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缝隙连接与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缝隙连接可构成细胞间通讯网络,对细胞的新陈代谢、内环境稳定、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理过程起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缝隙连接与肺发育及肺部炎症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密切相关,如急性肺损伤、哮喘、囊性纤维化、特发性肺纤维化及肺高压等。因此,调控缝隙连接来阻断相应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希望为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外泌体携带微小RNA-20a靶向CX43调控细胞缝隙连接促进PC-3细胞侵袭和迁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来源外泌体微小RNA(miR)-20a对前列腺癌细胞间通讯连接(GJIC)、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构建CAFs来源近红外荧光蛋白(IRFPs)标记外泌体,以不同浓度(0、10、100、200 mg/L)与PC-3细胞共培养。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C-3细胞中CX43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荧光漂白恢复技术测定PC-3细胞间缝隙连接功能;Transwell小室侵袭和迁移实验检测PC-3侵袭能力。构建高表达和低表达miR-20a的CAFs,分别与PC-3细胞共培养,检测缝隙链接蛋白43(Connexin 43, CX43)表达、细胞缝隙连接功能、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PC-3细胞中miR-20a与CX43基因是否直接结合。用Student’ 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 结果:PC-3细胞的CX43表达水平及细胞缝隙连接功能均随外泌体浓度增加而降低(0.715±0.058、0.544±0.039、0.313±0.028和0.196±0.020, F=19.031,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ranswell小室检测结果表明,CAFs来源外泌体促进PC-3细胞迁移[各组每视野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76.0±9.2)、(485.0±12.8)、(159.5±9.7)和(198.0±10.5)个, F=11.475, P<0.01]和侵袭[各组每视野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50.0±8.4)、(443.0±21.7)、(182.0±11.2)和(153.5.0±10.1)个, F=16.306,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增强细胞缝隙连接能抑制此效应( F=14.052, P<0.01; F=14.804, P<0.01)。高表达miR-20a组的PC-3细胞的CX43表达水平(0.126±0.062比0.834±0.103, t=9.430, P<0.05)、荧光恢复率[(25.02±7.85)%比(46.65±6.98)%, t=5.782, P<0.05]均显著低于低表达miR-20a组,但细胞的迁移[(502.5±18.6)个比(128.5.0±9.4)个, t=9.120, P<0.05]和侵袭能力(458.0±16.8比194.5±9.2, t=6.286, P<0.05)均显著高于表达miR-20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野生型CX43的PC-3细胞中,转染miR-20a的细胞荧光活性显著低于miR-NC组(0.46±0.08比0.99±0.14, t=10.208,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突变型CX43的PC-3细胞中,miR-20a组与miR-NC组细胞荧光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4±0.06比0.97±0.08, t=0.142, P>0.05)。 结论:CAFs来源外泌体miR-20a通过直接作用CX43基因,下调PC-3细胞CX43的表达,从而显著降低细胞间通讯连接功能,增强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免疫系统在辐射旁效应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辐射旁效应(RIBE)自被发现以来,一直是辐射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已得到证实,RIBE可通过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和可溶性细胞分泌物等途径传递。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发现,免疫系统在RIBE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深刻影响着辐射生物学效应的进程与结果。笔者就免疫系统在RIBE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RIBE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氯化锂对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增生抑制作用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氯化锂对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HTFs)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JIC)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4月于德州市人民医院眼科行斜视手术的1例患者的Tenon囊组织,剪成1 mm×1 mm×1 mm的组织块,进行原代培养并传代,取第4代HTFs进行实验。将HTFs分为对照组和氯化锂处理组,对照组加入不含氯化锂的细胞培养基,氯化锂处理组加入含80 mmol/L氯化锂的细胞培养基,继续培养48 h。采用细胞划痕染料标记示踪法标记偶联指数,评估GJIC功能;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HTFs中Cx43的表达和定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TFs中Cx43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培养的细胞呈长梭形并呈单层放射状或涡旋状贴壁生长,细胞质vimentin染色呈阳性。细胞划痕染料示踪实验结果显示,氯化锂处理组细胞偶联指数为9.04±0.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4±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8.79, P<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可见Cx43荧光呈点状分布于细胞相连处的细胞膜上,氯化锂处理组Cx43染色明显增强。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对照组Cx43 mRNA相对表达量设为1,氯化锂处理组Cx43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为1.97±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4.426, 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氯化锂处理组Cx43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871±0.0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446±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682, P<0.01)。 结论:氯化锂可上调HTFs中Cx43 mRNA及蛋白表达并增强HTFs间GJIC功能,提示氯化锂增强GJIC的功能可能是其抑制HTFs增生的机制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前列腺癌微环境中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对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前列腺癌微环境中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对细胞缝隙连接通讯(GJIC)的影响。方法:取前列腺癌组织分离培养及鉴定CAFs,分别将(0、0.25、0.50、0.75、1.00 g/L)浓度的CAFs培养液与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前列腺癌PC-3细胞(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细胞资源中心)共同培养,采用荧光漂白恢复技术检测各组前列腺癌PC-3细胞缝隙连接(GJ)功能,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Cx43)蛋白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成功分离培养CAFs,前列腺癌PC-3细胞与不同浓度CAFs(0.00、0.25、0.50、0.75、1.00 g/L)共培养后,细胞内荧光恢复程度逐渐减弱[(49.40±5.42)%、(45.36±3.23)%、(36.57±3.95)%、(29.18±5.51)%、(21.81±4.58)%, F=18.067, P<0.05],细胞GJIC水平逐渐减弱,呈明显的剂量-效应依赖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09、3.313、4.531、6.734, P<0.05)。同时,各组CAFs中的Cx43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723±0.065、0.641±0.084、0.425±0.078、0.314±0.067、0.267±0.059。随着共培养CAFs浓度的增加,细胞内Cx43蛋白表达水平反而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37、5.084、7.589、8.997, P<0.05)。 结论:CAFs可下调前列腺癌PC-3细胞Cx43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的细胞间缝隙连接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肥大细胞/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对直肠远端神经节细胞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肥大/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kit)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ARMs)中异常低表达 [1]。本研究旨在观察CARMs中C-kit的甲基化并采用重组C-kit蛋白处理直肠远端肠壁神经节细胞研究其对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凋亡和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生成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六味地黄丸通过干预缝隙连接通讯功能调控树突状细胞抗原交叉提呈能力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是否通过提高缝隙连接通讯功能(GJIC)增强树突状细胞(DC)抗原交叉提呈能力,并对其机制进行相关探索.[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实验、免疫荧光法观察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黑色素瘤细胞(B16)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及膜定位的影响;采用钙黄绿素(Ca-AM)/DiI荧光示踪实验观察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B16细胞GJIC功能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GJIC在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增强DC抗原提呈能力中的作用;采用碘化丙啶(PI)/Hoechst染色实验观察CD8+ T淋巴细胞的免疫杀伤效果.[结果]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上调Cx43表达;荧光示踪实验证明,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显著增强B16细胞GJIC功能;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增强DC抗原提呈能力;PI/Hoechst染色结果显示,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干预B16-OVA后CD8+ T细胞的免疫杀伤效果更加显著.[结论]六味地黄丸通过上调黑色素瘤细胞Cx43表达,改善GJIC功能,进而增强DC的交叉提呈能力,从而激活更强的CD8+ T细胞免疫杀伤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MEGJ调节缺氧后血管平滑肌细胞低反应性的cAMP-PKA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肌内皮缝隙连接(MEGJ)参与血管生成素-2(Ang2)调节缺氧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高表达和血管低反应性的机制,探讨其是否与cAMP-PKA途径有关.方法 采用大鼠血管内皮细胞(VECs)和VSMCs双面共培养模型,分别采用western blotting、phalloidin荧光法和染料Sulforhodamine B转运技术,观察缝隙连接蛋白43(CX43)亚型表达、MEGJ形成及通讯功能,同时检测VSMCs中iNOS表达,并利用FITC-BSA荧光透过率反映VSMCs收缩反应性.结果 在双面共培养模型中,PKA抑制剂H-89可削弱外源性Ang2作用下缺氧VSMCs的iNOS表达和VSMC收缩反应性(P<0.05);缺氧后VECs中cAMP浓度,以及PKA活性显著增高(P<0.05),其增高可被Ang2进一步增强,而被Tie2的SiRNA削弱(P<0.05).在双面共培养系统上腔(VECs面)给予cAMP和PKA抑制剂,均可显著抑制外源性Ang2作用下缺氧后增高的MEGJ中Cx43蛋白表达、MEGJ形成和通讯功能(P<0.05).结论 缺氧使VSMCs中iNOS表达增高和收缩性降低,是通过cAMP-PKA信号途径上调Cx43蛋白表达、MEGJ形成和通讯功能而实现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恢复connexin26表达联合载酵母菌胞嘧啶脱氨酶自杀基因纳泡杀灭膀胱癌细胞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载双基因的阳离子纳泡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坏技术进行基因转染的有效性,探索恢复或上调膀胱癌细胞的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26(Cx26)表达,能否增强自杀基因系统(yeast cytosine deaminase/5-fluorocytosine,YCD/5-FC)的旁观者效应,提高杀灭肿瘤细胞的效率.方法 阳离子纳泡结合超声辐照(US)转染人膀胱癌T24细胞,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观测转染效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质粒转染后的mRNA或蛋白相对表达量.将实验分为兀处理空白对照、载pcDNA3.1-EGFP纳泡组、载Cx26纳泡组、载YCD纳泡组、载YCD+ Cx26纳泡组;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恢复Cx26表达后对膀胱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qRT-PCR、Western blot显示纳泡结合超声辐照成功将目的基因转染并有效表达.恢复Cx26表达后,载YCD+Cx26纳泡组的细胞凋亡率为(60.68±2.61)%,明显高于单载YCD纳泡组的(46.42±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恢复缝隙连接蛋白Cx26表达,可改善细胞间通讯连接,加强自杀基因系统YCD/5-FC的旁观者效应,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提高杀灭膀胱癌细胞的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缝隙连接蛋白43在慢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缝隙连接在细胞通讯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各器官和组织中(红细胞、骨骼肌除外).缝隙连接的过度表达和功能的增强与外周及中枢疼痛敏化机制密切相关.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主要的细胞类型,其主要的缝隙连接蛋白是缝隙连接蛋白43.缝隙连接蛋白43在慢性疼痛中的作用包括调控缝隙连接的表达、耦联及活性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