过miR-338-3p调控TERT表达,抑制端粒酶活性。miR-338-3p/TERT均能恢复抑制circ_0000263对Hela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si-circ+anti-NC组细胞凋亡率为(27.37±0.89)%,高于si-circ+anti-miR-338-3p组[(18.22±1.18)%, P<0.05];si-circ+vector组细胞凋亡率为(27.55±0.48)%,高于si-circ+TERT组[(20.10±0.68)%, P<0.05]。经4 Gy射线照射72 h后,si-circ+anti-NC组细胞存活分数(0.41±0.02)低于si-circ+anti-miR-338-3p组(0.66±0.03, P<0.05);si-circ+vector组细胞存活分数(0.42±0.05)低于si-circ+TERT组(0.70±0.03, P<0.05)。 结论:抑制circ_0000263的表达通过调控miR-338-3p/TERT抑制Hela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端粒酶活性,提高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177Lu-PSMA-I&T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评价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 177Lu-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I&T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1.85、18.50、185.00、555.00和925.00 MBq/L 177Lu-PSMA-I&T培养液加入LNCaP细胞(200 μl/孔,5个实验组,1个对照组,每组3个复孔)培养24 h后,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将3.7 MBq 177Lu-PSMA-I&T培养液加入LNCaP细胞(1个实验组,1个对照组,每组3个复孔)培养48 h,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将3.7、19.5和37.0 MBq 177Lu-PSMA-I&T培养液加入LNCaP细胞(3个实验组,1个对照组,每组设3个复孔)培养48 h,检测细胞凋亡。构建荷瘤裸鼠模型(BALB/c-nu/nu裸鼠,32只)。 177Lu-PSMA-I&T治疗后20 d内,观察荷瘤裸鼠肿瘤体积及体质量变化。治疗后第7天,对荷瘤裸鼠肿瘤组织行HE染色、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蛋白免疫组织荧光染色及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治疗后第20天,对荷瘤裸鼠主要器官行病理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最小显著差异 t检验、配对 t检验分析数据的差异。 结果:177Lu-PSMA-I&T干预后,185.00、555.00和925.00 MBq/L组LNCaP细胞存活率[(57.56±6.35)%、(38.65±3.39)%和(27.95±4.48)%]均较对照组[(100.00±12.35)%]降低( F=78.91, t值:8.312~14.106,均 P<0.01),185.00 MBq/L组不同时间点(24、48和72 h)的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组(0 h)( F=78.28, t值:6.628~14.384,均 P<0.01);G2/M期的LNCaP细胞占比从(12.36±0.28)%上升至(19.92±0.48)%( t=17.180, P<0.01);18.5和37.0 MBq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 F=71.86, t值:-6.138和-13.050,均 P<0.01)。3.7、14.8、29.6 MBq组与对照组(0 MBq)间荷瘤裸鼠相对肿瘤体积(RT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36.7±7.4、59.2±23.8和47.3±13.8与240.3±3.7; F=78.20, t值:7.549~13.345,均 P<0.01);但体质量均无明显变化。3.7、14.8和29.6 MBq组肿瘤组织Ki-67染色细胞阳性率[(14.89±3.80)%、(5.60±1.83)%和(3.46±0.71)%]及TUNEL-异硫氰酸荧光素(TUNEL-FITC)染色阳性率[(1.61±0.30)%、(3.19±0.44)%和(3.54±0.47)%]与对照组[(37.23±3.04)%和(0.74±0.18)%]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03.91, t值:10.429~15.762; F=38.66, t值:-9.312~-2.881,均 P<0.01)。 结论:177Lu-PSMA-I&T对前列腺癌治疗效果好,无明显治疗不良反应,有望成为治疗前列腺癌的理想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吞噬和运动蛋白3在胰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吞噬和运动蛋白3(ELMO3)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探讨ELMO3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及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病理科2011年3月至2019年2月存档的蜡块,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ELMO3在49例胰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表达,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间的关系。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胰腺癌细胞株PANC-1、SW1990、BXPC-3及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株HPDE6c-7中ELMO3 mRNA表达。胰腺癌细胞株PANC-1重组腺病毒转染ELMO3短发卡RNA(shRNA)沉默基因,RT-qPCR检测转染。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及平板克隆实验检测PANC-1细胞增殖能力及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划痕试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体外迁移及侵袭能力。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ANC-1细胞株中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LSD- 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或成组 χ2检验。 结果:ELMO3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73.5%比26.5%, χ2=6.773, P<0.05),其阳性表达与胰腺癌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部位无相关( χ性别2=0.131, χ年龄2=1.838, χ肿瘤部位2=0.490, P值均>0.05),而与胰腺癌TNM分期、分化程度及肿瘤大小明显相关( χTNM分期2=4.410, χ分化程度2=11.769, χ肿瘤大小2=7.762, P值均<0.05)。ELMO3阳性表达的胰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MST)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8.203个月比19.337个月, χ2=10.253, P<0.05)。3种胰腺癌细胞株中ELMO3表达水平分别为21.33±0.67、17.65±0.31、16.28±0.47,均高于HPDE6c-7细胞株中的2.01±0.10( FPANC-1=45.069, FSW1990=22.824, FBXPC-3=19.477, P值均<0.05),转染后PANC-1细胞内ELMO3表达量显著下降,细胞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及迁移侵袭能力均明显下降( P值均<0.05),且Ki-67、PCN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Caspase-3表达量却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ELMO3在胰腺癌中表达上调,其高表达提示胰腺癌患者预后不良。沉默ELMO3可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及迁移、侵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LncRNASNHG6调控miR-26a/EZH2对前列腺肿瘤干细胞增殖凋亡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核仁小RNA宿主基因6(SNHG6)对前列腺肿瘤干细胞增殖、凋亡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流式分选技术从前列腺肿瘤细胞PC-3中分选出CD44 +CD24 -肿瘤干细胞和非CD44 +CD24 -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种细胞中SNHG6和微小RNA(miR)-26a表达,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对顺铂的化疗敏感性,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SNHG6、miR-26a和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miR-26a模拟物对EZH2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果:与非CD44 + CD24 -细胞比较,SNHG6在CD44 +CD24 -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P<0.05);与NC-siRNA组[(1.00±0.06)%、(96.85±6.48)%、(0.72±0.06)%、(0.43±0.03)%、(5.32±0.15)%、(0.35±0.03)]比较,SNHG6-siRNA组细胞中SNHG6表达水平(0.25±0.03)、细胞增殖活力(75.36±5.1)%和细胞中Ki67(0.38±0.03)、Bcl-2蛋白(0.21±0.02)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而miR-26a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13.83±2.36)%和Bax蛋白(0.48±0.03)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且细胞对顺铂化疗敏感性明显增强( P<0.05);miR-26a是SNHG6的靶基因,而EZH2是miR-26a的靶基因,miR-26a模拟物可使EZH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 结论:SNHG6在前列腺肿瘤干细胞中表达上调,干扰其表达可抑制肿瘤干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增强肿瘤干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miR-26a/EZH2轴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外阴良性叶状肿瘤1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外阴叶状肿瘤是一种罕见的疾病,目前国内外报道不足20例,其大多数为良性肿瘤。外阴叶状肿瘤的来源有两种假说,一是起源于外阴异位乳腺组织,即“乳房线”学说;二是来源于肛门-生殖器乳腺样腺体,可分泌雌、孕激素,具有分化成良、恶性肿瘤的潜力。本文报道1例16岁青春期女性原发性外阴叶状肿瘤,单侧发病,肿瘤切面为典型叶状肿瘤外观,行外阴肿物剥除术,术后病理检查可见肿瘤表面被覆腺上皮和肌上皮,梭形间质细胞丰富,管内生长呈叶状结构;免疫组化法检测显示腺上皮细胞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转录因子GATA结合蛋白3(GATA3)表达阳性,肌上皮细胞中细胞增殖相关核抗原(Ki-67)、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p63表达阳性,符合良性叶状肿瘤的诊断。通过总结本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肿瘤形态、病理检查等情况,以期对外阴叶状肿瘤的发生、发展、诊断及治疗有进一步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